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
搜索文档
泰安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召开全市物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14:53
专项整治行动背景与目标 - 中央将物业领域突出问题纳入全国集中推进的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进行强力推进 [1] - 市委市政府将提升物业管理品质作为改善民生和回应群众期盼的重要工作抓实抓细 [1] - 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将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列入重要议事议程,高位推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1] 专项整治工作部署 - 全市各级房管部门需统一思想,将此项工作列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并落实责任 [2] - 要求各地物业主管部门加强对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 [2] - 对于服务缩水、敷衍塞责等履约不到位行为,将采取约谈、责令整改、信用扣分直至清出市场等措施 [2] 公共收益管理要求 - 重点清查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的来源、金额、使用及结余情况 [2] - 指导住宅小区设立公共收益账户,定期向全体业主公示收支明细 [2] - 对于侵占、挪用公共收益的行为,将坚决查处并责令限期返还,视情节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 专项整治行动预期效果 - 全市各级房管部门需加强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 [2] - 通过纵深推进专项整治,有效遏制物业领域的不正之风,促使物业服务回归服务本质 [2] - 目标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地产首席看好物业机器人 建材首席推荐AI产业链 传统行业分析师转型成“刚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5:17
市场风格转变 - 新兴科技主题成为市场持续主线,传统周期行业受到冷落 [2] - “9·24”行情以来一年间,A股市场经历“科技牛”,新兴科技产业在市场获取的“流量”远大于传统行业 [3] - 成交金额排名前五的行业(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平均成交额是排名最后五名行业(综合、美容护理、煤炭、石油石化、钢铁)的19倍 [3] 分析师行为变化 - 传统行业分析师有意识地向AI、机器人等热门方向靠拢,从可能“蹭热点”转变为职业发展“刚需” [1][2] - 券商地产团队首席积极推荐物业机器人概念股,如碧桂园服务、南都物业、招商积余等 [2] - 券商建材行业首席在总结工作时将AI产业链的深度研究放在首要推荐位置 [2] - 传统行业分析师对科技消息反应迅速,例如建材首席在存储芯片涨价消息当天中午即推送相关产业链公司 [2] 行业表现数据 - 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行业自“9·24”以来平均涨幅为80% [3] - 上述科技行业平均涨幅超出综合、美容护理、煤炭、石油石化、钢铁等传统行业近40个百分点 [3] - 与2013-2015年“互联网+”行情相比,当前牛市科技行业成交集中度更高,前五名行业平均成交额是后五名的19倍,而10年前该倍数仅为近7倍 [4] 跨界转型案例与趋势 - 汽车行业分析师约从一年前开始跨界研究机器人,因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三花智控、均胜电子、拓普集团)转型机器人供应链 [5] - 部分分析师跨界成功,如天风证券电新行业首席凭借在机器人、芯片领域的跨界研究在业界出圈 [5] - 业内出现分析师群体转型趋势,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和消费行业首席均表示拓展研究边界是“大势所趋”和生存必需 [4][5] 传统行业价值 - 传统行业如煤炭、水泥虽被视为夕阳产业,但龙头企业近20年间走出多轮涨幅较大的波段性行情,2022年煤炭行业一度领涨A股 [6] - 在低利率环境下,市场对红利类资产有较大配置需求,煤炭作为高股息代表被判断为资金优先配置资产 [6] - 尽管红利行情使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投研需求回暖,但传统行业分析师群体数量持续下降,部分券商已不再覆盖房地产等周期行业 [6] 研究模式演变 - 外资券商研究部门负责人认为,弱化分析师个人的跨行业联合研究是行业趋势 [7] - 外资券商跨行业、跨地区合作较多,多位分析师会就新主题共同进行深度研究 [7]
*ST中装:9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3:05
公司治理与会议决议 - 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第五届第三十一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注销回购专户库存股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中物业管理及服务占比67.08% [1]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中建筑装饰业占比32.92% [1] - 截至新闻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4亿元 [1]
京维集团(01195.HK)年度收入约7088.4万元 同比减少约0.7%
格隆汇· 2025-09-29 22:51
集团旗下的物业管理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如徐州泰华及江苏天安鸿基,其中,在管物 业面积合共约为254,248平方米。此外,集团拥有515个车位及3幢3层高商业楼宇(总建筑面积3,267平方 米)。上述持有待售物业及在管物业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富春路徐州月桥花院。 格隆汇9月29日丨京维集团(01195.HK)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全年业绩,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 7088.4万元,同比减少约0.7%。收入减少乃主要由于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收入贡献减少所致。公司拥有人 应占年度亏损约为人民币504.2万元(2024年:人民币996.6万元)。于年度内,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17 分(2024年:人民币0.34分)。 ...
