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蜜雪冰城“连载小说”火上热搜!小票文学又翻红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0-13 16:34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通过在小票上连载原创IP小说《雪王在古代卖咖啡》的互动营销活动,成功引发消费者追更热潮并登上热搜第一 [4][7][9] - 茉莉奶白、沪上阿姨、CoCo都可等多个茶饮品牌也纷纷采用小票营销,通过连载小说、心灵鸡汤、诗歌等形式与消费者建立深度互动 [18][24][32][33] - 小票营销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是消费流程中的固有环节,无需额外物料成本即可将“成本项”转变为“营销项”,并凭借场景优势激发消费者的传播欲 [21][23] - 成功的轻量化营销关键在于从日常消费场景中寻找切入点,通过有价值、有趣味、有温度的内容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7][42] 小票营销翻红原因与新玩法 - 小票营销翻红主要因其是消费流程固有环节,无需增加额外物料即可将成本项变为营销项,且小票具备场景优势易于激发消费者传播欲 [21][23] - 新玩法一:品牌将故事结局交给网友创作以激发参与感,如茉莉奶白在霸总小说结尾设置互动留白,蜜雪冰城也采用类似开放提问策略 [24][25][27] - 新玩法二:小票变身具有收藏价值的凭证,如麦当劳中国将点餐小票创意升级为“麦麦岛探索证”并印有专属编号,为消费注入仪式感 [29][30] - 新玩法三:借小票传递心灵鸡汤引发情感共鸣,如沪上阿姨联合脱口秀演员推出系列金句小票,CoCo都可则在小票上印温情诗歌 [32][33][35] 品牌案例与市场反响 - 蜜雪冰城将原创IP故事《雪王在古代卖咖啡》拆成20个章节随机印在小票上,消费者为拼完整故事线连续一周到店消费,活动甚至吸引海外网友参与 [9][12][13] - 茉莉奶白将原创霸总小说《白月光》以每章约100字的篇幅连载于小票上,并通过设置“未完成的结局”激发网友创作热情和传播 [24][25][27] - 麦当劳中国在全国13城旗舰店推出主题活动,将超7100家餐厅的自助点餐机小票升级为七彩“麦麦岛探索证”,凭借专属编号设计迅速出圈 [29][30] - 沪上阿姨和CoCo都可通过小票上的态度文案和温情诗歌引发年轻人共鸣,被网友称为“小票文学里的top1”并戳中文艺青年 [32][33] 轻量化营销的启示与延伸 - 小票文学再次翻红表明营销未必需要巨大投入,善于从日常消费场景寻找小切口,通过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互动能收获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7] - 品牌已开发其他小成本互动方式,如乐乐茶将高层员工夸张表情印在杯身,茶颜悦色在门店设置知识问答等小游戏丰富等餐体验 [40] - 每个与消费者接触的环节如吸管、外卖袋都可能成为传递品牌温度的窗口,轻量化营销成功关键不在于形式新奇而在于细节用心 [41][42] - 最好的广告不是抵达胃而是触动心,有趣味、有温度的互动往往最动心,能照见消费者情绪成为“回声墙” [35][36][43]
古茗20251010
2025-10-13 09:00
公司概况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古茗公司[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同店销售额将实现增长 得益于外卖补贴减少 新品推出以及去年同期因外卖提价导致的较低基数[2] * 2025年7月和8月同店和单店增长均为双位数 9月份增速保持稳定 国庆期间销量表现良好[3] * 2025年1月至9月 每月加盟商实际收入同比均有增长 但增幅低于GMV增幅[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率略微提升 人力成本和房租成本占比下降[6] * 今年加盟商年化利润较去年显著提高[4] * 2025年第三季度 7月份是外卖平台补贴力度最大的一个月 而8 9月份则有所下滑 但仍处于高位[15] 门店扩张与战略 * 公司计划到2027年达到2万家门店的中期目标[7] * 公司感受到品牌势能 计划加速扩张 2025年增速约为20%[11] * 预计2026年净新增门店数约为3,000家[11] * 2025年净开3,000家新门店目标可以达成 下半年预计闭掉约300家门店[29] * 2025年所有新开门店均为第六代店 预计新开3,000多家 同时对老店进行调改 但今年仅调改几百至1,000家老店[25] * 到2025年底 第六代门店比例不会超过40% 但到2026年将显著提高[25] * 明年计划继续拓展现有区域 并在广东 广西等新区域投入更多资源[9] 并已开放陕西的门店加盟[10] * 新区域如云贵川地区由于资源投入不足 开店数量较少 目前只有小几百家门店[22] 加盟商状况 * 九月份加盟商整体实收率相较七八月份无明显改善 外卖实收率约为60% 非外卖端实收率长期稳定在约85%左右[4] * 加盟商低实收率需通过GMV增长来弥补 否则利润可能下降[4] * 2025年外卖大战并未显著刺激加盟商的开店意愿 从五月份开始 签约数量逐月下滑[8] * 公司总部不承担补贴成本 更多关注GMV或出杯数乘标准客单价对应利润水平[4] * 公司计划提升堂食占比 以改善加盟商盈利能力[2] 正在测试早时段营业等措施[15] 产品与业务发展 * 公司推出新品如咖啡吸引新客并提升老客频次[3] * 