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

搜索文档
盛业(06069):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电商等新行业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8-18 20: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收入405百万元,同比小幅下降7.1%,净利润203百万元,同比增长23% [7] - 轻资产战略导致收入阶段下滑,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6百万元,同比增长37.0%,占比提升至52% [7] - 净利润快速增长主要因平台客户及放款金额增长,平台累计客户数19,128个,新增1,015个,累计解决资金周转2,780亿元,新增290亿元 [7] - 资金合作方数量和授信额度快速增长,2025H1资金合作方181家,同比增长31%,授信额度38,497百万元,同比增长28% [7] - 供应链资产余额264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自营占比12%,撮合占比88% [7] - 电商业务累计放款超28亿元,覆盖Shopee、Shein、抖音等平台,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E/2026E/2027E营业总收入预测为1,097.31/1,328.74/1,571.74百万元,同比增速12.4%/21.1%/18.3% [1]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97.43/655.01/821.54百万元,同比增速30.8%/31.7%/25.4% [1] - 2025E/2026E/2027E EPS预测为0.49/0.65/0.81元/股,对应PE为22.41/17.02/13.57倍 [1] 财务数据 - 2025H1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6百万元,同比增长37.0%,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194.02百万元,同比下滑29.5% [7] - 2025E/2026E/2027E营业成本预测为290.07/304.58/319.81百万元 [8] - 2025E/2026E/2027E研发费用预测为20.81/25.44/30.30百万元 [8] - 2025E/2026E/2027E ROE预测为10.90%/12.57%/13.63% [8]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2.01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5.26/15.24港元,市净率3.13倍 [5] - 港股流通市值12,118.57百万港元,总股本1,009.04百万股 [5][6] - 每股净资产3.50元,资产负债率66.09% [6]
煌上煌:公司将拓宽金融科技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8-18 19:12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将拓宽金融科技领域 [2] - 通过融合农户、门店等上下游资源深化供应链金融 [2] - 为集团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并减少对外部金融的依赖 [2]
12个月操盘620亿资产,新加坡青年低调挣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21:55
财务表现 - 1至6月净利润约2亿元,同比增长23% [2] - 公司已连续11年盈利,2025年预计为丰收年 [2] - 过去12个月处理供应链资产总额约为620亿元 [4] - 2027年净利润预计接近10亿元 [4] - 1至6月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占营收50% [5] - 净利润同比增长22.9%至202,959千元 [6] 业务转型 - 从自有资金放贷转向平台撮合服务,走轻资产路线 [5]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成为增长引擎 [5]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9.5% [6] - 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收益同比下降94.1% [6]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3.9% [6] - 联营公司业绩同比增长94.1% [6] 资金合作 - 链接资金合作方达181家,同比增长31% [7] - 与无锡、宁波、厦门、青岛国企成立合资公司 [7] - 开展合资公司增资计划以扩大规模和利润 [7] 行业布局 - 基本盘来自基建工程、大宗商品、医药医疗行业 [8] - 潜在市场规模4万亿,供应商超150万家,目前仅占2% [9] - 平台科技服务收益率目前2%,计划2027年提升至2.7% [11] 电商业务 - 电商服务费率最高达5%,传统行业为1%-2.5% [13] - 合作头部电商平台6家,包括抖音、SHEIN、Shopee [13] - 电商资金撮合规模超28亿元,同比增长近8倍 [13] - 与辛巴达达成供应链金融合作 [14] - 2026年计划电商业务全部转为平台撮合 [15] 国际化布局 - 设立新加坡国际总部,落地首笔国际资金周转撮合业务 [15] - 计划探索稳定币在国际供应链资金周转中的应用 [15] 公司发展 - 创始人董志锋38岁,2013年创业,4年后上市 [5] - 服务客户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97% [5] - 累计服务1.9万多家中小微企业,首贷户占比超30% [17] - 通过平台科技服务帮客户降低30%融资成本 [17] 科技布局 - 公司定位为"AI+产业供应链的数智科技公司" [20] - 1.6亿美元建设华东总部,获算力资源超1000P [21] - 与斯坦德机器人合作,落地首笔供应链服务业务 [23] - 预计机器人领域机会在2025年底或2026年爆发 [23]
盛业(06069):2025年中报点评:平台化战略成效显著,高股息凸显价值
国金证券· 2025-08-17 20:5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4.05亿元,同比下降7.1% [2] - 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28.7% [2]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1亿元,同比强劲增长37.0%,占总营收比重突破50.0% [3]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提升94.1%至0.79亿元 [3]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收入下降源于轻资产战略转型,自有资金投放利息收入减少 [3] - 平台累计撮合规模突破2,780亿元,同比增长约29% [3] - 电商领域累计撮合规模超28亿元,同比激增近8倍,覆盖抖音、SHEIN等6家头部平台 [3] - 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落地首笔供应链服务创新业务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买入"评级,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35% [5] - 2025年PE为21.4倍,派息总额9.5亿元,预期股息率高达8.6% [5]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29.5亿元(+10%),2026年增速27%至164.4亿元 [10] - 2025年ROE(摊薄)预计13.1%,2027年提升至37.8% [10] 财务数据摘要 - 2025年预计摊薄每股收益0.51元,2027年升至1.01元 [10] - 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75.13亿元降至2027年的38.54亿元,反映轻资产转型 [11] - 联营公司权益从2023年的5.83亿元增至2025年的15.25亿元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年达27.03亿元,2025年预计12.10亿元 [11] 市场评级 - 近6个月内11份报告给予"买入"评级,无"增持"或"减持"建议 [12] - 市场平均投资建议评分为1.00(对应"买入") [13]
