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圆代工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概念股:国产晶圆代工双雄保持定力,面板行业进入平稳运行态势
巨潮资讯· 2025-05-10 17:11
国产晶圆代工行业 - 中芯国际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达2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4%,毛利率环比持平,经营利润3.95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66.6%,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9.6% [3] - 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到6%,毛利率指引为18%到20%,下半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3] - 中芯国际看到工业与汽车领域触底反弹信号,产业链本地化转换走强,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关税政策对行业影响小于1% [3] - 华虹半导体一季度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毛利率9.2%,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4] - 华虹预计二季度销售收入5.5亿至5.7亿美元,毛利率7%至9%,面临客户需求、采购成本、产业链格局不确定性 [5] 面板行业 - 5月面板大厂加大控产力度下调稼动率,预计价格进入平稳运行状态,国内企业已做好应对市场变化准备 [2][6] - 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2025年1月起全面上涨至3月,二季度采购需求预计降温,价格保持稳定,LCD IT面板价格温和上涨 [7] - LCD行业平均稼动率自2024年11月回升,2025年一季度保持在80%以上,二季度将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 [7] - 京东方对收购彩虹股份8.6代线股权持开放态度,TCL科技完成收购LGD广州工厂,中国三大厂商液晶面板全球市占率将达66% [7] 汽车行业 - 吉利汽车计划全资收购极氪智能科技,目前持股65.7%,合并后各品牌保持独立定位与差异化发展 [8] - 合并旨在聚焦汽车主业,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升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竞争力 [8] - 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定位全球主流品牌 [8]
6000亿芯片龙头,突然跳水大跌,发生了什么?多只高位股跳水,有公司公告:股价严重脱离公司基本面...
雪球· 2025-05-09 12:26
市场表现 - 市场早盘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沪指跌0.26%,深成指跌0.84%,创业板指跌0.99%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7880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6亿 [1] - 银行股逆势走强,建设银行、江苏银行等再创历史新高 [1] - 纺织概念股集体大涨,万事利等涨停;电力股再度走高,淮河能源涨停 [1] - 芯片股展开调整,华虹公司跌超10%,中芯国际跌超4% [2] - 多只高位股跳水大跌,中毅达、红宝丽等跌幅显著 [2][12]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集体下跌,华虹公司大跌超10%,中芯国际跌超4%,港股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分别大跌12%、6% [4] - 中芯国际一季度营收163.01亿元,同比增长29.4%,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激增166.5%,但预计二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6%,毛利率降至18%-20% [8] - 华虹公司一季度营收39.13亿元,同比增长18.66%,净利润仅2276.33万元,同比暴跌89.73% [8]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减持中芯国际6597.72万股、华虹公司633.3万股,引发市场关注 [8] - 中芯国际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高(满产),但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下降,市场预期差显著 [8][9] - 中芯国际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PE角度,更在于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意义 [10] 银行板块 - 银行板块逆市走高,建设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青岛银行、重庆银行、兴业银行等涨逾2% [17]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拟分别出资150亿元、100亿元成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20] - 兴业银行获批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 [20] - 银行板块高股息优势凸显,政策面、资金面催化中长期资金入市 [20] 高位股调整 - 中毅达自3月10日以来累计涨幅达226.55%,公司公告称基本面无重大变化,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16] - 金龙机电跌超11%,奇德新材跌超7%,红宝丽、全筑股份、金浦钛业纷纷下挫 [12]
