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

搜索文档
张勇等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23:26
合伙人名单变动 - 阿里合伙人数量从26人精简至17人 今年有9名合伙人退出 包括方永新 孙利军 武卫 彭蕾 戴珊 张勇 俞永福 宋洁和朱顺炎 没有新增合伙人 [1] - 退休的合伙人已不再担任核心业务一号位或已退居二线 彭蕾和戴珊为阿里创始人 此次也从合伙人组织退休 [2] - 现任合伙人主要由核心业务一号位和技术负责人构成 包括蔡崇信 吴泳铭 蒋凡 樊路远 刘振飞 吴泽明 万霖 张建锋 蒋江伟等 [4] 合伙人制度演变 - 阿里合伙人最多时有38人 目前减少21人 2022年蚂蚁集团管理层退出合伙人组织 当年也有9名合伙人退出 [4] - 2009年阿里巴巴18位创始人辞去"创始人"身份 转变为集团合伙人 2013年正式披露合伙人制度 强调坚守和传承公司使命文化 [5] - 因合伙人制度与港交所规则分歧 阿里2014年转赴美国上市 [5] 公司战略调整 - 2023年以来阿里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主业 退出非核心资产 业绩向好 士气明显好转 [4] - 吴泳铭在2023年510阿里日发布全员邮件 呼吁员工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 [4] - 合伙人名单精简反映公司主动变革 聚焦主业的思路 [1][4]
上市公司动态 | 丰沃股份、理奇智能等5家公司IPO获受理,中国外运拟33.82亿元出售路凯国际25%股权
和讯网· 2025-06-26 22:37
IPO动态 - 丰沃股份主板IPO获受理 公司主营业务为涡轮增压器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2024年乘用车汽油机涡轮增压器销量221.22万台 市场份额15.3% 国内市场排名第二 内资企业排名第一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9亿元、15.98亿元和20.67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26亿元和1.96亿元 融资金额6.56亿元 [1] - 理奇智能创业板IPO获受理 公司专注于物料自动配料、分散乳化、混合搅拌等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 2022至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18亿元、17.19亿元和21.73亿元 融资金额10.08亿元 [2] - 麦田能源创业板IPO获受理 公司围绕户用能源生态 提供光储充热一站式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86亿元、29亿元和33.92亿元 融资金额16.61亿元 [3] - 天海电子主板IPO获受理 公司主营汽车线束、汽车连接器、汽车电子等汽车零部件产品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15亿元、115.49亿元和125.23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67亿元、6.02亿元和5.8亿元 融资金额24.6亿元 [4] - 康瑞新材主板IPO获受理 公司深耕精密金属材料领域 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等领域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3亿元、24.86亿元和29.9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4755.6万元、2.29亿元和4.04亿元 融资金额11.05亿元 [5] - 株洲科能撤回科创板IPO上市申请 融资金额5.88亿元 [6] 再融资动态 - 伯特利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28.02亿元 用于年产60万套电子机械制动等项目 [7] - 智飞生物拟发行不超过60亿元公司债券 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等 [8] - 西宁特钢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9] - 北特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亿元 用于泰国丝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0] 并购重组动态 - 梦网科技拟12.8亿元购买碧橙数字100%股份 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3亿元 [11] -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12] 监管合规动态 - 杉杉股份副董事长郑驹所持181万股股票被司法强制执行完毕 [13] - 上交所向湖北九有投资股份送达纪律处分意向书 因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等 [14] - 有棵树董事长所持公司1.09%股份将被司法拍卖 [15] 公司公告动态 - 中国外运下属公司拟33.82亿元出售路凯国际25%股权 预计带来投资收益约17.93亿元 [16] - *ST天喻拟2.71亿元出售数据安全产业园项目全部不动产 [16] - 线上线下公司控制权拟变更 深蕾科技将成为控股股东 [17] - 日久光电全资子公司拟投资8.22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平方米功能性膜项目 [17] - 中荣股份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黄焕然取保候审并恢复履职 [18]
焦点科技20250625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公司 焦点科技旗下的中国制造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流量结构与增长**:平台流量结构健康,不依赖单一市场,美国市场流量占比低于 10%,中东、拉美、东南亚和欧盟合计占比超 55%,降低单一国家政策风险;免费流量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增长约 50%,预计 2025 年仍有 50%增长空间,为平台带来可持续流量增长动力[2][3] - **现金回款与会员增长**:全年目标现金回款增速 20%,一季度及 1 - 5 月已达要求;单 4 月和单 5 月保持 20%现金回款增速,得益于销售端精细化运营和暂停美国市场投放;一季度末收费会员数约 28,000 家,预计 2025 年末增长约 15%[2][3][6] - **AI 产品情况**:AI Max 产品在新会员中当月渗透率达 50% - 60%,全年收入目标翻番,推广节奏符合预期;中国制造网广泛对接大模型,在模型开放度和产品迭代速度上有优势,搜索 AI 预计第三季度见产品雏形[4][9][10] - **与阿里国际站对比**:主业上既合作也竞争,共同培育市场,有重叠客户;AI 应用方面,中国制造网对接多模型,阿里国际站用集团内部模型,前者在模型开放度和产品推出速度上有优势[10] - **费用情况**:2025 年研发支出预计增加一两千万;销售费用会增加,管理费用若推行股权激励会增加,全年股权激励摊销成本约 5,000 万[13][14] - **轻工行业拓展**:四五月份开始重点推进,从销售、运营、基建同步推进,约需一到两年看到收费会员结构显著变化[15] - **产品定价与收费**:AI Max 短期内不调价,后续有升级计划;中国制造网短期内不提价,长期普适性 AI 或纳入会员体系,高阶服务额外收费,目前重要的是提升客户 AI 应用效果[16][17] - **流量成本与投放**:流量成本变动,受区域、关键词、节假日等影响,近年有所增加;通过经验分辨询盘质量,对不同渠道预算分配,以供应商反馈评价平台优势[18][19] - **会员结构规划**:“20%工作规划”关注量和 ARPU 值增长,通过销售引导客户买增值服务及推新产品提升收入[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4 月份现金回款增速低于 10%,受广交会和中美关税政策影响,5 月份恢复正常,表明企业能适应新市场环境[2][7] - 2024 年和 2025 年产品功能基本迭代到位,关注效果端,阿里因有 C 端数据可能略微领先,中国制造网用公开数据弥补短板[11] - AI Mac 迭代产品今年非最高优先级,但仍在优化,搜索 AI 早期普适应用免费,部分特殊功能收费[12]
阿里合伙人瘦身:不在业务一线的基本都退出了
晚点LatePost· 2025-06-26 21:23
合伙人变动与组织架构调整 - 合伙人数量降至历史最低17人,比2014年上市时减少1/3,为9位合伙人退出后的结果[3][11] - 合伙人委员会5名成员更换1人,电商事业群CEO蒋凡(39岁)替换彭蕾,其余4人包括马云、蔡崇信、邵晓锋、吴泳铭[3][22] - 现任合伙人中仅4位不负责具体业务,其余均为一线业务负责人,体现"能听见炮火的人"主导决策的趋势[4][5][28] - 退出合伙人包括彭蕾、戴珊等2位十八罗汉成员,以及张勇、俞永福等7位曾担任核心业务的高管[11][12][15] 业务战略与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电商和云收入增速分别为8.3%和11%[5] - 明确电商与AI+云为两大核心引擎,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7季度三位数增长,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4][24][25] - 电商事业群一季度收入1349.48亿元占总营收57%,国际数字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9%[24][25] - 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高德、虎鲸文娱实现单季度盈利,盒马GMV超750亿元并首次全年盈利[5] 