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如何看外卖大战及下半年格局演变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外卖行业、电商行业、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即时零售行业、社区团购行业 - **公司**:美团、阿里、拼多多、字节跳动(抖音)、京东、诚心优选、青汇团、兴盛优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外卖市场现状**:竞争激烈,阿里和美团补贴战正酣,监管约谈使补贴力度减弱但大额优惠券仍在,市场单量达 2.5 亿单左右,美团冲击 1.5 亿单,阿里达 8000 万单,多为拆单带来的泡沫式增长 [1][3][4] - **阿里外卖战略**:核心是构建 C 端流量入口,不强求行业领导地位,美团仍是稳态格局下的龙头 [1][6] - **拼多多业务动态**:或 8 月进入即时零售市场应对电商业务影响,下半年 GMV 目标 500 - 600 亿人民币,对应 1600 - 1700 万订单量 [1][7] - **字节跳动优势与进展**:电商领域优势显著,有成熟商家和用户生态系统,抖音电商 2025 年上半年 1 - 2 月增速约 25%,3 - 5 月增速 35% - 40%;本地生活服务推出“探饭”agent,招募品质商户入驻随心团业务,但算力瓶颈限制大规模推广 [1][8][9] - **美团面临压力与机会**:面临多平台竞争压力,低价订单影响致市场份额下滑,若外卖市场增速提至 10%左右,即时零售增速提至 25% - 30%,可通过赛道扩展获增量收入和利润 [2][10][11] - **市场对美团预期**:存在分歧,短期有分歧,二季度财报发布及三季度过半后,美团 UE 状况更稳定,利于投资者预测后续发展趋势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社区团购业务曾经历监管叫停,2020 年 12 月两部委要求平台遵循 9 个不得,不允许低价倾销,最终老牌平台规模减弱,美团优选因进入外卖大战关停大部分省区业务 [5] - ChatGPT 流量增速较快并考虑收取佣金,AI 应用迭代对电商行业影响深远,阿里加码外卖是应对抖音竞争力增强 [7]
三家外卖平台,被约谈!
券商中国· 2025-07-22 21:41
市场监管约谈外卖平台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开展行政约谈 通报近期外卖平台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求严格落实整改措施 履行主体责任 [1] - 会议要求平台企业增强合规经营责任感 严格资质审查 限期完成入驻商户资质全面复核 重点清理"无证""套证"等违规商户 建立动态核验机制 [1] 食品安全与配送管控 - 强化食安管控 全面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线上展示 实现"食安封签"全覆盖 严格执行配送箱清洁消毒制度 [1] - 规范经营行为 严禁虚构原价、先涨后降、强制搭售等价格欺诈行为 商品规格、计价单位须清晰标注 [1] 平台收费与维权机制 - 平台佣金、营销费用等收费项目及标准须在显著位置公示 保障经营者与消费者知情权 [1] - 优化维权机制 建立"在线纠纷快速解决"通道 对食品安全类投诉实行"优先处置"机制 压缩投诉响应及处理时限 [1] 公平竞争与行业秩序 - 维护公平竞争 杜绝刷单炒信、虚假评价、恶意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完善平台规则公示及违规惩戒制度 [1] - 禁止"内卷式"竞争 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 专项整治行动 - 市市场监管局将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打击无证经营、刷单炒信、干预经营者定价及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行为 [2] - 实行"一案双查" 既查处商户违法违规行为 又倒查平台管理责任 建立曝光机制 定期公布典型案例 [2]
从数码到基金,京东这波操作让我彻底服了!