华虹公司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66% 今年有望释放更多产能
证券日报网· 2025-05-09 11:04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9 13亿元 同比增长18 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6万元 扣非净利润1610万元 [1] - 毛利率同比上升至9 2% 产能利用率102 7% 较上季度下降0 5个百分点 [1][2] - 销售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付运晶圆数量上升 中国地区增长21 0% 北美增长22 0% 亚洲增长9 4% [1] - 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大增38 0% [1] 研发投入 - 第一季度研发投入4 77亿元 同比增长37 21%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 19% 高于2024年同期的10 55% [2]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晶圆代工行业年增长率22% 2025年预计增长20% [2] - 2025至2028年行业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稳定在13%至15% [2] - AI需求持续强劲 非AI市场如智能手机 个人电脑 汽车逐步复苏 [3] - 先进制程订单需求旺盛 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3] 产能布局 - 上海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 无锡有两座十二英寸特色工艺晶圆厂 [3] - 无锡项目是全球第一条十二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产线 [3] - 2025年制造项目进入爬坡阶段 将逐渐释放更多产能 [3] 管理层观点 - 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载 [2] - 产能爬坡进度符合预期 对收入增长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有积极意义 [2]
两大晶圆代工巨头披露一季报:中芯国际净利润大涨,华虹公司增收不增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20:33
中芯国际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1亿元 同比增长29.4% [1] - 归母净利润13.56亿元 同比增长166.5% [1]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92.45亿元 同比增长46.9% [1] - 产能利用率89.6% 上年同期为80.8% [1] - 毛利率22.5% [1] - 预计第二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至6% 毛利率预计18%至20% [1] 华虹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9.13亿元 同比增长18.66% [1] - 归母净利润2276.33万元 同比下降89.73% [1] - 毛利率9.2% [1] - 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载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 - 华虹制造项目产能爬坡进度符合预期 [2] 行业动态与管理层观点 - 中芯国际管理层认为下半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将提升应变能力 [1] - 华虹公司销售收入稳步成长 核心竞争力有望提升 [2]
【美股盘前】三大期指齐涨;国际金价跳水,日内跌超1%;加密货币股普涨,比特币逼近10万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7:33
股指期货 - 道指期货涨0 72% 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 96% 纳指期货涨1 32% [2] 加密货币 - 比特币自今年2月以来首次逼近10万美元大关 [2] - Coinbase Global上涨4 28% Bitfarms上涨2 9% Strategy上涨5 25% [2] 半导体行业 - 英特尔盘前涨超3% 正与英伟达 谷歌谈判晶圆代工合作 [2] - 微软CEO提到已在Intel 18A上下达芯片设计订单 [2] - 台积电盘前涨超1% 大摩认为新台币升值对其影响有限 [2] 贵金属 - 国际黄金现货 COMEX黄金期货较日内高点回调近100美元 [2] - COMEX黄金最新报3351 9美元/盎司 跌幅达1 18% [2] 科技公司 - 苹果Safari浏览器上月搜索量首次下降 因用户更多使用AI [3] - Arm盘前跌超10% 因2025年第一财季营收指引低于预期 [3] 汽车行业 - 丰田预计2025财年净利润同比萎缩34 9% 受美关税政策拖累 [3] 航空航天 - 波音计划2027年交付新版"空军一号" 原合同金额39亿美元 [3]
新台币汇率攀升,晶圆代工利润率承压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22
