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miconductor
icon
搜索文档
【点金互动易】阿里+液冷,已推出人工智能液冷解决方案,为阿里提供数据中心电源产品,这家公司客户还包括字节、京东等名企
财联社· 2025-09-02 08:34
阿里液冷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人工智能液冷解决方案 为阿里提供数据中心电源产品 [1] - 公司客户包括字节跳动和京东等知名企业 [1] 芯片与服务器产品 - 公司自研产品包括CPU和GPU处理器供电芯片 [1] - 公司产品能够满足AI服务器需求 [1]
先进封装:104页详解半导体封装设备(深度报告)
材料汇· 2025-09-01 23:51
半导体封装技术演进 - 半导体封装的核心作用是实现芯片与外部系统的电连接,通过密封保护、热稳定性增强和机械支撑等功能确保芯片性能 [4][7] - 封装工艺分为0-3级:0级为晶圆切割,1级为芯片级封装,2级为模块/电路卡安装,3级为系统板集成 [5][7] - 后摩尔时代封装技术向高速信号传输、多芯片堆叠、小型化方向发展,满足AI、5G及移动设备需求 [8][10] 传统与先进封装分类 - 传统封装依赖引线框架,以通孔插装(THP)和表面贴装(SMP)为主,引脚数≤1000,封装面积比达1:1.14 [14][15][18] - 先进封装采用凸块、硅通孔等技术,省略引线连接,关键要素包括RDL、TSV、Bump和Wafer [12][19][21] - 先进封装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BGA兴起,21世纪初WLP、SiP、TSV等技术实现高密度集成 [13] 先进封装核心技术 - 凸块技术:金凸块用于显示驱动芯片(成本高),铜柱凸块用于处理器/存储器(电性能优),锡凸块用于图像传感器(可焊性强) [22][23][24] - 倒装芯片(FC):通过焊球直接连接基板,I/O朝下提升封装密度,处理速度较引线键合显著提高 [28][29] - 晶圆级封装(WLP):在晶圆阶段完成封装,扇入型(Fan-in)经济性好,扇出型(Fan-out)支持高I/O数量 [30][31] - RDL技术:重分布IO端口至宽松区域,支持2.5D/3D封装中的电气互联,关键工艺包括光刻、电镀和刻蚀 [33][34][35] - TSV技术:垂直穿透硅片连接芯片层级,2.5D需中介层(如CoWoS),3D直接堆叠(如HBM) [38][42] 封装设备市场分析 - 封装设备占半导体设备价值量5%,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59.5亿美元(430.8亿元人民币) [46][49] - 核心设备占比:固晶机(30%)、划片机(28%)、键合机(23%)、塑封机(18%)、电镀机(1%) [47][48] - 中国封测厂商全球占比25%(长电11%、通富7%、华天4%),但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 [51][52] 关键封装设备技术 - 减薄机:日本DISCO/东京精密占85%份额,超薄晶圆(<100μm)需叠加抛光工艺消除损伤 [55][60][76][80][87] - 划片机:砂轮切割为主流,激光切割兴起(占比38%),DISCO市占率70%,国产化率<5% [89][92][105][113] - 固晶机:全球市场规模10亿美元,ASM/BESI占60%份额,IC贴片机国产化率低,LED贴片机超90% [119][123][124] - 键合机:引线键合为主流,K&S/ASM占80%份额,临时键合(TBDB)技术支持超薄晶圆处理 [125][127][136][138] 工艺与材料创新 - 减薄工艺:硅片旋转磨削实现TTV≤0.2μm,金刚石磨轮粒度与结合剂弹性影响表面质量 [64][68][72][75] - 划片工艺:刀片金刚石密度/粒度平衡切割质量与寿命,激光隐形切割提升晶圆利用率 [96][99][102] - 键合工艺:热超声键合支持100-150°C低温操作,混合键合满足高密度互联需求 [130][131]
Should You Buy, Sell or Hold NVIDIA Stock Post Strong Q2 Earnings?
ZACKS· 2025-09-01 23:46
Key Takeaways NVIDIA reported Q2 revenues of $46.74B, up 56% year over year, beating consensus estimates.Data Center revenues hit $41.1B, fueled by Blackwell and Hopper GPU demand for AI workloads.NVIDIA projects Q3 revenues of $54B with strong margins, while valuation remains elevated.NVIDIA Corporation (NVDA) recently reported yet another stellar quarterly performance, reinforcing its dominance i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semiconductor markets. On Aug. 27, the company reported second-quarter f ...
