Workflow
纺织业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纺织业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
科技日报· 2025-06-26 10:41
行业碳排放与减碳进展 - 2005年—2022年纺织工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超60% [1] - 纺织工业年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 [1] - 行业碳排放主要源于能源使用 [1] - 绿色电力占企业总用电量平均占比从2022年8%上升至目前23% [1] - 2022年—2024年纳入"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的企业碳排放强度降幅超过14% [1] 绿色转型措施与技术 - 绿色电力被列为"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核心减碳路径之一 [1] - 依托先进解聚技术、化学回收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实现传统废弃物循环利用 [2] - 新材料发展减少对传统石化原料的依赖 [2] - 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绿色低碳纤维材料技术、绿色印染技术、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 [2] 行业结构与跨领域合作 - 纺织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供应链长且分散 [2] - 需建立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体系并与化工等行业跨行业合作 [2] - 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上下游协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链绿色化改造 [2] 全球与市场地位 - 中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 [1]
数智化注入纺织业转型持久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6-26 05:55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有 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70%,打造150个以上数 字化转型典型场景、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集群/园区,培育推广200个以 上示范作用强、易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认为,数字化转型重塑底层逻辑、改变价值范式,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 展的"必答题"。《实施方案》立足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时代坐标,统筹技术创新、模式变革、产业升级、 基础支撑等关键环节,构建起清晰有力的政策体系。 据介绍,我国纺织行业已具备坚实的数字化转型基础,数字化设备联网率约为50%。2024年,纺织企业 入列5G工厂名录数量达30家,嘉麟杰、波司登、海澜之家等6家企业更是荣登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榜 单,彰显了行业在数字化领域的强劲实力与创新活力。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企 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式变革和创新,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孙瑞哲提出,行业要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成 ...
孙瑞哲:2005年——2022年纺织工业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超60%,近两年继续下降14%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23:35
行业碳排放表现 - 2005年至2022年中国纺织工业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超过60% [1] - 近两年碳排放强度继续下降14% [1] - 纺织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4%—10%(包括供应链) [1] - 中国纺织工业年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 [1] 能源结构与电气化进展 - 纺织行业煤炭消耗产生的排放占比从2005年的35%大幅下降至3% [2] - 电力使用导致的排放占比从12%攀升至62% [2] - 行业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终端减碳需求转向电力供应侧 [2] 绿色电力应用 - 2022年已有66%的制造企业和25%的品牌企业开始使用绿电 [2] - 绿电在企业总用电量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1%上升至8% [2] - 绿电被列为"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的核心减碳路径之一 [2] 行业挑战 - 供应链长且分散导致中小企业降碳能力不足 [1] - 选择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较高且规模化不足 [1] - 碳足迹核算标准明显不足 [1] 未来发展建议 - 完善绿色治理体系,推进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 [2] - 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2] - 推进全球务实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共享 [2]
又新受理19家IPO!今年至今获受理共80家
梧桐树下V· 2025-06-25 19:15
