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6:43
政策支持框架 - 广东省发布2025-2028年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措施 构建发射牵引、星地服务全产业链生态 [1] - 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性工具 对符合条件项目给予专项债券及前期经费支持 [5] - 通过政府投资基金优先支持前沿技术攻关、火箭卫星研发及星座运营等重大项目 [5] 基础设施建设 - 支持卫星星座及地面站网建设 按节点投资总额给予10%资金支持 单个节点最高200万元 单企业年度累计最高1000万元 [1] - 优先保障商业航天重大项目用地 对先进制造业项目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给予事后奖励 [2] 技术创新与转化 - 推动重大科研设施开放共享 支持空天技术民用转化 开展专利导航及数据库建设 [2] - 将火箭、卫星等产品纳入省首台套装备政策支持范围 按规定享受奖励 [2] 应用场景拓展 - 在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落地示范项目 对创新产品实施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 [3] - 推动卫星数据在金融、能源等领域资产化运营 对完成数据资产合规登记企业给予奖励 [3] 企业培育与融资 - 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 落实所得税减免及奖励政策 [4] - 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机构按实际投资额给予补助 鼓励开发专属科技保险产品 [5] 人才体系建设 - 强化领军人才引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 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6]
广东: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服务在低空经济、太空旅游等前沿领域落地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创新示范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5:38
人民财讯8月19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 —2028年)》。其中提出,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服务在低空经济、移动通 信、物流运输、智慧城市、太空挖矿、太空旅游、应急救援等前沿领域落地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创新示范 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典型标杆案例应用创新产品,通过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等措施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 度。 ...
广东:鼓励商业航天企业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等资质许可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5:35
人民财讯8月19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 —2028年)》。其中提出,支持企业获取资质许可。鼓励商业航天企业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民 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卫星通信网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空间无线电台和卫星地球站执照、北斗卫星导 航产品认证等资质许可,鼓励相关地市对新获得资质的企业给予奖励。 ...
广东:支持星箭产品研制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5:25
广东省商业航天产业政策支持 - 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重点支持星箭产品研制应用 [1] - 将火箭、卫星、关键系统部件及应用终端产品纳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支持范围,可享受奖励 [1] - 对纳入《广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商业航天装备产品,按售价30%给予奖励 [1] - 成套装备最高奖励700万元/套 [1] - 单台装备、单批部件或应用终端产品最高奖励300万元/台(批) [1] - 对符合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装备产品,按售价30%给予更高奖励 [1] - 成套装备最高奖励900万元/套 [1] - 单台装备、单批部件或应用终端产品最高奖励500万元/台(批) [1]
《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印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5:22
人民财讯8月19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 —2028年)》,其中提出,支持卫星星座建设。支持企业投资建设针对民商用领域的卫星星座,为项目 申报核准提供"绿色通道"服务,给予卫星频轨资源协调保障支持。支持企业在粤发展卫星网络、星座建 设,鼓励各地市加大对卫星星座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对于组网成功并投入运营的企业,省有关部门将研 究事后奖励等支持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力,培育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
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北京多部门、平台合力举办投贷联动融资对接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5:10
本次活动聚焦"投贷联动",为科技型企业搭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高效对接的"桥梁",臻知医学、星川 新能源、平方和、东方空间、华龛生物、泰科天润、大橡科技等来自医疗健康、新能源、智能装备、商 业航天、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的14家优质科创企业代表,顺禧股权投资、京国瑞投资、洪泰同创投 资、新鼎荣盛资本、首泰金信等私募股权创投机构负责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 行、招商银行等10家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参会。 在融资对接环节,科创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专注领域、核心优势、经营管理现状及信贷融资需求 等方面情况;私募股权创投机构就企业发展、特色及投资情况等做相应补充;银行机构询问了解市场前 景、盈利等情况,相应推介了各自针对科创企业的创新股债服务和产品,并就企业融资需求进行回应和 表态。 引"金融活水",灌溉"科创沃土"。北京基金小镇将在各级单位指导下,与各方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搭建 具有北京特色的投贷联动平台,持续创新和优化服务,推动形成科技金融新生态,实现"科技—产业— 金融"良性循环,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为深入贯彻中国证监会及北京市相关工作部署,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 ...
