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

搜索文档
3000亿中药饮片赛道竞速:解码“港交所中药饮片第一股”新荷花
华尔街见闻· 2025-05-20 11:33
行业转型与公司定位 - 中药饮片行业正经历从"经验传承"到"科学验证"的质变,推动行业资本化进程 [1] - 公司作为国内第二大中药饮片供应商,提供超过770种品种、4900个规格产品,覆盖主要中药需求 [1][4] - 若港股上市成功,将成为"港交所中药饮片第一股",体现中医药现代化转型样本价值 [1] 市场变革四大脉络 - **政策驱动**:15省联盟集采涉及21个品种平均降价29.5%,2024年扩至全国29个品类(55种规格),但强调"优质优价"而非低价竞争 [2] - **细分渠道**:覆盖1000多家医院及8.6万家中医诊所,推出线上平台"金方草堂"优化小订单配送效率 [5] - **专业化分工**:聚焦饮片生产(非全产业链),提升质量控制与运营效率 [6] - **消费场景延伸**:药食同源市场规模达100亿元(2023年),公司计划推出保健品平台"金色荷花"切入大健康消费 [7] 技术与标准优势 - 国内首家获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参与制定31项国家加工标准和7项中药材规范 [3] - 主导制半夏国家标准修订,成果纳入《中国药典》,并推动现代科技融入生产与质量评估 [4] - 通过古法炮制结合现代技术(如降低制半夏毒性)提升用药安全性 [8] 财务表现与战略 - 收入从2022年7.8亿元增至2024年12.49亿元,复合增长率27%,2024年毛利2.13亿元(较2022年增30%) [9] - 费用率优化:2024年销售费用率4.04%(较2022年降1.6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46%(降0.22个百分点) [9] - 双支柱战略:巩固医疗渠道领导地位(80%常用饮片份额)+布局消费端创新产品(如保健品平台) [7][12]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药饮片市场规模2788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4000亿元 [12] - 配方颗粒因疗效争议难以替代传统饮片,饮片仍为中医临床核心选择 [10][11] - 扬子江药业、华润药业等巨头加码布局,凸显赛道潜力 [12]
中药饮片龙头新荷花递表港交所 近三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27%
证券日报网· 2025-04-27 17:47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中药产业被政策明确支持,2025年3月相关部门发布文件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1] - 中药饮片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2788亿元,收入增长14.6%,利润增长22.9%,为医药细分领域增速最快[2] - 全球对中药预防保健价值认可度提升,海外中草药出口需求激增[2] 公司核心战略与竞争优势 - 双支柱战略聚焦"核心市场领导地位"与"面向现代消费者的颠覆性创新",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7%[2][3] - 构建三大关键能力:行业领先标准化体系、创新业务线、先进制造与质控流程,为首家获得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3] -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并被中英药典采纳,通过垂直整合系统实现从农场到患者的全程溯源[3] 业务布局与市场表现 - 覆盖中国30个省份10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机构,2022-2024年医院客户收入复合增长率28.4%[5] - 川贝母和制半夏产品市场份额分别占15%和10%,药店渠道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22.7%[5] - 数字化平台快速扩张:B2B平台金方草堂注册客户超5200家,2025年推出在线药房金方云和保健品平台金色荷花[6] 国际化进展与财务数据 - 境外收入从2022年2610万元增长至2024年5620万元,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台湾及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区[7][8] - 2022-2024年总收入从7.80亿元增至12.49亿元,复合增长率26.5%,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3.8%[8] - 越南取得GMP认证,参与"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香港守创贸易平台助推全球业务[7][8] 资本运作与未来规划 - 赴港IPO旨在拓展全球化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实现业绩与估值双升[8] - 计划通过数字化服务体系(金方草堂、金方云、金色荷花)覆盖超86000家诊所及健康消费人群[8]
新荷花港股IPO:财务造假疑云未散,毛利率下滑成掣肘
北京商报· 2025-04-16 15:0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中国规模较大的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之一,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在中国排名第2位 [3] - 主营产品包括毒性饮片和普通饮片,业务覆盖中国大部分省份及越南、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 [3]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收入分别为7.8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77亿元、1.04亿元和0.89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9%,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4.42%,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3] - 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21.1%降至2024年的17.1%,其中毒性饮片毛利率从29.7%降至19.1%,三年降幅超10个百分点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6.7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达5.58亿元,占营收比例44.7% [5] - 