芯片巨头,股价暴跌
半导体芯闻· 2025-09-01 18:27
Marvell Technology股价表现 - 股价单日暴跌14.37美元或18.6% 收于62.86美元 创近三个月新低[2] - 单日市值蒸发近120亿美元 为费城半导体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中表现最差成分股[2] - 年内累计跌幅扩大至43.08% 同期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13.84%[2] 业绩与市场预期 - 第三季度数据中心营收预计仅持平 未达到市场对高速成长的预期[2] - 云端大客户订单呈现不规则波动 引发市场对客制化AI芯片需求放缓的担忧[2] 业务依赖与竞争格局 - 高度依赖亚马逊与微软等云端巨头客制化芯片业务[2] - 云端客户正积极开发自有AI芯片以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2] - 微软自研AI芯片计划推迟至2028年或更晚 短期可能增加对Marvell需求但长期存在不确定性[2] 分析师观点分歧 - 部分分析师认为市场反应过度 微软延后自研计划反而有利于Marvell巩固供应地位[3] - 另有观点指出公司规模不及博通等大厂 云端客户采用多供应商策略将压缩其利润空间[3] 行业对比与展望 - 博通将于9月4日盘后公布财报 市场将重点关注两家公司在客制化AI芯片与网络芯片领域的竞争力对比[3] - Marvell预期第四季客制化业务转强并带动订单回升 但投资者仍担忧其能否在AI浪潮中维持增长[3]
盘前利空放出 250亿资金鏖战寒武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6:02
公司动态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订单的传言 [2] - 寒武纪股价单日盘中跌幅一度接近9% 全天成交额超过250亿元 [2] - 公司8月股价大涨110.36% 一度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2]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3] - 公司掌握7nm先进工艺物理设计技术 产品应用于思元100/220/270/290/370等多款核心芯片 [4] - 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智能视觉、语音处理、推荐系统等AI场景表现优异 并实现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 [4] - 东吴证券上调盈利预测并给予买入评级 [5] - 股价在快速下跌后获巨量买盘拉升 从跌幅超9%收窄至小幅下跌 [6] 行业趋势 - 申万行业分类下102家A股芯片公司中 66家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 其中3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7家扭亏 15家减亏 [2] - 芯片产业链企业业绩整体向好 代工厂产能利用率攀升 产业呈现需求上扬、预期乐观的积极态势 [2] - 半导体设备自主化加速 外部制裁催化自主化进程 [7] - AI创新周期带动AI芯片、存储芯片(含HBM)及先进封装(含COWOS)扩产 [7] - 国内晶圆厂扩产确定性强 持续逆周期扩产推进关键产线建设和设备国产化 [7] - 美国加征对华关税及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强化国产替代逻辑 设计板块业绩高速增长 [7] - 芯片板块出现轮动现象 源杰科技、利扬芯片当日20cm涨停 华虹公司复牌后盘中大涨超10% [6]
A股九月开门红:创业板指涨超2% 黄金概念股集体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9-01 15:33
新华财经北京9月1日电 A股今日迎来九月开门红,三大股指集体收涨,创业板指领涨。截至收盘,沪指 报3875.53点,涨0.46%,成交12083亿元;深证成指报12828.95点,涨1.05%,成交15416亿元;创业板 指报2956.37点,涨2.29%,成交7327亿元。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83亿 元。 板块方面,黄金概念、CPO、创新药、存储芯片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证券、军工、银行等板块跌幅 居前。 盘面热点 盘面上,黄金概念股集体大涨,西部黄金等10余股涨停。CPO等算力硬件股维持强势,源杰科技等多股 再创历史新高。创新药概念股展开反弹,长春高新等涨停。下跌方面,大金融股集体调整,保险股领 跌。 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300家个股上涨。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周一市场震荡运行,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美联储9月降息已是高概率事件,这将为全球市 场包括A股带来相对友好的流动性环境,不仅助力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减轻人民币汇率压力,也让 A股延续积极表现的逻辑依然成立。具体投资方向上,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 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星石 ...
