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
搜索文档
 全球“首发”下一站,澳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15:46
当我在逛澳门时,我在看什么? 看演唱会?品尝老字号,还是来扫货?都对,但你如果只了解这些,那可就out了!今年澳门向全球特 别是葡语国家推出的首发首店首展,可太好逛了。这背后可能藏着新的生意密码! 我现在就在澳门今年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第二届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博览会(澳门)(简称"第二届 中葡博览会")、第三十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及澳门国际品牌连锁加盟展2025,"三展联动"的现 场。球王贝利的球衣、机器人界的摇滚明星"机器人乐队",还有这个AI礼仪机器人,他们不仅来自中国 内地,也来自葡语国家还有中国澳门的企业。这几天,40多项硬核新产品,都在这里举行了首发。今天 我们带着一个重要问题来探展:为什么澳门可能是国际品牌首发的下一个必选之地。 这两年,"首发经济"这个词可以说是火遍了从南到北的中国城市。什么是首发?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发的 新产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办的首个展,等等。最近商务部发布的一个报告就说了,2025年 中国首发经济的规模可能达到10万亿。 从这次展会我们就能看到,首发的产品往往意味着更时尚、更潮流、更高质量,是很多企业建立自己品 牌形象非常重要的活动。对于城市来说,这些新品发布可 ...
 封关在即!这里有一场精彩的展会等您来参加
 搜狐财经· 2025-10-24 11:08
 展会核心信息 - 2025年海南自贸港将全岛封关运作 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等更开放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 使海南成为全球消费新高地 [1] - 2025海南国际精品消费展览会作为自贸港消费盛会 本届展会规模再升级 资源更丰富 [1] - 展会旨在汇聚全球品牌、全国名优、潮流生活、智能家居等全品类展商 打造一站式采购平台 [1]   往届展会成果 - 累计吸引观众超28万人次 [4] - 接待专业观众及采购商2万余名 [4] - 累计成交额突破3.5亿元 [5]   2025年展会规划 - 展会再升级 打造一站式采购与合作平台 [5] - 设立七大展区覆盖全产业链 [6]   七大展区详情 - 国际品牌商品展区:集结全球好物 设欧洲、亚洲等国别主题区 配套买家团对接会与自贸港商机说明会 [7] - 全国名特优展区:网罗老字号、非遗产品 搭配民乐演奏、茶艺表演等互动活动 [8] - 社交新零售、直播电商供应链展区:涵盖30+热门品类、百万SKU选品池 提供30分钟高效选品对接物流闭环服务 [9] - 珠宝首饰时尚展区:国际高端品牌云集 设珠宝鉴定区与趋势发布会 [10] - 各省区市展区:展示地方经济、科技、文旅成就 通过政企对接会搭建资源桥梁 [11] - 智能家居展区:聚焦绿色低碳理念 打造沉浸式智能生活体验场景 [12] - 跨境电商专区:提供工厂直供+平台驻场 支持"FOB裸价"直采与全链路托管服务 助力"拎包出海" [13]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今天开展
 央广网· 2025-10-23 09:27
 展会概况 -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线下展于10月23日开展,展览以"品质家居"为主题 [1] - 第二期展览总面积达51.5万平方米,设展位2.5万个,集中展示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3大板块 [1] - 参展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 [1]   展会规模与行业地位 - 本届广交会第二期在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及供应链整合能力方面持续领跑全球同类展会 [1] - 首期展览成果丰硕,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优质企业数量、头部采购企业参会数量等12项指标创新高 [1]   参展企业质量 - 本期参展企业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绿色制造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2900家 [1] - 优质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超过10% [1]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参展商推出新推出的AI电动按摩椅等创新产品 [1] - 创新产品已成为公司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新增长点 [1]   行业趋势与前景 - 采购商量质齐升,展现出外贸行业的强劲韧性与活力 [1]
 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 激活消费主引擎动能
 搜狐财经· 2025-10-22 08:51
 上海消费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上海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达796亿元,同比增长3.0% [1] - 节日期间上海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2% [1] - 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5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9万亿元 [4] - 202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30% [5] - 直播零售额规模占全国比重超10% [5]   国际贸易与外贸进出口 - 今年1-9月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34万亿元,增长5.4% [1] - 9月外贸进出口突破4000亿元大关,增速创近两年最快 [1] - "十四五"以来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口岸贸易总额突破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6.5% [9] -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9] - 