新台币升值对中国台湾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核心观点 - 新台币大幅升值引发对中国台湾半导体行业尤其是代工厂的负面影响担忧 [1] - 新台币每升值1% 代工毛利率降低0 3%至0 5% [1] - 自第二季度初以来新台币上涨10%以上 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3%至5% [1] 公司具体影响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VIS) - 预测第二季度将温和增长 通信、工业和汽车半导体需求继续复苏 [1] - 假设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为30 9元 预计硅片出货量增长3%至5% [2] - 毛利率预计从第一季度的30 1%下降至27%至29% [2] - 新台币每升值1% 毛利率减少约0 5个百分点 [2] 联华电子 (UMC) - 新台币升值影响盈利能力 但影响相对较小 [2] - 新台币每上涨1% 毛利率降低约0 4个百分点 [2] 台积电 (TSMC) - 预测第二季度合并营收为28 4-292亿美元(假设汇率为32 5新台币兑美元) [2] - 预计毛利率为57%-59% 营业利润率为47%-49% [2] - 新台币每上涨1% 营业利润率可能降低0 4个百分点 [2] - 未调整2025年第二季度或全年指引 但密切关注汇率走势 [3] - 已要求供应商提交成本削减计划以应对新台币走强 [3] 行业数据总结 | 公司 | 新台币每升值1%对毛利率影响 | 新台币每升值1%对营业利润率影响 | |------------|----------------------------|--------------------------------| | VIS | 减少0 5个百分点 | - | [2][4] | UMC | 减少0 4个百分点 | - | [2][4] | 台积电 | - | 减少0 4个百分点 | [2][4]
中芯国际Fab厂布局
是说芯语· 2025-04-27 11:19
中芯国际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由中央汇金、上海市及北京市国有资本等共同支持成立 [3] - 业务覆盖0.35微米至FinFET等多技术节点晶圆代工,提供设计验证到量产全流程服务 [3] - 2024年全球专属晶圆代工市占率6.22%,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二 [3][4] 2024年晶圆代工行业格局 - 全球前十大专属晶圆代工厂合计营收8766亿元人民币,占行业总营收95.76% [4] - 台积电以6476亿元营收(70.74%市占率)保持第一,中芯国际以569亿元(6.22%)位列第二 [4] - 中国大陆企业表现突出:中芯国际年增27.01%,华虹集团营收276亿元(3.02%),晶合集成增速达27.78% [4] 技术布局与产能 - 成熟制程(45nm及以上)占公司产能75%以上,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 [4] - 先进制程受限:14nm FinFET及等效7nm N+1技术受美国制裁影响 [4] - 8英寸晶圆月产能超23万片,12英寸晶圆2025年总产能预计突破50万片/月 [4] 国内生产基地布局 上海地区 - 张江fab1为最先进工艺研发基地,含4个洁净室,曾用于8寸0.15um BCD工艺 [7] - 张江fab8包含掩膜版生产线及FinFET量产线(中芯南方sn1) [7] - 临港fab9规划投资88.7亿美元建设10万片/月28nm以上制程产能 [7] 北京地区 - fab2为国内首条12英寸产线,升级后量产28nm [8] - 中芯北方fab2量产40/28nm晶圆,中芯京城fab3一期投资497亿元建设10万片产能 [8] 天津地区 - fab7为全球最大8英寸基地(月产能20万片),拟新建12英寸线(10万片/月)覆盖28-180nm工艺 [9] 深圳地区 - fab5/fab6早期8英寸线投产,2021年新建12英寸厂规划月产能4万片 [10] 合资与特殊项目 - 绍兴厂专注MEMS/功率器件,因合资性质未纳入主要Fab序列 [11][12] - 中芯长电(江阴)发展12英寸凸块加工及28nm以下芯片测试 [12] - 曾控股意大利LFoundry(8英寸150/110nm工艺),2019年转让70%股权 [12]
台积电,赢麻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2 08:49
核心观点 - 2024年AI芯片需求爆发推动半导体行业结构性转型,台积电凭借技术、制造和生态优势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1] - 公司全年营收达900亿美元(+30%),净利365亿美元(+35.9%),毛利率56.1%和营业利益率45.7%均创新高 [2] - 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营收占比提升至69%(2023年为58%),3纳米制程占晶圆销售18% [3][8] - IDM 2.0市场份额从28%提升至34%,晶圆年出货量达1290万片12英寸当量(+7.5%) [2][3] - 研发投入占营收7.1%,2纳米制程取得关键进展并布局A16/A14平台 [16] 财务与市场表现 - 高效能运算产品占营收51%,智能手机35%,物联网6%,车用电子5% [4] - 北美市场贡献70%营收,中国大陆11%,亚太(不含中日)10%,日本5%,欧洲/中东/非洲4% [3] - 客户基础高度多元化:服务522家客户生产11,878种产品,覆盖288种制程技术 [3] 制程技术布局 先进逻辑制程 - 3纳米N3E量产并优化功耗表现,N3P平衡性能与能效,N3X完成验证(2025年量产) [7][8] - 4纳米N4/N4P进入第3年量产,N4C开发完成(2025年导入) [8] - 5纳米N5P、N6、N7+持续应用于智能终端和车用芯片 [8] 低功耗与特殊制程 - N6e/N12e技术优化物联网设备电压设计,22ULL平台服务蓝牙/Wi-Fi芯片 [9] - N3A车用平台推出0.9版设计套件,N5A通过车规认证 [10] - N4C RF与N6 RF+技术满足5G毫米波需求,RRAM技术应用于AI边缘设备 [10] 新兴技术 - 布局高电压BCD工艺、氮化镓、OLED-on-Silicon显示驱动技术 [11] - 开发COUPE光子堆叠平台支持三维集成与高速互连 [10] 全球产能与制造 - 台湾四座GIGAFAB年产能1274万片12英寸晶圆,覆盖0.13微米至3纳米节点 [13] - 