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回收
icon
搜索文档
欣旺达与航发集团达成锂电回收深度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5-31 14:39
合作签约 - 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锂电梯次与再生利用、零碳园区建设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1] - 合作旨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及资源回收战略,构建覆盖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产业链闭环体系 [1] - 双方将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落地及储能技术场景应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1] 公司背景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军企业,业务涵盖消费类产品、动力科技、能源科技及智能硬件等领域 [1] -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1] - 泸州航发集团依托增量配电网核心资产、零碳园区场景及资源整合能力参与合作 [1]
山东一企业多人落入清洗池,官方通报:已造成5人死亡
第一财经· 2025-05-30 22:01
安全事故 - 山东郓城县一废品回收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1名员工在废旧塑料清洗池边作业时跌入池中 6位工友施救时相继跌入 [1] - 事故造成5人死亡 2人危重 当地消防和120迅速赶到并将7人送医抢救 [1] - 菏泽市和郓城县迅速开展应急处置 全力救治伤员 并得到省医疗专家支持 [1] -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1]
山东郓城县一废品回收企业发生事故 已造成5人死亡2人危重
快讯· 2025-05-30 21:20
山东郓城县一废品回收企业发生事故 已造成5人死亡2人危重 5月30日12时30分许,山东郓城县一废品回收企业1名员工在废旧塑料清洗池边作业时跌入池中,6位工 友先后施救,相继跌入。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和120迅速赶到,将7人紧急送医抢救。目前,事故 已造成5人死亡,2人危重。菏泽市和郓城县迅即开展应急处置,全力救治伤员,省医疗专家及时予以支 持。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
泸州航发集团与欣旺达签约
快讯· 2025-05-30 16:23
合作签约 - 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重点围绕"锂电梯次与再生利用"板块开展深度合作 [1] - 共同构建覆盖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产业链闭环体系 [1] 合作领域 - 双方将在"零碳园区建设"领域寻求合作 [1] - 双方将在"储能系统集成产线"领域寻求合作 [1] - 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落地及储能技术场景应用 [1]
50亿!湖南万吨级碳酸锂项目新进展
鑫椤锂电· 2025-05-29 16:03
公司概况 - 湖南金凯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动力电池、含锂废料及镍钴废料的处置及回收利用 [2]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白名单企业 [2] - 公司设立耒阳和长沙两个生产基地,分别拟投资30亿和50亿 [3] 项目进展 - 长沙金凯循环项目一期生产线已完成调试,即将进入试产阶段 [2] - 长沙基地占地300亩,拟投资50亿元,计划产能30000吨碳酸锂,并配套产出磷酸铁、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等产品 [3] - 一期可年产1.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2] 技术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掌握的废旧电池提纯率可以达到95%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产能规划 - 耒阳基地拟投资30亿,占地300亩,年产碳酸锂25700吨、磷酸铁127990吨,单水氢氧化锂6000吨等 [3] - 长沙基地计划产能30000吨碳酸锂 [3] 产品布局 - 公司产品包括粗制锂盐提纯、锂化合物、镍化合物、钴化合物、锰化合物等锂电相关产品 [2] - 配套产出磷酸铁、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等产品 [3]
广东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拉动新车消费超4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5-29 13:07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广东全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量达17.4万辆,居全国前列,换新量约为上年度的3倍 [2] - 累计使用补贴资金8708万元,拉动电动自行车新车消费超4亿元 [2] - 珠三角城市成效显著,前5名地市分别为广州3.8万辆、佛山3.7万辆、惠州2.9万辆、深圳1.8万辆、东莞1.6万辆,合计约占全省80% [2] - 参与活动的销售企业或门店共6992家,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84家 [2] 回收处理体系 - 广东已建成94个废铅蓄电池收集点,年收集能力80万吨 [3] - 建成5家再生铅企业,年处理能力50万吨,完全满足回收处理需求 [3] - 回收企业对旧车进行一车一档查验,拆解过程由交管部门实时监管 [4] - 建有专用铅酸电池和锂电池贮存仓库,确保电池安全暂存 [4] 市场监管情况 - 2025年以来广东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9万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相关单位4.3万家次 [5] - 立案查办违法案件993宗,查扣涉案产品2300余件,涉案货值256万元,罚没金额375万元 [5] 企业参与情况 - 台铃科技针对不同城市提供多种申报平台协助消费者申请补贴 [3] - 广东骏宏环保回收有限公司严格执行车辆拆解和电池处理规范 [4]
许昌公布223个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总额达1019.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8 21:53
融资对接会概况 - 许昌市举行融资对接会 现场发布223个重点项目融资需求 总额达1019 6亿元 [1] - 会议旨在向全省金融机构展示许昌产业发展潜力与项目投资价值 [1] 许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 许昌已形成十大产业集群和十六条产业链 构建"未来产业为先导 新兴产业为支柱 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产业新体系 [3] - 电力装备产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硅碳新材料产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 许昌是全国重要电力装备生产基地 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烟草产业基地 中西部最大电梯生产基地 长江以北最大再生资源利用基地 全球最大人造金刚石和发制品生产基地 [3] 许昌市战略发展规划 - 实施"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 推进"五城"建设 [3] - 智能电力领域依托许继 森源等龙头企业及300多家配套企业 以中原电气谷为载体 目标"十五五"期间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3] - 品质消费领域推广胖东来服务理念 推进文商旅融合 餐饮酒店及商业综合体等项目 实现从"品质胖东来"向"品质许昌"升级 [3] 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 2025年谋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98个 总投资3461 7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1363 1亿元 [4] - 截至4月底 168个新建项目已开工 占全年261个新建项目的64 4% [4]
