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

搜索文档
全球AI周报:从海外科技大厂财报看全球AI投资机会
天风证券· 2025-05-07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海外科技大厂财报看,AI投入及产出可观,可对AI产业投资保持乐观 [4] - 云厂AI收入增速向上,推理需求加速放量,云收入将为科技大厂贡献新增长曲线 [4] - AI持续贡献业绩,ROI逐步提升,在广告等行业提效显著,应用端商业化持续落地 [4] - 中国大模型表现亮眼,推动AI板块上涨,后续模型迭代有望带来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外科技公司财报AI进展 - 微软FY25Q3营收701亿美元,同比增13%,每股收益3.46美元,同比增18%,Azure收入同比增33%,AI拉动16%,处理Token数量超100万亿,同比增5倍 [4] - META 2025Q1收入423亿美元,同比增16%,Meta AI月活超10亿,AI推荐系统优化提升用户时长,上调全年CapEx指引至640 - 720亿美元 [4] - 亚马逊2025Q1净销售1556.67亿美元,同比增10%,AWS收入293亿美元,同比增17%,AI业务年营收达数十亿美元,同比三位数增长 [4] - Duolingo 2025Q1收入2.3亿美元,同比增38%,日活4660万人,同比增49%,付费订阅用户达1030万人,同比增40% [4] - ROBOLOX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订收入12.1亿美元,同比增31%,用户总互动时长217亿小时,同比增30% [4] - 阿里巴巴开源Qwen3系列模型,发布2小时在GitHub获超16.9k星,支持两种思考模式 [4] - 小米开源“Xiaomi MiMo”大模型,在数学与代码推理测试中表现优越 [4] 重点公司业绩情况 云厂商资本支出维持高位,AI收入持续加速 - 微软FY25Q3资本支出214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资本开支规模维持不变,增速或放缓 [7] - 谷歌维持全年约750亿美元资本支出指引,用于技术基础设施投资 [7] - META一季度资本支出137亿美元,上调全年CapEx指引至640 - 720亿美元 [7] - 亚马逊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243亿美元,计划下半年增加投资,重点围绕AWS业务 [8] 微软:收入利润均超预期,AI收入加速 - FY25Q3营收701亿美元,同比增13%,每股收益3.46美元,同比增18% [12] - 分业务看,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收入299亿美元,同比增10%,智能云部门收入268亿美元,同比增21%,计算部门收入134亿美元,同比增6% [16] - 预计FY25Q4各部门收入有相应区间,Azure收入增长34 - 35%,2025财年全年运营利润率或同比小幅上升 [16] - Azure收入同比增33%,AI拉动16%,预计下季度增长34% - 35%,处理Token数量超100万亿,同比增5倍 [19] - Microsoft Fabric付费用户同比+80%,OneLake数据量增长6倍,Microsoft 365 Copilot用户数同比增3倍,Copilot Studio用户23万家 [19] META:AI持续赋能,上调全年资本支出指引 - 2025Q1收入423亿美元,同比增16%,营业利润176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6.43美元 [24] - 广告营收414亿美元,同比增16%,Reality Labs业务收入4.12亿美元,同比降6% [24] - 2025Q1 Family of APPs DAP 34.3亿,同比增6%,平台广告展示量增5%,单价提升10%,Threads月活超3.5亿 [24]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25 - 455亿美元,全年支出1130 - 1180亿美元,上调全年资本支出预期至640 - 720亿美元 [24] - Meta AI月活超10亿,Reels广告推荐模型转化率提升5%,使用AI创意工具的广告主数量增长30%,Threads用户时长提升4% [27] - 一季度上线广告生成推荐模型GEM,可实现2倍广告表现提升,AI推荐系统优化提升各平台用户时长 [27] 亚马逊:AWS收入不及预期,AI业务年营收达数十亿美元 - 2025Q1净销售1556.67亿美元,同比增10%,营业利润184.05亿美元,EPS为1.59美元 [32] - 分业务看,在线商店净销售574.07亿美元,同比+5%,订阅服务净销售117.15亿美元,同比+9.3%,云业务AWS收入292.67亿美元,同比+16.9% [32] - 