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
搜索文档
追平马云,钟睒睒第四次当选中国首富丨2025胡润百富榜同步首发
吴晓波频道· 2025-10-28 10:15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 新质生产力企业家群体在榜单前 100 名中占比达 60% ,百富榜前十中占比过 50% 。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2025年9月1日,胡润迎来了他一年一度的"子弹时间"。 这个影视术语因电影《黑客帝国》名声大噪,当120架静态相机阵列围绕演员依次触发快门,时间暂停,观众得以拥有了真正的"自由视角"——环 绕360°、以任意角度观看被定格的人或事。 而被胡润所定格的,是1434位企业家的一年财富成绩单: 他们的身家都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财富加总接近30万亿元,较去年增长了42%,总人 数与2021年的历史高峰持平。 算起来,这已经是胡润第27次按下快门,如他自己所言:"我们每年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拍一张快照,这些上榜企业家的故事,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发 展的故事。" 《2025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于今日(10月28日)10点正式发布,吴晓波频道同步首发。 不卖关子,先揭晓所有人最关注的问题——谁是首富? 首富是谁? 答案有些悬念,但不多。 去年"一鸣惊人"的首富张一鸣退居第二,这一年财富增加了1200亿元达4700亿元,但很可惜,仍不及钟睒睒。 是的,首富的接力棒重新 ...
Keurig Dr Pepper(KDP.US)获阿波罗、KKR 70亿美元注资 将分拆为全球咖啡与北美饮料两巨头 股价应声大涨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09:40
公司财报表现 - 第三季度总营收为43.1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41.5亿美元 [1]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54美元,符合分析师一致预期 [1] 战略收购与分拆计划 - 公司将分拆为两家独立公司,一家将成为全球咖啡巨头,另一家为北美领先的饮料企业 [1] - 收购JDE Peet's相关的战略规划、管理层变动及融资方案已披露 [1] 融资方案细节 - 融资计划总金额达70亿美元,由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和KKR集团牵头 [1] - 融资包含向咖啡胶囊生产合资企业注资40亿美元 [1] - 融资包含向公司及其未来饮料业务投资30亿美元可转换优先股 [1] 交易预期财务影响 - 交易完成时,公司净杠杆率预计将降至约4.6倍 [1] - 收购后的首个完整年度,经调整每股收益预计将提升约10% [1] 市场与投资者反应 - 阿波罗与KKR的管理层对分拆后两家公司的战略方向、管理质量及长期增长机遇表达了强烈信心 [2] - 分析师指出,自合并消息公布以来公司股价已下跌超20%,而注资公告有望为股价提供支撑 [2] - 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日收涨7.62%,盘后上涨0.14% [3]
收购“皮爷咖啡”后股价暴跌,美国饮料巨头KDP被迫向PE求助,阿波罗和KKR计划联手投资7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09:00
收购"皮爷咖啡"后股价重挫,美国饮料巨头Keurig Dr Pepper(KDP)向阿波罗与KKR寻求70亿美元注资以应 对危机。 10月27日周一,KDP宣布,私募巨头阿波罗与KKR计划向其联手注入70亿美元资金。此举被视为对市场担忧 的直接回应。 这笔交易的直接背景是,KDP宣布以157亿欧元收购欧洲咖啡制造商JDE Peet's(皮爷咖啡)的举动引发股东 剧烈批评,导致其股价暴跌约四分之一。投资者普遍认为,该收购以及随后的公司分拆计划将给KDP的资产 负债表带来过高债务,且缺乏战略协同效应。 另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在KDP股价重挫后,激进对冲基金Starboard Value乘虚而入。Starboard Value已在 KDP建立了约2.7亿美元的头寸,持股比例约为1%。 而引入阿波罗和KKR的投资,部分考量正是为了抵御Starboard及其他潜在激进投资者可能对公司发起的变革 要求。不过,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KDP早在9月初便开始寻求融资,时间点在Starboard与公司接触之前。 此举也凸显了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曾经被视为"门口的野蛮人"的私募资本,如今正越来越多地扮演"白衣骑 士"的角色,帮助上市 ...
