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活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加快推动解决养老服务标准缺失滞后问题
中国新闻网· 2025-11-26 19:01
中国加快推动解决养老服务标准缺失滞后问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在会上透露,未来将继续强化老年用品和服务标准的统筹,特别是针对 老年人可感可及的康复辅助器具、纺织服装、家居家电、公共设施、智能产品、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 加快适老标准研制,为广大民众安享幸福晚年提供助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陈俊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刘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服务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 注的重要民生问题。记者26日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近期出台文件,将加快推动解决养老服务标准 缺失和滞后等问题。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民政部当天联合召开《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标准 指南》)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两部门近期共同印发的《标准指南》有关情况。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张军在会上介绍,此次修订的《标准指南》,一方面是为加快适应养老服务新 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快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加快推动解决标准缺失、滞后,标准供给结 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扎实推进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 ...
通州卜蜂莲花变“莲花荟”,12月25日重新开业
北京商报· 2025-11-20 15:33
新开业的莲花荟打造了精品零售、美食天地、文化娱乐、亲子乐园与生活服务五大核心板块,引入多个 品牌首家门店落户通州。其中,连锁超市卜蜂莲花作为核心主力店,新规划商品10742支,引入更多一 线品牌与特色优选商品,实现与胖东来商品结构80%的重合。 11月20日,北京卜蜂莲花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显示,卜蜂莲花通州店已于原址焕新升级,将于12月25日 以"莲花荟"的面貌回归。据介绍,莲花荟以约1.83万平方米的体量,融合购物、餐饮、娱乐与服务,打 造"邻里生活空间"与"家门口的美食地标"。 ...
又一电商巨头轰然倒下:负债千亿宣告破产
创业邦· 2025-11-17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的深水区,过去依赖流量红利和资本输血的商业模式正被淘汰 [16] -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未能完成自我革新的平台将被更高效率、更强信任的新势力取代 [16] - 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转变为稳健的现金流、可持续的用户价值和系统性的运营能力 [16] WeMakePrice破产案例 - 韩国首尔重整法院正式确认终止WeMakePrice的重整程序并宣告其破产,公司因负债高达4462亿韩元(约合3.2亿美元)而资产仅486亿韩元,无力偿债 [4] - 公司曾以“社交商务”和“团购”模式崛起,2019年销售额一度突破4653亿韩元,但2022年营收骤降至不到2000亿韩元 [8][9] - 破产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如Coupang转型)、未能建立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疫情冲击及资本市场收紧 [8][9] - 公司于2023年被新加坡电商集团Qoo10收购,但资金链问题未解决,最终于2025年9月被正式宣告破产 [9] Wish衰落案例 - Wish母公司ContextLogic于2020年12月上市时估值高达140亿美元,市值一度突破170亿美元,但此后业绩迅速下滑 [11] -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约21亿美元同比下降20%,降至2022年的约5.7亿美元,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仅约5600万美元,同比再降57%,净亏损约8000万美元 [11] - 用户规模快速流失,活跃用户从2021年的9000万下滑至2023年的1100万 [11] - 公司存在严重的商户信任危机,包括高额罚款和拖欠货款,有商户被拖欠货款长达1年,累计被冻结金额超过42万美元 [13] - 最终公司以1.74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给Qoo10,售价仅为巅峰估值的1% [13] 行业趋势分析 - 从2024年至2025年11月13日,全球破产清算或被收购的电商平台已超过十家 [11] - WeMakePrice的破产标志着以“团购”为代表的早期电商模式正式退出竞争舞台中央 [9] - 巨头的倒下是行业迭代的起点,对仍在市场的玩家而言,需要不断进化才能生存 [16]
