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

搜索文档
A股公司交出年度答卷 去年实现净利超5万亿 净利润超千亿企业增至10家
证券时报· 2025-04-30 05:09
截至记者发稿,逾5100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其中,超六成企业一季度营收实现增长。进入 今年一季度,多个行业经营再上新台阶,也有部分行业经营下滑趋势得到扭转。如去年下滑明显的影视 院线行业,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风电设备行业去年净利润下滑逾20%,但随着去年四季度风电单 价探底回升,风电设备需求迎来高增长。今年一季度,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超36%,净利润同比增长近 23%。行业龙头金风科技单季营收逼近百亿元。 去年,比亚迪以542亿元的研发投入,成为A股新的研发投入冠军。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排名前20中 科创板公司占据19席,创新药企业"霸榜"。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去年A股公司增持、回购、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截至记者发稿,已有 355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占比近七成,分红总金额1.59万亿元。统计显示,2024 年,A股公司分红频率明显提升,三七互娱、雅戈尔、玲珑轮胎等公司一年分红达到4次,另有59家公 司一年实施3次分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A股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基本完毕。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19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 近5300家。上述 ...
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深圳的信心从何而来|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4-29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深圳一季度经济增速略低于预期,但多项关键指标反映经济正在回暖,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深圳对后续经济发展依然信心十足 [2] 经济数据情况 - 一季度深圳GDP为8950.49亿元,同比增长5.2%,低于年度预期目标(5.5%) [2] - 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951.44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5994.19亿元,增长6.0% [2] -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901.04亿元,下降2.8%,其中出口5855.05亿元,下降8.7%;去年同期进出口1.02万亿元,增长28.8%,出口6424.4亿元,增长28.2% [2] 实体经济表现 - 一季度深圳第二产业增速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比1 - 2月加快1.6个百分点 [3] - 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8.2%、40.1%、38% [3]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增加值185.11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长53.2% [3]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1%(降幅比1 - 2月收窄1.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1.8%,占工业投资比重38.7% [3] - 一季度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增长10.4%、13.6% [3] 消费市场情况 -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1 - 2月加快1.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2个百分点 [4] - 一季度深圳地铁客运量单日超1000万人次更频繁,各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超6400万人次,增长15.2%,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160万人次,增长32%,旅游过夜总人数874.96万人次,增长9.3%,其中入境过夜游客增长10.6%,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788万标箱,增长19.6% [4] - 截至4月21日,全市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9万台,销售金额97.7亿元;带动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619.8万台,销售金额117.5亿元 [4] - 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0%,较2024年(7.0%)提升10.0个百分点 [4] 外贸情况 - 1 - 2月深圳外贸增速放慢,3月强劲反弹,单月进出口总额3870.48亿元,增长12.3%,其中出口2185.30亿元,增长8.8%,带动一季度进出口降幅比前两月大幅收窄7.6个百分点 [4][5] 政策举措 - 2024年12月31日深圳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立健全面向中长期的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机制 [5] - 今年3月深圳接连召开两场外贸主题座谈会,研究谋划新形势下外贸进出口新思路新打法 [5] - 深圳市发布“2025年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涵盖10个方面,近日又推出帮助商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系列支持政策,单项最高奖励达2500万元 [5] - 29日深圳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政治责任,根据形势推出新的增量政策,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发展,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5]
深圳一季度GDP增长5.2%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0.1%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9 15:39