东鹏饮料(605499):收入端势能延续 基本面兑现良好
新浪财经· 2025-10-28 08:2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实现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61.07亿元,同比增长30.36%,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41.91% [1] - 公司25Q3净利率同比提高1.83个百分点至22.68%,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 产品结构分析 - 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25Q3分别实现收入42.03亿元/13.54亿元/5.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59%/83.81%/95.63% [2]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前三季度销售额达28.47亿元,同比增长134.78%,其他饮料如果之茶等前三季度营收14.24亿元,同比增长76.41% [2] - 公司产品结构多元化,25Q3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占收入比重变动至68.85%/22.18%/8.96% [2] 区域市场拓展 - 25Q3西南和华北地区销售收入表现亮眼,同比分别增长67.81%和72.6%,华东、华中地区同比分别增长33.02%和26.91% [2] - 公司积极开拓全国销售渠道,广东区域25Q3销售收入为13.39亿元,同比增长2.07%,全国化成效显著 [2] 成本费用与盈利能力 - 公司25Q3毛利率为45.21%,较去年同期微降0.6个百分点,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导致 [2] - 25Q3销售费用率大幅优化,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15.26%,驱动毛销差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29.95% [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3亿元/59.36亿元/73.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17%/30.08%/24.22%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4.27倍/26.34倍/21.21倍 [3]
【东鹏饮料(605499.SH)】25Q3业绩延续高增,多品类与全国化战略成效显著——25年三季报点评(陈彦彤/汪航宇/聂博雅)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8 07:04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44亿元,同比+34.13%;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 同比+38.91%;扣非归母净利润35.40亿元,同比+32.92%。其中,25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07亿元, 同比+30.36%;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41.91%;扣非归母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32.74%。 点评: 东鹏特饮增长稳健,电解质饮料延续高增态势,全国化进程加速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 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 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 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 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事件: 25Q3公司毛利率为45.2%,同比-0.6pcts,主要系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补水啦"等新品收入占比提升。公司期 间费用率为17.9%,同比-2.1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5.3%,同比-2.6p ...
食品饮料周报:白酒有望加速出清,关注经营边际改善、高景气成长股-20251027
太平洋证券· 2025-10-27 23: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酒类、饮料、食品子行业均未给出明确的行业评级 [7]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处于"供给出清"的底部调整阶段,三季报压力有望加速行业出清 [4][16] - 大众品板块处于三季报发布窗口,建议关注经营边际改善及高景气成长股 [5][17] - 食品饮料板块整体承压,SW食品饮料板块本周下跌1.02%,在31个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30 [3][12] 板块行情总结 - SW食品饮料子板块中,SW预加工食品、SW其他酒类、SW肉制品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1.10%、0.35%、0.33% [3][12] - SW白酒、SW啤酒、SW零食跌幅最多,分别下跌1.12%、3.40%、4.55% [3][12] - 板块个股涨幅前五为ST椰岛(+9.05%)、西王食品(+6.89%)、ST春天(+6.85%)、西麦食品(+6.76%)、ST兰黄(+6.42%) [3][12] - 板块个股跌幅前五为燕京啤酒(-7.57%)、盐津铺子(-7.97%)、立高食品(-8.10%)、会稽山(-8.16%)、万辰集团(-11.26%) [3][12] 