面临1.62亿元银行借款的偿债压力 [5] 上市历程 - 2010年首次申报创业板IPO,2012年因员工举报财务造假被终止审查,举报称其70%销售额涉及虚假交易 [4] - 2020年再次冲刺创业板,因"举报门"事件及自身竞争力问题主动撤回申请 [4] - 2023年10月启动辅导备案后于2024年4月终止,最终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5] 行业与经营挑战 - 中药饮片行业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直接冲击产品售价及成本 [6]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普通饮片和少数毒性饮片,市场需求变化或原材料供应问题将显著冲击业绩 [6] - 向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的销售占比增加导致利润率受压,主要品种原材料成本波动进一步影响毛利率 [3]
中药饮片企业新荷花四闯IPO 递表港交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5 23:49
赴港IPO概况 - 公司第四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此前三次IPO尝试均未成功[1][7] - 2025年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广发证券(香港)和农银国际[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第一家中药饮片GMP工厂,全国第二大中药饮片生产商[1][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提供约770种普通中药饮片和10种毒性饮片,销售4900种规格产品[2] - 普通饮片收入占比保持在83%以上,毒性饮片收入占比13.8%~16.8%[2] - 2023年全国中药市场规模4516亿元,预计2030年达5993亿元;中药饮片2023年市场规模2788亿元[2] - 行业集中度低,前五大市场份额合计仅2.7%,公司作为第二大生产商市场份额仅0.4%[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80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15年增长302.9%[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77亿元、1.04亿元、0.89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14.24%,15年增长134.21%[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022~2024年分别为2768.8万元、7485.3万元、-46.7万元[7] - 贸易应收账款持续增加,2022~2024年分别为4.07亿元、5.08亿元、5.66亿元[8] 毛利率与成本结构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2024年分别为21.1%、18.5%、17.1%[4] - 毛利率下降主因向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销售占比增加,以及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4] - 五大产品(川贝母等)销售额占总收入26.5%~32.7%,毛利率与这些产品价格波动直接相关[5]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960万元、1150万元、1710万元,占营收比1.23%、0.92%、1.37%[6] - 研发人员22名,占员工总数616人的3.57%[6] - 研发投入占比和研发人员占比均低于15年前和5年前水平[6] 行业政策与质量风险 - 中药饮片带量采购持续扩容,2023年覆盖21个品种,2024年扩大至45种[9] - 公司有10个品类入选山东省集采,集采对质量提出更高要求[9] - 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药监局通报,最近一次是2024年10月生产的4批次红花不合格[10]
年入12亿,四川成都中药饮片巨头冲刺IPO,上市之路坎坷
格隆汇APP· 2025-04-10 19:15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四川成都中药饮片巨头,年收入达12亿人民币 [1] - 公司目前正在冲刺IPO,但上市之路较为坎坷 [1] 行业背景 - 公司所处行业为中药饮片领域,属于中医药产业链上游环节 [1] - 中药饮片行业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1] 财务表现 - 公司已实现年收入12亿人民币的规模 [1] 上市进展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IPO进程 [1] - 上市过程中遇到较多挑战和困难 [1]
三闯A股,IPO过会后曾被举报,如今营收5年涨2.43倍!
IPO日报· 2025-04-10 18:30
公司上市历程 - 公司曾三次尝试A股上市未果,首次于2011年通过创业板审核但因财务造假举报被终止审查[1][6][9][10] - 2020年第二次申请创业板IPO,但2021年4月撤回材料[11][12] - 2023年10月第三次启动深交所主板上市辅导,2024年4月终止后转战港交所[12][13] 股权结构变化 - 首次IPO时实控人江云合计享有29.81%权益,第二次申报前提升至54.95%[11] - 本次港股IPO前江云直接持股31.54%,通过国嘉投资持股15.6%,合计47.14%,其子江尔成持股18.1%[13][14][1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8亿元、11.5亿元和12.5亿元,复合增长率27%[1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739.5万元、1.04亿元和8911.2万元,2024年同比下降14.4%[17] - 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22年21.1%降至2024年17.1%,主因原材料成本上涨[19][20] - 2024年收入较2019年增长3.43倍,净利润增长1.94倍[18] 业务概况 - 按2023年收入计算为中国中药饮片行业第二大企业,前五大中增长最快[17] - 客户结构中医院和医疗机构占37%,医疗贸易公司占35.5%[21] - 线下覆盖1000多家医院和连锁药店,线上平台服务超5200家客户[20] 募资用途 - 计划扩大中药饮片产能并升级智能生产系统[21] - 投入草本保健品研发及消费者运营团队建设[21] - 建立越南、马来西亚海外销售渠道[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