金时科技等成立技术公司,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4:47
公司动态 - 金时科技全资子公司深圳金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芯屏半导体(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持股新成立的金时硅基重构(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海坚 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与销售 光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 [1]
“未来计算”指数集体走强,关注云计算ETF(516510)、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等投资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9-01 14:03
指数构成与覆盖范围 -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由50只业务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以及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生产设备等公司股票组成[2]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由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的公司股票组成[4] - 两大指数均聚焦未来计算的核心硬件环节及硬件基础环节[2][4] 指数市场表现 -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截至午间收盘上涨1.0%[2]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截至午间收盘上涨1.8%[4] ETF产品特征 - 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3] - 该产品在同标的指数中规模居第一[4] - 产品采用低费率结构(0.15%管理费+0.05%托管费)[4]
行情割裂!千亿市值投机盛行!周末迎来重磅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2:48
大盘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临近6124点与5178点的历史高点连线 突破前通常有小幅震荡或平台整理 [2] - 若突破该连线 历史经验显示市场可能再上涨8-15个交易日后进入至少两个月的宽幅震荡 [2] - 突破后将面临4006点和4184点的关键压力位 [2] - 当前陷入宽幅震荡的概率偏小 需重点关注能否再创年内新高 [2] 市场行情特征 - 8月上证指数上涨7.97% 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大涨28%和24.13% [3] - 但六成个股未跑赢大盘 四分之一个股出现下跌 行情呈现显著割裂 [3] - 微盘股指数出现三连阴 跌幅达4.75% [4] - 资金流向千亿市值大盘股 带动板块内数百亿市值公司上涨 [5] 板块表现与资金动向 - AI硬件成为超级主线 资金从白酒、银行、煤炭转向科技板块 [7] - 工业富联成为首家万亿市值AI公司 标志科技板块地位提升 [7] - 资金流向医药、汽车、商业航天、有色、固态电池、消费电子等板块的千亿市值品种 [5] -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药明康德等大盘股受资金青睐 [5] AI产业动态 - 阿里巴巴AI芯片传闻及业绩大增推动股价跳空上涨12.9% [8] - 多家科技公司发布异动公告或停牌 资金可能流向其他AI科技股 [8] - 芯片半导体企业如沐曦、摩尔线程等加速上市进程 中期利好AI科技 [9] - 美国撤销三星等企业在华授权可能促使国内供应链获得新增量 [9] 重点关注板块 - AI硬件中的中大市值核心品种 尤其是业绩爆发式增长的标的 [7] - 固态电池板块涨幅显著 核心品种值得关注 [9] - 商业航天行业出现拐点 中大市值公司走强 [10] - 有色板块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 关注国际金价能否创新高 [11] - 其他关注领域包括非银金融、金融科技、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 [11] 投资策略建议 - 优先选择产业趋势明确且业绩爆发式增长的核心品种 [7] - 其次关注产业趋势明确但涨幅不大的核心标的 [7] - 可考虑行业即将放量且涨幅未翻倍的核心品种 [7] - 行情割裂背景下可逢低关注相关行业ETF [11]
安集科技- 新应用推动客户产能扩张以促进增长;25 年第二季度净利润超预期;中性
2025-09-01 11:21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安集科技 (Anji Micro 688019SS) 一家半导体材料供应商 专注于化学机械抛光(CMP)液 湿化学品和电镀(ECP)材料等产品 [1]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期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58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2% 超出高盛预期2% 增长主要由CMP抛光液产品线扩张及湿化学品产量提升驱动 [3] * 第二季度毛利润为340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2% 毛利率为570% 较第一季度的557%提升13个百分点 产品组合优化及湿化学品规模效应推动毛利率改善 [3] * 第二季度运营费用率为225% 得益于效率提升 优于预期 研发投入保持高位 达9600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33% 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为20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60% 大幅超出高盛预期12% [3] * 高盛据此将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4%3%3% 主要基于CMP新产品和面向新客户的湿化学品带来的更高收入预期 同时因效率提升导致SG&A比率降低 将2025-2027年运营费用率预测下调0406040505个百分点 [9][10] 业务进展与战略 * 公司在新技术和新客户方面取得扎实进展 铈氧化物钨CMP抛光液在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客户中的采用率增长 并看到封装领域为硅通孔(TSV)和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客户提供CMP抛光液的机遇 [2] * 在电镀(ECP)产品方面 公司继续与客户合作进行大马士革(Damascus)和TSV产品的验证 鉴于ECP材料会保留在器件中 验证标准极高 [2] * 公司已覆盖中国大陆主要晶圆代工厂和IDM客户 并正将业务拓展至中国台湾和日本的新客户 [2] * 公司持续专注于TSV电镀(ECP)和抛光液等新产品 以及海内外新客户 以推动订单增长 [1] * 公司正在宁波和上海扩产 旨在为客户提供平台化解决方案(CMP抛光液 湿化学品 ECP及材料) [1] * 公司向需要大量半导体材料的新材料和先进制程解决方案的扩张前景积极 [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高盛对安集科技维持中性(Neutral)评级 但将12个月目标价从14923人民币上调至17000人民币 [12] * 新目标价基于276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原为252倍) 以及更高的盈利预测 该市盈率倍数基于同行在2026-2027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与2026年预期市盈率的最新相关性 对应公司34%的2026-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 此目标市盈率在公司自2020年12月以来的平均远期市盈率范围内 [12] * 当前股价为17560人民币 较目标价有32%的下行空间 [23] 潜在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 1) 若美国出口限制开始影响中国的成熟制程晶圆厂 将带来进一步的下行风险 2) 供应链风险 公司从海外采购关键原材料(如硅溶胶) 若贸易争端导致无法获取关键原材料 生产可能受到严重干扰 3) 本地需求慢于预期 导致盈利预测下行 [20] * **上行风险**: 1) 若美国对华半导体行业的出口限制取消 可能带来盈利预测的上行 2) 若本地客户能在美国出口限制下成功扩产 将驱动盈利预测上行 [2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市值为294亿人民币(41亿美元) 企业价值为281亿人民币(39亿美元) [23] * 高盛给予公司的并购可能性(M&A Rank)为3级 代表成为收购目标的概率较低(0%-15%)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