新希望服务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派息比例提升至70%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0:5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收入7.40亿元 同比增长4.3% 毛利2.34亿元 毛利率31.6% [1] - 股东应占净利1.21亿元 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率16.3% [1] - 管理费效比连续四年下降 较去年同期下降7.1%至9.1% [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1港元 派息比率提升至70% [1] 市场拓展 - 第三方项目签约额达5.6亿元 同比增长59% [2] - 中标成都天悦龙庭、昆明第三城紫香园、苏州泊云庭等千万级住宅项目 [2] - 第三方全口径收入占比提升至84% [2] - 在管物业项目254个 在管建筑面积3803.5万平方米 [2] 区域布局 - 96.6%在管面积来源于中国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2] - 西南区域物业管理收入2.19亿元 占总物业管理收入46.8% 同比增长15.3% [2] - 华东区域收入1.66亿元 占比35.5% 同比增长11.5% [2] - 两大核心区域合计贡献物业管理总收入82.3% [2] 物业服务 - 整体物业费单价3.14元/㎡/月 较去年同期增长3.6% [3] - 成都物业费单价达3.63元/㎡/月 [3] - 成功获取成都奥园半岛ONE项目 物业费单价达5元/㎡/月 [3] - 获取贝好家在成都的首个豪宅项目贝宸S1及上海奉贤项目 [3] 生活服务 - 零售业务渗透率提升至6.7% 外部客户占比提升至60% [3] - 连续中标民生银行信用卡、工商银行、云南平安银行等项目 [3] - 千万级爆品牛奶销售额570万元 同比增长90% [3] - 纽扣礼盒销量突破13万份 [3] 商业运营 - 第三方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至18.6% [4] - 成功运营昆明西山万达及世博里酒店 覆盖商业/写字楼/长租公寓全业态 [4] - 南宁新畅行出租率96.07% 租金上涨1.5% [4] - 成都新希望国际出租率91.31% 租金同比提升11.2% [4] 数字化建设 - "AI+机器人+人"模式在成都皇冠湖壹号试点 年化成本节降约64万元 [5] - 机器人接管基础作业 AI赋能服务链条 [5] - 全域满意度突破90分 [5] - 专注AI算法迭代与机器人技术应用 通过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三位一体 [5] 战略规划 - 继续秉持高目标战略 深化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5] - 深入推进"物业+"战略 通过"物业+商业+生活"等多元业务协同 [5] - 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 提升客户服务价值 [5] - 数字化运营作为核心战略投入方向 [5]
财面儿丨新希望服务:2025年上半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209亿元,同比增长2.4%
财经网· 2025-08-28 21: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7.398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4.3% [1]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209亿元 同比增长2.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正至0.210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0.261亿元显著改善 [1] 收入结构分析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4.671亿元(占比63.1%) 同比增长15.2% [1] - 生活服务收入1.766亿元(占比23.9%) 同比增长3.6% [1] - 商业运营服务收入0.482亿元(占比6.5%) 同比减少26.1% [1]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0.479亿元(占比6.5%) 同比减少29.2%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为2.337亿元 同比微增0.6% [1] - 毛利率为31.6%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管理规模扩张 - 在管项目254个 在管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7.4% [2] - 签约项目269个 签约面积414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2% [2]
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四场专题会议在广州召开 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助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3 09:35
