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从“战区”到“省区”:理想销服体系架构回调,资源向门店倾斜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3:07
组织架构调整 - 理想汽车将销售与服务体系整体纳入由马东辉管理的智能汽车群组 该群组于6月由原研发与供应、销售与服务群组合并组建 目标是通过跨部门协同形成用户价值创造与经营闭环 [2] - 区域管理取消五大战区模式 采用大区+战区架构共设23个区域 回归2023年成效显著的省区制模式 [2] - 保留省区制内核但合并部分规模较小省份以优化管理效率 核心目标是实现资源向销售一线精准投放 支持门店端构建用户运营能力 [2] 人事任命 - 韩希回归担任销售业务负责人 翟韶辉与吕任明分掌服务与销售支持 [2] - 销服板块新设市场营销部由冯威负责 销服运营部由范辰杰负责 [2] - 人工智能等业务仍由李想负责 其将继续参与产品相关工作 [2] 历史业绩表现 - 2023年采用省区制时理想汽车年交付量达37.2万辆 同比增长超180% [2] - 当时通过将全国划分为20余个省级零售区 由省长根据本地市场自主决策销售、渠道与人力策略 [2] 战略背景 - 此次改组是理想汽车在竞争加剧背景下对销服体系的优化 [2]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但你追求的豪华能阻挡多少撞击
36氪· 2025-08-13 17:21
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现状 - 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但安全问题频发 2025年上半年累计零售546.8万辆[3] 但转向系统故障、断轴、自燃等质量安全问题持续引发舆情[1][4][8][10] - 典型安全问题包括高速行驶中方向盘锁死[4]、城市道路行驶中断轴[8]、静止状态下自燃[10] 以及续航虚标问题(车质网显示2025年相关投诉达948起)[10] - 智能驾驶系统存在误判风险 包括自动并线时误判前车导致碰撞、未识别护栏加速超车等案例[12] 新能源汽车生产与市场数据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0万辆 其中纯电(BEV)74.7万辆 插电混动(PHEV)32.7万辆 增程式(EREV)12.6万辆[4] - 上半年累计产量645.7万辆 同比增长38.7% 零售端累计546.8万辆 同比增长33.3%[4] - 纯电车型占比最高 6月零售66.1万辆 插电混动33.4万辆 增程式11.6万辆[4] 车辆安全技术缺陷成因 - 部分车企为降低成本采用廉价材料 如关键部位钢材强度降低、防撞梁改用铝合金、缩短前悬压缩吸能空间[13][14][16] - 悬架系统存在减配现象 原本应采用锻造铝合金或高强度钢的部件被替换为铸铁件或小厂劣质控制臂[18] - 电池安全存在隐患 中低配车型采用二三线供应商电池 其安全管理技术与头部厂商存在差距[18] - 智能驾驶宣传存在过度承诺 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自动驾驶"导致用户过度依赖[18] 消费者购车行为分析 - 消费者购车时更关注显性参数如续航里程(700公里)、加速性能(零百加速4秒)、大屏配置等[20][22][23] - 对车身结构强度、电池防护、制动距离等安全指标认知不足 部分消费者认为"新出的高科技车肯定更安全"[23][25] - 销售话术侧重智能功能宣传 消费者缺乏专业渠道了解白车身钢材强度(如高强度钢占比60%以上为佳)、安全气囊布局等核心安全指标[25] 行业安全改进方向 - 专业评测机构开展多维安全评级 涵盖智能行车、智能安全、智能泊车等维度(例如智己LS7在智能安全项获满分10分)[26] - 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装车量大但事故率低的电池品牌 并查阅第三方安全评级报告及真实车主反馈[25][26] - 车企需加强车身骨架、电池包等核心部件质量投入 而非仅聚焦可见配置的升级[26]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大涨2.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5:00
港股科技ETF表现 - 8月13日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大涨2.7%,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40% [1] - 市场交投活跃,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科技板块,带动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集中反弹 [1] 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 - 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2.7%(低于预期),市场对9月降息25BP概率预期升至94.9% [1] - 人民币汇率趋稳及内地货币政策宽松,提升境外投资者对港股科技低估值板块的配置意愿 [1] 港股科技板块基本面 - 互联网社会服务板块估值处于低位,AI资本开支上升和政策支持加码推动龙头中长期成长 [2] - 互联网平台广告收入恢复、电商渗透率提升,硬件制造及AI算力企业海外订单改善明显 [2] 资金与政策驱动因素 - 短期南向资金流入主导港股科技ETF价格波动,持续净流入可能形成买盘支撑 [3] - 中长期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及数字经济,叠加港股国际化优势,板块反弹可期 [3] 指数与产品结构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覆盖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车领域 [3]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A类015739/C类015740) [3]
新能源车ETF:8月12日融资净买入112.14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861.4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10:36
