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牵手华为:“明天见”!
证券时报· 2025-06-04 16:58
6月4日,小鹏汽车和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双双在微博发布海报,配文"看见未来,明天 见",并互相@对方。 具体来看,小鹏汽车发布微博称:"这个行业很久没有眼前一亮的变化了,改变从现在开始!看见未来,明天 见!"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则配文:"看见未来,明天见!" 据了解,小鹏汽车将携手华为共同突破行业痛点,联手打造世界上最好的AR-HUD! 责编:李丹 校对: 王蔚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丨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丨 A股,突然拉升!稀土永磁,领涨! 丨 日韩股市,集体大涨! 丨 集体大涨!英伟达,市值重 新"登顶" 丨 这一关税,提高至50%!特朗普宣布! 丨 深夜,全线拉升! 丨 000506,"摘星脱帽"! 周四复牌! 丨 稀土,大消息!外交部回应! 丨 雷军回应小米YU7定价:23.59万元是不可能 的!"不打价格战、汽 ...
2025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洞察报告:新能源智能汽车(AIEV)产业赋能人形机器人发展
亿欧· 2025-06-04 14: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 界定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概念和范围 [8][14][33] - 分析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周期和投融资情况 [8][14][33] - 介绍AIEV汽车产业当前发展情况 [8][14][33] - 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与AIEV汽车产业高度重合 [8][14][33] 基于AIEV汽车工业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分析 - 绘制基于AIEV汽车工业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 [9][14][34] - 分析AIEV厂商布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与集成情况 [9][14][34] - 探讨AIEV厂商在人形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动力、外壳和躯体、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布局 [9][14][34]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洞察 - 研究AIEV汽车工业加持下人形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 [10][16][36] - 分析AIEV汽车工业加持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发展趋势 [10][16][36] - 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产业规模进行预测 [10][16][36]
小鹏、华为同日官宣:明天见
新华网财经· 2025-06-04 13:31
6月4日,小鹏汽车和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分别在微博发布"看见未来"的海报,配文"明天见",并 互相@对方。 小鹏汽车发布微博称:"这个行业很久没有眼前一亮的变化了,改变从现在开始!看见未来,明天见!" 今年2月,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曾拜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微博认证为小鹏汽车副总裁的"托马 斯电火车"当时透露,今年小鹏新品会和华为合作。 发布于 广东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我也有一张和任总的合 影,但环境是简陋的会议室,没这个大气。坚持做 臭搞技术的,向华为学习,小鹏今年的新品和华为 也有深入合作。 @XP-何小鹏:今天很荣幸向任总学习交流!无私,睿 智,大道至简地给了很多在科技,企业,文化,治理 上的思考和建议△△△△ 根据预热海报,双方将在HUD(抬头显示)领域展开合作。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6月5日,小鹏 汽车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召开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技术发布会。此外,记者了解到, 小鹏汽车的新车将搭载该HUD方案。 受此消息提振,6月4日,小鹏汽车港股一度涨超4%,截至上午收盘,上涨2.99%。 中金公司研报称,随着智能化的逐步下沉,车载显示技术作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核 ...
中国AIEV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洞察报告出炉
36氪· 2025-06-04 11:58
行业规模与前景 - 2040年中国AIEV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其中工业领域近2.3万亿元,商业服务领域超5000亿元,家庭生活领域接近1700亿元 [1][20][22] - 2025-2030年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场景,2031-2035年布局商业服务场景,2035年后进入家庭生活场景 [20] -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达63%,2024年推出35款人形机器人,占全球三分之二 [1] 技术驱动与产业融合 - 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提升人机交互能力至初级智能化阶段 [1][3] - AIEV产业技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与人形机器人技术高度同源,感知定位、决策规划和执行层软硬件复用性强 [7][9][11] - AIEV厂商(如特斯拉、小鹏、蔚来、华为)通过技术迁移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同时反哺汽车智能化升级 [4][10][11] 产业链布局与竞争格局 - AIEV产业链已覆盖人形机器人上游和中游关键环节,包括传感器、智能化方案、执行器、动力电池及车联网 [14][16] - 创业公司主导当前产业,科技大厂和车企采取"双轨并行"策略(投资+自研),未来将形成复杂竞争格局 [18] -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科技中心城市涌现代表性厂商,未来可能形成设计创新、智能制造、产业转移的区域分布 [18] 政策与商业化进展 - 2023年工信部计划2025年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2027年将其打造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 - 中国企业过去五年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技术积累推动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1][3] - 人形机器人已能执行搬运、安装、打包等简单任务,为工业场景落地奠定基础 [3]
华为、小鹏最新宣布!今年2月何小鹏曾拜访任正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1:26
战略合作 - 小鹏汽车与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于6月5日官宣战略合作 [2][3] - 今年2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拜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2][3] - 5月23日东风汽车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汽车智能化等领域开展合作 [2][3] 华为智能汽车生态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华为不造车 但要做智能汽车的"超级供应商" [2][3]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覆盖超20家主流车企 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 [2][3] - 华为正以"技术赋能者"身份重构行业生态 从传统车企到新势力品牌 [3] 小鹏汽车交付数据 - 小鹏汽车5月交付新车33525辆 同比增长230% [2][3] - 小鹏汽车已连续7个月交付量突破30000辆 [3] - 2025年1~5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62578辆 同比增长293% [3]
小鹏汽车涨超3%,和华为预告战略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6-04 11:16
港股小鹏汽车短线走高,现涨超3%。消息面上,小鹏汽车和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在6月5日 的发布会官宣战略合作。 ...