深圳一季度经济数据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8950.49亿元,同比增长5.2%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比1—2月加快1.6个百分点 [2]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降幅比1—2月收窄1.1个百分点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增速比1—2月加快1.4个百分点 [9] 工业领域表现 - 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48.2%,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0.1%,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8.1% [1][3] - 充电桩产量同比增长11.5% [3]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同比增长38.8% [4] - 机器人产业集群同比增长38.0%,增速比2024年加快22.1个百分点 [4] - 工业机器人制造增长56.2%,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增长35.0% [4] - 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同比增长22.3%,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43.3%,相关应用软件开发增长90.4% [4] 投资领域表现 -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0%,增速较2024年提升10.0个百分点 [5] - 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合计成交超2.6万套,同比增长67.7% [5]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9.1%,其中技改投资增长61.8% [6] - 东部通航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基地启动,为全国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 [7] 消费领域表现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59.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7.9%,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增长53.1% [13] - 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9万台,销售金额97.7亿元;带动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619.8万台,销售金额117.5亿元 [13]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0.8% [13] - 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共计258家 [11] 人流物流表现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39.52万标箱,同比增长17.1% [14] - 机场旅客吞吐量1655.22万人次,同比增长6.3% [14] - 旅游过夜总人数874.96万人次,同比增长9.3%,其中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0.6% [15]
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智能处理项目启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29 10:08
项目启动与参与方 - 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智能处理与创新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2025年1月立项 由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和莫干山国有资本控股集团牵头 14家单位共同参与 [1] - 参与单位包括莫干山地信实验室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 浙江省测科院 湖州联通 宽凳科技等 [1] - 项目启动会于4月17日在浙江德清召开 [1] 项目目标与任务 - 项目旨在强化部省合作 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地理信息数据快速获取 高效更新和审查等诉求 [1] - 项目对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主要任务包括自动驾驶地图快速审查与监管能力建设 众源更新及场景库安全处理能力建设 时空数据安全防控及评估能力建设 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传感器检测能力建设 [1] 项目推进机制 - 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介绍了项目整体推进情况 确定了年度工作任务 [1] - 德清县地理信息局汇报了工作管理机制建议 各牵头单位汇报了工作进展及下一步计划 [1] - 项目践行"安全为基 效能为先"理念 建立动态考核淘汰制 构建知识产权共享池 [2] 行业影响与创新路径 - 项目是部委和地方深化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 以地信技术创新赋能车联网产业发展 [2] - 构建"产业赋能+安全管控"双体系 通过技术普惠化降低应用成本 打造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链条 [2] - 实施"市场验证—资源聚合—速赢突破"路径 以产业化成效倒逼技术创新 集中优势资源实现"三年规划 首年破局"目标 [2] 未来发展方向 - 德清县将在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 探索解决自动驾驶地图要素更新时效性 送审规格不统一等行业痛点 [2] - 积极推进技术攻关和先行示范 为全国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的"浙江经验" [2] - 加速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场景落地 [2]
湖北部署推进六大举措 强化创新策源体系化支撑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2:54
创新策源能力建设 - 湖北省从力量建设、空间布局、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创新生态六方面部署举措,系统强化创新策源能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 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锻造高水平实验室体系,以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全域创新"金三角"为引擎打造创新增长极 [1] - 建立重大任务凝练机制,打造"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量子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联合基金"基金群,构建颠覆性技术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1] 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进展 - "一城一廊"主阵地基本成型,重大创新平台加快落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能级大幅提升 [2]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生命健康、北斗等产业快速发展 [2] - 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在重点产业领域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2] 科技金融支撑 - 推出"科担快贷""科担人才贷""专精特新担"等科担系列产品和服务模式 [2] - 截至2025年3月底,全省科技担保在保业务17266笔,在保余额52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7%、579% [2]
