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十大移民富豪:黄仁勋曾扫厕所,马斯克十年才拿美国籍
36氪· 2025-08-13 17:26
财富规模与行业分布 - 十大移民富豪总财富达8670亿美元 相当于瑞士GDP水平 [1] - 科技行业以7人上榜占据主导地位 贡献超过80%的财富总量 [2] - 马斯克、谢尔盖·布林和黄仁勋三位科技巨头财富合计占榜单总财富77% [2] 地域背景与行业构成 - 富豪出生地覆盖南非、中国台湾、匈牙利、乌克兰等全球多地 [2] - 涉及行业包括AI芯片、电动汽车、云安全、媒体和博彩等多元领域 [2] - 移民美国过程普遍经历艰辛 其中马斯克耗时十年才获得美国国籍 [2][6] 埃隆·马斯克 - 净资产3931亿美元 为特斯拉与SpaceX创始人 [3] - 1971年出生于南非 通过加拿大籍母亲获得加拿大护照规避兵役 [3][4] - 1992年以J-1签证赴美 199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 [4] - 1995年创办Zip2被康柏以3.07亿美元收购 后联合创办PayPal [6] - 2002年创办SpaceX 同年获得美国国籍 [6] 谢尔盖·布林 - 净资产1397亿美元 为谷歌联合创始人 [7][9] - 1973年出生于俄罗斯犹太家庭 1979年全家移民美国 [9] - 父母为莫斯科国立大学数学学者 抵美后任职马里兰大学和NASA [9] - 在斯坦福大学结识拉里·佩奇 共同开发谷歌前身搜索引擎 [11] 黄仁勋 - 净资产1379亿美元 为NVIDIA联合创始人 [12] - 196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南 9岁因泰国政局动荡被送往美国 [12] - 1993年30岁生日当天与朋友创立英伟达 推动图形计算和AI发展 [16] - 曾获斯坦福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早期在AMD和LSI Logic工作 [16] 托马斯·彼得菲 - 净资产679亿美元 为盈透证券创始人 [13] - 1944年出生于匈牙利 1965年中断学业赴美与父亲团聚 [13] - 初到美国时不会英语 靠做绘图员和程序员积攒20万美元 [13] - 1977年买下交易所席位 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创做市业务 [15] - 1993年创办盈透证券 打造领先数字交易平台 [15] 米里亚姆·阿德尔森 - 净资产334亿美元 为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所有者 [16] - 1945年出生于以色列 1986年赴美专注药物成瘾研究 [17] - 1991年与谢尔顿·阿德尔森结婚 共同创办药物滥用治疗诊所 [19] - 2021年继承赌场帝国 2023年收购NBA达拉斯小牛队69%控股权 [19] 鲁珀特·默多克 - 净资产240亿美元 掌控新闻集团和福克斯媒体帝国 [20] - 193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 1954年接管家族报业 [20] - 1985年入籍美国 收购包括《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 [22] - 将新闻集团发展为全球第二大媒体集团 涵盖报纸电视电影业务 [22] 彼得·蒂尔 - 净资产218亿美元 为PayPal联合创始人 [23] - 1967年出生于德国 童年辗转南非和纳米比亚多地 [23] - 1998年创立Confinity 后与X.com合并成为PayPal CEO [26] - 2002年PayPal被eBay以15亿美元收购 奠定其在风投领域地位 [26] 杰伊·乔杜里 - 净资产179亿美元 为云安全公司Zscaler创始人 [27] - 出生于印度农村 22岁赴美同时攻读三个硕士学位 [27] - 1996年创办SecureIT被威瑞信收购 后连续创立多家安全科技公司 [29] - 2007年创立Zscaler推动零信任安全架构 公司市值超250亿美元 [29] 扬·库姆 - 净资产169亿美元 为WhatsApp联合创始人 [30] - 1976年出生于乌克兰 1992年移居美国生活困难 [30] - 2009年受iPhone启发开发WhatsApp 2014年被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 [32] - 2018年因理念分歧离职 获得约4.5亿美元 [32] 杜纪川 - 净资产141亿美元 为金士顿科技联合创始人 [33] - 1941年生于重庆 1966年赴美发展 [35] - 1982年在车库创办Camintonn 1986年以600万美元出售 [35] - 1987年创立金士顿科技公司 专注内存产品领域 [35]
摩根大通:如果小米电动汽车交付量显著增长 其股价有望上涨 15-20%
金融界· 2025-08-13 13:00
小米电动汽车业务前景 - 摩根大通预计小米股价在未来3至4个月有望上涨15%至20%,主要受电动汽车交付量显著增长的推动 [1] - 分析师将小米股票列入"正面催化观察名单",预计第四季度电动汽车月交付量将达到4万辆 [1] - 当前小米电动汽车交付量在约3万辆水平徘徊数月,增长将支撑业务估值 [1] 小米近期股价表现 - 过去一个月小米股价表现不及基准股指,投资者担忧下半年智能手机和物联网核心业务盈利放缓 [1] - 摩根大通维持小米股票"中性"评级,目标价为60港元 [1]
特朗普:立即降息
搜狐财经· 2025-08-13 11:15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6.6%,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3.4%。美联储 10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2.4%,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7.7%,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 59.9%。 来源:证券时报 当地时间周二(8月12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高,涨幅均超过1%,标普500指数、纳指创历史新 高。最新发布的CPI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降息的预期。 美国7月CPI增幅不及预期 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7%。扣除食品与 能源因素不计,核心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1%。 劳工统计局在报告中写道,住房成本环比上涨0.2%是本月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食品价格与上月持 平,能源价格还下跌了1.1%。 另外,受特朗普关税影响的新车价格保持不变,但二手车和卡车价格上涨了0.5%;交通运输和医疗保 健服务价格均上涨0.8%。 此外,劳工统计局公布7月实际平均周薪同比增长1.4%,7月实际平均周薪环比增长0.4%,7月实际平均 时薪同比增长1.2%,7月实际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1%,实际平均周薪比去年同期增长5.51 ...