IPO受理概况 - 6月23日至24日深交所和北交所共受理19家IPO,其中深交所主板1家(福恩股份)、创业板4家(贝特利、联亚药业、欣兴工具、高特电子)、北交所14家(南方乳业等)[1] - 2025年至今三大交易所共受理80家IPO,其中上交所14家、深交所17家、北交所49家[2] 杭州福恩股份(深主板) - 主营业务:全球生态环保面料供应商,主打再生面料产品,2024年营收18.13亿元,扣非净利润2.55亿元[4][6] - 股权结构:王氏家族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83.89%表决权,控股股东湃亚控股持股36.57%[5] - 财务表现:2022-2024年营收波动(17.64亿→15.17亿→18.13亿),扣非净利稳定在2.2-2.7亿区间,2024年ROE达29.64%[6][7] - 募资计划:拟募资12.5亿元用于再生环保面料一体化项目和高档环保材料研究院建设[11][12] 苏州贝特利(创业板) - 主营业务:电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研发,产品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024年营收25.21亿元(3年CAGR 99%)[14][16] - 客户集中度:前五大客户占比从2022年21.23%升至2024年68.32%,最大客户上海银浆占比33.12%[20][21] - 财务特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64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从4.39%降至1.39%[17][18] - 募资用途:7.93亿元用于特种导电材料扩产和研发中心建设,含1亿元补流[23] 南通联亚药业(创业板) - 业务模式:专注复杂药物制剂的高端仿制药,2024年营收8.66亿元,扣非净利1.81亿元(同比+108%)[26][28] - 客户依赖:Ingenus和国药控股两大客户合计占2024年营收83.65%,前五大客户占比95.43%[31][32] - 研发投入: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从18.7%降至11.74%,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9] - 募投方向:9.5亿元用于产业化基地和药物研发项目[34] 南方乳业(北交所) - 行业地位:贵州乳制品企业,2024年营收18.17亿元,低温乳制品占比超60%[36][38] - 财务指标:毛利率从24.44%提升至28.15%,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4.1亿元[39] - 客户结构:前五大客户占比仅13.09%,均为非关联方商贸公司[41][42] - 募资计划:9.8亿元用于奶牛养殖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43][44] 中健康桥(北交所) - 产品特点: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为主,毛利率超90%,2024年营收4.47亿元[46][48] - 销售渠道:75.85%收入来自五大医药集团,中国医药集团占比41.57%[52][53] - 研发投入:费用率从8.78%降至3.11%,拟投入3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50][55] - 上市标准:符合北交所"市值2亿+两年净利均超1500万+ROE≥8%"要求[51] 行业特征分析 - 新能源产业链:贝特利(光伏材料)、高特电子(储能BMS)呈现高增长,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达10.93%和17.92%[16][104] - 医药行业:联亚药业和中健康桥均表现出高毛利特征(87.4%/92.66%),但客户集中度差异显著(95.43% vs 75.85%)[29][50] - 传统制造业:欣兴工具(刀具)和德硕科技(电动工具)毛利率稳定在17-18%,研发投入约2-5%[78][96] - 材料科技:新纳科技(二氧化硅)和康美特(电子封装材料)营收规模10-12亿元,研发费用率7%左右[60][114]
福恩股份IPO:44岁女董事长王内利是海归硕士,丈夫王学林任总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6-25 18:32
瑞财经 严明会6月24日,杭州福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恩股份)深交所主板IPO获受理,保荐 机构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蔡斌、郭阳,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福恩股份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1.75亿元,以生态环保面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主营业务。公司 的重要品牌商客户包括 H&M、优衣库、GU、ZARA、太平鸟、利郎等。 公司本次拟募资12.5亿元,用于再生环保毛型色纺面料一体化项目以及高档环保再生材料研究院及绿色 智造项目。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内利、王学林和王恩伟,其中王内利、王学林系夫妻关系,王内利、王恩伟系父女 关系。三人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总股本的83.89%。 王内利的妹妹王内芝也是公司股东,持股4.57%。 | 序号 | 股东姓名/名称 | 股数(万股) | 持股比例(%) | | --- | --- | --- | --- | | 1 | 湃亚控股 | 6.400.00 | 36.57 | | 2 | 王内利 | 4,800.00 | 27.43 | | 3 | 王学林 | 1,500.00 | 8.57 | | 4 | 王恩伟 | 1.120.00 | 6.40 | | 5 | ...
华升股份扣非连亏17年拟跨界算力谋变 标的2024年净利增79%负债率44.7%
长江商报· 2025-06-25 07:42