车路云专题解读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 车路云一体化行业、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汽车芯片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现状与发展 - **政策驱动建设加速**:2024 年 1 月工信部联合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政策导向,各地和车企积极推动建设;2025 年 4 月发布支持政策,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2][3] - **财政投入情况**:2025 年预计约 1000 亿元预算内投资用于地方先行先试及开工建设项目,专项债规模约 3000 多亿元用于车路云及相关基建和数字化转型;以北京为例,2024 年投资规模约 99.7 - 100 亿,全国投入大,需社会自筹与市场参与[2][4] - **建设重点与创新场景**:各地积极推进智能驾驶与 V2X 通信相关项目,重点关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V2X 通信技术应用,创新场景包括智慧停车、公交、物流等系统,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居民出行体验[2][4][5] - **建设节奏与重点项目**:2025 年 4 月起项目密集落地,进入加速建设阶段,政府对速度和质量要求高;各地有多个重点项目,如无锡 3.59 亿元项目、北京近 1000 万元勘察项目、杭州约 4000 万元建设项目等[6][7][8] 自动驾驶发展模式 - **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关系**:两者是互补关系,单车智能强调车辆自身硬件配置及算法能力,车路协同将部分主动权交给公共管理系统,通过云端算力实现更高效的资源优化[15][16] - **应以车路协同为主发展**:从行业和市场资源最优化应用角度,车路协同涉及公共交通大规模活动,需政府或授权组织管理,将部分计算任务交给云端可提高整体效率,实现最优资源配置[18] 技术融合与协同 - **软硬件协同**:车辆测试中,高阶自动驾驶发展中车辆芯片算力最大化、传感器配置优化等技术能与道路测试良好协同,边缘算力和云端算力结合可实现超视距功能[17] - **数据融合与信息补充**:车辆硬件可通过云端传输数据给人工智能系统,构建道路协同场景,单车采集可补充未被路端传感器覆盖的交通参与者信息[21] - **硬件互动联系**:计算单元、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硬件通过融合算法生成数据与路端联系[23] - **软件互动联系**:软件层面中间件提供通讯和数据传输及调度功能,应用软件在车载屏幕显示数据及警告信息,OBU 具备 BTRX 通讯技术实现数据通信[24] 车企动力与云端应用 - **车企动力**:当前车企在 V2X 技术设备及更高阶自动驾驶通信方面动力依然较高,主要试点企业积极参与相关建设,配合车路云一体化,但多数车企选择部分车型配置硬件和软件[24][25] - **云端解决方案进展**:云端解决方案发展有先后顺序,20 多个主要试点区域取得较好进展,如快速救援、智慧路口等解决方案落地实施[26] - **云端技术应用案例**:导航系统超视距信号灯读秒功能、绿色通道技术在一线城市全面覆盖或推广,上海落地高速公路和快速路 V2X 预警服务[27][28] 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 - **eCall 系统发展**:海外 eCall 系统推进迅速,国内 eCall 及 ACS 建设逐步推进,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标准[29] - **新政策预期**:预计 2026 年正式批准新政策并实施,不追溯既往,仅适用于新出车辆[30] - **对乘用车市场影响**:中国乘用车市场平均销量约 3000 万辆,TBOX 渗透率 70% - 80%,新能源车改造成本约两三百元,燃油车低配车型改造成本约七八百元[32] - **欧洲市场启示**:欧洲市场救援后市场健全,中国若推行全民性强制性政策,需加强救援体系建设,高端品牌可接入第三方服务提升竞争力[33] - **后市场情况**:后市场需求存在但难度较大,欧洲无追溯既往安装 EQRx 先例,国内不强制安装,第三方企业可能推动但对低价车型消费者吸引力有限[34] 汽车芯片国产化 - **国产化水平**:2025 年国产座舱芯片国产化水平约 15% - 20%,自动驾驶域控芯片国产化水平约 40 - 45%[34] - **市场份额**:地平线产品不会全面替代其他品牌,在中档芯片领域市场份额预计最多占 80%,剩余 20%留给其他玩家[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无锡财政结构为中央财政占比 30%,省级财政占比 20%,地方财政占比 20%,地方企业自筹资金占比 30%[14] - 2024 年 6 月国家多部委联合披露 9 个联合试点主体,上汽使用主体为赛可出行,后续政策更新涉及具体试点城市及领域[24] - 有公司推出接送小朋友车辆停靠收费服务引发居民困扰[26]
2025上海车展:中信科智联国产化全栈式方案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8 15:02
上海国际车展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展示世界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 [1] - 展会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和智能化、网联化零部件供应商参展 [1] - 中信科智联重点展示车载通信产品、智能网联场景应用、网联智驾及智能座舱成果 [1] 车载通信产品和方案 - 公司提供C-V2X全栈式解决方案,包括通信模组、协议栈、应用场景软件和测试服务 [4] - DMD3A及DMD5x系列C-V2X通信模组通过车规级可靠性测试,C-ITS协议栈及软件获A-SPICE Level3认证 [4] - C-V2X产品已在乘用车、商用车实现量产应用,覆盖智能交通信号交互、车辆超视距感知等场景 [4] - C-V2X技术突破传统单车传感设备的技术局限,提供超视距感知能力,提升驾驶安全 [4] 网联智驾 - 公司构建以国产自主芯片为核心的多架构、虚拟化、灵活计算平台,打造L0至L4级别全栈式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6] - C-V2X网联式智驾域控制器具备"超视距、早感知、早制动"能力,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交通协同效率 [6] - 国产高算力智驾域控制器融合高性能计算平台与开放式软件架构,助力智能驾驶量产落地 [6] - 车载光通信智驾域控制器基于PON架构设计,降低整车线束复杂度与重量,提升通信效率 [6] 智能座舱 - 公司以国产自主技术为核心,构建覆盖智能座舱全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体系 [8] - 多模态交互座舱融合语音、手势、触控与场景感知引擎,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 [8] - 高性能座舱平台采用国产高算力车规级芯片,确保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8] - 舱泊一体解决方案集成座舱域与泊车域硬件,支持APA自动泊车、全景环视及DMS等功能 [8] - 自主中间件平台提升软硬件兼容性,支持软件快速迭代升级 [8]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全栈式解决方案,回应行业对安全、效率与体验的需求 [10] - 未来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建设 [10]
武汉出台20条举措培育创新型民营“根企业”
第一财经· 2025-04-27 20:55