美国亚利桑那N4厂提前量产,日本熊本特殊制程厂良率优异,德国德勒斯登车用厂建设中 [13][14] - 智能制造系统延伸至后段封装厂,AI/ML技术提升良率与可靠性 [14] 研发与未来技术 2纳米及以下节点 - 2纳米平台完成制程定义进入良率提升阶段,客户IP验证完毕 [16] - A16采用晶背供电与纳米片架构,A14兼顾HPC与移动需求 [16] - 高数值孔径EUV技术提升微影精度,光罩缺陷检测平台优化 [17] 先进封装与3D集成 - TSMC 3DFabric平台包含SoIC、SoW、CoWoS等技术 [17] - 5纳米Chip-on-Wafer堆叠量产,3纳米方案2025年投产 [18] - CoWoS-L融合RDL与LSI技术提升系统设计灵活性 [19] - SoW实现晶圆级异质整合,首代产品2024年量产 [19] 材料与器件创新 - 碳纳米管晶体管(CNFET)实现最优性能架构 [23] - 单层MoS₂通道双层堆叠纳米片晶体管突破二维材料集成 [23] - p型SnO与n型IWO氧化物晶体管突破性能瓶颈 [24] - STT-MRAM系统优化实现27.1-45.3%读取能效提升 [25] 战略定位 - 专注代工模式,五大技术平台覆盖高效运算(51%营收)、智能手机(35%)等市场 [4][6] - 开放创新平台与TSMC Grand Alliance强化生态合作 [21] - 后摩尔时代通过3D集成与材料创新延续技术领先性 [17][23]
这类芯片,需求强劲
半导体芯闻· 2025-04-21 18:20
台积电维持先进封装投资计划 - 公司基于中长期AI半导体需求强劲预期,维持380亿至420亿美元资本支出计划[1] - 尽管存在AI基础设施投资不确定性,但AI需求仍超过供应,需大幅扩产[1] - 客户在地缘政治和管控问题上的行为未发生变化,需求维持稳定[1] AI加速器市场增长预测 - 预计2024-2029年AI加速器相关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达45%[2] - 2024年销售额预计较2023年翻倍[2] - 计划将CoWoS产能提升100%至每月70,000片[2] HBM技术发展及行业动态 - CoWoS技术作为AI加速器关键要素,集成HBM和高性能系统半导体[2] - SK海力士向谷歌、AWS、NVIDIA等供应最新HBM3E[2] - NVIDIA Blackwell芯片和谷歌第七代TPU均搭载HBM3E[2] - NVIDIA计划下半年发布搭载HBM4的Rubin芯片[2] 存储器厂商HBM业务进展 - SK海力士目标上半年将12层HBM3E占比提至总出货量50%以上[3] - 三星电子正在测试HBM3E改进版本,结果将于Q2公布[3] - 美光完成12层HBM3E开发,推进向NVIDIA供应[3]
晶合集成去年营收同比增长近三成 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高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4-21 14:45
文章核心观点 - 晶合集成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受益于全球半导体市场回暖 公司订单充足 研发进展顺利 未来将多方面提升竞争力促进业务增长 [1][2][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2.49亿元 同比增长27.69%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3亿元 同比增长151.78% 扣非净利润3.94亿元 同比增长736.77% [1] - 报告期内订单充足 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业务发展稳定 主营业务收入91.2亿元 [2] - 从制程节点分类 55nm、90nm、110nm、150nm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85%、47.84%、26.84%、15.46% [2] - 从应用产品分类 DDIC、CIS、PMIC、MCU、Logic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7.50%、17.26%、8.80%、2.47%、3.76% CIS成第二大产品主轴 [2] 公司技术能力 - 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及其配套服务 具备DDIC、CIS等工艺平台晶圆代工技术和光刻掩模版制造能力 [1] - 已实现150nm至55nm制程平台量产 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小批量生产 28nm逻辑芯片通过功能性验证 28nm制程平台研发稳步推进 [1]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景气度回升 销售额约6323亿美元 同比增加20.3% [1] - 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爆发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复苏 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晶圆代工行业迎来复苏和增长 [1] 公司研发情况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12.84亿元 同比增长21.41% 占营业收入13.88% [2] - 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249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 截至期末累计获得专利1003个 [2] - 55nm中高阶BSI及堆栈式CIS芯片等多个工艺平台有进展 如实现大批量生产、小批量生产、通过功能性验证等 [3] 公司未来规划 - 优化工艺流程 提高工艺效率 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 [3] - 持续投入研发 向更先进制程迈进 拓展新兴产品领域 [3] - 加强与现有客户合作 开拓新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