2024年高附加值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达59.1%,较2020年提高5.4个百分点 [9]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较2020年增长114%,占比约40% [9] - 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达1.4万亿元,增长10.2%,占比突破三分之一 [9]   首发经济与品牌集聚 - 上海首发经济从2.0升级至3.0版本,每年吸引超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举办首发活动 [4] - 2024年各类首店累计达7300余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超18% [4] - 世界知名高端品牌、国内头部品牌集聚度均超90% [5] - 中华老字号累计达197个,数量全国第一 [5] - 上海时装周跃居全球时装周活力指数前五 [5]   商贸流通与平台建设 - 上海大宗商品贸易百亿级平台达11家,千亿级平台达6家 [7] - 上期所全球期货和期权成交量排名跃居第10位 [7] - 上海黄金交易所连续18年成为全球最大场内黄金现货交易市场 [7] - 累计认定337家贸易型总部 [8] - 累计新增早餐网点近6000个 [8]   外商投资与双向投资 - 5年来上海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000亿美元,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5700家 [13] - 在沪外资企业总数近8万家 [13] - "十四五"以来新增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89家、外资研发中心150家,累计分别达1060家和631家 [13] - "十四五"以来上海企业在境外新设企业近2200家,累计增至6500家 [14] - 新增海外存量投资超1亿美元的企业约90家,累计突破200家 [14] - 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额占全市比重提高至36.57% [14]   制度创新与高水平开放 - 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 [16] - 首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89项措施已落地 [16] - 连续成功举办7届进博会,累计展览面积超240万平方米,意向成交金额超5000亿美元 [17] - 上海展览面积稳居全球首位,国际展览面积占比稳超80% [17] -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18大功能板块,每年支撑全国超1/4贸易量数据处理 [18]   贸易新业态与新模式 - 跨境电商年均增速超35%,率先实现四种进出口模式全落地 [10] - 自由贸易账户离岸经贸业务试点企业达636家,离岸贸易收支规模较2020年翻番 [10] - 2024年服务进出口达2521.7亿美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13.3% [10] - 数字交付服务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11.99% [10] - 成为全国首个再制造产品按新品实施进口的试点地区,进口目录拓展至26个 [10]
 稳中提质 蓄势跃升——榆林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搜狐财经· 2025-10-21 15:55
 政策环境 - 政策协同发力,市级有关部门紧密联动推出20余项配套实施细则,形成存量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的良好局面 [1] - 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坚持“红蓝章”审批、联审联批等高效工作机制,并推行考古前置、稳评属地管理等创新举措,项目前期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3] - 全面落实助企税费优惠政策,创新监管方式并上线“驼城扫码入企”平台,制定涉企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指导意见 [5]   工业与能源 -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出较强韧性和活力,通过盘活存量资源、推动闲置煤矿恢复生产、促进新建煤矿投产,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 [1] - 在能源价格市场波动时期,启动金属镁、煤炭收储机制,为丰富宏观调控工具箱、促进市场平稳运行作出探索 [1]   投资与项目 - 下大力气规范招标采购市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和开复工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3] - 常态化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缓解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全市融资担保机构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5]   消费与外贸 - 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展会等方式激发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3] - 成功举办“清爽榆林”系列文旅活动和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等重大展会,促进文旅商贸会展深度融合 [3] - 积极实施“榆商出海”工程,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设立海外仓,稳定运行“榆西欧”货运班列,开放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3]
 大兴全域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1 05:07