管理变革与决策机制 - 合伙人制度设计保障创始团队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需75%以上合伙人同意新成员入选[29][30] - 现任合伙人分三梯队:9位业务负责人(电商/云/其他)、4位集团高管、4位资深合伙人(马云等)[17][21][22] - 蒋凡带领的电商事业群整合淘天、国际电商、饿了么等业务,将核心指标调整为"剔除退款后的真实成交"[25][26] - 管理风格转向高效实用,95后进入基层管理,90后补充中层,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25][26][27] 行业对比与公司治理 - 阿里合伙人制度独特之处在于以价值观为首要选拔标准,不同于腾讯总办、字节CEO委员会等业务导向机制[31][32] - 与京东、拼多多等类似,互联网平台公司关键决策仍高度依赖创始人,未实现完全交接班[32][33] - 永久合伙人制度允许马云(60岁)、蔡崇信(61岁)持续参与决策直至70岁,其他合伙人60岁需退休[23]
美团:布局即时零售 融通“本地商品”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6 20:15
即时零售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是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高时效性到家消费业态,核心特征为线上订单线下30分钟内送达[1] - 中国零售业发展经历了传统零售、快递电商、即时零售阶段,即时零售属于数字化的分布式供给[1] - 电商行业正向"近场零售"趋势演进,美团试图以高频"本地服务"为支点撬动万亿级即时消费市场[2] 美团战略布局 - 公司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具体措施包括拓展闪购品类、扩张小象超市、调整升级美团优选[1] - 战略重心向"半小时达"场景倾斜,意图构建"万物到家"生态,将外卖模式延伸至全品类零售[2] - 公司探索培育美团闪购、小象超市等多种业务模式,建设新供应链体系服务消费者每日生活[3] 业务发展现状 - 美团闪购联合近百万家实体门店为"本地商品"零售带来新增长空间[3] - 小象超市农产品销售额预计超过200亿元,已覆盖一二线城市并跻身行业第一梯队[3] - 公司通过"30分钟送达"的确定性服务试图全面覆盖用户从高频低客单价到高客单价的消费需求[2]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阿里等已布局即时零售领域,美团最新加入使行业"战火"越烧越旺[1] - 即时零售的核心逻辑是通过高频、短链的需求满足重构"人货场"关系[2] - 长期来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将是有优质商品的企业而非单纯依靠平台[3]
300+AI实战项目开拔!你准备好上车了吗?
混沌学园· 2025-06-26 20:14
混沌AI创新院实战攻坚阶段启动 - 混沌AI创新院自四月底启动后已完成新手入门和六大业务场景学习,将于7月7日进入实战攻坚阶段[4] - 来自80+细分行业的近300支战队将制定落地方案,通过共创和教练指导实现成果转化[5] - 活动号召曾在大课立下"AI赋能"flag的参与者兑现承诺,涉及算法优化供应链、打造AI原生产品等领域[5] 战队行业分布与项目方向 - 战队覆盖电商/零售(占比18%)、教育/培训(占比12%)、金融(占比10%)、医疗健康(占比8%)等20+行业[8] - 典型项目包括:AI+有机农业精确管理、越野车厂商营销效果提升、二手设备循环经济智能体、健康食品创新等[8] - 三大核心场景:个人效率提升(如知识记忆工具)、业务场景应用(如财务计划优化)、AI原生产品开发(如游戏化服务)[9][16] 实战案例与创新模式 - 电商领域:跨境POD定制柔性供应链重构、AI客服系统实现24小时服务、私域客户分层工具开发[14] - 传统行业改造:制造业通过AI嵌入财务分析场景实现效率提升200%、新材料行业探索AI技术嫁接[8][14] - 创新产品:多智能体IP短视频创作系统、AI中医诊疗模型、青少年习惯养成教练等[8][18] 跨区域协作与资源整合 - 战队按地域分设上海/广州/北京/杭州/成都等分社,形成本地化协作网络[8] - 资源整合案例:深圳文旅行业15年经验者组建AI新文旅战队,华为20年流程专家带队业务流程AI改造[8] - 技术融合方向:RPA+AI实现业务倍增、云计算+大数据构建私有AI云电脑、算法与行业Know-how深度结合[8][14]