咖啡业务门店已超过1万家 下半年预计再开1,000家左右 渗透率在80%-90%之间[23] * 在国庆期间 上咖啡机门店咖啡杯占比维持在15%以上[23] * 9月份开始在抖音上进行大规模投流推广咖啡[23] * 针对北方市场冬季业绩下降 公司已推出热饮和咖啡等新品应对[12] * 在夏季 果茶的销售占比虽然较高 但并未超过70% 冬季奶茶的销售占比会有所提升[13] * 冬季经典产品如生椰抹茶麻薯预计热销 近期新品桂花系列和淘气系列销量良好[17] * 公司正在测试早餐业务 在少数门店上线烘焙产品 如牛肉卷 披萨卷和贝果等 价格大约在10元左右[33] * 烘烤一体机的价格为几千元 目前仍处于选型阶段[34]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2025年外卖大战边际收窄 但整体仍维持高位[3] * 公司不倾向于主动发起价格战 但会根据需要进行品类定向狙击[28] * 头部品牌如蜜雪冰城和古茗仍是主要扩张者 其他品牌如喜茶 Coco等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未看到行业供给大规模增加[28] * 北方市场如山东 今年同店增长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2] 营销与促销活动 * 公司计划下半年推出联名活动及买一送一等偏向堂食的促销活动 以提升堂食比例[16] * 这些堂食促销活动的优惠通常由加盟商承担 总部则负责线上推广 投流及应用开发费用[18] 其他重要事项 * 8月份解禁后 已有明确减持计划的投资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减持[14] * 公司在供应链升级和数字化系统方面没有显著更新 自动化设备仍处于研究和测试阶段[35]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轮动拉升消费,餐饮链催化延续-20251012
华鑫证券· 2025-10-12 23:3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及商社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1][9][58] 核心观点 - 板块轮动拉升消费,餐饮链催化延续 [1] - 白酒需求仍在磨底阶段,建议关注高股息龙头及回调到位的弹性个股 [6] - 大众品与新消费板块预期持续修复,受益于国庆出行数据及平台活动催化 [7][57] 行业表现 - 食品饮料行业近1个月表现-4.4%,近3个月表现1.3%,近12个月表现-6.2%,同期沪深300指数分别表现2.1%、15.0%、18.8% [3] - 国庆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7] - 10月1日-4日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7] 白酒板块 - 双节白酒动销边际改善,但同比承压,渠道库存小幅去化但仍处高位 [6] - 2024年白酒累计产量414.50万吨,同比下降7.72%;行业营收7964亿元,同比增长5.30% [33] - 建议关注高股息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弹性个股:酒鬼酒、舍得酒业、今世缘、珍酒李渡等 [6][56] 大众品与新消费板块 - 9月抖音酒水销售环比增长58%;京东七鲜白酒双节期间成交额同比增长109% [5][18] - 高德扫街榜用户超4亿,10月1日烟火小店流量增长300% [7] - 连锁餐饮(如小菜园、绿茶)受益于外卖业务及规模效应,茶饮板块受益于高出游率及美团“外卖请客”活动 [7]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蜜雪、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西麦食品、有友食品、东鹏饮料、锅圈等 [7][57] 其他子行业数据 - 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2595亿元增至2024年6871亿元,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23% [35][36] - 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0.82万亿元增至2022年1.2万亿元,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 [48]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786亿元增至2024年1116亿元,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28% [49] - 预制菜市场规模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预计2026年达7490亿元 [51][54] - 餐饮收入从2010年1.8万亿元增至2024年5.57万亿元,1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 [52][55]
大众品25Q3业绩前瞻:把握新品新渠道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
