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miconductor
icon
搜索文档
优迅股份科创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8.8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3:57
公司概况 - 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是国内光通信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模组中,应用场景涵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4] - 公司已实现155Mbps~100Gbps速率光通信电芯片产品的批量出货,并正在研发50GPON收发芯片、400Gbps及800Gbps数据中心收发芯片等新产品 [4] 市场地位 - 2024年度,公司在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5] - 在25G速率及以上的光通信电芯片领域,中国厂商仅占全球市场7%,公司单通道25G电芯片及4通道100G电芯片已在数据中心、5G无线传输等关键领域实现批量应用 [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39亿元、3.13亿元和4.11亿元,净利润为8139.84万元、7208.35万元和7786.64万元 [5]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资8.89亿元,投入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800G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项目等 [6] - 募资项目紧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与未来战略发展规划相符,有助于增强研发实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6] 技术优势 - 公司在收发合一、高速调制、光电协同等关键领域实现国产化技术突破,具备深亚微米CMOS、锗硅Bi-CMOS双工艺设计和集成研发能力 [4] - 公司掌握全套带宽拓展、阻抗匹配、信号完整性补偿等技术 [4]
【公告全知道】稳定币+跨境支付+区块链+无人机+芯片+AI智能体!公司可为稳定币相关场景提供安全保障
财联社· 2025-06-26 22:48
公司动态 - 某公司推出区块链等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 可为稳定币相关场景提供安全保障 涉及稳定币 跨境支付 区块链 云计算 无人机 芯片 AI智能体 鸿蒙等多个领域 [1] - 某公司自研数字人民币流通服务平台 涉及数字货币 军工 区块链 跨境支付 AI智能体 鸿蒙 云计算 国资云等多个领域 [1] - 某公司子公司签订超亿元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销售合同 涉及AI眼镜 存储芯片 半导体 华为 国家大基金持股等领域 [1] 行业热点 - 区块链技术在稳定币 跨境支付等场景的应用持续拓展 [1] - 数字人民币相关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1] - 半导体设备领域出现超亿元量检测设备订单 显示行业需求旺盛 [1]
HUHUTECH International Group Inc. Expands into Europe with Acquisition of German Subsidiary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6-26 20:30
公司收购动态 - 无锡互互科技国际集团于2025年3月7日签署协议,以25万欧元(约2.893万美元)收购Huhu Technologies Deutschland GmbH 100%股权,并于5月7日完成交易[1][2] - 此次收购旨在拓展欧洲半导体行业高纯度气体及化学品生产系统市场,标的公司成为互互科技德国全资子公司[1][3] - 标的公司此前无实际经营,未来将专注于德国半导体行业本地化服务,提供定制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售后支持[3] 战略布局 - 德国市场被视为互互科技全球化战略关键节点,依托其半导体供应链地位辐射欧洲市场[4] - 公司将通过技术专长和本地化服务模式,为德国客户提供一站式高纯度气体及化学品生产系统解决方案[4] 业务概况 - 互互科技是工厂设施管理及监控系统专业供应商,在中国、日本、美国及德国设有子公司[5] - 核心产品包括高纯度工艺系统(HPS)和工厂管理控制系统(FMCS),采用标准化模块软件提升运营效率[5] - 客户覆盖半导体制造商、LED/微电子工厂,以及部分制药、食品饮料企业[5]
重磅!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CPU发布,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
是说芯语· 2025-06-26 19:27
龙芯3C6000处理器发布 -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在北京发布 采用自主设计的龙架构指令系统 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 [1] - 龙芯3C6000可满足通算 智算 存储 工控 工作站等多场景计算需求 已获《安全可靠测评公告》当前最高等级二级认证 [1] - 3C6000性能相当于2023年或2024年市场主流产品水平 完全依赖境内供应链 从指令系统到各种IP核均为自主研发 [3] - 同时发布的还有龙芯2K3000/3B6000处理器 面向智能终端和工控应用 为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3] 龙芯中科公司情况 - 龙芯中科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 销售及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处理器及配套芯片产品与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 [5] - 公司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 截至6月26日收盘股价为122.41元/股 总市值491亿元 [5] - 上市后研发迭代加速 从每年1-2款新芯片提升至4-5款 高强度研发投入提高了效率 [5]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 - 截至2025年5月底 科创板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119家 涵盖芯片设计 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 [5] - 一季度科创板110余家集成电路公司合计实现营收721.82亿元 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44.79亿元 同比增长73% [5] - 芯片设计 半导体设备 晶圆制造等领域表现亮眼 行业收入利润大幅增长 [5]