京东MALL获离境退税资格 “中国智造”借退税政策出海 智能家居产品受外国消费者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01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离境退税优化政策实施首月,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销售额增长56% [1] - 政策助推境外旅客来华旅游购物升温,入境消费不断扩大 [1] - 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在全国35个城市的73家门店获离境退税资格,覆盖消费电子、家电、家居、美妆等100余品类超5万种商品 [1] 京东退税商店布局与服务 - 退税门店集中在上海、北京、成都等热门旅游城市及外贸优势城市 [3] - 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物满200元可申请退税,最高节省9% [3] - 门店配备离境退税公示、双语导购、免费酒店配送服务,手机、电脑、无人机等国货最受外国消费者青睐 [4] 行业影响与国际化展示 - 京东MALL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被国际零售协会认可,代表全球领先零售业态发展方向 [6] - 离境退税政策落地后,京东MALL有望成为展示中国商品的重要窗口,吸引全球消费者 [6] - 政策提升境外旅客消费活力,助力国货走向海外家庭 [6]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战略聚焦业务全面向好,AI+云成新引擎
快讯· 2025-06-26 18:40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收入达9963.47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1] 战略执行 - 公司聚焦"用户为先 AI驱动"战略 核心业务加速增长 [1] - 淘天新买家数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1] 业务板块表现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 [1] - 阿里云财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1] 技术驱动 - "AI+云"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1]
DeepSeek未上榜!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7:27
榜单显示,SpaceX首次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但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的价值增长最多,达1.46万亿元,"杭州六小龙"有 三家企业上榜。 | 排名 | 《2025 全球独角兽榜》 前十名 排名 | 企业 | 价值(亿元 | 价值变化(亿元 | 国家 | 行业 | 成立年份 | | --- | --- | --- | --- | --- | --- | --- | --- | | | 变化 | | 人民币) | 人民币) | | | | | 11 | 1 | SpaceX | 26,000 | 12,410 | 美国 | 航天 | 2002 | | 21 | 1 | OpenAl | 22.000 | 14.600 | 美国 | Al | 2015 | | 21 | -1 | 字节跳动 | 22.000 | 5.840 | 中国 | 社交媒体、 AI | 2012 | | 4 * | 浙 | ×AI | 8.400 | 浙 | 美國 | 社交媒体、 Al | 2023 | | રા | -1 | 蚂蚁集团 | 6.350 | 510 | 中国 | 金融科技 | 2014 | | 6- | ...
最高2.6万亿元!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6-26 16:52
数据显示,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创世界新纪录,比去年增加了70家,增幅接近5%。其 中,美国以758家独角兽企业领先,占世界总数的49.77%;中国以34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第二,占世界 总数的22.52%;印度、英国等国家的独角兽企业超过60家。 全球独角兽企业超1500家 胡润研究院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现了1523家独角兽企业,它们分布在52个国家的307个城市。其中,359家 独角兽的估值比去年有所上升,包括203家新独角兽。与此同时,143家公司的估值出现下降,其中52家 因估值低于10亿美元而"降级"退出独角兽行列。此外,64家去年的独角兽因"升级"退出榜单,其中34家 成功上市,30家被收购。还有1073家独角兽的估值保持稳定。这些独角兽企业的总价值达到5.6万亿美 元。 从行业领域细分来看,全球独角兽正在重塑金融服务、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和医疗健康行业。77%的独角 兽公司销售软件和服务,以金融科技、软件服务和AI领域为主,而23%的独角兽公司销售实体产品,主 要集中在半导体、新能源、生物科技和健康科技领域。 胡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过去五年是创业的黄金时代。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