白酒板块观点 - 本周SW白酒指数下跌1.12% [4][16] - 10月25日茅台集团宣布重大人事调整,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4][16] - 飞天茅台(散瓶)批价1720元,环比上周下跌30元;普五批价8155元,环比上周下跌5元 [4][16] - 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10年8.63%分位数 [4][16] - 推荐贵州茅台、山西汾酒 [4][7][16][20] 大众品板块观点 - 东鹏饮料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5][17] - 东鹏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收125.63亿/28.47亿/14.24亿,同比+19.4%/+134.8%/+76.4% [5][17] - 劲仔食品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19.5% [5][17] - 劲仔食品2025Q3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6.5%;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14.8% [5][17] - 推荐安琪酵母、古茗、蜜雪集团、西麦食品,中长期持续推荐东鹏饮料 [5][7][17][20]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贵州茅台2025E EPS 75.22元,对应PE 19倍 [20] - 山西汾酒2025E EPS 9.83元,对应PE 19倍 [20] - 安琪酵母2025E EPS 1.84元,对应PE 22倍 [20] - 古茗2025E EPS 0.94元,对应PE 21倍 [20] - 蜜雪集团2025E EPS 15.98元,对应PE 23倍 [20] - 西麦食品2025E EPS 0.84元,对应PE 24倍 [20] - 东鹏饮料2025E EPS 8.75元,对应PE 34倍 [20]
期货大佬改行卖饮料,3年卖20亿!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5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宋伟的个人经历,对比了期货行业的高风险、高收益特性与实业投资的长期稳健性 [1][13] - 核心观点强调期货交易容错率极低,一次失败便可能导致巨大损失,而实业虽回报周期长,但能带来更踏实和可持续的成就 [1][5][13][14] 宋伟的期货从业经历 - 宋伟是中国第一代期货“红马甲”,1992年参与上海金属交易所的开市,见证了中国期货市场的早期发展 [3] - 其第一桶金来自购买300张认购证,后在期货市场实现财富爆发式增长,有时一天就能赚到两三千万元 [5] - 主攻有色金属、胶合板、粮油等主流期货品种,凭借对宏观形势的把握和“快进快出”的交易风格迅速积累亿万财富 [5][6] 期货行业的风险与挑战 - 期货市场杠杆效应显著,能以小博大,但价格波动受政策、供需、国际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单日涨跌幅常超预期 [5] - 行业早期监管不完善,上海第一代109名红马甲在两年后锐减至20人,大部分因亏损或违规操作退出市场 [7] - 期货交易成功高度依赖市场判断,趋势瞬息万变,容错率极低,一次判断失误便可能满盘皆输 [7][8] 转向实业的决策与早期尝试 - 在老师建议下,宋伟于1997年退出期货市场,认为股票市场更稳健,并应深耕实业以实现长期发展 [8][9] - 首次实业尝试为在上海梧桐区开设“上海老站”餐馆,该餐馆成功荣登《上海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榜单 [10] - 随后创办“恒寿堂”品牌,推出蜂蜜柚子茶产品,上市后成为大卖场销量Top,但因工艺门槛低、模仿者众而面临市场竞争 [10] 柚香谷的创立与发展 - 2015年成立“柚香谷”品牌,卖掉川沙12亩别墅,在浙江衢州常山圈下12000亩地,投入1.5亿元建立香柚种植基地 [11] - 创业初期经历经济困难,曾卖掉豪车,最窘迫时资金不足以支付房租,直至近两年业务才有起色 [11] - 明星单品“宋柚汁”2022年销售额达3.5亿元,2023年突破6亿元,2024年高达10亿元,目标2027年实现单品营收百亿 [11][12] - 公司计划2026年底实现IPO上市,目前已进入IPO辅导期,旨在通过实业发展实现价值的长期增长 [12] 期货与实业的对比反思 - 期货赚钱快但失去也快,不确定性大,宋伟自1997年后未再进行期货交易,以彻底摆脱“走钢丝”的心态 [13] - 实业虽回报周期长,但竞争对手少,通过坚持和沉淀能获得长远稳定的回报,比期货交易更踏实 [13][14] - 选择做难度大、回报周期长的事,更可能实现真正成功,因为这需要的能力和资源并非人人具备 [14]
Keurig Dr Pepper(KDP)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7 21:47
Keurig Dr Pepper (NasdaqGS:KDP)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7, 2025 08:45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Kaumil Gajrawala - Managing DirectorTim Cofer - CEORob Moskow - Managing DirectorEric Gorli - President of U.S. Refreshment BeveragesFilippo Falorni - Director of Equity ResearchDara Mohsenian - Managing DirectorJane Gelfand - SVP of FinanceOlivier Lemire - President of U.S. CoffeeRoger Johnson - Chief Transformation Officer and Supply Chain OfficerKevin Grundy - Managing DirectorBob Gamgort - ChairmanPam ...