会议背景与目标 - 广东省在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召开现代服务业专题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 落实省委工作部署 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组织参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体验推广赋能中心 实地感受广州作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以数字化驱动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成效 [1] - 专家学者 人大代表 企业代表及政府部门参会并发言交流 省委常委 常务副省长对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1]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广东省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 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 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协同成效显著 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1] - 广东制造业规模大 体系全 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丰富场景和广阔空间 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需现代服务业提供更高能级的服务供给 两者相互赋能 互促双强 推动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跃升 [2] 战略方向与关键路径 -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大省挑大梁 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是赋能制造业当家 巩固实体经济根基的有力支撑 是扩内需促消费 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在要求 [2] - 做大数字服务 大力支持平台企业发展 持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做精专业服务 增强特色服务 完善物流支撑 扩大服务开放 推动服务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 [2] - 做强金融服务 紧扣金融强省建设 建强金融机构 优化金融供给 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金融运行机制 提升赋能实体经济质效 [2] - 做优生活服务 以提振消费为导向推动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服务民生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丰富健康 养老 助残 托幼 家政多元化服务供给 [2] - 以举办十五运会为契机 挖掘体育加文旅等融合消费潜力 加大以文彰旅 以旅塑文力度 加快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2] 立法与协同保障 - 省人大常委会加快推进快递条例 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条例 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等立法工作 推动强化现代服务业的规划引领 统筹保障等工作 [2] - 专家学者需提出更多前瞻性 建设性对策建议破解服务业发展瓶颈 企业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迈进 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倾听民声转化高质量议案建议 政府职能部门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加强协同配合 [3]
上半年南京新开首店超200家
江南时报· 2025-07-28 22:12
首店经济规模与结构 - 南京上半年开出首店超200家 其中江苏及以上能级首店占比超43% 形成多层次首店生态[1] - 首店业态分布呈现"餐饮主导 多元协同"格局 餐饮首店占比近52% 涵盖中式特色品牌与创新餐饮[1] - 服饰 零售 文化旅游和生活服务类首店通过沉浸式体验 社交场景延展等方式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1] 区域分布特征 - 首店覆盖南京近70家商业综合体 体现"核心商圈集聚 新兴区域崛起"特点[2] - 秦淮区与玄武区作为核心区贡献大量高能级首店 德基广场形成首店集群效应[2] - 建邺区 江宁区等新兴区域依托差异化主题实现首店数量稳步增长[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南京印发《关于促进首发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已兑现支持政策资金超千万元[2] - 南京跻身"中国首发经济引力城市TOP4" 政策精准度与文化融合力获认可[3] - 计划开展"首创金陵"行动 打造新兴消费品牌展示窗口 加强文旅体育资源整合[3]
新希望服务20260626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新希望服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表现** - 2024年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17.5%,第三方占比近80%;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5.5%;外拓合约金额超6亿元,同比大增192% [2][6] - 2025年上半年与贝壳旗下贝好家成立合资公司,承接高端住宅物业管理业务;服务业态丰富,2024年拓展长租公寓业态 [3] 2. **财务数据** - 2024年毛利率30.4%,归母净利率15.3%;物业费平均单价提升12.2%至3.31元,第三方市场获取项目平均单价提升51.1%至2.63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9.1% [2][6] - 2020 - 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约25.