 产业发展蓝图 - 大兴区明确发展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未来能源、数字经济、商业航天、农林科技六大主导产业 [1] - 规划“6+5+3”产业发展蓝图,即六大产业功能区、五个产业集聚区、三大发展新片区 [1][2] - 今年以来落地高质量项目突破1000个,京外迁入企业数量、净增规模以上企业数和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2]   临空经济区发展 - 大兴机场通航六年来累计保障进出港旅客近2亿人次、航班超150万架次 [2] - 临空区大兴片区已建成12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共引入市场主体8401家,其中外资企业375家 [2] - 国际会展消费枢纽片区占地7.8平方公里,预计开发总投资超千亿元 [3]   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 采育数字时尚小镇启动建设,已开展两场“小镇夜话”主题沙龙,百余家企业代表参与,30余家达成合作意愿 [3] - 城际铁路联络线全线贯通后,从采育出发最快15分钟抵达大兴机场、20分钟抵达首都机场 [3] - 庞各庄西瓜小镇将重点发力现代农林科技与宠物经济等新兴业态,目前已累计对接各类合作伙伴85家 [3]   永定湾片区规划 - 永定湾总占地面积13.68平方公里,是北京五环路沿线唯一集中连片、大尺度待开发土地 [5] - 该区域规划人均绿地面积将达22平方米,永定公园、念坛公园、清源公园串联成“万亩绿肺” [5] - 未来将配建20余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并拥有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中心等优质医疗资源 [5]
 会展消费数据实验室在京成立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5:35
 公司战略举措 - 北辰集团于10月17日推动数智北京创新中心启动并揭牌会展消费数据实验室 [1] - 公司继9月23日牵头组建人工智能会展生态联盟后 在会展数字化转型领域落下又一关键布局 [1] - 公司联合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电信等各方资源共创实验室 旨在整合公共数据 行业数据及亚奥区域消费数据 [1]   实验室目标与职能 - 实验室将聚焦会展消费数据的深度应用 探索会展与消费融合的新路径 [2] - 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会展产业链上下游 推动行业向智能化 精准化方向转型 [1] - 探索构建技术 场景 数据 模型 标准 资本融合的生态平台 [2]   行业影响与模式创新 - 作为链主企业 此举将强化公司在行业内的引领地位 为会展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 盘活行业存量资源 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2] - 以亚奥区域为典型应用场景 探索会展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为区域经济消费提供新模式 [2]
 商务发布|山东融合赛事与会展 秋季掀起体育消费热潮
 齐鲁晚报· 2025-10-18 17:59
 活动启动与核心安排 - 山东省于2025年10月17日在青岛启动“购在中国·2025山东金秋消费季暨国际消费场景全球推广活动” [1] - 活动由山东省商务厅联合多个省级部门及青岛市政府共同主办 [1] - 启动仪式发布了“2025山东金秋消费季活动安排”、青岛“国际消费场景好评地图”等内容 [1] - 山东省体育局以“好运山东”品牌为核心,推进文体旅商融合,构建国际化体育消费场景 [1]   高端赛事引进与举办 - 今年以来,山东已举办42场国际性赛事 [3] - 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吸引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938名运动员 [3] - 国际柔道大奖赛有全球26个国家及地区的200名选手参与 [3] - “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汇聚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30余名选手,组成8支船队 [3] - 山东还将举办第二届世界室内风筝锦标赛、2025年ITF国际网球大师赛威海站等高水平赛事 [3]   体育旅游场景打造与线路推广 - 山东坚持“体育+”融合发展,构建“体育赋能、场景消费”生态 [4] - 今年秋季将依托“沿黄、沿黄渤海、沿运河、沿齐长城”脉络推出8场“四沿”引领性赛事 [4] - 赛事涵盖武术、田径、定向、自行车等项目,并融入市集、文创、非遗、美食等消费元素 [4] - 国庆前夕,山东已推出11条户外运动精品线路,串联知名景点、特色营地与体育赛事 [4]   会展平台搭建与品牌汇集 - 今年以来,山东成功举办第六届山东体博会,吸引476家体育企业、1200余个品牌参展 [5] - 体博会促成多家国外客商洽谈采购 [5] - 2025黄渤海城市体育联盟(烟台)消费季汇集国内外130余个品牌,展示千余种特色产品 [5] - 活动通过“赛+会+展+游”融合模式,提升城市消费热度与国际影响力 [5]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单日入境外籍旅客数量及占比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民航网· 2025-10-17 19:52
 第138届广交会盛况 - 第138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开幕,吸引超过32000家企业和227家全球合作伙伴参与[1]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自10月10日起从假期客流高峰紧密衔接至广交会客流高峰[1]   广交会期间口岸客流数据 - 10月10日至15日,白云机场口岸日均入境外籍旅客近15000人次,较第137届广交会同期增长4.2%[2] - 10月14日和15日,单日入境外籍旅客连续两日突破18000人次,占当日入境人员数量均超过70%,两项数据均创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开通以来历史新高[2]   口岸通关保障措施 - 设立广交会专用通道,为客商提供便捷服务,例如有德国客商体验了20分钟“丝滑通关”[4] - 提前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动态监测客流并灵活调整候检区域以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削峰”[4] - 在口岸配备AI语音服务设备、多语言咨询机器人,并组建能提供13种语言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实时解答旅客疑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