点拾投资· 2025-07-22 18:34
京东零售生态优势 - 公司构建了涵盖商品交易、物流配送、用户服务的完整零售体系,严格筛选供应商并建立高效物流网络,售后服务体系完善[5] - 零售业务延伸至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既拉动消费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5] - 依托零售数据与供应链能力,拓展出京东健康(30秒接诊响应)、京东外卖等生活服务业务,形成生态协同[7][8] 京东金融业务创新 - 通过线下广告将零售品类(家电/健康/手机)与头部基金公司(易方达/富国/汇添富)联动,打造"消费+投资"场景联想[11][14] - 独创"消费行为→投资偏好"推荐逻辑:如家电以旧换新对应家电行业基金,户外消费匹配体育产业链基金,降低投资决策门槛[14][15] - 整合零售端消费数据、财富端投研能力及基金产品资源,形成差异化生态优势,用户真实消费行为成为投资线索[15] 指数基金营销突破 - 将抽象指数基金转化为生活化场景,例如消费升级指数对应高品质日用品购买者,医疗指数基金关联健康产品用户[14][16] - 投教工作摒弃理论讲解,采用"购物车与基金持仓联动"等场景化方式,使投资门槛降至"买菜级"[16][19] - 行业首创消费与投资融合营销模式,线下联名广告实现"消费烟火气+投资专业度"的无缝衔接[17][19] 企业战略与社会价值 - 业务拓展始终与国家战略结合,如参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三甲医疗资源下沉偏远地区[5][7] - 外卖业务设计兼顾商家(低佣金)、骑手(稳定收入)与用户利益,体现产业链责任担当[8] - 金融业务突破传统边界,使专业服务通俗化,成为行业创新标杆与普惠金融实践者[19][20]
外卖大战,打入硬折扣超市
36氪· 2025-07-22 18:15
核心观点 - 互联网巨头通过外卖大战切入即时零售领域,并将硬折扣超市作为战略拼图,形成"远场电商+近场零售"的融合模式[5][9][14] - 盒马和小象超市分别代表阿里与美团在新零售领域的差异化探索,前者通过小店模式实现盈利,后者依托前置仓快速扩张[10][12] - 硬折扣模式成为零售行业新趋势,但需解决供应链整合、SKU精简及用户忠诚度等核心问题[15][17][19] 行业动态 外卖大战与即时零售 - 2024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16357亿元,同比增长7.2%,渗透率28.0%,增速放缓[7] - 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破亿,其中非餐饮品类占2000万单;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8000万,非餐类占比超16%[9] - 社区超市成为流量转化枢纽,具备"仓储前置化+履约本地化"双重属性[5][9] 新零售模式探索 - 盒马2025财年GMV超750亿元,线上交易占比60%,EBITA首次全年转正;盒马NB计划从300家扩张至1000家[10][12] - 小象超市2024年GMV近300亿元,超越叮咚买菜,但仍在二三线城市扩张期亏损[12] - 叮咚买菜2025年Q1净利润0.3亿元,净利率仅0.6%,显示零售行业盈利难度[14] 公司战略 阿里巴巴 - 盒马转型硬折扣小店模式,关闭X会员店,将MAX商品转移至线上云超渠道[10] - 淘宝将盒马入口置顶一级页面,强化即时零售布局[5] 美团 - 构建"动物园"生态:小象超市、歪马送酒、快乐猴超市(对标盒马NB),快乐猴由杭州象鲜科技运营[1] - 快驴、小象、优选三大业务中台能力互通,共享物流资源[14] 京东 - 通过外卖业务服务生鲜供应链,华冠超市转型硬折扣模式[4][5] - 七鲜超市被视为京东版盒马,2018年已开始布局[4] 硬折扣模式 国际经验 - 奥乐齐通过源头直采、SKU<2000、自有品牌实现成本优化,国内4年仅开73家店[15][19] - 山姆会员店通过会员费筛选客户,大包装降低单位成本[17] 国内竞争 - 名创优品采用"三高三低"产品理念,三只松鼠凭借品牌力快速切入市场[19] - 电商平台携流量优势入局,但需补足供应链短板[15][19] -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疫情后理性消费崛起,性价比偏好提升[17]
外卖大战:残暴的开始必将以残暴结束
虎嗅APP· 2025-07-22 17:50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每月总计在外卖行业烧掉200亿人民币 [2] - 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不超过1亿单,但7月5日单日订单量突破2亿单 [2] - 美团在7月5日动员全国一线员工全量补贴,最终达成1.2亿日订单量,成功狙击阿里冲击1亿单的目标 [10] 公司战略与资源配置 - 阿里6月23日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7月2日宣布500亿补贴计划 [4][5] - 美团为防御性竞争需动用去年利润的一半 [5] - 阿里账上现金3700亿人民币,但需同时投入GPU采购、拼多多竞争和出海业务 [15] - 京东外卖补贴比例从2月的100%降至6月的30%,显示其正在调节亏损 [11] 商业模式与效率竞争 - 