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19.2% [6] - 自上市分红比例稳定在60%,累计分红超4.14亿元 [4][7] 3. **业务结构** - 物业、生活服务和商业运营收入占比超90%,与地产关联的非业主增值业务占比约9% [2][8] - 住宅与非住宅业态比例为64:40,平均物管费率3.31元,2024年综合收缴率90.7% [17] 4. **区域深耕** - 深耕成都大西南和华东区域,成都区域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2.8%至6亿元,平均物业费单价提升36.6%至4.18元;昆明区域物业费单价提升12.4%至2.35元,两大区域在管面积占比超84% [2][9] 5. **签约合作** - 2024年签约合同额超2亿元,战略合作同比增长168.7%,转化15个项目 [2][10] - 2025年外拓目标7亿元,战略合作占比40%,成都深耕城市占比65% [4][11] 6. **发展计划** - 2025年深化“物业 +”战略,拓展商业运营和生活服务;生活服务独立运作,对标市场化公司 [12][15] - 预计在成都、昆明和苏州进行第三方市场扩展,收入维持双位数增长,毛利率可能短期回调 [15] 7. **成本管控** - 连续四年降低管理费率,目前为9.5%,处于头部企业平均水平 [21] - 通过业务深耕、数字化建设等措施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22] 8. **项目管理** - 2024年被动退出项目数量有限,多为低毛利、低效率且非深耕区域项目 [24] - 考虑项目盈利和区域是否深耕决定是否退出,未来重点布局成都、昆明和苏州 [25] 9. **股东与业务关联** - 物业基本盘60%来自新希望地产,40%来自第三方外拓,未来增量靠第三方及战略合作伙伴 [26] - 大股东是刘永好和刘畅,占比接近67%,股东利益一致 [26] 10. **毛利率领先原因** - 业务结构差异,高毛利业务占比高;项目集中,成本节约;楼盘多为中高端,物业费定价高;项目交付晚,品质投入少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希望集团以现代农牧和食品产业为主营,年销售收入超2800亿,为公司ToC端业务提供支持,建立产业运营和基金投资两个生态系统,拥有7家上市公司,新希望服务是唯一港股上市企业 [4][5] - 2024年生活服务领域收入同比提升22.4%至3.56亿,团餐及零售收入同比提升45.5%至1.6亿 [13] - 2024年开始数字化能力建设及应用实践,通过多种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维持用户高满意度 [14] - 2023、2024年收缴率稳定在90%左右,预计2025年维持,回款周期管理有改善,未来收缴和回款情况向好 [20] - 2024年新签订单6亿元中约1亿转化为当年收入,剩余在2025和2026年转化;2025年7亿元新签订单争取1 - 2亿转化为当年收入 [27] - 董事会要求扩大成都地区规模,不排除收并购上下游企业;集团考虑内外部资产整合加快资本市场影响力,但无明确时间表 [29] - 目前未制定百亿战略,董事会期望稳健发展实现长期增长 [30]
北京双安商场改造亮相!186个品牌大换血!有了餐饮和空中花园
北京商报· 2025-05-22 21:18
品牌构成调整 - 改造后零售占比减少 新增餐饮、健身、生活服务等休闲体验业态 [2][4] - 引进186个品牌 包括川菜"何为川"、海鲜火锅"行运海鲜食集"、运动品牌斐乐、亚瑟士、阿迪达斯等 [4] - 6层开放空中花园 3层新增生活美业 5层增加潮趣体验品牌 [4] 改造进展与规划 - 外立面改为玻璃幕墙 室内装修全面翻新 部分品牌仍处围挡阶段 [2][6] - 采取"逐层施工 分阶段改造"方式 2025年底将启动地下一层超市调整 [8][13] - 围挡显示即将开业品牌包括羲和小聚、太湖小馆、BAKER&SPICE等 [6] 定位与竞争环境 - 定位于品质社区型类购物中心 服务周边5公里社区 [8] - 周边5公里内有新中关购物中心、领展广场、中关村大融城等竞争对手 [11] - 中关村大融城引入山夏间北京首店、SHAKESHACK海淀首店等差异化品牌 [11] 行业背景与专家观点 - 老百货面临销售与客流挑战 西单商场、当代商城中关村店同期启动改造 [10] - 专家建议优化购物体验 增加特色品牌 强化社区互动以提升竞争力 [13] - 零售瘦身+体验消费转型有助于精准定位客群 但需深耕社区需求 [13] 经营效果 - 工作日客流较改造前增加 中午餐饮区域就餐人数显著 [6] - 动态升级策略持续 本轮调整仅为后续升级做准备 [13]
双安改造亮相 老百货瘦身零售找出路
北京商报· 2025-05-22 20:00
双安商场改造概况 - 公司于2024年10月启动分阶段改造,定位为"品质社区型类购物中心",服务周边5公里社区,采取"零售瘦身"策略,减少零售占比,集中增加餐饮、健身、生活服务等体验业态 [8][1] - 改造后外立面改为玻璃幕墙,品牌组合从186个品牌中新增"何为川"川菜、"行运海鲜食集"火锅等餐饮品牌,3层设斐乐、亚瑟士等运动品牌专区,6层开放空中花园休闲空间 [4][1] - 截至报道日,5层餐饮区午间客流显著改善,但仍有羲和小聚等品牌处于围挡筹备阶段 [4] 业态调整与战略方向 - 公司将零售面积部分置换为餐饮及生活方式业态,包括美容美发、咖啡等,目标使空间内容充实度提升,转型体验式消费 [8][11] - 明确动态改造策略,2025年底将启动地下一层超市板块调整,强调"升级改造是持续过程" [11] - 行业专家建议需结合首店经济(如山夏间等案例)打造特色品牌组合,并强化与社区居民互动以巩固客群黏性 [10][11]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周边5公里内竞品密集:新中关购物中心、领展广场及新开业的中关村大融城(含SHAKESHACK海淀首店等)形成集聚效应,分流风险加剧 [10] - 竞品通过"新潮生活节"、沉浸式美食街等差异化活动抢占市场,公司需平衡"老百货情怀"与创新内容才能突围 [10][11] - 行业趋势显示,北京西单商场、当代商城中关村店等老百货均进入改造周期,反映传统零售向多元化消费场景转型的迫切性 [8][9] 改造方法论与行业启示 - 农文旅研究院指出,老百货改造需深度调研消费习惯,增加体验式业态比重(如观想瑜伽等案例),注重长期品牌建设而非短期效益 [9] - 成功要素包括:业态比例重构(如公司减少零售至30%以下)、空间功能分层优化(如增设潮趣体验区)、建筑形态现代化(玻璃幕墙替代砖墙) [4][9][11] - 行业需关注商圈互补性,例如中关村大融城以首店经济形成差异化,而公司侧重社区服务功能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