跨界重组布局 - 华升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易信科技100%股份,并向控股股东兴湘集团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1][2] - 交易标的资产交易价格尚未确定,相关审计、评估工作未完成 [3] - 易信科技为AIDC领域公司,专注于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服务,2024年营收4.09亿元(+20.05%)、净利润2735.63万元(+79.45%) [1][4][8] 业务转型背景 - 华升股份为老牌纺织企业,受消费需求波动、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2008-2024年连续1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11.39亿元 [1][6][7] - 2024年纺织业务营收增长但毛利率下滑:贸易板块营收6.3亿元(+42.71%)、毛利率2.39%(-4.95pct);纺织生产板块营收1.29亿元(+12.08%)、毛利率8.54%(-1.59pct) [7][8] - 2025年Q1营收2.14亿元(+14.45%),但净利润亏损1250.23万元,资产负债率升至54.28% [7][8] 标的公司优势 - 易信科技2023-2024年营收从3.41亿元增至4.09亿元,净利润从1524.45万元增至2735.6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从7642.48万元增至1.04亿元 [8][9]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8.93亿元,资产负债率44.68%,在深圳、惠州等地运营多个智算中心,并计划扩展至湖南、河南、四川 [4][8][9] - 并表后将显著提升华升股份总资产、营收及净利润,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9] 战略协同规划 - 控股股东兴湘集团为湖南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将推动公司向数字基础设施服务领域转型 [4][5] - 公司计划围绕高性能、绿色低碳方向拓展智算中心规模,完善AIDC新兴产业体系 [5] - 此次重组是公司25年来首次重大资本运作,打破长期无分红记录(2002-2024年仅分红1809.5万元) [8]
福恩股份深交所主板IPO已受理 为全球知名快消服装品牌商的主要面料供应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07:34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深交所主板IPO已受理 拟募资12 5亿元 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两个项目 总投资12 73亿元 其中再生环保毛型色纺面料一体化项目投资8 16亿元 高档环保再生材料研究院及绿色智造项目投资4 56亿元 [2] 公司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生态环保面料供应商 主营业务为生态环保面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已形成面料设计、研发、纺纱、织造、印染、后整和销售一体化的大型企业 [1] - 公司是国内服装用再生面料领域的龙头企业 产品具有绿色、科技和时尚等特色优势 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定为"再生纤维时装面料产品开发基地" [1][2] - 公司是全球知名快消服装品牌商的主要面料供应商 再生涤粘混纺面料和再生色纺面料市场占有率较高 出口规模位居同类产品前列 [2] 公司产品及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为生态环保面料 以再生面料为主 使用经GRS等认证的再生涤纶纤维、环保粘胶纤维等环保材料 以及经ZDHC认证的环保染料和助剂 [1] - 采用色纺纺纱工艺减少染整需求 通过定制和改造智能生产线及高效环保处理装置降低废水废气排放 使用太阳能、生物质燃料等绿色能源 [1] 客户情况 - 重要品牌商客户包括H&M、优衣库、GU、ZARA、太平鸟、利郎等 [2] - 重要直接客户包括平湖华城茂麓制衣、浙江凤凰庄时尚科技集团、Makalot Industrial CO LTD、晨风(江苏)纺织品等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 64亿元、15 17亿元、18 1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 77亿元、2 29亿元、2 75亿元 [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8 8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 69亿元 资产负债率43 22% [3]
霸权交接:超越日不落帝国的美国逻辑
虎嗅APP· 2025-06-24 22:31
美国工业发展历程 内战前的工业基础 - 1789年塞缪尔·斯莱特通过"技术走私"将英国纺织技术引入美国,1793年复刻阿克莱特纺纱机,成为美国工业化起点,1830年美国棉纺厂工人达2.5万,超过英国的1.8万 [5][6] - 1790年汉密尔顿推动《专利法》和1791年《制造业报告》,主张保护幼稚产业并鼓励技术引进,1840年美国专利申请量已超越英国本土 [9][10] - 1860年内战前美国工业产值超法国但钢产量仅1.2万吨,不足英国1/40,机械设备依赖进口,北方工业产值占全国70%,南方工业几乎空白 [11][12] 内战后的技术追赶 - 1862年《宅地法》和《太平洋铁路法案》解放劳动力并加速铁路建设,内战结束后美国铁轨总长超英国,1880年钢铁产量达250万吨,反超英国的200万吨 [14][17] - 卡耐基采用垂直整合模式将钢铁成本降低40%,1890年其公司占美国钢产量30%,1900年美国钢产量达1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 [17] - 洛克菲勒标准石油通过"托拉斯"垄断90%市场,运输成本比英国低30%,1880-1900年汽油产量增长50倍,爱迪生电力革命推动美国发电量18年内超英国 [18] 20世纪的创新爆发 - 1908年福特T型车引入流水线,装配时间从12小时缩至90分钟,成本降60%,1914年产量达30万辆占全美50%,1920年美国工业产值160亿美元占全球66.4% [22][23] - 1913年美联储成立推动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值达伦敦1.5倍,1914年战时债券融资215亿美元,1920年代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分期付款模式使68%-75%新车通过信贷销售 [24] - 1900-1925年美国诺奖得主从零增至3人,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约翰霍普金斯等高校,1920年代形成"技术扩散-规模经济-金融支撑-理论创新"闭环 [25][26] 核心驱动因素 - 制度创新:从汉密尔顿产业政策到美联储建立,专利法修订允许外国技术落地即申请专利 [9][24] - 规模优势:领土扩张与铁路网建设实现技术规模经济,1900年铁路总长30万公里为英国3倍 [14][17] - 技术转化:贝尔实验室专利池、杜邦研发体系等将外来技术转化为可量产系统 [20] - 金融协同:战时债券、消费信贷与资本市场联动加速产业升级 [24]