小米集团-W(01810.HK):业绩超预期 IOT延续高速增长势头
格隆汇· 2025-06-04 09:53
25Q1业绩表现 - 25Q1收入1113亿元(yoy+47.4%),超BBG预期2.1% [1] - Non-GAAP净利润107亿元(yoy+64.5%),超BBG预期17.7% [1] - 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yoy+8.9%),低于BBG预期1.4%,毛利率12.4% [1] - IoT业务收入323亿元(yoy+58.7%),超BBG预期9.8%,毛利率25.2% [1] - 互联网业务收入91亿元(yoy+12.8%),超BBG预期0.2%,毛利率76.9% [1] - 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超BBG预期0.8%,毛利率23.2% [1] IoT业务 - IoT收入增长主要受大家电驱动,25Q1大家电收入同比+113.8% [2] - 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超110/88/74万台,同比+65%/+65%/+100% [2] - IoT毛利率25.2%,同比+5.3pct,环比+4.7pct,超BBG预期21.3% [2]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预计2026年年产300万台空调,2030年产值达100亿元 [2] 汽车业务 - 25Q1汽车销量7.6万辆,略超BBG预期7.5万辆 [2] - YU7将于7月上市,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激光雷达,续航最高835km [2] - 汽车业务毛利率23.2%,环比+2.8pct,超BBG预期20.8% [2] 手机业务 - 手机ASP达1211元,同比+5.8%,创历史新高 [3] - 大陆4000-5000元价位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24.4%,同比+4.6pct [3] - 大陆低于4000元以上价位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9.6%,同比+2.9pct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4827/6127/7135亿元,同比+31.9%/+26.9%/+16.5% [3] - 预计2025/2026/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412/569/699亿元,同比+51.3%/+38.1%/+22.9% [3]
雷军连发三问,点赞网友评论!小米股价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7:11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YU7售价尚未确定 网传23.59万元不实 正式定价将在1-2天内公布 [2] - 汽车业务亏损逐步收窄 预计2025年第三至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3] - YU7智驾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 行业投入领先水平 [3] - 5月交付量超2.8万台 正在为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3] 小米技术研发布局 - 五年前开始投资机器人领域 汽车工厂已试用相关技术 [3] - 汽车芯片研发中 预计很快推出 [3] - 长期坚持硬件利润率控制在5%的战略 [3] 造车新势力交付数据 - 零跑汽车5月交付45,067辆 环比增9.82% 同比增148.10% [4] - 理想汽车5月交付40,856辆 环比增20.38% 同比增16.67% [4] - 小鹏汽车5月交付33,525辆 同比增230.43% 环比降4.34% [4] - 蔚来汽车5月交付23,231辆 其中乐道品牌交付6,281辆 环比增42.75% [4] 行业热点事件 - 余承东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暗示某跨行业公司产品力不足但销量火爆 [5] - 雷军微博引用莫言名言"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被解读为隔空回应 随后删除 [5]
小米集团-W:25Q1点评:业绩超预期,IoT延续高速增长势头-20250603
华安证券· 2025-06-03 16: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业绩整体表现超预期,收入1113亿元(yoy+47.4%),超BBG预期2.1%;Non - GAAP净利润107亿元(yoy+64.5%),超BBG预期17.7% [5] - IoT受大家电驱动延续高速增长,毛利率改善显著;YU7上市在即,为汽车业务注入新增量;手机毛利率环比改善,ASP连续两季度双位数增长 [6][7]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收入4827/6127/7135亿元,实现同比+31.9% /+26.9% /+16.5%;预计实现经调整净利润412/569/699亿元,实现同比+51.3%/+38.1%/+22.9%,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Q1业绩表现 - 整体:收入1113亿元(yoy+47.4%),超BBG预期2.1%;Non - GAAP净利润107亿元(yoy+64.5%),超BBG预期17.7% [5] - 分业务: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yoy+8.9%),低于BBG预期1.4%,毛利率12.4%;IoT业务收入323亿元(yoy+58.7%),高于BBG预期9.8%,毛利率25.2%;互联网业务收入91亿元(yoy+12.8%),高于BBG预期0.2%,毛利率76.9%;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高于BBG预期0.8%,毛利率达23.2%,高于BBG预期的20.8% [5] IoT业务情况 - 收入323亿元(yoy+58.7%),超BBG预期9.8%,主要受大家电驱动,25Q1大家电收入同比+113.8%,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超110/88/74万台,同比+65%/+65%/+100%;毛利率显著提升,达25.2%,同比+5.3pct,环比+4.7pct,超过BBG预期的21.3% [6]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预计今年11月投产,到2026年可年产300万台小米空调,到2030年产值有望达100亿元 [6] 汽车业务情况 - 25Q1收入186亿元,毛利率达23.2%,环比+2.8pct,超过BBG预期的20.8%,一季度汽车销量达7.6万辆,略高于BBG预期的7.5万辆 [6] - 5月22日小米YU7发布,7月上市,相较SU7多方面升级,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激光雷达,续航最高可达835km,看好其市场热度,汽车业务有望今年迎来销量、ASP和利润率三重提升 [6] 手机业务情况 - 毛利率本季度达12.4%,环比+0.4pct,略有改善 [7] - 25Q1手机ASP达1211元,同比+5.8%,创历史新高,得益于国内高端化进程显著,25Q1小米手机在大陆低于4千元以上价位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达9.6%,同比+2.9pct,4000 - 5000元价位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在大陆地区排名第一,市占率同比+4.6pct至24.4% [7] 财务指标与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收入4827/6127/7135亿元(2025 - 2027前值为4920/6264/7319亿元),实现同比+31.9% /+26.9% /+16.5%;预计实现经调整净利润412/569/699亿元(2025 - 2027前值为383/542/673亿元),实现同比+51.3%/+38.1%/+22.9% [8]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信息,如2025E营业收入4827.28亿元,营业成本3737.51亿元等 [10][11][12]
小米集团-W(01810):25Q1点评:业绩超预期,IoT延续高速增长势头
华安证券· 2025-06-03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小米集团收入利润均超出BBG预期,收入1113亿元(yoy+47.4%),超BBG预期2.1%;Non - GAAP净利润107亿元(yoy+64.5%),超BBG预期17.7% [5] - IoT受大家电驱动延续高速增长,毛利率改善显著;YU7上市在即,为汽车业务注入新增量;手机毛利率环比改善,ASP连续两季度双位数增长 [6][7]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收入4827/6127/7135亿元,实现同比+31.9% /+26.9% /+16.5%;预计实现经调整净利润412/569/699亿元,实现同比+51.3%/+38.1%/+22.9% [8] 各业务情况总结 整体业绩 - 25Q1收入1113亿元(yoy+47.4%),超BBG预期2.1%;Non - GAAP净利润107亿元(yoy+64.5%),超BBG预期17.7% [5] 手机业务 - 收入506亿元(yoy+8.9%),低于BBG预期1.4%,毛利率为12.4% [5] - 毛利率本季度达12.4%,环比+0.4pct [7] - 25Q1手机ASP达1211元,同比+5.8%,创历史新高;25Q1小米手机在大陆低于4千元以上价位的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达9.6%,同比+2.9pct;4000 - 5000元价位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在大陆地区排名第一,市占率同比+4.6pct至24.4% [7] IoT业务 - 收入323亿元(yoy+58.7%),高于BBG预期9.8%,毛利率为25.2% [5] - 主要受大家电驱动,25Q1大家电收入同比+113.8%,其中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超110/88/74万台,同比+65%/+65%/+100% [6] - 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达25.2%,同比+5.3pct,环比+4.7pct,超过BBG预期的21.3% [6]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预计今年11月投产,到2026年可年产300万台小米空调,到2030年产值有望达100亿元 [6] 互联网业务 - 收入91亿元(yoy+12.8%),高于BBG预期0.2%,毛利率为76.9% [5] 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 - 收入186亿元,高于BBG预期0.8%,毛利率达23.2%,高于BBG预期的20.8% [5] - 25Q1汽车业务收入186亿元,毛利率达23.2%,环比+2.8pct,超过BBG预期的20.8%,一季度汽车销量达7.6万辆,略高于BBG预期的7.5万辆 [6] - 5月22日小米YU7正式发布,7月上市,相较SU7在多方面升级,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激光雷达,续航最高可达835km,小米汽车业务有望今年迎来销量、ASP和利润率的三重提升 [6] 财务指标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5,906|482,728|612,692|713,522| |收入同比(%)|35.0%|31.9%|26.9%|16.5%| |经调整净利润(百万元)|27,235|41,195|56,893|69,912| |同比(%)|41.3%|51.3%|38.1%|22.9%| |每股收益EPS|0.91|1.52|2.11|2.60| |市盈率(P/E)|53|32|23|18| [10] 财务报表相关指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2024A - 2027E各项目的预期数据,如流动资产、存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还展示了回报率、增长率、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等相关比率,如总资产收益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应收款项周转天数、资产负债率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