Chiplet封装,新革命
半导体芯闻· 2025-06-26 18:13
从SoC到多芯片集成的转变 - 行业正从传统平面SoC向多芯片集成转变,封装内部需布置更多智能控制器以确保性能最优、信号完整且无宕机 [1] - 逻辑电路被拆解成多个小芯片(chiplet),通过TSV、混合键合或铜线连接,内部交互复杂度显著提升 [1] - 制程变化、不均匀老化、不同负载及热噪声等物理效应使任务管理难度加大 [1] - 高度定制AI芯片开发成本超1亿美元,需平衡性能提升、功耗节省与共性设计复用 [1] 系统调优与生命周期管理 - 系统需根据实时状态自我调优,依赖虚拟模型或硬件在环(HIL)模型进行软件栈演进 [2] - 芯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设计增添新维度,高端物理接口(如224G以太网、PCIe Gen7)内置微处理器用于控制、认证及固件更新 [2] - 热管理成为多芯片设计核心难题,源于晶体管密度提升、计算单元利用率增加及电阻升高 [2][3] 热管理与可测性挑战 - 3D封装中热密度是关键问题,需设计复杂散热架构应对逻辑单元与HBM、共封光学组件的热影响 [3] - 可测性被忽视,封装后die故障可能导致整个SiP报废,需将测试前移至晶圆阶段并优化chiplet搭配 [3][4] 智能控制单元部署策略 - 外部调控:通过集中式仪表盘或数字孪生模型管理数据,EDA和设备商视其为巨大机会 [5] - 内部自决:芯片内置传感器实现实时决策,但需牺牲面积与功耗且难以追踪逻辑 [5] - 芯片需内置电压、温度等传感器形成实时监控网络,解决chiplet架构中"无法复现"问题 [5] 标准化与弹性设计 - 行业推动统一chiplet部署框架,如UCIe接口、身份认证等,但安全挑战尚未解决 [6] - 内建自测试(BiST)在封装中压力较小,适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但AI数据中心等"永远在线"场景受限 [6] - 冗余设计提升可靠性,需智能开关系统监测并重定向流量 [7][8] 多芯片封装的优势与需求 - 多芯片封装可容纳更多逻辑与存储单元,实现功耗更低、性能数量级提升 [9] - 异构计算结构需更高实时监控能力,以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9]
HDMI 2.2规格,正式发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6 11:49
HDMI 2.2标准发布 - HDMI论坛正式确定下一代视频标准HDMI 2.2,将于今年内陆续推出,最大带宽支持超越DisplayPort [1] - HDMI 2.2带宽从48GB/s提升至96GB/s,关键改进在于全新Ultra96线缆的推出 [3] - Ultra96线缆将获得HDMI论坛认证,并带有清晰品牌标识以便识别 [3] Ultra96线缆技术规格 - Ultra96线缆支持60Hz下16K分辨率和120Hz下12K分辨率,但需色度二次采样 [5] - 支持4K 240Hz分辨率,色深高达12位且无需任何压缩 [5] - 仅标有Ultra96的线缆才能实现出色视频传输效果,需注意识别正品 [5] 性能对比与兼容性 - HDMI 2.2带宽96GB/s略胜DisplayPort 2.1b UHBR20的80GB/s [5] - HDMI 2.2向下兼容,新线缆可与旧端口一起使用,获得最低标准体验 [7] - 新增"延迟指示协议"(LIP)功能,有助于大型家庭影院系统的音视频同步 [7] 市场应用与产品规划 - 首批HDMI 2.2设备预计今年Q4上市,AMD UDNA GPU或为首批采用该标准的显卡之一 [7] - AMD Radeon Pro显卡目前唯一支持完整DisplayPort 2.1b UHBR20标准,RX 9000系列传输速率54GB/s [8] - AMD是否会在工作站GPU上提供完整HDMI 2.2带宽尚待观察 [8] 分辨率与色深支持 - 详细支持矩阵显示不同分辨率、帧率与色深组合下的技术支持情况 [9] - 16位色深在某些情况下需要Ultra96线缆+DSC支持 [9] - 不同颜色标注表示不同线缆和技术组合下的支持级别 [9]
天璇新材料 总经理 周宓确认演讲 | 2025势银(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PRIC 2025)
势银芯链· 2025-06-26 11:46
会议概况 - 会议名称:2025势银光刻产业大会,主办单位为势银(TrendBank),协办单位为深芯盟,承办单位为势银芯链 [14]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9日-10日,地点在安徽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 [6][14][18] - 会议规模约300人,采用"会+展"形式,包含20+光刻产业链嘉宾演讲、三大专场及学术研讨 [15][16][17] 会议内容 - 聚焦极紫外光刻(EUV)、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等前沿技术,探讨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掩膜版等材料的国产化现状与技术瓶颈 [14] - 设置先进光刻技术、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掩膜版与光刻设备三大专场,覆盖全产业链 [15] - 包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学术研讨环节,旨在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16][23] 演讲嘉宾 - 宁波天璇新材料总经理周宓将分享"纳米压印光学胶的研发与进展",该公司是国内纳米压印光学胶头部企业,产品技术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 [4][7] - 其他演讲嘉宾包括中科芯集成电路王成迁、南开大学罗锋、矽磐微电子霍炎等,涵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 [11][12] 行业背景 - 光刻技术是半导体制造关键环节,直接决定芯片性能与生产成本,但国内在高端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掩模版及光刻机等领域仍存在技术差距 [22] - 全球地缘政治摩擦加剧背景下,需加强光刻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大会旨在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23] 参会信息 - 报名费用分两档:6月30日前2600元/人,7月1日后2800元/人,含会议资料、自助午餐及晚宴 [19] - 酒店协议价可通过指定联系人邱阳(15357908260)预订 [21]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军工+人形机器人+无人机+MCU芯片!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重点布局精密轴承和丝杠