预计Q2净销售额1590 - 1640亿美元,营业利润130 - 175亿美元 [32] - 第一季度AWS收入293亿美元,同比增17%,略低于预期,运营利润115亿美元,年化收入超1170亿美元,AI业务年营收达数十亿美元,同比三位数增长 [36] - 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243亿美元,计划下半年增加技术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围绕AWS业务 [36] Duolingo:营收月活均超预期,AI赋能订阅快速增长 - 2025Q1营业收入2.3亿美元,同比增38%,调整后EBITDA为6280万美元,净利润为3510万美元 [40] - 一季度日活4660万人,同比增49%,月活1.302亿人,同比增33%,付费订阅用户达1030万人,环比增40% [40] - Dead Duo营销活动带动新老用户,最高定价订阅层级采用率增长,测试不同国家定价方案 [40]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385 - 2.415亿美元,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9.87 - 9.96亿美元 [40] ROBLOX:一季度亏损收窄,推出3D AI模型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营收10.35亿美元,同比增29%,预订收入12.1亿美元,同比增31% [43] - 日均活跃用户9780万,同比增26%,月活跃付费用户数2020万,同比增29%,用户总互动时长217亿小时,同比增30% [43] - 广告方面与谷歌合作,上线自研Cube 3D基础模型,推进“全场景3D生成”能力,未来进入“4D生成”阶段 [43] - 预计二季度收入10.20 - 10.45亿美元,预订收入11.65 - 11.90亿美元,2025年全年收入42.90 - 43.65亿美元,预订收入52.85 - 53.60亿美元,调整后EBITDA 2.05 - 2.65亿美元 [43] 全球AI动态更新 阿里巴巴:Qwen3正式发布并全部开源8款“混合推理模型” - 4月29日阿里云开源Qwen3系列模型,发布2小时在GitHub获超16.9k星,覆盖多种规模与架构 [46] - 旗舰模型Qwen3 - 235B - A22B在核心领域与国际领先模型相比竞争力强,小型MoE模型和轻量级模型表现优 [46] - 支持“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结合增强模型“思考预算”控制能力,支持MCP,Agent能力提升 [47] 小米:开源首个为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联动预训练到后训练 - 4月30日小米开源“Xiaomi MiMo”大模型,面向数学与代码领域,MiMo - 7B在推理测试中表现超越更大规模模型 [56] - 推理能力由预训练与后训练阶段协同驱动,已开源四个模型版本上线至HuggingFace [56]
全球AI周报:从海外科技大厂财报看全球AI投资机会-20250507
天风证券· 2025-05-07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海外科技大厂财报看,AI投入及产出可观,可对AI产业投资保持乐观 [3][4] - 云厂AI收入增速向上,推理需求加速放量,云收入有望为科技大厂贡献新增长曲线 [4] - AI持续贡献业绩,ROI逐步提升,在广告等行业提效显著,科技大厂上调资本支出指引 [4] - AI应用商业化持续落地,应用端付费意愿显著增长,模型能力提升将带来更多AI应用落地 [4] - 中国大模型表现亮眼,推动AI板块上涨,后续模型迭代及新模型发布有望带来投资机会 [4] 海外科技公司财报AI进展 微软 - FY25Q3营收701亿美元,同比增13%,每股收益3.46美元,同比增18%,均超预期 [4][12] - Azure收入同比增33%,AI拉动16%,预计下季度增长34%-35%,处理Token数量超100万亿,同比增5倍 [4][19] - 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收入299亿美元,同比增10%;智能云部门收入268亿美元,同比增21%;计算部门收入134亿美元,同比增6% [16] META - 2025Q1收入423亿美元,同比增16%,GAAP每股收益6.43美元,超预期 [4][24] - Meta AI月活超10亿,新广告生成推荐模型GEM可使广告表现提升2倍,AI推荐系统优化提升用户使用时长 [4][27] - 上调全年资本支出指引至640亿-720亿美元 [4][24] 亚马逊 - 2025Q1净销售1556.67亿美元,同比增10%,营业利润184.05亿美元,超预期 [4][32] - AWS收入293亿美元,同比增17%,略低于预期,AI业务年营收达数十亿美元,同比三位数增长 [4][36] Duolingo - 2025Q1收入2.3亿美元,同比增38%,调整后EBITDA为6280万美元,净利润3510万美元,均显著增长 [4][40] - 日活用户4660万人,同比增49%,月活用户1.302亿人,同比增33%,付费订阅用户达1030万人,同比增40% [4][40] ROBOLOX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订收入12.1亿美元,超预期,同比增31% [4][43] - 日均活跃用户9780万,同比增26%,月活跃付费用户数2020万,同比增29%,用户总互动时长217亿小时,同比增30% [4][43] 阿里巴巴 - 正式开源Qwen3系列模型,发布2小时在GitHub获超16.9k星,在多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4][46] 小米 - 正式开源大模型"Xiaomi MiMo",面向数学与代码领域,推理表现超越更大规模模型 [4][55] 重点公司业绩情况 云厂商资本支出维持高位,AI收入持续加速 - 微软FY25Q3资本支出214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维持规模且持续增长,但增速或放缓 [7][19] - 谷歌维持全年约750亿美元资本支出指引,用于技术基础设施投资 [7] - META一季度资本支出137亿美元,上调全年CapEx指引至640亿-720亿美元 [7][27] - 亚马逊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243亿美元,计划下半年继续增加投资 [8][36] 微软:收入利润均超预期,AI收入加速 - FY25Q3营收701亿美元,毛利润481亿美元,每股收益3.46美元,均超预期 [12] - 预计FY25Q4各部门收入及运营费用,2025财年全年运营利润率将同比小幅上升 [16] - Azure收入超预期,预计下季度增长34%-35%,处理Token数量大增,AI持续赋能 [19] META:AI持续赋能,上调全年资本支出指引 - 2025Q1收入423亿美元,营业利润176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6.43美元,超预期 [24] - 广告营收414亿美元,同比增16%,Reality Labs业务收入4.12亿美元,同比降6% [24]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及全年支出,上调全年资本支出预期 [24] 亚马逊:AWS收入不及预期,AI业务年营收达数十亿美元 - 2025Q1净销售1556.67亿美元,营业利润184.05亿美元,EPS为1.59美元,超预期 [32] - 预计Q2净销售额及营业利润 [32] - AWS收入略低于预期,AI业务年营收达数十亿美元,同比三位数增长 [36] Duolingo:营收月活均超预期,AI赋能订阅快速增长 - 2025Q1营业收入2.3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6280万美元,净利润3510万美元,均大幅增长 [40] - 日活用户4660万人,月活用户1.302亿人,付费订阅用户达1030万人,均超预期增长 [40]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及全年营收指引上调 [40] ROBLOX:一季度亏损收窄,推出3D AI模型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营收10.35亿美元,预订收入12.1亿美元,调整EBITDA为5800万美元,调整后每股受益为-0.32美元 [43] - 日均活跃用户9780万,月活跃付费用户数2020万,用户总互动时长217亿小时,均同比增长 [43] - 预计二季度及全年收入、预订收入和调整后EBITDA [43] 全球AI动态更新 阿里巴巴:Qwen3正式发布并全部开源8款"混合推理模型" - 4月29日阿里云开源Qwen3系列模型,发布2小时在GitHub获超16.9k星,在多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46] - 系列模型包括2个MoE模型、6个稠密模型,旗舰模型在核心领域竞争力强 [46] - 支持"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支持MCP,Agent能力提升 [47] 小米:开源首个为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联动预训练到后训练 - 4月30日小米开源"Xiaomi MiMo",面向数学与代码领域,推理表现超越更大规模模型 [55] - 推理能力由预训练与后训练阶段协同驱动,已开源四个模型版本 [55]
美企高管:必须摒弃“美国永远领先”想法