帮主郑重:美股狂欢夜!中概股起舞,波音坠落,三幕大戏谁主沉浮?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55
第一幕:美股新高,CPI点燃降息狂欢 "朋友们,我是帮主郑重!20年财经老炮,专攻中长线布局——昨夜美股又创历史新高,但这狂欢背后藏着三场大戏:中概股在关税延期的暖风里起舞, 波音却在交付悬崖边坠落,马斯克和苹果的巨头对决再升级! 听帮主拆透这三局棋的胜负手!" "数据一响,黄金万两!" 昨夜纳指、标普500双双刷新历史纪录,道指暴涨483点,三大指数涨幅均超1%!核心推手正是美国7月CPI——同比2.8%低于预期,核心CPI同比3.1%温 和可控。数据一出,市场对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飙至94.4%,高盛交易员直言:"利率下行+盈利上行,这是美股最甜的蜜月期!" 第三幕:巨头暗战,波音坠机与硅谷对决 1. 波音坠崖:供应链崩了,信任也崩了! • 7月交付量同比暴跌27%,仅43架!737 MAX深陷 钛合金短缺+质检危机,舟山交付中心退货3架飞机,中国加征125%关税让订单归零。 • 连锁反应:空客趁机抢占中国市场(2024年交付766架),国产C919加速补位(东航追加100架订单)。 • 资金暗流:利率敏感板块(科技、金融)领涨,小盘股罗素2000暴涨近3%,机构正押注'软着陆'剧本——经济不冷、通胀不烫 ...
美股突然全线拉升,多只中概股涨超10%!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57
美股市场表现 - 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纳指涨1 39%至21681 90点,标普500指数涨1 13%至6445 76点,道指涨1 1%至44458 61点,其中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 [2] - 大型科技股普涨:英特尔涨超5%,Meta涨超3%且总市值逼近2万亿美元,苹果、微软、谷歌涨逾1%,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奈飞小幅上涨,Meta和英伟达股价创收盘新高 [3]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 49%,腾讯音乐涨近12%,小牛电动涨超11%,微博、京东、阿里巴巴涨超3%,百度、爱奇艺涨逾2%,蔚来跌近9%,小鹏汽车跌超6% [4] 加密货币市场动态 - 加密货币全线上涨:以太坊盘中突破4600美元(24h涨幅8 22%),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SOL涨9 49%,ADA涨8 83%,狗狗币涨近6% [7] - 24小时内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爆仓总额达4 7亿美元,其中多单爆仓1 29亿美元,空单爆仓3 41亿美元 [7][8]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7月CPI增幅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概率从85%升至91%,10月和12月降息概率预测同步提高 [6] - 美联储官员巴尔金表示通胀将比预期更温和,消费者支出承压 [6]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指出财政状况严重失衡 [8]
印媒:普及电动汽车,印度需要中国
环球网资讯· 2025-08-13 06:58
来源:环球时报 印度《德干先驱报》8月11日文章,原题:为何我们的电动汽车产业需要中国的优势 印度政府为普及电 动汽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旨在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在所有乘用车中的占比提升到30%。目前,印 度的电动汽车普及率仍很低,仅占2024年汽车总销量的2.5%。 鉴于此,要想实现2030年的目标绝非易事。尽管需求不高,但印度政府仍然尝试通过一项计划来提升电 动汽车制造业:如果汽车制造商对印度的电动汽车生产设施投资至少5亿美元并满足国内附加值 (DVA)标准,就能享受进口关税减免待遇。 然而,在大力发展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印度政府却明确抵制中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其中最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在印度投资受阻。比亚迪最初提议投资10亿美元与一家印度公司 合作建设汽车工厂,但印度政府以影响"国家战略利益"为由予以拒绝。最近,比亚迪又在为前往印度的 高管获得工作签证方面遇到障碍。 尽管印度政府尝试通过"促进印度电动乘用车制造计划"(SPMEPCI)来解决进口零部件问题,但该计 划的严苛要求阻止电动汽车制造商申请进口关税减免优惠。相比之下,印度的一些邦政府推出更全面的 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政策, ...