根企业定义与培育背景 - 根企业指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与武汉城市发展高度契合、共生共荣 [1] - 武汉出台《若干措施》,从创新、人才、融资等6方面提出20条举措,培育创新型民营根企业 [1] - 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5万家,同比增长18.5%,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 [5] 人才支持政策 - 武汉将盘活创新创业空间资源,提供房租减免等优惠,完善就医、教育等配套吸引人才 [2] - 对民营企业研发人才薪酬达"武汉英才"标准的优先支持,建设数字化人才服务平台 [2] - 青年人才创业政策:博士后、博士、硕士分别享受3年、2年、1年房租免缴,大学生租金7折,外地毕业生提供15天免费住宿 [2] 产业政策与创新支持 -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及未来产业 [3] - 武汉已在未来产业建立102个项目库,10大产业联合实验室跟踪20个项目 [3] - 逐年提升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比例至70%,实施市级"科技副总"计划每年服务200家以上中小企业 [3] 融资与培育措施 - 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国家试点及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省级试点 [4] - 政府引导基金在天使/种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种子直投项目允许100%亏损 [4] - 出台中小企业"种苗工程",分阶段支持幼苗层、青苗层、壮苗层企业对标科创板模式 [4] 市场准入与场景开放 - 政府采购加大对民营企业"四首"(首台套、首批次等)创新产品支持力度 [4] - 开放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涉企问题高效闭环化解 [4] 民营企业现状数据 - 武汉"四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3%,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超90% [5]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营企业占79.3%,近年上市26家企业中25家为民企 [5]
工信部整顿智驾乱象;长城与宇树科技合作;小鹏披露“世界基座模型”进展;埃安滴滴L4 Robotaxi亮相 | 4月智驾热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09:48
文章核心观点 4月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发生多件大事,涵盖企业合作、融资、技术发布、政策推进等方面,对行业发展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1] 企业合作 - 地平线与大众汽车集团4月7日宣布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基于HSD方案合作,通过合资公司酷睿程加速研发并落地大众车型,助力其在华智能化转型 [3] - 长城汽车4月8日与宇树科技签署协议,将在机器人技术等多领域合作,重点发力具身智能底层技术等,首期围绕“越野车+机器狗”融合探索场景 [4] - 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4月10日签署协议,围绕绿色智能出行等展开深度合作,将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应用发展与商业化落地 [8] - 广汽埃安与滴滴在2025上海车展联合打造的L4级高度自动驾驶Robotaxi车型亮相,基于广汽埃安Y霸王龙打造,计划2025年底量产交付,2026年示范运营,2027年推面向个人用户的L4车型 [13] 企业融资 - 美国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Nuro当地时间4月9日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到1.06亿美元,公司估值达60亿美元,由普信等投资 [5] - 国内智能底盘技术企业京西智行获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5亿元战略投资,该基金规模达50亿元 [15] 企业动态 - 出行科技企业麦格纳4月9日在上海长宁区新办公室举行中国区新总部大楼启用仪式,庆祝入华二十周年,在华有近70家制造工厂、3万多名员工,2024年中国区业务增长15%,约60%销售额源自本土车企 [6] - 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 4月11日宣布在东京启动地图数据采集计划,部署25辆捷豹I - PACE电动汽车测绘,后续开展有驾驶员的自动驾驶测试 [9] - 戴姆勒卡车北美公司4月16日宣布向子公司Torc Robotics交付基于第5代Freightliner Cascadia打造的最新旗舰测试卡车,支持自动驾驶,将在新路线测试 [14] 技术发布 - 深开鸿4月9日推出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协同机器人操作系统M - Robots OS 1.0,硬实时响应低于1微秒,已在工业机械臂场景验证,将向多行业拓展 [7] - 小鹏汽车4月14日披露“世界基座模型”研发进展,参数规模达720亿,通过基座模型知识蒸馏技术将云端超大模型能力迁移至车端小模型,年内实现蒸馏模型上车 [10] 政策推进 -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车企要领会通知要求,开展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和安全措施,不得虚假宣传,担负主体责任 [11] - 4月16日杭州市政府网站发布《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创新应用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L3级以上智能网联车辆及其监管工作作出规定,如L4级以上测试与应用人员配备等 [12] 行业要求 - 欧洲新车安全测试机构宣布自2026年1月起,强制要求送测新车配备指定物理按键,缺失将扣分,涵盖方向灯等按键 [16]
中汽协最新发布!事关辅助驾驶
券商中国· 2025-04-21 16:40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倡议 核心观点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 行业组织呼吁企业强化自律意识 推动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安全应用 [1] 行业倡议内容 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企业需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系统安全设计与功能边界界定 确保人机交互信息清晰易懂 持续保障研发测试与生产管理质量 [1] - 要求明确安全响应机制 开展充分的产品验证流程 [1] 营销宣传规范 - 严格遵循《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 禁止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 功能命名需科学严谨 [1] - 对已发布的失实信息需及时澄清整改 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2] 用户告知机制 - 建立完整的用户告知体系 需涵盖驾驶员责任 系统基础功能 正确操作流程及应急处理方法 [2] - 重点区分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技术差异 提升道路安全意识 [2] 行业协作方向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工程学会将持续协调行业资源 推动技术有序发展 保障消费者出行安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