环球网资讯· 2025-05-07 06:47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5月5日文章,原题:DeepSeek、Temu、TikTok,中国科技开始领先 2023年7月,当 我们中的埃里克·施密特和基辛格一道与中方官员会谈时,中方似乎还没有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力量。 但当我们中的赛琳娜在19个月后再到中国时,乐观情绪显而易见。深度求索(DeepSeek)和其他人工 智能聊天机器人成为晚餐对话的主要话题。电动汽车疾驰而过,应用程序提供无人机送餐服务。 这就是美国正在与之打交道的国家。中国正在多个科技领域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领先于美国,尤其是在 人工智能前沿。无论从传播科技、使科技实现商业化还是从制造科技产品来看,中国都已经形成真正的 优势。以史为鉴,那些以最快速度采用和传播科技的国家才能胜出。为了赢得科技未来竞争,进而赢得 全球领导地位的战争,美国必须摒弃"美国永远处于领先地位"的想法。 无论是中国的在线零售商希音(SHEIN)、Temu,还是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和TikTok,它们都 已跻身全球下载量最大的应用程序行列。再加上中国的免费开源人工智能模型持续广受欢迎,不难想 象,中国制造的自主"智能体"使用中国模型驱动的服务和产品将安排人们的生活和业务 ...
据Business Insider: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X”寻找通讯主管。
快讯· 2025-05-06 20:45
据Business Insider: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X"寻找通讯主管。 ...
OpenAI放弃营利性转型!奥特曼:非营利组织继续掌控;关税重压下Temu停运中国直邮美国商品;英伟达再推中国特供版AI芯片
雷峰网· 2025-05-06 08:29
跨境电商与关税政策 - Temu因美国130%-150%进口关税压力,宣布停止向美国出口中国产品,全托管链接大规模下架,转为本地卖家供货模式[5] - 美国海关T86政策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2025年5月起中国输美货物需全额报关缴税[5] - Temu美国站全托管卖家4月26日起遭遇商品下架,部分店铺下架比例超50%,截至4月30日全托管业务近乎停摆[6]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哪吒汽车App及官网因流量欠费导致五一期间瘫痪,2023年销量下滑后暴露经营困境,2024年10月被曝裁员、拖欠货款[8][9] - 小米、华为、理想等车企集体将"智驾"宣传改为"辅助驾驶",门店话术显著调整[10][11] - 蔚来调整天津和大连区域总经理,乐道渠道架构加速融合,人事变动频率加快[11][12]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进展 - DeepSeek推出6710亿参数数学定理证明模型Prover-V2,月之暗面同期发布Kimina-Prover,两者均采用强化学习技术[12][13] - OpenAI放弃营利性转型计划,维持非营利架构,强调AGI造福全人类使命不变[18][20] - 英伟达开发中国特供版AI芯片以应对出口限制,样品预计6月交付测试,H20芯片遭禁售或致55亿美元损失[20][21] 互联网与科技企业动向 - 小红书内测"种草直达"功能,计划开放广告跳转至天猫的外域合作[14] - 蚂蚁集团考虑分拆蚂蚁国际在香港上市,该板块收入占集团20%[14] - 小米高管许斐新任国际市场部总经理,雷军职务调整为董事,经营范围新增智能家居销售[15][16] 国际科技产业动态 - 特斯拉内部曾建议马斯克采用SpaceX模式挂名CEO,但遭其拒绝[22] - AMD放弃三星4纳米工艺合作,三星代工因3纳米良率问题丢失高通、英伟达订单[22][23] - Instagram创始人批评AI公司过度追求用户互动指标,忽视答案质量[23][24] 零售与消费电子 - 淘宝闪购提前4天全国上线,整合饿了么资源后订单激增,奈雪首日订单增长200%[9] - 苹果库克回应Siri个性化功能延迟,强调需打磨品质,计划一年内推出[25] - 沃尔沃旗下NOVO Energy因合作伙伴破产裁员50%,调整运营规模[25]
