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

搜索文档
银之杰股价下跌3.76% QFII二季度新进持仓超3亿元
金融界· 2025-08-28 02:50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52.2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04元,跌幅3.76% [1] - 当日开盘价53.60元,最高价55.07元,最低价51.83元 [1] - 成交量81.94万手,成交金额43.65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6亿元,占流通市值0.46%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5.19亿元,占流通市值1.52% [1] 股东结构 - QFII于2025年二季度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持仓市值超3亿元 [1] - QFII对电子行业持仓市值达128.62亿元(基于已披露中报公司统计) [1] 公司概况 - 属于软件开发行业,总部位于深圳 [1] - 主营业务涵盖金融信息化、移动商务服务及电子商务领域 [1] - 被列为QFII重仓股之一 [1]
多伦科技股价下跌4.81% 上半年亏损535万元
金融界· 2025-08-28 02:49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9.5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48元 跌幅4.81% [1] - 当日成交量334095手 成交金额3.24亿元 [1] 业务构成 - 公司属于软件开发板块 主要从事驾考系统、智能交通产品、智能驾培产品、充电桩及相关零配件生产销售 [1] - 同时提供驾考系统技术服务、智能驾培技术服务、车辆检测服务等业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亿元 同比下降35.9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535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987.17万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55.05万元 同比增长131.23%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397.72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1739.23万元 [1]
中安科股价下跌4.24% 成交额达4.54亿元
金融界· 2025-08-28 01:48
股价表现 - 股价报3.6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6元 [1] - 开盘价3.77元,最高价3.88元,最低价3.61元 [1] - 早盘五分钟内跌幅超过2%,9点44分股价报3.79元 [1] 交易数据 - 成交量121.78万手,换手率5.26% [1] - 总市值103.85亿元 [1] - 成交额达1.11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02.95万元,占流通市值0.56%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6934.88万元,占流通市值0.83% [1] 公司业务与概念 - 主营业务涉及软件开发 [1] - 注册地位于湖北 [1] - 被纳入华为概念和人工智能等概念板块 [1]
普联软件回复可转债审核问询函:毛利率下滑,业绩波动但偿债能力充足
新浪财经· 2025-08-28 00:45
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876.37万元 同比下滑24.20%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395.03万元 同比下滑526.51% [2] - 主营业务毛利率逐年下滑 2022年47.71% 2023年38.46% 2024年33.2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 2023年为-5914.45万元 2024年增长至11571.97万元 [2] 业务结构分析 - 定制软件业务毛利率下降是整体毛利率下滑主因 受战略客户交付验收流程复杂/新业务毛利率低/人力成本增加影响 [3]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自2023年度起降低 因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和新业务 [3] - 与主要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不存在重大依赖 [3] 研发与内部控制 - 研发费用波动显著 分别为9697.27万元/9040.69万元/4699.10万元/4363.36万元 [4] - 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划分标准清晰 研发费用和成本划分准确 [4] - 2023年未中标项目成本转入销售费用 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4]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累计净额可覆盖未来三年营运资金需求 [5] - 现金分红与资本支出计划对偿债能力影响有限 [5] - 未来将围绕信创化/智能化方向深化业务布局 强化产品研发与市场引领 [5]
普联软件更新可转债申请文件 发行事项仍存不确定性
新浪财经· 2025-08-28 00:45
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进展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发布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及审核问询函回复等申请文件更新的提示性公告 [1] - 公司分别于2025年5月13日及7月7日收到深交所第一轮及第二轮审核问询函 [1] - 公司已会同中介机构对问询函问题逐项落实并完成回复及修订 [1] 财务数据更新情况 - 因2025年半年度报告已披露 公司对募集说明书及问询回复中涉及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相应更新 [1] - 更新后的文件均通过巨潮资讯网披露 [1] 监管审批状态 - 本次可转换债券发行尚需通过深交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方可实施 [2] - 最终能否通过审核及获得批复存在不确定性 [2]
大智慧股价跌近6% 上半年净亏损收窄至347万元