外卖行业盈利模型脆弱,激烈竞争时需要"补三头"(商家、消费者、骑手) [11] - 美团掌握中国Top 2第三方运力供给(麦芽田和青云),控制着数百家配送服务商 [9]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5万亿,但相比20万亿电商和50万亿社零规模仍较小 [12] - 美团通过商超配送数据可细化到百米半径内的消费数据,为自营即时零售降低不确定性 [12][13] 资本市场反应 - 京东外卖上线后股价下跌20% [11] - 美团自王兴表态"不惜代价赢得竞争"后股价下跌10.3% [11] - 阿里在淘宝闪购上线后股价下跌16% [11] - 茶饮品牌(茶百道、奈雪等)在补贴后首个工作日全线上涨 [11] 行业竞争本质 - 外卖平台做即时零售是扩大品类,而零售平台做外卖面临心智教育难题 [8] - 效率是核心竞争力,美团外卖成功因其效率第一,社区团购输给拼多多也因效率差距 [15] - 平台补贴本质是"包裹糖衣的毒丸",商家最终需承担70%补贴成本 [11] - 外卖业务本身不盈利,需依靠到店、酒旅、即时零售等业务找补 [14]
探索新业态,京东首家自营外卖门店开业,计划3年内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6:12
京东外卖新业态布局 - 京东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于7月20日正式开业,采用"外卖+自提"模式,无堂食 [1] - 公司计划3年内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并启动"菜品合伙人计划",投入10亿元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合伙人 [1][2] - 合伙人提供配方参与研发,七鲜小厨负责制作与品控,胜出者可获100万元保底分成及后续销售分成 [2] - 京东宣称3年内将投入超百亿资金用于七鲜小厨全国扩张,合伙人无需承担开店成本 [2] 商业模式差异化策略 - 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强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1] - 自营模式通过自主建设门店、把控流程与品控标准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 - 电商投资人认为自营模式能解决用户信任与黏性问题,但会导致成本上升 [1] - 相较于头部平台单日数亿元补贴,京东选择自建模式可能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1]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同期推出"浣熊食堂"外卖基础设施,计划三年建设1200家 [2][3] - 浣熊食堂已在北京等地运营10家门店,吸引超100个品牌入驻包括老乡鸡、全聚德等 [3] - 美团模式为聚合平台,提供食品安全全链条服务及数字化运营规范 [3] - 分析师指出京东可依托自建物流提升履约效率,与七鲜超市形成"零售+餐饮"协同 [2] 合作伙伴进展 - 费大厨、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等知名餐饮品牌已成为首批菜品合伙人候选 [1] - 美团浣熊食堂涉及品牌包括德克士、云海肴等上百家餐饮商家 [3]
外卖热战停了,冷思考有哪些?
第一财经· 2025-07-22 13:59
外卖大战降温与监管干预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外卖大战呈现降温趋势[1] - 平台累计投入超千亿补贴,但补贴力度下降引发消费者关注[1][4] 商家困境与行业影响 - 部分平台补贴需商家出资,导致餐饮商家利润空间被挤压,甚至出现负利润[2] - 西贝餐饮因平台活动单日涌入1.1万低价单,门店交付效率与体验下降,创始人呼吁"定价权要还给商家"[3] - 外卖订单占比从30%-40%升至60%,堂食与外卖价格"倒挂",商家需频繁调整双边价格以维护利润[5][6] - 南城香创始人指出外卖大战持续将迫使餐饮企业调整线下门店策略,如装修成本、选址布局及产品开发[10][11] 行业生态与长期挑战 - 外卖平台短期内撼动餐饮行业生态,但过度价格战干扰正常竞争,需谨慎使用流量与价格杠杆[4] - 奶茶品牌面临爆单压力,加盟商需快速调整人员、原料供应及员工激励机制,中小餐饮个体户易在冲击下倒闭[12] - 电商分析师指出外卖大战可能加剧餐饮行业集中度,大型连锁品牌或间接受益,而包装与原料商成为少数稳赚方[12] 即时零售的长期竞争逻辑 - 外卖平台竞争本质瞄准"大消费"市场,通过高频外卖切入高利润传统电商品类[13] - 即时零售数字化占比不足5%,增长空间大,未来竞争核心在于供应链、技术及服务能力[14] - 平台需转向构建数字化、高效行业生态,而非短期价格战,以刺激新消费需求[14]
即时零售的后手