融资交易情况 - 新能源车ETF(515030)8月12日融资买入824.43万元,融资偿还712.29万元,融资净买入112.14万元,融资余额达6827.62万元 [1] - 近3个交易日连续净买入累计861.43万元,显示融资资金持续流入 [1] - 8月11日融资净买入538.43万元,8月8日净买入210.87万元,8月7日净偿还573.22万元,8月6日净买入378.79万元,融资余额波动明显 [2]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12日融券净买入14.02万股,融券余量331.28万股,融券余额445.24万元 [2][3] - 近20个交易日中有12个交易日出现融券净卖出,显示融券交易活跃 [2] - 8月11日融券净买入89.47万股,8月8日净卖出9.19万股,8月7日净买入10.19万股,8月6日净买入3.00万股,融券余量波动较大 [3] 两融余额变动 - 8月12日融资融券余额7272.86万元,较昨日上涨1.27%,余额增加90.88万元 [4] - 8月11日两融余额7181.98万元,较前日上涨10.32%,余额增加671.58万元 [4] - 8月8日两融余额6510.40万元,较前日上涨3.14%,余额增加198.10万元,8月7日余额下降8.15%,8月6日余额上涨5.93%,两融余额近期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4]
对话山东大学曲创:治理内卷,应注重保护平台企业竞争积极性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23:33
行业竞争分析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本质是即时零售市场的存量竞争,平台通过百亿级补贴争夺90后和00后主导的即时消费需求[9][10] - 茶饮品类成为补贴主战场因其18元左右的低客单价和高需求弹性,促销效果显著[11] - 平台补贴实质是流量竞争策略,将原用于广告的千亿预算转为用户补贴以提升App打开频次和业务联动[10] 竞争模式演变 - 行业正常竞争链条应为价格竞争→差异化竞争→创新竞争,但内卷式竞争使企业被锁定在低价层面[6] - 深层次差异化需通过研发实现产品实质提升,最高层级竞争是突破性原创技术[6] - 平台经济内卷源于平台干预商家竞争,如"唯低价"流量分配机制迫使商家降质[7] 商家影响 - 补贴导致订单暴增超出商家固定产能,引发后续涨价抵触或降质两难[12] - 头部品牌商家更受益于补贴,中小商家面临流量挤压和5元基础红包负担[14][15] - 小众精品店和夫妻店受冲击最大,可能减少平台商品多样性[15] 平台价值重构 - 核心竞争力应转向配送时效优化、大数据预测食材需求等实质价值创造[18][19] - 需在即时零售初期建立质量管控体系,避免重蹈电商先数量后治理的覆辙[19] - 技术算法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是未来竞争关键[18] 监管建议 - 应实施外科手术式精准监管,针对中小商家出台帮扶政策而非全盘否定竞争[21][22] - 经济下行期需保护企业主动竞争意愿,避免出台整体紧缩性政策[20] - 监管重点应区分正常促销与排他性低价销售,维护市场多样性[16]
一个“不看估值”的投资方法
雪球· 2025-08-12 16:42
投资必阙 - 投资研究需避免"完美主义"倾向,需对某些方面保持宽容,形成"研究缺口"[3] - 股票投资方法存在"不可能三角形",需在确定性、景气性和估值中取舍[3] - 确定性指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行业空间等维度判断未来增长的可能性[3] - 景气度是判断当前经营状况的指标,包括行业供需关系、产能提升等因素[3] 投资风格分类 - 深度价投风格:确定性+估值,放弃景气度[4] - 行业轮动风格:景气度+估值,放弃确定性[4] - 赛道配置风格:景气度+确定性,放弃估值[4] - 深度价值投资适合非职业散户,但需克服下跌恐惧和保持钝感力[6] 赛道股配置 - 估值是主观因素,低估值策略本质是下注市场共识变化[9] - 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市场最占优风格是不看估值的[10] - 公募机构在赛道风格占优时期需配置相关仓位,通常选择龙头或白马[11] - 赛道股主升浪往往由非赛道行业公募基金推动,形成"贩卖焦虑"行情[12] 产业趋势投资 - 产业趋势投资适用于短期高增速行业,估值呈现"前高后低"特点[16] - 产业趋势前期可适用放弃估值的"景气度+确定性"方法[17] - 需界定产业趋势所处阶段,如光伏和锂电当前阶段存在争议[18] - 成长型周期股上行周期类似产业趋势,可用同样方法[20] 预测与应对 - 景气度拐点只能事后确认,投资者常线性外推导致股价波动[23][24] - 高景气行业出现拐点迹象时股价回落速度远超实际景气度回落[25] - 需同时预测景气度变化和市场预期变化,避免"预期你的预期"困境[27][28] - 产业趋势投资需"二极管思考"但避免"二极管性格"[32] 总结 - "景气度+确定性"体系包括配置策略和产业趋势投资两种方法[31] - 配置策略是在高景气行业中选择确定性高的龙头进行配置[31] - 产业趋势投资需关注估值"前高后低"特点,把握前期机会[31] - 需同时进行景气度定量跟踪和确定性定性分析[31]
今年以来二十四只环境主题基金成立 公募持续布局“双碳”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谈及"双碳"背景下将为各产业部门低碳发展与高碳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招商基金认为,在低碳发 展方面,电力部门高排放占比的现状决定了电力脱碳降低碳排放的关键,光伏、风电、储能等行业迎来 历史性机遇。高碳转型方面,工业、建筑等行业均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终端电气化,火电、煤炭、钢铁 行业也面临着新的转型发展机遇。 工银瑞信相关负责人认为,权益市场经历调整之后,风险得到了有效的释放,当前聚焦着市场热点 和景气赛道的碳中和主题投资更加具有投资价值和投资性价比。碳中和主题有望成为未来40年的市场主 流投资方向。通过"1+N"碳中和政策体系,从降碳路径到保障措施,将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众 多领域逐步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供给侧、输配侧和需求侧三大产业链上形成更多的投资机会, 让更多市场参与者分享经济转型的红利。 对于碳中和投资机会,易方达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认为,碳中和实现路径下对应两大投资主 线:一是增量角度,深度低碳领域的投资机会未来空间较大,包括清洁能源及储能、新能源车、减碳及 固碳技术等;二是存量角度,传统高碳转型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向绿色发展转型的投资机会,如能 源供给侧的绿色电力、上游周期制造板块减碳 ...