金融界· 2025-08-28 00:4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为16.3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4元 跌幅5.98% [1] - 当日开盘价17.37元 最高价17.41元 最低价16.28元 振幅6.95% [1] - 成交量153.5万手 成交额26亿元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79亿元 同比增长13.1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47.01万元 较上年同期1.3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1] - 亏损收窄主要受益于业务收入增长 成本费用减少及出售子公司确认投资收益3164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8974.37万元 占流通市值1.5%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85930.56万元 占流通市值2.64%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金融信息服务及数据终端产品开发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软件开发 上海板块 融资融券 大数据及互联金融 [1]
能科科技: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于对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41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问询函回复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确认截至2025年8月27日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包括重大资产重组 股份发行 收购 债务重组 业务重组 资产剥离 资产注入 股份回购 股权激励 破产重整 重大业务合作 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事项 [1][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严格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2] - 本次回复涉及两位实际控制人 分别为祖军和赵岚 均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自查并出具正式回复 [1][3]
工大高科(688367.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763万元,同比下降3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3:4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9736万元 同比下降20.69% [1] - 归母净利润763万元 同比下降33% [1] - 扣非净利润427万元 同比下降54.26% [1]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1] 经营数据 - 营收未突破1亿元 处于千万级规模 [1] - 净利润降幅显著高于营收降幅 显示盈利能力承压 [1] - 扣非净利润降幅超过50% 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减弱 [1]
中科信息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概况 * 中科信息是一家专注于高速机器视觉技术、信创领域国产化替代以及医疗AI等新兴技术的国有科技上市公司[2][3][5] 财务与订单表现 * 公司新签订单达6.77亿元,同比增长282.6%,创历史新高,并超过去年全年水平[3] * 在手订单接近10亿元,预计全年订单将达到10亿元或以上,创公司历年来最高订单数[2][3] * 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订单将陆续落地并实现收入确认[3] * 传统业务(数字会议、烟草、油气)订单恢复性增长,增幅接近30%,约为28%[4][9]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信创领域 * 业绩恢复性增长主要来源于信创领域,受益于国家要求在2027年前完成国产化替代[3] * 公司具备国家一级三甲涉密资质(涉密集成、涉密软件和涉密运维资质),在四川省及西南地区是唯一一家具有此资质的国有科技上市公司[2][5] * 在涉及金信口和机要口的涉密项目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上半年因此获得大量订单,这些项目通常会在四季度进行收入确认和回款[2][5] 高速机器视觉技术 * 广泛应用于数字会议、烟草、石油、印钞及医疗等行业[2][7] * 在数字会议中用于选票自动统计与识别,在烟草行业用于检测烟支在线爆珠及过滤嘴[7] * 最典型且广泛应用的是印钞系统,已垄断国内六大印钞厂、两大造纸厂及两大造币厂,实现钞票生产线上质量检测[2][7] * 从2012年起全面替代人工检测,大幅降低失误率,在0.2秒内可对36个小张组成的大张人民币进行5,400多个点的检测分析[2][7] * 区别于相对静态的人脸识别或车牌识别,更具科技含量与独特优势[7] 数字会议系统 * 数字会议系统首次取得香港立法委选举订单,首次在港澳地区实现选举系统销售[4][9] * 计划以港澳地区为跳板,将数字会议系统推广至全球,如果海外市场打开,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4][9] 新兴业务与技术应用 医疗AI与机器人 * AI麻醉机器人:与四川华西医大麻醉科合作开发,通过对200多个临床病例进行建模,不断自适应学习提高,于2022年推出产品,2023年和2024年通过小动物、大动物伦理测试,今年已成功实现5例临床病例试验[2][6] * AI麻醉机器人能够实时监测病人术中的14项生命体征,并对三种药剂进行微量控制,提高麻醉工作的精准度与效率,预计明年底完成200例人体临床试验后申报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认证[2][6] * 放疗自适应靶区勾画系统:与华西医大肿瘤科合作开发,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勾画癌症患者放疗区域,提高放疗精度[2][6][8] * 该系统可将靶区勾画时间从两到三周缩短至一周左右,显著提高肿瘤放疗效率,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部分销售,但仍需拓宽市场[2][8] 基建机器人 * 工程装载机器人:从2020年开始研发,2023年成功推出,解决道路施工企业用工难题(野外无法招募年轻劳工,目前多为五六十岁中老年劳工,风险较高)[4][9] * 机器人可在特定场景下完全自适应、自我学习和推理,自主完成任务,无需后台遥控,实现多机联动和自主识别工作任务[4][9] * 正在向四川路桥蜀道集团、四川省以及西藏推广,并计划与三峡集团合作,加速产业化落地[4][9] 资产整合与并购方向 * 公司从2024年下半年完成瑞拓上一笔并购后,积极寻找新的并购标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中科院系统内[10] * 重点关注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大模型、中科院北京计算所和微电子所的芯片企业、中科院纳米所的仿真皮肤和脑机芯片技术[4][10] * 由于这些企业目前处于亏损状态,而国资并购要求盈利,因此尚未有实质性进展[4][10] * 对纳米所在仿真皮肤和脑机芯片方面的领先技术保持重点关注和密切跟踪,一旦条件成熟将推进相关并购重组计划[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