虎嗅· 2025-07-22 11:49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高调进军外卖业务并杀入旅游市场 同时阿里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并宣布500亿补贴闪购业务 [1] - 电商平台从传统B2C、C2C模式演变为货架电商和直播电商 拼多多凭借社交元素崛起 京东面临沦为行业老三的压力 [4] - 美团首次参与京东主导的"618"大促 两大平台相互入侵对方优势领域 本地生活与电商业务边界逐渐模糊 [1][4] 商业模式演变 - 即时零售概念兴起 定义为30分钟送达万物 但目前消费场景仍不清晰 需求未定型 [6] - 电商物流模式分为点到点配送和仓配体系 京东凭借自建仓配体系实现次日达 但维持成本极高 [10][11][14] - 外卖配送采用闭环O2O模式 与电商物流存在本质差异 强调全流程时效控制而非规模经济 [15][16][19] 供应链创新 - 美团推进闪电仓和浣熊食堂项目 试图构建即时零售专用仓配体系 [23][29] - 超级中央厨房概念提出 通过集中化食品加工和无人机配送颠覆传统外卖模式 [31][33] - 京东可能改造电商配送体系用于外卖 如提前锁定需求 延长配送时效至两小时 [24] 消费趋势 - 即时零售主要场景为日常补货(68.1%) 省事省力(62%) 寻求优惠(54.9%)和居家应急(52.6%) [34] - 消费场景从购买向使用延伸 未来可能实现"即用即买"模式 颠覆传统商业逻辑 [52][53] - 定制化需求增长 阿里早期提出的C2B模式可能重新获得发展机遇 [54][55] 技术应用 - 低空经济发展可能为无人机配送创造基础设施条件 [33] - AI技术有望成为个人生活流管家 阿里在AI布局领先但缺乏个人入口 [64] - 通义千问登陆苹果设备 显示阿里在AI个人化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64] 企业战略 - 京东通过进军高频业务寻求突破 避免在电商领域被边缘化 [4][6] - 阿里进行"1+6+N"组织重组 本地生活业务被纳入六大板块 飞猪被划入N板块 [3] - 美团从外卖向即时零售扩展 试图复制京东在电商领域的成功路径 [23]
“外卖大战”,谁是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01
外卖行业价格战现状 - 外卖平台近期放出大额无门槛红包和优惠券 部分商品甚至推出"0元购"活动 行业价格战持续升温 [2] - 行业竞争从"卷不动"升级为"杀疯了"状态 出现系统宕机 商家爆单等极端现象 [2] - 即时零售推动消费场景向即时性转变 形成万亿级蓝海市场 电商平台开始跨界切入外卖领域寻求高频流量 [2] 互联网行业竞争模式分析 - 当前竞争模式延续共享经济时代打法:砸钱引流 跑马圈地 赢家通吃 最终形成垄断格局 [3] - 共享单车行业曾经历0 5元 半小时的价格战 2024年多地价格已上涨至5 5元 小时 用户反映出现"价格刺客"现象 [3] - 网约车 共享充电宝等行业均呈现相似发展路径 预示外卖行业可能面临相同发展轨迹 [3] 行业竞争参与方影响 - 骑手在算法调度下高强度工作 普遍缺乏五险一金保障 8小时工作制难以实现 [4] - 小商家面临系统崩溃风险 部分门店因"0元免单"订单激增被迫临时闭店 [4] - 商家单量暴涨但利润被压缩 便利店凌晨仍需卸货 夫妻店营业至午夜才能结算 [4] - 消费者短期享受补贴红利 但参照共享充电宝价格从1元 小时涨至2元 30分钟的先例 长期可能面临价格回调 [5] 行业转型方向 - 破局关键在于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需重构行业评价体系 [6][7] - 建议推行"全职+众包"双轨制 为骑手提供社保保障 提升劳动者尊严 [7] - 通过供应链整合降低损耗 智能算法动态调整佣金 严格食品安全管控等方式构建健康生态 [7] - 理想状态应实现商家合理盈利 骑手规范作息 消费者放心购买的共赢局面 [7]
新华时评·一线评论|摒弃“内卷式”竞争,变“一哄而上”为“一展所长
新华社· 2025-07-22 09:46
平台企业竞争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1] - 平台企业存在卷补贴、卷价格的无序竞争现象,属于"内卷式"竞争[1] - 平台卷商户导致商家陷入拼价格、降品质的内耗泥潭[1] - 产业链内卷导致终端厂商将成本压力传导至零部件供应商,上下游利润空间被双重压缩[1] - 同行互卷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针织服装企业因恶性竞争订单量锐减[1] 地方政府招商政策 - 一些地方政府招商政策内卷,通过税收减免、土地特惠、建厂补贴等方式吸引企业入驻[1] - 低效产能依赖"政策温床"存活[1] 中央政策导向 - 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 -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2] - 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2] 行业治理建议 - 整治"内卷式"竞争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2] - 行业协会应倡导合法、公平、诚信、正当、有序的行业竞争[2] - 企业应摒弃"低价换市场"短视思维,聚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 服务业发展路径 - 外卖领域是当前平台促销的主要集中领域[2] - 服务业企业应挖掘更多需求、积极创造供应,实现跨越式增长[2] - 变"一哄而上"为"一展所长"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