频受国际巨头青睐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迈向技术输出新阶段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小鹏汽车董事会一个观察员席位。 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于1938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旗下拥有奥迪、 斯柯达、捷达、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等独立品牌,实现从顶级豪华汽车到实用经济型汽车全覆盖。 此次是大众汽车集团首次与中国造车新势力品牌进行深入合作。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孟 侠表示:"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推进电动化战略。伴随电动汽车市场强劲增长,我们希望开拓 更多市场机会,将与实力雄厚的本土合作伙伴开展联合开发,迅速扩大我们的产品组合。" 7月27日小鹏汽车宣布,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汽 车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同时,奥迪宣 布与上汽集团深化合作,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传统燃油车时代,此次合作体现出我国车企在产品技术领域实力增强,话语权得到 提升,可以视为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引进迈向技术输出新阶段。车企出海模式需要 ...
比亚迪前7个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88.81% 出海进一步提速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公司销售业绩 -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62161辆 同比增长61.3% [1] - 1-7月累计销量1517798辆 同比增长88.81% 达年度300万辆目标的50.6% [1] - 7月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169辆 环比增长72.45% 同比增长351.29% [1] - 1-7月海外累计销量达92458辆 [1] 海外市场拓展 - 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5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 德国 澳大利亚 巴西 [1] - BYD ATTO3连续五个月获泰国纯电汽车销量冠军 在新西兰和新加坡1-5月累计销量第一 [1] - 在以色列连续七个月获全车系单车型销量冠军 [1] - 下半年在厄瓜多尔首发唐EV 在智利推出海豚 在摩洛哥推出汉EV 唐EV和BYD ATTO3三款车型 [2] 全球产能布局 - 泰国工厂2024年投产 年产能15万辆 覆盖东盟市场 [2] - 巴西生产基地综合体投资30亿雷亚尔(约45亿元人民币)含新能源乘用车工厂 电动商用车工厂及电池材料加工厂 [3]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处于全球蓝海市场 中国厂商品牌影响力增强 [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 同比增长160% [3] - 上半年汽车商品出口金额999.7亿美元 同比增长41.7% [3]
煤炭龙头超越“宁王” 公募新旧赛道掰手腕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新旧赛道投资表现对比 - 中国神华2024年1月5日市值达6646亿元 超越宁德时代 凸显旧能源龙头在新能源热潮下的强势表现 [1][2] - 中国神华2019-2023年股价涨幅分别为13.12%、10.11%、56.89%、43.83%、25.05% 五年累计涨幅超2倍 显著优于同期新能源主题基金表现 [2][4] - 工银新能源汽车基金成立至今累计收益1.24倍 同期中国神华股价涨幅超2倍 反映旧能源个股收益超越新能源主题产品 [4] 新旧赛道资金博弈逻辑 - 新赛道过热导致资金涌入及产能扩张 破坏供需平衡 旧赛道因市场冷遇出现行业出清 龙头公司市场份额集中且盈利能力提升 [1][7] - 明星基金经理实施逆向策略 富国天惠基金2023年第三季度重仓杰瑞股份、华鲁恒升等旧能源品种 加仓燃油车材料供应商瑞丰新材 [4][5][6] - QFII及社保基金组合同期成为瑞丰新材核心机构投资者 显示境外资金与国家队对旧赛道价值的认可 [6] 行业与公司驱动因素 - 经济复苏推动上游资源品需求增长 商品价格上涨带动旧能源上市公司股价表现 [3] - 国企改革推进促使国有资本价值重估 进一步强化旧能源龙头企业估值修复逻辑 [3] - 美股传统报纸龙头纽约时报2023年股价涨幅53% 2012年以来累计涨幅7.7倍 印证旧赛道在新技术冲击下仍具长期生存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