供需错配,行业寒冬延续!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困局待解
证券时报· 2025-05-28 08:0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尚未到来,但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已挤满大量提前布局的企业,行业面临退役量预判与实际需求偏差以及非正规回收渠道冲击的双重压力 [1] - 市场呈现典型的卖方特征和价格倒挂现象,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1] - 预期在4—5年后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有助于缓解供需错配压力,但行业发展仍需加强引导 [1] 供需错配问题 - 我国现存17.2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中,超六成企业于3年内成立,2025年新注册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达15202家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白名单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产能为423.3万吨/年,但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只有65.4万吨,全行业名义产能利用率仅为15.5% [3] - 大部分消费者对电池续航衰减的容忍度较高,即使续航里程下降至80%甚至60%以下仍会继续使用,导致行业早期乐观预测的动力电池"退役潮"或延迟4—5年才会到来 [4] 企业经营困境 - 2025年上半年行业状况仍未有明显改善,多数企业依靠2022年的盈利维持基本运转,已几乎将此前的盈利消耗殆尽,部分企业亏损甚至过亿元 [4] - 退役电池收购价格居高不下,综合利用后的产品售价难以覆盖原材料成本,形成"面粉比面包贵"的价格倒挂现象 [6] - 无环评许可和安全生产资质的"小作坊"以更高回收报价"截胡"退役动力电池,迫使正规企业提高收购价格,进一步加剧成本倒挂 [7] 未来发展趋势 - 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突破400万吨,但考虑到产能扩张的影响,若未来行业发展仍无相应引导,行业供需失衡或将延续 [4] - 当碳酸锂价格跌破5万元/吨关口时,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发展逻辑将发生显著改变,企业将无法通过出售产品赚取差价,向主机厂、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收取综合利用服务费将成为主要盈利点 [7] - 国家正在加紧修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并将其升格为部门规章,预计相关文件或于年内推出 [9] 政策与规范 - 《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专门规范"退役"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9] - 政策创新提出建设多个区域中心,有助于通过源头管控确保"退役"电池进入正规途径,并明确各行政单位、执法机构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中的分工 [9] - 企业需要强化渠道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大浪淘沙中活下来,进而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10]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困局待解 期待政策破冰
证券时报· 2025-05-28 01:5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预计延迟4-5年到来,导致行业供需错配加剧 [1][2][3] - 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仅65.4万吨,全行业名义产能利用率低至15.5% [2] - 现存17.2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中超六成成立于近3年,2025年新注册企业达15202家 [2] - 非正规回收渠道以高价"截胡"退役电池,迫使正规企业提高收购价,形成价格倒挂 [1][4] 企业经营压力 - 多数企业依赖2022年盈利维持运转,部分企业亏损超亿元 [3] - 退役电池收购价居高不下,综合利用产品售价难以覆盖成本,盈利困难 [4] - 碳酸锂价格若跌破5万元/吨关口,行业盈利模式或转向收取服务费 [5] 政策与行业规范 - 国家正修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拟升格为部门规章 [1][6] - 四川省率先出台省级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要求退役电池交售正规渠道 [6] - 政策将明确行政部门分工,破解"九龙治水"难题,推动良币驱逐劣币 [1][6] 未来发展趋势 - 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预计突破400万吨,但需警惕持续供需失衡 [3] - 行业或转向生产责任延伸制度,主机厂可能承担报废电池处理费用 [5] - 企业需强化渠道建设和技术创新以塑造核心竞争力 [6]
打通堵点卡点,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选股宝· 2025-05-27 23:16
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强调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 [1] - 会议提出要强化全链条监督管理 紧盯电池生产 车辆报废 拆解利用等环节 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流向监测 [1] - 要加强行业能力建设 加大关键技术攻关 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1] 市场规模 - 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约为65亿元 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2] - 退役电池量以4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攀升 2025年退役电池规模将达173GWh [2][3] - 增长动力来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与动力电池寿命周期性更替 2018年后首批动力电池已步入5-8年使用寿命临界点 [2] 企业布局 - 川能动力投建西南锂电池循环回收基地 覆盖拆解到资源回收全流程 [4] - 雄韬股份投资10亿元建设赤壁电池回收项目 覆盖铅酸与锂电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