浙商证券· 2025-10-12 17:21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主题为把握新品新渠道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重点关注大众品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 [1][2] 子板块分析总结 休闲零食 - 25Q3行业表现分化,具备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拓展的标的更受重视 [2][10] - 预计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劲仔食品/洽洽食品/有友食品/万辰集团收入增速分别为18%/15%/5%/-2%/22%/3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25%/-14%/-58%/18%/382% [2] - 健康性、悦己型产品趋势已成,硬折扣、抖音等新渠道仍存红利 [10][11] - 推荐卫龙美味、盐津铺子、万辰集团、有友食品 [11] 软饮料 - 细分赛道景气度分化,能量饮料行业景气度略超预期 [2][12] - 预计东鹏饮料/香飘飘/欢乐家收入增速分别为31%/-4%/-1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11%/783% [2] - 无糖茶、能量饮料及中式养生水等植物饮料增长超过软饮料大盘 [12] - 推荐东鹏饮料,关注农夫山泉 [13] 乳制品 - 25Q3板块需求平淡,静待盈利弹性在原奶触底后释放 [2][14] - 预计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收入增速分别为2%/6%/1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持平/29%/270% [2] - 本轮原奶下行期,龙头乳企更重视盈利能力提升 [14] 茶饮 - 格局呈现"一超多强",中价(10-20元)现制茶饮是增速最快价格带 [2][15] - "一超"指平价价格带王者蜜雪集团,建议25H2把握长期布局时点;"多强"指中价价格带,推荐古茗,关注茶百道 [2][15] 保健品 - 建议把握B端集中度提升趋势,C端重视高成长大单品机会 [2][16] - 预计仙乐健康收入增速为15%,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 [2] - 线上渠道分散化及媒体碎片化降低了新玩家门槛 [16] - 建议布局B端龙头仙乐健康及核心爆品景气度向上的C端公司 [17] 预调酒 - 回款表现亮眼,关注新品动销及威士忌贡献增量 [2][18] - 预计百润股份收入增速为8%,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 [2] 啤酒 - "禁酒令"对啤酒餐饮场景有影响但总体有限,低基数下销量或有增长 [2][19] - 预计青啤/重啤收入增速分别为2%/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6% [2] - 25年产品结构延续升级趋势,成本红利仍存,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9][20] 调味品 - 龙头业绩稳健度和确定性更优,复调景气更优 [2][21] - 预计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公司收入增速在-13%至25%之间,归母净利润增速在-19%至21%之间 [2][25] - 基础调味品龙头定力足,复合调味品增速快于基础调味品 [21] 速冻食品 - 需求疲软,建议跟踪餐饮链需求修复节奏 [2][22] - 预计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巴比食品收入增速分别为6%/4%/1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5%/19%(扣非) [2][25] - 竞争加大对板块盈利造成压力 [22][23] 卤制品 - 单店仍在修复,提升门店经营质量是工作重点 [24] - 在行业开店接近天花板情况下,具备培育新单店模型能力的企业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4] 其他 - 预计百龙创园收入增速为2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40% [3][25] 重点公司跟踪 - 报告列出了大众品重点公司25Q3前瞻预测一览表,涵盖休闲零食、软饮料、乳制品等多个子板块的30余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速预期 [25]
拆解7分甜:杯装杨枝甘露首创者的店都开在哪了
格隆汇· 2025-10-12 03:47
