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福州渔博会落下帷幕 现场零售额达3.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22:49
展会成果 - 第十七届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现场零售额达3.5亿元,意向成交额15.6亿元 [1] - 展会吸引泰国、越南、印尼、韩国等超3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全国近500家企业参与 [4] 奖项与荣誉 - 现场颁发138家"金奖企业"、317个"金奖产品"奖项 [3] - 印尼驻上海贸易促进中心、泰国冷冻食品协会等20家获评"优秀组织奖" [3] - 上街弟、滋记、膳食春等10家企业获评"优质电商品牌商家" [3] 特色活动与产品 - 秋官郎品牌携世界最大包心鱼丸亮相,曾于2018年和2019年创造世界纪录 [3] - 8号馆金鱼及休闲渔业展区举办金鱼大赛、首届斗鱼·观背青鳉大赛等活动 [3] - 印尼参展商韩浓首次参会,其海藻类水产品受到欢迎,多家企业有意向合作 [4][5] 展区设置 - 展会设置国际展区、水产预制菜展区、餐饮食材展区、水产加工展区等六大展区 [4]
广东“珠海年鱼+荔枝”CP叩响澳门市场 农文旅合作“多面开花”
南方农村报· 2025-06-15 21:35
活动概况 - 广东(珠海)特色农产品进澳门活动于6月13日举行,主打"珠海年鱼+广东荔枝"组合,以"鲜香+甜蜜"为卖点叩响澳门市场[2][3] - 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珠海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吸引珠海及澳门两地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40余家采购商参与[10][31][32] 珠海农产品核心优势 - **荔枝产业**:珠海荔枝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量近万吨,斗门荔枝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主选育品种"御金球"将于6月底上市,具有丰产稳产、小核率高、风味浓郁等特点[19][20][21][22] - **年鱼产业**:白蕉海鲈占全国50%产量,金湾黄立鱼为标准化养殖典范,乾务鳗鱼以口感卓越著称,形成"幸福渔业"产业集群[26][27] 签约与合作成果 - 珠海供销社与澳门美中集团签约荔枝采购,42家珠海年鱼供应商与36家澳门采购商达成年鱼产品合作[36][37][39][41] - 澳门采购商代表提出将推进"港澳农贸集散中心"建设,畅通港珠澳大桥农产品通道[42][43] 农文旅融合布局 - 金湾区依托区位优势(黄茅海跨海通道、机场改扩建)推动农房改造为创意工坊、康养民宿等,链接港澳资源[51][52][53][54] - 珠海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9348平方公里、岛屿262个),正构建"海洋牧场"产业空间格局,洪湾渔港围绕渔业零售、旅游集散等业态招商[58][59][60][62][63] - 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协会与澳门旅游商会签署农文旅合作意向[68][70]
中国最大渔场的衰退危机
虎嗅· 2025-06-15 21:07
舟山渔业资源衰退现状 - 舟山是我国最大渔场和海鲜商品基地,但"四大鱼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资源急剧减少,捕捞量明显下降[1] - 近5年约10%的"笼子船"因运营困难退出市场,存活船只利润大幅降低[1] -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衰退速度从2013-2017年的年均13%降至2018-2022年的年均4%,但仍呈衰退趋势[1] 衰退原因分析 - 捕捞强度过大:渔船数量过多且机械化程度提升,钢质船和大型网具使效率攀高[2] - 破坏性渔具使用:全球每年2%渔具(约64万吨)成为"幽灵渔具",导致非目标物种兼捕和生态破坏[2][9] - 鱼类种群自我调节:带鱼产卵年龄从1年以上缩短至0.5年龄幼年期[2] - 需求价格双降:福岛事件影响海鲜消费,大黄鱼价格从几千元/斤跌至几百元/斤[3] 渔业经济困境 - 800万元大型渔船现难以转卖,收益无法覆盖贷款利息,5年前同类船只3年可回本[3] - 人工成本比5年前翻倍,但收益下降导致入不敷出[3] - 渔民被迫转向远洋捕捞,依赖冷冻技术实现持续作业[4] 管理机制问题 - 法律缺失:渔民非法律主体,任何公民均可捕鱼导致准入失控[5] - 公地悲剧效应:海洋资源无主属性引发内卷式竞争[5] - 股份制改革后渔船股权向少数人集中,2006年仅30%渔民持有股份[6] - 普惠政策刺激捕捞强度增加,资源分配不均加剧[7] 生态保护措施 - 舟山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仅28.3%,47.1%区域富营养化,赤潮频发[9] - 实施《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十三五"期间拆解1400余艘三无渔船[11] - 年增殖放流15亿单位苗种,海洋牧场累计投入1.5亿元[11] - 公益组织"千岛海洋"8年动员2.89万人次参与净滩,市民参与率达20%[10] 转型建议 - 发展休闲渔业和水产养殖应对人口结构变化[10] - 推广渔具标识技术减少"幽灵渔具",提升捕捞装备现代化水平[10][11] - 试点梭子蟹配额捕捞制度,探索个体可转让配额等产权化管理[7] - 研究长江禁渔政策向海洋延伸的可能性[7]
全球经济未来情景:2030年生产力发展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6-15 16:11
生产力增长趋势 - 全球生产力增长明显放缓 全要素生产率从21世纪初的每年1.6%降至金融危机后的0.6% 发达经济体降至0.4% 新兴市场从2%以上降至0.6% [1] - 生产力差距占全球人均GDP差距的半数以上 凸显其对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性 [1] 2030年生产力发展四大情景 - **情景一:生产力飞跃** 全球GDP增速有望达到4%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 重点投资教育和培训 [2] - **情景二:自动化过载** 技术进步快于人力资本发展 加剧企业、行业和地区间生产力差距 低技能劳动力面临失业风险 [2] - **情景三:人力优势** 生产力增长依赖对现有技术的创造性使用 教育和培训体系重大改革 灵活工作安排提升效率 [2] - **情景四:生产力枯竭** 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发展同时放缓 经济增长乏力 全球合作受阻 [3] 行业生产力表现 - **信息技术和数字通信** 人工智能、云计算推动生产力大幅提升 但面临数据隐私和跨境流动限制 [3] - **金融、专业和房地产服务** 人工智能有望将银行业生产力提高30% 但技术依赖带来风险 [3] - **制造业** 航空航天、汽车等创新密集型行业通过吸纳全球人才实现增长 但面临人才短缺挑战 [3] - **能源和材料行业** 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推动发展 绿色能源技术面临关键材料供应受限 [3] - **教育行业** 在人力资本加速发展情景中获得更多投入 但数字化基础设施不足 [4] 区域生产力差异 - 