百万亿市值的牛市有何不同
北京商报· 2025-08-19 00:19
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综指刷新近十年新高 [1] - 截至8月18日收盘 A股市场共有160只股票总市值突破1000亿元 其中12只股票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2] - 2万亿元日成交额 2万亿元两融余额 显示市场交投活跃 [3] 政策与改革 - 科创板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 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 推动A股制度市场化 [1] - 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 强化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 -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持续优化 科创成长层设立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2] 资产表现 - 银行股等绩优类核心资产表现稳定 工商银行等12只股票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2] - 商业航天 创新药 人工智能等硬科技类资产更受欢迎 估值认可度提升 [2] - 科技类资产在A股总市值中占比提高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资金动态 - 公募基金 保险资金 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 [3] - 居民储蓄转向权益市场 赚钱效应扩大 [3] - 高频量化等短线资金活跃 与长线资金共同作用使市场更稳健 [3] 市场结构 - A股从融资主导转向投融资动态平衡 投资价值迎来市场化重估 [1] - 多层次市场体系持续优化 市场韧性增强 [1] - 2 4亿股民参与并见证A股百万亿市值里程碑 [3]
商业航天领域将培育出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证券日报· 2025-08-19 00:14
行业发射活动与能力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航天科技实现一周三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验证高频次发射能力 年度发射能力有望达到60发以上 [2]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新建三号四号两个发射工位 年度发射能力均为16发 [2] 市场规模与产业集群 - 预计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1] - 商业航天领域有望培育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1] - 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持续加速 2025至2026年主要星座迈入发射加速阶段 [4] 技术发展与成本降低 - 朱雀三号目标将发射成本从4-5万元/千克降低到2万元/千克 [3] - 天龙三号发射价格已降低到2万元/千克 成本效益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3] - 力箭二号和力箭二号重型单位发射成本分别为3万元/千克和1.5万元/千克 [3]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 [1] - 火箭可回收技术突破使单位发射成本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3] 资本投入与融资活动 - 航天驭星完成4.3亿元C+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10亿元 [3] - 资金用于卫星互联网地面基础设施研发和批量化生产 [3] - 蓝箭航天 江苏屹信航天 中科宇航均已启动上市辅导 [3] - 商业航天IPO融资进程持续加速 [4] - 市场资金涌入商业航天赛道降低产业化探索压力 [4] 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 - 沿海加内陆互补发射网络形成 火箭发射速度持续加快 [2] - 地面段发射工位火箭端技术持续演进反哺发射进程提速 [4] - 卫星段地面段以及火箭等相关产业链环节迎来发展机遇 [4] - 2025年将见到更多运载火箭重复发射和低轨卫星组网 [4]
产业与资本共振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21:59
发射活动与成就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于8月17日22时1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于8月17日16时5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航天科技实现"一周三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创下我国低轨卫星星座连续发射新纪录 [1] 市场规模与产业前景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突破万亿元 有望培育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持续加速 2025-2026年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等主要星座进入发射加速阶段 [4] - 商业航天正迎来产业与资本双重爆发 航天驭星完成4.3亿元C+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10亿元 [3] 发射能力建设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实现"接力"发射 验证高频次发射能力 [2] - 海南发射场二期新建三号、四号发射工位 年度发射能力均为16发 总发射能力有望达60发以上 [2] - 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在运营18个 在建7个 合计25个 另有宁波、凉山、阳江发射场处于预备发展阶段 [2] 成本与技术突破 - 猎鹰九号单位发射成本约3000美元/千克 中国商业火箭控制在3万元/千克以内 载荷达10吨及以上 [3] - 朱雀三号目标将成本从4-5万元/千克降至2万元/千克 天龙三号已实现2万元/千克 [3] - 力箭二号单位发射成本3万元/千克 力箭二号重型降至1.5万元/千克 [3]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发射成本 提升运力 [1] 企业融资与上市进展 - 蓝箭航天、江苏屹信航天、中科宇航均启动上市辅导 向A股发起冲刺 [4] - 航天驭星C+轮融资4.3亿元 用于卫星互联网地面设施研发和全球化建设 [3] - 市场资金进入商业航天赛道 降低产业化压力 加速商业闭环实现 [4] 产业基础设施发展 - 沿海与内陆发射网络互补形成 火箭发射速度持续加快 [2] - 地面段发射工位和火箭技术持续演进 反哺卫星互联网发射进程提速 [4] - 2025年下半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力箭二号、智神星一号等新型可回收火箭将首次试射 [2]
不只智选,布局“空天地海”,“赢”在科技未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9:33
硬核科技驱动的投资新时代 - 当前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深海科技为代表的硬核科技领域成为国家战略布局核心与产业升级前沿 [1] - 新质生产力正将幻想转化为现实图景,普通投资者有机会参与成为时代受益者 [1] - 历史表明紧跟国家政策与产业变革方向的投资者能收获时代机遇,如十年前互联网、五年前芯片 [1] 公募机构布局硬核科技 - 永赢基金构建"空天地海"产品工具箱,覆盖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深海科技四大领域 [2][7] - 产品矩阵包含6只特色产品,涵盖被动指数型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精准布局产业链核心环节 [7] - 主动产品如永赢低碳环保智选A、永赢高端装备智选A等深度聚焦特定硬核科技领域 [8] 四大硬核科技领域投资潜力 低空经济 - 2025年为商业化元年,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 [4] - eVTOL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4] 卫星互联网 - 卫星通信是6G技术基础底座,低轨轨道资源竞争激烈 [5] - 2023-2027年卫星制造+发射市场空间达8313亿元,带动6万亿地面设备和5万亿卫星服务市场 [5] 人形机器人 - 2025年进入方案确定与小批量生产阶段,从1到N的帷幕拉开 [5] - 2035年中国工业制造领域市场空间或达1.6万亿元,生活服务领域或达1.9万亿元 [5] 深海科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并列为重点培育方向 [6] - 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6] 产品工具特色 - 通用航空ETF(159378.SZ)为全市场首只低空经济ETF且同类规模最大 [8] - 卫星ETF(159206.SZ)为首只同时聚焦商业航天、6G通信、卫星通信的创新ETF [8] - 主动产品采用"产业专家+基金经理"组合模式,深扎产业一线调研 [12] 投资方法论 - 采用"1+N"权益投资生态图谱,"1"为协同作战的投资研究体系,"N"为多元化产品形态 [11] - 前瞻性预判结构性机会,摒弃简单牛熊思维,聚焦新兴产业趋势 [11] - 投研团队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如实地考察卫星产线、深海材料研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