京维集团(01195)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亏损504.2万元 同比减少49.41%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22:41
智通财经APP讯,京维集团(01195)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全年业绩,该集团取得收入7088.4万 元,同比减少0.74%;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04.2万元,同比减少49.41%;每股亏损0.17分。 公告称,收入减少乃主要由于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收入贡献减少所致。 ...
锦艺集团控股附属就租借龙湖物业订立租赁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9-29 21:27
公司租赁协议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作为承租人,就租借龙湖物业与出租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订立租赁协议 [1] - 租赁协议为期十年 [1] 物业背景情况 - 龙湖物业的原业主结欠出租人债务并存在还款违约情况 [1] - 出租人已通过法院判决获得龙湖物业的业权及所有权 [1]
锦艺集团控股(00565)附属就租借龙湖物业订立租赁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21:23
公司租赁协议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作为承租人,与出租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订立租赁协议 [1] - 租赁标的为龙湖物业,租赁期限为十年 [1] 物业背景情况 - 龙湖物业原业主结欠出租人债务并存在还款违约情况 [1] - 出租人已通过法院判决获得龙湖物业的业权及所有权 [1]
东百集团:控股股东丰琪投资累计质押约3.03亿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7:37
股权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丰琪投资累计质押股份3.03亿股 占其持股比例65.28% [1] - 股东施章峰累计质押2500万股 占其持股比例39.79% [1] - 股东施霞累计质押1498万股 占其持股比例69.96% [1] 业务结构 - 百货零售业务收入占比86.15% 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物业管理收入占比9.0% 酒店服务业收入占比4.36% [1] - 房地产销售业务收入占比0.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当前股价5.86元 总市值51亿元 [1] - 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提前购回 涉及国泰海通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 [1]
新大正龙虎榜数据(9月29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7:1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新大正股价单日下跌7.87% 全天换手率达18.37% 成交额5.03亿元 振幅19.72%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7369.82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7378.17万元 大单资金净流入8.35万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7369.82万元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卖出419.70万元 其中买二席位买入1473.73万元 卖一席位卖出1893.42万元 [2] - 广发证券郑州农业路营业部为买一席位 买入3854.34万元 仅卖出5.85万元 [2] - 申万宏源深圳彩田路营业部为卖二席位 卖出1595.37万元 仅买入0.25万元 [2] 资金流向与机构行为 -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545.86万元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1.53亿元 [2] - 整体龙虎榜呈现净买入1126.17万元 其中买入成交8234.16万元 卖出成交7108.00万元 [2] - 两只机构席位呈现分化操作 一家机构买入1473.73万元 另一家机构卖出1893.42万元 [2]
新大正拟收购嘉信立恒约75%股权 标的公司第一大股东穿透后指向中信资本董事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7:06
交易概述 - 新大正拟收购嘉信立恒设施管理75.1521%股权 交易方式包括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1][3] - 收购标的股权分属信宸设施管理53.0308% 信润恒12.1213% 及6个合伙企业合计10%[3] - 发行股份价格为8.44元/股 较停牌前收盘价13.08元折价35.47%[3] 标的公司业务 - 嘉信立恒为综合设施管理服务商 旗下含杜斯曼/安锐盟/道威/朗杰/天纳等品牌[3] - 核心业务聚焦驻场综合设施管理 覆盖工商业客户 提供安保/节能等增值服务[3] - 公司通过技术整合与行业定制化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3]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29.04亿元 净利润1.16亿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30.35亿元 净利润1.26亿元[4] - 2025年前八个月营业收入20.75亿元 净利润8484.94万元[4]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所有者权益13.38亿元[4] 交易背景与影响 - 嘉信立恒由中信资本通过6笔收购整合搭建 张懿宸为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6] - 交易完成后信宸设施管理将成为新大正持股5%以上股东 构成关联交易[7] - 信润恒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信资本 有限合伙人含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信达/多家险资[7] - 收购将拓展新大正华东/华北/华南/华西业务比重 推动全国化战略落地[7] - 业务领域由物业管理延展至综合设施管理 实现转型升级[7] 市场反应 - 新大正停牌前收获两个涨停板 复牌当日股价下跌7.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