财联社· 2025-06-25 22:23
固态电池+军工+人形机器人+无人机+MCU芯片 - 公司参股企业是中国最早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重点布局精密轴承和丝杠 [1] - 公司业务涉及军工、无人机和MCU芯片领域 [1] 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区块链+国产芯片+云计算+华为鸿蒙 - 公司区块链密码相关产品已经在数字货币业务中得到应用 [1] - 公司业务涵盖跨境支付、国产芯片、云计算和华为鸿蒙领域 [1] 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特斯拉 - 公司拟通过股权收购快速进入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1] - 公司业务涉及无人驾驶和特斯拉相关领域 [1]
野村:Meta 在 ASIC 人工智能服务器的野心 - 2_机遇与挑战_复杂的 ASIC 设计,上下游存在重大产量错配
野村· 2025-06-25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TSMC(2330 TT)评级为Buy [3] - ASMP(522 HK)评级为Buy [3] - K&S(KLIC US)评级为Buy [3] - Besi(BESI GR)评级为Neutral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Meta积极的ASIC路线图虽上下游存在显著的数量不匹配,但仍为半导体供应链带来新商机 [1] - 报告更新了Meta潜在的MTIA ASIC规格和2026F可能的出货量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Meta的ASIC计划及市场预期 - CSPs在部署自己的AI ASIC解决方案上愈发激进,Meta计划从2026F开始部署 [1] - 2026F基于MTIA ASIC的博通设计最多量产300 - 400k台,而Meta下游供应链期望在2025F年底到2026F达到100 - 150万台 [2] MTIA ASIC产品情况 - MTIA T - V1.5将于2026F下半年量产,或占MTIA ASIC总出货量的70 - 80%,且芯片尺寸可能比预期大 [2] - Meta的MTIA 1 - 4在不同时间量产,采用不同封装类型,2027F的MTIA T - V2可能有SoIC设计 [4] 半导体供应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半导体供应链需从2026F起关注能否交付更多MTIA ASIC出货量,如台积电能否支持更多3nm和CoWoS产能 [3] - 随着AI芯片面积增大,将推动oW TCB设备在未来AI芯片封装中的应用,ASMP在5月底被一家领先代工厂认定为潜在的第二oW TCB供应商 [3] - 若Meta能持续提升产量,有望成为与AMD和苹果一样的SoIC采用者,值得关注Besi在2026F能否因Meta获得更多混合键合订单 [3]
通富微电(002156) - 002156通富微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5
2025-06-25 17:32
公司概况 - 通富微电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提供设计仿真和封装测试一站式服务,产品涵盖多领域,大股东为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石明达先生,股权结构稳定 [2] - 公司在多地建厂布局,收购 AMD 苏州及槟城各 85%股权、京隆科技 26%股权,南通有 3 个生产基地,产能多点开花,先进封装产能提升带来规模优势 [2] - 2021 - 2024 年营收分别为 158.12 亿元、214.29 亿元、222.69 亿元和 238.8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57 亿元、5.02 亿元、1.69 亿元和 6.78 亿元 [3] 行业情况 - 2024 年半导体行业进入周期上行阶段,消费电子复苏和人工智能创新推动行业向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 6276 亿美元,较 2023 年增长 19.1% [3] - 2024 年全球半导体封测行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市场规模预计达 8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 [3] - 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有八大趋势,包括 AI 驱动增长、亚太 IC 设计市场升温等 [3]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238.82 亿元,同比增长 7.24%,归母净利润 6.78 亿元,同比增长 299.90% [3][4]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60.92 亿元,同比增长 15.34%,归母净利润 1.01 亿元,同比增长 2.94% [4] 投资者关注问题及回复 业务情况及应用领域 - 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产品涵盖多领域,开发多种封装技术并扩充产能,布局顶尖封装技术形成差异化优势 [5] 封装技术优势 - 公司建有多个高层次创新平台,与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取得大尺寸多芯片 Chiplet 封装等成果 [6] 2024 年业务增长领域 - 2024 年公司在 SOC、WIFI、PMIC、显示驱动等核心领域增长,中高端手机 SOC 增长 46%,手机终端 SOC 份额增长 20%,射频领域增长 70%,手机周边领域增长近 40%,消费电子热点领域增长 30%以上,车载产品业绩激增超 200% [7][8] 与 AMD 合作计划 - 2024 年公司与国际大客户合作紧密,在通富超威槟城布局先进封装业务提升市场份额 [8] 重大工程建设情况 - 公司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 [8] 2025 年资本开支计划 - 公司及下属企业 2025 年计划投资 60 亿元,崇川工厂等计划投资 25 亿元用于新厂房建设和产品量产研发,通富超威苏州等计划投资 35 亿元用于现有产品扩产升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