工业盈利:外需敞口与弹性分析
一瑜中的· 2025-06-24 22:06
工业营收外需敞口估算 - 工业部门营收端的外需敞口约为16.2%,计算方法为工业企业全部出口额/总营收,其中2024年全部出口额为25.5万亿,来自工业的占比为98.9%,2024年工业企业营收为156万亿(基于2023年经济普查数据152万亿和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速2.1%推算)[5][19][20] - 评估工业企业外需敞口的基础数据包括海关口径下的货物出口额(2024年25.5万亿)、投入产出表最终使用中用于出口的部分(2020年18.8万亿)、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020年12.3万亿)和工业上市公司境外营收(2020年4.2万亿)[15][16] - 其他参考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口径下2024年工业企业境外营收/总营收为25.1%,投入产出表口径下2020年工业部门最终使用中用于出口的部分/总产出为12.1%[20] 工业利润出口弹性测算 - 通过两种方法测算工业利润对出口的弹性:公式拆分法结果为0.43,投入产出法结果为0.41,即出口变动1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速变化0.41%至0.43%[7][9][21][23][26] - 公式拆分法中,工业利润对出口的弹性=工业营收对出口的弹性(0.162)+利润率对出口的弹性(0.268),其中利润率对出口的弹性通过历史数据得出出口增速每下滑1个百分点,利润率增速大致下滑0.268个百分点[22][23] - 投入产出法通过五步测算:出口→总产出(生产诱发系数2.52)→增加值(0.8单位)→企业利润(0.22单位)→工业利润(0.14单位),最终得出出口变动1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利润0.03万亿,占工业整体利润8.5万亿的0.41%[24][25][26][29] 工业利润内需弹性测算 - 最终消费增速变化1个百分点,工业盈利增速变化0.54%;资本形成增速变化1个百分点,工业盈利增速变化0.7%[11][32] - 从绝对规模看,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变动1个百分点,对工业利润的影响分别为0.05万亿和0.06万亿(出口为0.03万亿)[32] - 最终消费的生产诱发系数为2.08,1单位最终消费影响0.06单位工业利润;资本形成总额的生产诱发系数为2.69,1单位资本形成总额影响0.11单位工业利润[33][34] 政策对冲力度测算 - 出口下滑1个百分点,需要最终消费增速提升0.76个百分点(对应体量0.58万亿)或资本形成总额增速提升0.59个百分点(对应体量0.32万亿)进行对冲[12][35][37] - 使用消费对冲所需政策力度略大于投资,因消费的生产诱发系数(2.08)小于资本形成总额(2.69),且消费拉动的行业范围更广泛[36][37] 行业层面分析 - 营收外需敞口较大的行业集中在制造业中游(计算机通信电子、电气机械等)和下游(皮革毛皮、服饰、家具等)[40][41] - 利润对出口弹性较大的行业包括纺织(1.46)、金属冶炼(0.98)、纺织服装(0.82)、造纸文教(0.79),计算机通信电子和电气机械分别为0.58和0.42[45][46] - 利润对最终消费弹性较大的行业包括食品烟草(1.26)、造纸文教(1.22)、纺织服装(1.15);利润对资本形成弹性较大的行业包括非金属制品(4.62)、金属冶炼(2.52)、非金属矿采(1.85)[49]
从租借小厂到行业龙头 新疆金融业支持纺织企业智能化升级
金融时报· 2025-06-24 11:20
公司发展历程 - 成立于2015年11月的新疆睿泽纺织有限公司,初创期因缺少抵押物和财务报表混乱陷入融资困境 [1] - 2019年通过"政金企"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获得吐鲁番市农信社首笔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利率7.5% [2] - 2021年7月控股股东组建上海数智世界工业科技集团,控股新疆三大生产园区及18家企业,形成横跨"三省六地"的集团化布局 [5] - 截至2025年3月,金融机构对上海数智集团授信额度达18.2亿元,平均加权利率大幅下降 [5] - 目前年产能达500余万锭全国第一,年综合收入200亿元,带动就业9000余人 [8]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吐鲁番市分行通过"政金企"机制推送企业融资需求,按季跟踪监测 [2] - 吐鲁番市农信社构建"成长性授信"模式,授信额度从1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利率从7.5%降至5% [4] - 农业银行吐鲁番分行两年累计提供1.78亿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4] - 中国银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子公司提供2000万元贷款,利率3.8% [4] - 2024年阜康农商行、浦发银行等分别提供3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和1亿元固定资产贷款 [5] 数智化转型成效 - 建成"亚洲最大单一纺纱车间",设备使用率提升至90%以上 [7] - 单条生产线人力成本下降30%,电力成本下降40%,运输成本下降50%,整体单位成本较行业平均低40% [7] - 生产效率提升40%,综合生产成本减少50%,产品品质达国际一流水准 [7] - 形成年产值超百亿纺织产业集群,通过"核心企业+产业链金融"模式带动上下游融资 [8] 产能扩张布局 - 2020-2023年新疆莎车、阿拉尔、吐鲁番及四川雅安四大园区相继投产,合计规划产能500万锭 [5] - 已投产6个生产园区,新疆各园区形成超百亿产值产业集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