雷军发起小米YU7版本更名投票 称小米YU7标准版绝非丐版
搜狐财经· 2025-08-13 03:50
产品定位与市场反馈 - 小米YU7标准版被部分消费者误认为入门版或丐版 但公司强调其配置强劲 续航达835公里 配备700TOPS算力Thor芯片和激光雷达 性能不逊于Pro和Max版 [1] - 公司发起关于标准版是否改名为Pro或Max的投票 目前多数网友倾向于保留"标准版"名称 [1] 动力系统与性能参数 - 标准版采用单电机后驱 0-100km/h加速5.88秒 峰值扭矩528Nm 最大马力320PS 峰值功率235kW 最高时速240km/h [3] - Max版采用双电机高性能四驱 0-100km/h加速3.23秒 峰值扭矩866Nm 最大马力690PS 峰值功率508kW 最高时速253km/h [3] 全系标配核心配置 - 全系搭载碳化硅高压平台 标准版续航835km Pro版770km Max版760km [3]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700TOPS辅助驾驶算力 配备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和后排135豪华电动座椅 [3] - 全系采用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 2200Mpa超强钢车身 四门防撞梁及内嵌式防滚架 [3]
Lucid二季度交付量增长了38%
商务部网站· 2025-08-12 23:06
(原标题:Lucid二季度交付量增长了38%) ARAB NEWS 8月6日报道,2025年第二季度,PIF控股的电车制造商Lucid共交付了3309辆车,交付 量增长了38%,高于去年同期的2394辆。同时报告第二季度运营净亏损5.394亿美元,同比收窄19%。此 外,该公司通过与特斯拉的合作,扩大了Lucid Air车主的充电渠道,使车主能够使用北美超过2.35万个 超级充电站。 此前,为了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战略,Lucid宣布与 Uber Technologies和自动驾驶公司Nuro建立 合作伙伴关系。根据该协议,Uber将部署至少2万辆配备4级自动驾驶系统 Nuro Driver的Lucid Gravity汽 车。 ...
泰国EV政策再升级,生产出口电动车享受1.5倍补偿
商务部网站· 2025-08-12 20:06
据泰媒报道,近日,由泰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披猜领导的国家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Board EV)已批 准调整电动汽车(EV)推广措施EV3和EV3.5的关键标准和条件。 泰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秘书长纳立表示,电动汽车(EV)委员会会议已审议通过由消费税厅提出 的EV3及EV3.5激励政策调整方案,自2025年起,针对生产并出口的电动汽车,将实施"生产补偿系 数"提升措施,即每生产1辆电动车,计入生产补偿数量为1.5辆。该提议由泰国工业联合会和泰国电动 汽车协会提出,预计将推动泰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在2025年达到约12,500辆,2026年增至52,000辆。 为便利企业,国家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批准将EV3和EV3.5措施下电动汽车的注册时间延长1个月。具体 为:EV3措施从原定的2025年12月31日销售并注册,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销售、2026年1月31日前注 册;EV3.5措施从原定的2027年12月31日销售并注册,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销售、2028年1月31日前 注册。 电动汽车产业推广进展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泰新注册乘用电动汽车(BEV)高达57,289辆,同比 增长52%,占 ...
康迪科技签约宁德时代 成为换电站设备供应商
观察者网· 2025-08-12 17:08
公司合作动态 - 康迪科技集团旗下中换电(浙江)科技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框架采购合同》成为其换电站设备供应商 [1] - 双方已进行首个重卡换电站订单对接 中换电正式进入宁德时代全球供应商体系 [1] - 合作将共同推动换电站标准化建设 中换电提供硬件支持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康迪科技集团专注于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 总部位于浙江金华 [3] - 2024年全年营收1.276亿美元(约9.17亿元人民币) 非公路电动车业务占比超91% [3] - 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80% 公司正从传统制造商向"智能制造+科技孵化"双引擎平台转型 [3] 公司战略拓展 - 2025年6月与杭州云深处科技合作开发面向北美市场的智能高尔夫装备与安防巡检机器人 [3] - 合作标志着公司向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领域拓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