东鹏饮料(605499):全国化战略进入收获期,多元化产品矩阵成型
万联证券· 2025-10-27 20:5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13]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全国化战略进入收获期,多元化产品矩阵成型,正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的综合性饮料集团发展 [1][11][13]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维持高增长,营收61.07亿元(同比+30.36%),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41.91%),利润增速环比提升10.86个百分点 [1][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68.44亿元(同比+34.13%),累计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38.91%) [1] - 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营收和净利润增长20%以上,研报判断大概率能超额完成 [13] 分地域市场表现 - 全国化战略成效显著,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传统销售市场占比下降,新兴市场强势崛起 [3] - 广东区域仍为第一大销售区域,占比23.08%,但同比下滑4.20个百分点 [3] - 华北区域超越华东区域成为第二大贡献区域,占比15.45%,销售收入同比增速高达+72.88% [3] - 西南区域销售收入20.27亿元,同比增速+48.91%,占比提升至12.04% [3] 分产品表现 - 核心单品东鹏特饮保持增长,前三季度销售收入125.63亿元(同比+19.36%) [4][11] - 东鹏补水啦成为强劲第二增长曲线,收入28.47亿元(同比+134.78%),占比大幅提升7.25个百分点至16.91% [4][11] - 其他饮料收入14.24亿元(同比+76.41%),占比提升至8.46%,茶与咖啡等新品类贡献未来增长潜力 [4][11]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5.21%,同比微降0.60个百分点,主要因毛利率较低的新品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12] - 净利率为22.68%,同比提升1.8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有效的费用管控 [12] - 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至15.26%(同比-2.6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小幅上升至2.54%(同比+0.12个百分点)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5亿元、54.99亿元、68.22亿元 [13]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8.53元、10.58元、13.12元/股 [4][13] - 以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计算,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4倍、27倍、22倍 [4][13]
二代接班,宗馥莉错失的“时间窗口”
36氪· 2025-10-27 20:08
企业传承的普遍性挑战 - 中国约有300万家中小民营企业,其中八成为家族控制,多数企业创始团队年龄已超60岁,正集体进入交接班的历史关口 [1] - 二代企业家不仅需接过父辈的生意和财富,还需带领企业面对线上渠道、智能制造和AI技术等新挑战,完成转型升级 [1] - 企业传承的难点在于社会关系的继承,即继承者在他人反对条件下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概率,这融合了传统、法理、绩效和个人魅力 [2] 权力交接与“认知屏障” - 许多制造企业的创一代能力、性格和控制力非常强,企业治理高度依赖老板,家长制色彩浓郁,企业文化往往是个人风格的延续 [3] - 娃哈哈在宗庆后时代呈现强烈的“人治”色彩,宗庆后既是公司的“灵魂人物”和最终决策者,也事必躬亲,其权力基础来自由元老和渠道商构成的利益联盟 [3][5] - 二代进入企业后,推动变革的努力比重新创业更难,需突破由父辈经验和利益联盟构成的“认知屏障”,并完成利益联盟的重组 [5] “象征性弑父”与权威确立 - 企业权力转移中,二代需通过“象征性的弑父”来重塑由父辈创办的企业及治理秩序,甚至否定部分经营理念,以确立新权威 [6] - 绝对和平的权力交接几乎不存在,必然伴随一场或明或暗的“俄狄浦斯式冲突”,接班人必须通过挑战旧权威来确立新权威 [6] - 宗庆后猝然离世后,旧模式成为交接班的巨大障碍,强人逝去使得系统无法自动运行,接班人必须成为另一个“强人”方可驾驭 [7] 新业务与合法性构建 - 二代从新业务如电商、出海、品牌营销、数字化和智能升级等领域入手,父母不懂无从干涉,从0到1更容易做出成就 [8][9] - 根据1688平台数据,平台厂二代中90后、95后、00后占比近80%,其中95后是中坚力量,90%的厂二代已开始接手工厂业务,54%接手达三年以上并可完全独立决策 [9] - 选择快速增长的新兴领域有助于二代培养自己的团队,储备未来的利益联盟,但新项目必须有足够利润和收入,否则将失去新旧联盟的支持 [9] 权力结构重组与“致胜联盟” - 企业本质是一种权力结构,二代接班是从员工到企业家,逐步成为内部权力支配者的过程 [11][12] - 保持权力的关键在于让“致胜联盟”(如董事会成员、创始团队或其家族成员)满意,而非让整个组织受益 [12] - 接班初期,二代需获得创始人支持,利用父辈权威压制元老,策略包括“掺沙子”(引入外部精英)与“甩石头”(转移优秀人才和资源至新部门)以创造新的权力基础 [12] 从旁观者到局中人的心态转变 - 二代接班在心理层面需经历从“否定父亲”以确立自我,到最终“继承并升华”的过程 [14] - 一旦从旁观者成为局中人,应转向包容性和灰度管理,在业务和经验上形成互补,在治理上形成平衡 [14] - 组织的运作是灰色的,高层管理者需具备倾听不同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素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