微博上涨2.04%,报8.52美元/股,总市值21.3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5-06 02:48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微博收入总额17.55亿美元,同比减少0.29%;归母净利润3.01亿 美元,同比减少12.2%。 大事提醒: 5月6日,微博(WB)盘中上涨2.04%,截至02:30,报8.52美元/股,成交388.95万美元,总市值21.33亿美 元。 资料显示,微博股份有限公司是人们线上创作、分享和发现内容的领先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将公开、即 时的自我表达方式与平台强大的社交互动、内容整合与分发功能相结合。任何用户都可以创作并发布微 博,并附加多媒体或长博文内容。微博上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不对称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关注任何其 他用户,对任何一条微博发表评论并转发。微博简单、不对称和分发式的特点,使原创微博能演化为快速 传播、多方参与并即时更新的话题流。微博能说明其广告和行销客户向使用者推销品牌、产品和服务。 微博为各种规模的客户提供了一系列广泛的广告和行销解决方案。公司绝大部分的营业收入来自于广告 和行销服务的销售,其中包括社交展示类广告和推广类行销广告。微博基于"移动为先"的理念设计,以简 单的资讯流形式展示内容,并提供与公司平台上的资讯流融合的原生广告。为更好地支持移动格式, ...
微博上涨2.84%,报8.33美元/股,总市值20.8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5-02 21:51
5月2日,微博(WB)开盘上涨2.84%,截至21:30,报8.33美元/股,成交23.31万美元,总市值20.85亿美 元。 5月22日,微博将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实 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微博股份有限公司是人们线上创作、分享和发现内容的领先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将公开、即 时的自我表达方式与平台强大的社交互动、内容整合与分发功能相结合。任何用户都可以创作并发布微 博,并附加多媒体或长博文内容。微博上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不对称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关注任何其 他用户,对任何一条微博发表评论并转发。微博简单、不对称和分发式的特点,使原创微博能演化为快速 传播、多方参与并即时更新的话题流。微博能说明其广告和行销客户向使用者推销品牌、产品和服务。 微博为各种规模的客户提供了一系列广泛的广告和行销解决方案。公司绝大部分的营业收入来自于广告 和行销服务的销售,其中包括社交展示类广告和推广类行销广告。微博基于"移动为先"的理念设计,以简 单的资讯流形式展示内容,并提供与公司平台上的资讯流融合的原生广告。为更好地支持移动格式,微博 已经开发出并在持续精细 ...
深夜爆发!微软大涨超7%,Meta涨4%!AI赛道重燃信心!特斯拉辟谣换掉马斯克:纯属无稽之谈
雪球· 2025-05-02 08:05
昨晚美股科技股大涨,微软盘中暴涨10%,市值一度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一,截至收盘涨7.63%,Meta涨4.23%,亚马逊涨3%等。 01 消息面上,因两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强劲季度财报缓解了投资者对在经济动荡下人工智能发展可能放缓的担忧。 此前,投资者担心特朗普征收关税以及美国经济下行会威胁到AI领域的投资热潮。 然而,Meta平台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好于预期,缓解了这些担 忧。 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在周三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表现非常好",并"具备良好条件应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Meta平台公司公布第一季度销售收入达到420亿美元,并表示未来几个月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这家社交媒体巨头表示,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 16%,高于分析师预期。当季净利润为166亿美元。Meta预计,当前季度收入将同比增长8%-16%。 昨晚美股回升,道琼斯指数一度重返41000点,纳斯达克指数盘中涨超2%,截至收盘,道指涨0.21%,纳指涨1.52%,标普500涨0.63%。 财报超预期 微软、Meta大涨 截至收盘,Meta大涨4.23%,总市值1.44万亿美元。 微软也公布了其第三财季营收和利润均超预期的成绩,Azure云业 ...