东亚是生产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2010-2024年高收入经济体劳动生产率是低收入经济体的近10倍 [18][21] - 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拉丁美洲、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21] 企业生产力实践 - 挪威、美国、芬兰等经济体在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生产力方面表现突出 [10] - 先进技术与人力资本的互补性可将生产率提高40% 企业需发挥数据与人的协同效应 [11]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15 06:50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去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 9% [1]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同比增长5 4% 成为全国首个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 [3] - 青岛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513 2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33%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 9% [5] 科技创新与装备突破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 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 [1] - 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投运 具备抗台风能力并开展鱼种筛选试验 [2] -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达62 62自然箱/小时 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2] 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 - 大连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800亿元 海珍品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 [3] - 湛江建成4个深海网箱养殖集聚区 总养殖水体1788万立方米 年新增渔获量2000吨 [4] - 汕头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端化 绿色化发展 湛江推动"湛江湾1号"大型养殖平台下水 [4] 政策支持与金融配套 - 青岛出台政策聚焦8个海洋重点产业 近两年批准281宗用海项目 面积1 98万公顷 [5] - 广东通过《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推出17条海洋牧场支持政策 [5][6] - 大连金融机构为船舶制造 渔业等提供41 98亿元信贷 覆盖2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 [6] 创新生态与平台建设 - 青岛集聚全国30%涉海院士 40%涉海高端研发平台 [1] - 广东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个省实验室 49个省重点实验室 [1] - 中广核"伏羲一号"开展关键技术试验 发挥海上科研实证平台功能 [2]
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58
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历程 - 中非经贸合作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对非援助为主,援建坦赞铁路等项目[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拓展至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双边贸易从1980年10亿美元增至1999年65亿美元[2];2000-2012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贸易额从106亿美元跃升至1985.6亿美元,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对非投资存量从4.9亿美元增至217.3亿美元[3];新时代以来提质增效,贸易额连续4年创新高,2024年达2956亿美元[4] 当前合作成果 - 2024年中非贸易额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贸易结构优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快速增长[4]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存量421.2亿美元,近3300家企业在非洲51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经贸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吸引185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超30亿美元[4] - 创新合作模式:基础设施领域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如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项目;农业领域开展订单化种植和"公司+农户"深加工模式[5] 未来合作方向 -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大:中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优势明显,已为非洲建设多个数据中心,5G技术应用于矿山开采和城市管理[6] - 制度保障持续完善:中国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投资保护协定,与14国建立经济合作工作组,同20多国签署发展伙伴关系框架协定[7] - 零关税政策成效显著: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咖啡进口增70.4%,可可豆增56.8%,18国22种农产品新获输华准入[15]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 先行区战略定位为对非经贸合作新高地,聚焦贸易、投资、金融、人员交往,深化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8][9] - 创新举措包括首创非洲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启动对非新型易货贸易试点、"FTN账户+本币结算"模式,设立中非经贸服务基金[10] - 已实施"非洲百店千品上平台"项目,120余款非洲品牌产品进入中国,在16个非洲国家启动40多个产业项目[10]