公司门店分布特征 - 截至2025年10月8日,公司在全国22个省份、76个城市拥有641家门店 [2] - 公司高度依赖华东市场,该区域门店数达539家,占全国总门店数的84.1% [3] - 在华东地区内部,江苏省是布局最密集的市场,拥有357家门店,占全国总数的55.7%,其中品牌总部所在地苏州市有114家门店 [6] - 上海作为品牌发源地,门店数量最多,共128家,占华东区域的23.7%和全国总门店的20%,覆盖密度极高 [8] - 华东以外的六大区域门店稀疏,华北区域有40家门店(占6.2%),东北、西北、西南门店占比均低于5%,华南与华中区域占比不足1% [3][12] 全国化拓展现状 - 公司虽已覆盖全国七大地理分区,但多数城市为单店布局,尚未形成区域网络,全国化进程处于早期阶段 [12] - 华北区域作为外区第一,40家门店中天津与北京合计占比过半,且多布局于核心商圈,河北、山西等省份门店极少 [9] - 华南区域仅有5家门店分散在两广,无重点城市支撑;华中区域3家门店全部位于湖北省,湖南、河南等人口大省仍未布局 [12] 城市层级布局策略 - 公司布局以高线城市为核心,一线城市门店138家,新一线城市门店188家,合计占比50.86%,构成门店网络的半壁江山 [13] - 公司尚未完成对新一线城市的全覆盖,全国15座新一线城市中仅进入8座,成都、重庆、长沙、沈阳等高潜力城市仍为空白 [15] - 2025年9月,二线城市门店数达161家,占比25.1%,较8月提升0.7个百分点;三线及以下城市合计占比约24.1%,仍处低位 [18] - 三线城市中,华东地区门店占比高达89.8%,华北、西北、华南合计仅12家,分布在8座城市,多为单店布局 [21] 下沉市场拓展特点 - 2025年9月新开的24家门店中,15家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但其中10家为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仅5家,反映出品牌仍偏向中高线市场 [24] - 在低线城市的门店多位于区域型商业综合体,社区型与街边店占比较低,下沉模式偏保守,依赖成熟商业配套 [24] 特殊点位布局对比 - 截至2025年10月8日,公司特殊点位门店数量为35家,环比下滑20.45%,占总门店的5.46%,低于行业活跃品牌的拓展速度 [26] - 交通枢纽店布局15家,占比2.34%,比8月减少2家,涵盖机场、火车站、地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类型 [26] - 校园店数量为20家,占门店总数的3.12%,较9月减少7家,且高度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中江苏省有11家,上海市有3家 [28] - 横向对比,茶话弄校园店占比达52.6%,霸王茶姬为5.27%,沪上阿姨为9.26%,茶百道为9.43%,益禾堂为19.95% [27][29] 发展目标与资源动向 - 公司曾提出2021年新增1000家店、5年内开出5000家的目标,2023年再次规划年内新开1000家、总门店突破2000家,但从当前门店结构与拓展进度看,实现目标存在挑战 [31] - 创始团队已启动新项目“Tamkoko泰柯茶园”,该品牌在2025年9月底官宣10店齐开,其上海首店7月底开业,9月GMV已突破100万 [31] - 在主力品牌全国化进程滞后的背景下,团队资源与战略注意力或正向新项目倾斜 [32]
4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自然堂推进上市进程;SHEIN将在法国开设首批实体店|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11 21:33
融资动态 - 化妆品头部品牌自然堂集团完成新一轮融资,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人民币,欧莱雅累计投资约4.42亿元,本轮融资估值超70亿元 [4] - 灵境AI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国科投资领投,资金将用于扩大AI动漫规模化量产及开拓海外市场 [6] - 乐享科技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9个月内融资总金额接近5亿元,资金将投入核心零部件自研及产品规模化落地 [8][10] - 商业运载火箭研发商星河动力获得24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顺禧基金等 [11] 公司资本运作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5][12] - 上市前自然堂集团引入欧莱雅和加华资本,欧莱雅投资4.42亿元获得6.67%股份,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获得4.20%股份 [13] - 自然堂2023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44.42亿元和46.01亿元人民币,增速分别为3.49%和3.58% [14] - 自然堂单一品牌收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94%,上市募资将用于加强DTC能力及丰富品牌矩阵 [16] - 蜜雪集团向鲜啤福鹿家注资2.86亿元并获得53%股权,后者拥有约1200家门店,是中国鲜啤连锁门店数量第一品牌 [17] 战略与扩张 - SHEIN计划在法国开设首批实体店,首次尝试实体零售,以打造全渠道购物体验 [19] - 蜜雪冰城通过收购鲜啤福鹿家布局现打鲜啤赛道,该品牌定位平价且以加盟为主,与蜜雪冰城路径相符 [18] - 霸王茶姬签约网球运动员郑钦文作为全球品牌代言人,以强化健康茶饮走向世界的品牌形象 [28][29] - 霸王茶姬海外业务增长显著,上半年海外门店净增52家至208家,二季度海外GMV达2.352亿元,同比增长77.4% [29] 市场营销与产品 - 抖音电商率先开启双十一大促,首日参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5%,销售额破亿元品牌数量同比增长800% [20] - 抖音商城首日销售额同比增长211%,平台通过立减、直降等简化规则吸引消费者 [20] - 喜茶推出"茶特调"系列新品"酱香白脱碎银子",融合普洱、咸酪风味及酱油云顶 [23] - 奈雪的茶与国漫IP"罗小黑"开展区域联名,推出新品及周边,并在活动门店设置打卡点 [25][26] - 游戏科学官方衍生品零售店试营业出现排队时间长和断货严重的情况,显示其IP具有高商业潜力 [30] 行业数据与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客单价同比提升14.6%,95后游客占比最高,多目的地"串游"趋势明显 [33] - 国庆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8亿元,前五名影片档期票房均突破1亿元 [38] - 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全年市场规模在去年500亿元基础上今年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36][37] - 国内黄金饰品价格持续攀升,老庙黄金、老凤祥足金饰品价格站上1160元/克 [35] - 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中,电影票房破15亿,线上动漫观看时长激增76% [34]
4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自然堂推进上市进程;SHEIN将在法国开设首批实体店|创投大视野
36氪· 2025-10-11 21:23
融资活动 - 自然堂集团完成一轮规模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人民币,欧莱雅全资控股的美町累计投资约4.42亿元,本轮融资估值超70亿元 [1] - 灵境AI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国科投资领投,老股东柏睿资本跟投,资金将用于扩大AI动漫规模化量产、建设创作者生态及开拓海外市场 [2] - 灵境AI在2025年已完成第三轮融资,较上一轮融资相隔不足两个月 [3] - 乐享科技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IDG资本加注,9个月内融资总金额接近5亿元,资金将投入核心零部件自研、机器人技术及模型迭代 [4] - 商业运载火箭研发商星河动力获得24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顺禧基金、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等 [5] 资本市场动向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6] - 上市前自然堂集团引入欧莱雅和加华资本,欧莱雅投资4.42亿元获得6.67%股份,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获得4.20%股份 [6] - 自然堂2023年收入44.42亿元,2024年收入46.01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49%和3.58% [6] - 自然堂旗舰品牌收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94%,集团募资将用于加强DTC能力、丰富多品牌矩阵、加码研发及扩大海外业务 [7] 并购与战略投资 - 蜜雪集团向鲜啤福鹿家注资2.86亿元并获得53%股权,后者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鲜啤福鹿家门店数约为1200家,是中国鲜啤连锁门店数量第一品牌 [8] - 蜜雪冰城已开出近7000家幸运咖,此次收购是公司寻求新增长曲线的举措 [8] 业务拓展与战略转型 - SHEIN计划于2025年11月在法国开设首家实体门店,后续将在多个城市的老佛爷百货内开设门店,这是其首次尝试实体零售 [10] - 字节跳动抖音电商启动双十一大促,首日参与活动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5%,销售额破亿元品牌数量同比增长800%,抖音商城销售额同比增长211% [11][12] - 霸王茶姬签约网球运动员郑钦文作为全球品牌代言人,2025年上半年海外门店净增52家至208家,二季度海外GMV为2.352亿元,同比增长77.4% [18] 产品与营销动态 - 喜茶推出"茶特调"系列新品"酱香白脱碎银子",并在深圳欢乐LAB店推出限定款"米其牛肝菌喜拉朵" [15] - 奈雪的茶与国漫IP"罗小黑"开展区域联名,推出新品及周边,并在活动门店设置打卡点 [16] - 游戏科学官方衍生品零售店试营业出现排队时间长、断货严重的情况,公司已致歉并表示将优化 [19] - 西贝北京石景山万达店更换门头Logo配色和内容,创始人称仅为小范围尝试,公司同时推出菜品调价及发放堂食代金券等优惠活动 [20][21]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出行客单价同比提升14.6%,95后游客占比最高,多目的地"串游"趋势明显 [22] - 国庆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8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等五部影片档期票房均突破1亿元 [26] - 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金饰价格持续攀升,老庙黄金、老凤祥足金饰品涨至1160元/克,周生生涨至1165元/克 [24] - 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全年市场规模在2024年500亿元基础上,2025年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25] - 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中,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线上动漫观看时长同比增长76% [23]