美股科技板块大涨,微软和Meta重燃人工智能交易
中国基金报· 2025-05-02 00:10
兄弟姐妹们啊,五一放假,泰勒不放假!今晚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表现。 科技股大涨 5月1日晚间,美股大涨,道琼斯指数一度重返41000点,纳斯达克指数涨超2%,标普500指数涨超1%。 消息面上,因两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强劲季度财报缓解了投资者对在经济动荡下人工智能发展可能放缓的 担忧。 此前,投资者担心特朗普征收关税以及美国经济下行会威胁到AI领域的投资热潮。然而,Meta平台公 司第一季度收入好于预期,缓解了这些担忧。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在周三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公司"表现非常好",并"具备良好条件应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Meta平台公司公布第一季度销售收入达到420亿美元,并表示未来几个月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这家社 交媒体巨头表示,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16%,高于分析师预期。当季净利润为166亿美元。Meta预计, 当前季度收入将同比增长8%-16%。 微软也公布了其第三财季营收和利润均超预期的成绩,Azure云业务表现强劲。此外,公司还给出了乐 观的业绩指引,进一步缓解了市场对科技公司未来表现的担忧。微软周三表示,总收入较上年同期跃升 13%,至略高于700亿美元。营业利润为320亿美元,比分析师的平 ...
马斯克或被特斯拉″踢出局″:天才领袖的宿命还是资本游戏的必然?
搜狐财经· 2025-05-01 23:35
特斯拉CEO更替风波 - 特斯拉董事会3月起秘密联系猎头公司物色新CEO人选,引发市场对创始人权力边界的讨论[1]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30%,市值蒸发超2000亿美元,机构投资者质疑马斯克过度分心管理多家企业[1] - 纽约州共同退休基金等投资者公开质疑CEO跨企业管理的有效性[1] 马斯克与资本市场的紧张关系 - 2018年马斯克推特宣称考虑以每股420美元私有化特斯拉,导致SEC介入调查并罚款2000万美元[3] - 近期在X平台的争议性言论加剧董事会对其影响品牌形象的担忧[3] - 创始人特立独行风格长期令机构投资者不安,形成治理结构隐患[3] 政治博弈的潜在影响 - 马斯克白宫顾问职务变动时间与CEO更替消息高度重合,被英国媒体描述为政治角力结果[4] - 其倡导的"数字化政府"改革与传统官僚体系存在冲突,白宫幕僚长苏珊·怀尔斯被指推动其离职[4] - 作为掌握太空技术、AI等战略资源的企业家,政治影响力可能引发更广泛权力制衡[5] 领导层更替的实质困境 - 马斯克2004年投资630万美元并深度参与产品研发,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个人注资挽救公司[7] - 猎头需寻找兼具传统汽车经验与科技颠覆能力的候选人,但行业人才结构存在断层[9] - 继任者将面临马斯克作为最大个人股东(持股13%)的持续影响力博弈[9][10] 公司治理模式转折点 - 事件反映硅谷"创始人至上"文化的潜在转变,双重股权结构受投资者挑战[10] - 董事会成员包含马斯克亲属等关联方,CEO更替可能为谈判策略而非实质行动[10] - 特斯拉案例或重新定义21世纪科技企业创始人权力与资本力量的平衡[12] 未来情景推演 - 最可能达成阶段性妥协:马斯克减少外部事务投入,董事会暂缓CEO替换程序[12] - 若业绩持续下滑可能再次激化矛盾,马斯克完全退出将导致股价灾难性下跌[12] - 事件本质反映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创始人愿景与公司治理规范的深层冲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