技术引领、产业升级、政策保障——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39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 [1]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5.4%,成为全国首个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 [4] - 青岛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513.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9% [6] 科技创新与重大项目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运营,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 [2] - 青岛构建"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创新生态,吸引全国30%涉海院士和40%涉海高端研发平台 [2] - 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 [2] - 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具有抗台风能力和风渔融合示范意义 [2]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每小时62.62个自然箱刷新世界装卸效率纪录 [3] 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 - 大连2024年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800亿元,海珍品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 [4] - 湛江建成4个深海网箱养殖集聚区,总养殖水体达1788万立方米,新增渔获量2000吨/年,产值超2亿元 [5] - 汕头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海洋强市格局初步形成 [5] - 大连辽参集团日加工鲜活海参70万斤,实现捕捞到加工无缝衔接 [4] 政策支持与金融助力 - 青岛近两年批准281宗项目用海,面积1.98万公顷,推进10个创新平台和20个重大项目 [7] - 广东出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及17条海洋牧场支持政策 [7] - 农行大连分行服务2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交行大连分行为相关行业提供41.98亿元信贷 [8]
青海召开冷水鱼领域科技成果推介会 助推产学研融合
环球网资讯· 2025-06-13 23: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围绕冷水鱼产业发展,青海省科技厅部署实施了一大批科研项目,从种苗繁育到养殖技术,从 饲料研发到病害防治,从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各个环节都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有效破 解了制种育种产业瓶颈,冷水鱼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 青海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副处长刘永庆表示,希望借助推介会等成果对接平台,让更多的先 进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引擎动力。 图为专家在推介会现场作专题报告。 祁增蓓摄 推介会上,来自青海大学、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及青海师范大学的 专家,就《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和恢复科技成果转化成效》《青海省鱼类多样性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 作冷水鱼领域专题报告;就《青海三文鱼生态养殖技术》《青海藻-鱼-草-灌生产系统技术研发与示范》 作科技成果路演推介。 三文鱼产品展示与品鉴交流环节,主办方通过烹饪展示、品鉴等方式,让与会者从视觉、嗅觉、味觉等 方面感受青海冷水鱼的独特魅力与市场潜力。 中新网西宁6月13日电 (祁增蓓)6月13日,2025年青海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冷水鱼 ...
天马科技: 北京市天元(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销部分股票期权及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法律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48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批准与授权 - 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相关议案包括激励计划草案、考核管理办法及激励对象名单等 [5][6] - 独立董事关瑞章征集股东投票权以审议激励计划议案,公示期内未收到对激励对象的异议 [6] -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激励计划相关事宜,包括调整行权价格、注销部分期权等 [5][7] 股票期权注销情况 - 因3名激励对象离职,公司注销其已获授但未行权的77,000份股票期权,激励对象人数从126人调整为123人 [9] - 注销依据为《激励计划》规定,离职人员未行权部分需由公司注销 [9] 第一个行权期条件成就 - 第一个行权期为2025年7月9日至2026年7月8日,可行权比例为40%,等待期于2025年7月8日届满 [10] - 公司层面业绩条件达成:2024年鳗鱼出池量15,790.78吨,超过15,000吨目标 [12] - 123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均为"A",满足100%行权比例条件 [12] - 公司未出现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违规分红等负面情形,符合行权资格 [10][11] 行权价格与调整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调整为13.60元/份,授权日为2024年7月9日 [7][10] - 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行权价格及注销部分期权的议案 [7][8]
天马科技:5月鳗鱼外销1629.16吨
快讯· 2025-06-13 20:15
天马科技(603668)公告,2025年5月公司鳗鱼出池约2258.63吨,其中外销约1629.16吨,自用约629.47 吨,销售价格区间为5.4万元/吨~8.8万元/吨。1-5月累计出池约6949.05吨,其中外销约4343.5吨,自用约 2605.55吨,销售价格区间为5万元/吨~8.8万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