2.97亿元!蜜雪冰城,要卖啤酒了
搜狐财经· 2025-10-11 15:50
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以合计2.97亿元投资获得鲜啤福鹿家53%股权,实现正式控股[1][2] - 交易包括向目标公司注资2.97亿元(占经扩大注册资本51%)以及从独立第三方受让2%股权[1] - 交易后,鲜啤福鹿家成为蜜雪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原实控人田海霞持股比例降至29.43%[2][7] 目标公司基本情况 - 鲜啤福鹿家创立于2021年,主打现打现饮的鲜啤产品,包括鲜啤、果啤、茶啤、奶啤等多个品类[3] - 截至2025年8月,其门店数约为1200家,覆盖中国28个省级区域,以加盟门店为主,按门店数计为中国鲜啤连锁第一品牌[7] - 独立估值师评估其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全部股权市场价值范围为2.45亿元至2.77亿元[7] 战略协同与整合前景 - 双方战略高度一致,均聚焦“高质平价”大众市场,鲜啤福鹿家产品单价主要在每杯5.9元至9.9元区间[1][10] - 鲜啤福鹿家可共享蜜雪集团覆盖全国的冷链网络,解决鲜啤品类新鲜度把控与供应链效率的核心痛点[10][12] - 蜜雪集团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将在采购、生产、物流、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产生协同,提升产品力与成本优势[12]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现制鲜啤被视为稀缺的蓝海市场品类,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释放[1][13] - 中国啤酒行业从量增转向质增,现打鲜啤因保留原始风味、兼具场景体验与便利性成为新兴增长点[13] - 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00亿元提升至2025年的1000亿元以上[15] - 鲜啤福鹿家是国内行业中首个获得国标“鲜啤酒”认证的品牌[15] 对公司战略的意义 - 此次收购意味着蜜雪集团的业务版图从茶饮、咖啡正式拓展至精啤赛道,形成三大领域的品牌矩阵[1][10] - 公司得以大幅缩短自身切入新赛道的试错周期,并通过资源整合推动目标公司向万店规模扩张[12] - 鲜啤品类将消费场景从日间延伸至夜间,形成全时段覆盖,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并构建多赛道增长的护城河[17]
她把公司卖给蜜雪冰城
投资界· 2025-10-11 15:26
并购交易概述 - 蜜雪冰城斥资近3亿元(其中2.856亿元现金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120万元受让原股东股权)控股福鹿家,交易完成后持有其53%股权,福鹿家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合并报表[2][5] - 交易定价参考了福鹿家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股权市场价值评估结果,评估区间为2.447亿元至2.766亿元[5] - 福鹿家实控人田海霞为蜜雪冰城CEO张红甫的妻子,交易前直接和间接持股80.46%,交易后持股降至29.43%[3][6] 目标公司福鹿家业务概况 - 福鹿家成立于2021年,旗下有现打鲜啤品牌“鲜啤福鹿家”,主营每500ml杯装单价6至10元的精酿鲜啤产品[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布局约1200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加盟店为主,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出售门店物料和设备[5] - 公司在2023年录得除税后净亏损152.77万元,但在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07.09万元[5][6] 蜜雪冰城的战略扩张与业务矩阵 - 蜜雪冰城从街边刨冰摊崛起,全球门店数量超过5.3万家,2024年全年总营收248亿元,饮品出杯量达90亿杯[3][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3%至148.75亿元,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全国门店数量达到8000家,是中国第四大现磨咖啡品牌[12] - 此次并购是开拓现打鲜啤品类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其产品矩阵从茶饮、咖啡进一步拓展到现打鲜啤,构建“平价消费帝国”[7][12] 精酿啤酒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将提升至6.3%,市场规模将达到1300亿元,消费代际更迭推动行业增长[14] - Z世代消费逻辑转向情绪价值,精酿啤酒因风味多样、社交属性强而成为年轻人表达生活方式的符号,单价9.9元的性价比产品受到市场追捧[14][15] - 五粮液推出中式精酿啤酒“风火轮”(定价19.5元/罐),珍酒李渡推出高端精酿“牛市News”,好想你、三只松鼠等企业也纷纷布局该赛道[15]
超1.7万家实体店,倒在2025上半年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27
整体零售环境 - 2025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同期的3.7%略有提升 [2] - 全国网上零售额7.43万亿元,同比增长8.5%,线下零售额17.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5%,线上增速显著高于线下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至少有1.71万家门店宣布闭店,涵盖超过100家企业,涉及商超、百货、餐饮、服饰等多个行业 [2] 商超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720家超市关门,涉及卜蜂莲花、华润万家、永辉超市、大润发等全国性及区域性品牌 [3] - 即时零售非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66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6500亿元,预计2024年将占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6.0%,增速达20.0%,冲击商超地理位置和一站式购齐优势 [6] - 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市场规模达1045.9亿元,成为增速最快的零食渠道,挤占传统超市空间 [6] - 传统商超面临硬件老化与租约到期压力,许多企业选择关闭低效门店并改造留存门店,例如永辉超市调改开业124家门店,其中99家开通线上业务 [6] - 行业向业态创新转型,布局硬折扣店和社区店,如中百集团开设小百惠折扣店,联华超市在浙江孵化折扣业态已开13家门店 [7] 百货行业 - 2024年1-6月百货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虽较去年同期下滑3%有所好转,但仍不及大盘增速 [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23家百货、购物中心关闭,运营最久的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已运营27年 [8] - 传统百货模式采用品牌联营形式,不掌控商品和定价,导致商品竞争力不足,业态单一缺乏有效引流手段 [11][12] - 购物中心通过体验式业态成功引流,南京德基广场通过引进稀缺品牌、打造艺术空间等升级为体验式生活空间 [12] 茶饮与咖啡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6673家茶饮、咖啡门店关闭,茶饮行业35个品牌关闭5788家门店,咖啡行业关闭885家门店 [13][16] - 茶饮闭店潮集中在单品类和中腰部品牌,书亦烧仙草净减少1049家门店,规模下降18.32%,柠季关店404家,下降19.2% [14][15] - 咖啡行业收缩品牌包括早期入华国际品牌和新兴精品品牌,COSTA COFFEE净减28家,星巴克关闭11家,MODA COFFEE关闭至少74家 [17][19] - 果咖品牌“本来不该有”净减少37家门店,规模下滑25.69%,受巨头切入赛道冲击 [20] 服饰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服饰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弱于社零大盘,全国至少有4563家服饰门店关闭 [21] - 森马关闭629家门店数量最多,海澜之家关闭504家,太平鸟关闭311家 [21][23] - 闭店主因包括库存高企倒逼渠道优化、品牌老化导致客群流失、以及“大店模式”运营成本高企但坪效下降 [24][25][26] - 美特斯邦威直营店年化坪效为3793.85元/平方米/年,下降58.13%,行业正从追求门店数量转向提升单店质量 [26][27] 影院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38家电影院关闭,全国影院空场率长期维持在30%-40% [28][31] - 影院面临重资产运营与高固定成本压力,营收高度依赖影片内容导致不稳定,2025年上半年总票房292亿元,其中2月票房160亿元占比超50%,但6月票房仅19.1亿元跌至近十年低点 [30] - 消费者娱乐习惯改变,网民每天刷短视频时间接近160分钟,影院平均每场观众仅2~4人,空场率高达40% [30][31] 其他行业 - 宠物、家居建材、教培、潮玩等行业均有闭店,如红星美凯龙关闭23家门店,童程童美关闭12家门店,潮玩星球关闭13家门店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