盛业按下AI成长“加速键”:2025年中期净利润增长23%,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超50%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8:5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7.1% 但净利润逆势增长23%至2.03亿元 [1]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达2.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 占总营收比重52% 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1][3] - 公司连续11年保持盈利 连续7年实施高分红政策 2025年度合计派息总额预计达9.5亿元 [2] 平台生态与客户数据 - 平台累计客户数超19,100家同比增长14.4% 资金合作方数量达181家增长31.2% [1] - 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88%同比增长28.3% 中小微企业客户占比超97% 客户留存率超80% [1] - 通过AI Agent技术首次实现信息服务收入超40万元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3.9% [1] 业务结构转型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9.5%至1.94亿元 系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结果 [3] - 轻资产战略显著降低自有资金占用 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3] - 平台链接资金合作方达181家 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高达88% [3] 技术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接近2.7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维持在30%高水平 [4] - 拥有88项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覆盖AI、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4] - AI智能客服、合同智能审核等应用推动人均处理业务量增长27% [4] 新兴产业布局 - 电商领域与抖音、SHEIN等6家头部平台合作 撮合资金规模突破28亿元增长近8倍 [5] - 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落地首笔供应链创新业务 [5] -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超1,900亿元 为业务拓展提供空间 [5] AI技术应用与算力资源 - 引入晶泰控股和交个朋友控股作为战略投资者 增强垂直领域AI技术实力 [6] - 接入无锡雪浪算力中心等三大平台 获得超1,000P智算资源支持 [6] - 平台科技服务费率平均约2% 预计未来从2.1%逐步提升至2.7% [5][6] 国际化战略进展 - 2025年7月将新加坡子公司确立为国际总部 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 [7] - 通过投资达达辛巴达参与东南亚、土耳其等海外市场供应链建设 [7] - 成功落地首笔国际资金周转撮合业务 [7] 创新业务布局 - 布局Web3.0和稳定币应用 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跨境支付成本压降至0.1% [7] - 经营现金流净额35.6亿元 平台合作资方总额突破385亿元 [7] - 创新支付工具可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提升亚太区中小微企业跨境贸易效率 [7] 行业发展趋势 - 供应链金融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大领域迎发展机遇 [8] - 行业面临核心企业信息化不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挑战 [8] - 通过AI、大数据技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周转服务 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产业链效率 [8]
盛业中期股东应占溢利2亿元 同比增加28.66%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9:01
盛业2025年中期业绩 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4 0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 1%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28 66%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20分 [1] 收入结构变化 - 收入下降主因深化轻资产战略 引导客户资金需求通过外部合作方满足 [1]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及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收益减少 [1]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显著增长 部分抵消收入下降影响 [1]
犀塔数据&悟相科技:2025RWA入门100问
搜狐财经· 2025-08-14 16:57
RWA基础概念与核心价值 - RWA是实体资产的"数字分身",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房地产、应收账款、光伏电站等实体资产权属和价值转化为链上可追溯的通证,实现"资产-通证"绑定 [2] - 与传统资产的核心差异在于流转方式:传统依赖银行等中心化机构,流程繁琐耗时;RWA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权属转移瞬间完成且不可篡改 [2] - 作为连接实体与数字经济的桥梁,RWA价值锚定线下资产,避免纯数字资产脱离实体的风险,例如商业地产RWA与房产租金收益、市场估值直接挂钩 [2] - RWA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房地产/工业设备等实物资产、债券/应收账款等金融资产、知识产权/碳信用等无形资产,不同类型通证化难度各异 [2] RWA技术架构与支撑 - 区块链平台是基础载体:以太坊等公有链适合中小型项目,Hyperledger等联盟链用于企业间隐私交易场景,多数RWA项目选择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兼顾效率与能耗 [3] - 智能合约是"自动化引擎",可预设收益分配、权属转移等规则,例如商业地产RWA根据租金到账情况自动向通证持有者分发收益 [3] - 预言机从多个独立数据源获取链下资产状态/市场价格等信息,经节点验证后上链,确保RWA与实体资产价值实时同步 [3] - 跨链技术通过"锁定-铸造"机制实现RWA在不同区块链网络间流转,隐私计算技术如零知识证明可平衡透明度与隐私保护需求 [3] RWA行业应用场景 - 房地产领域实现"碎片化投资":价值千万的写字楼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拆分为小额通证,降低投资门槛并提升产权流转透明度 [4] - 供应链金融中,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RWA可快速融资,智能合约自动清偿债务大幅缩短融资周期 [4] - 绿色能源领域光伏电站/风电项目RWA将发电量、补贴收益、碳减排量等数据上链,投资者可追踪资产收益与环保贡献 [4] - 文化领域艺术品/非遗资产RWA实现"保护与流通并重",智能合约可限制频繁交易保护文化完整性,收益用于传承人培养 [5] 全球监管与发展趋势 - 全球监管呈现多样化:美国纳入证券法框架,欧盟对非证券型RWA分类监管,新加坡/中国香港通过"沙盒监管"鼓励创新 [6] -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正研究跨境监管原则推动全球协同发展 [6] - 未来AI将优化RWA资产估值模型,DAO可能参与资产治理,教育资产/医疗数据RWA探索有望推动资源公平分配 [6] - RWA通过技术创新与传统金融互补,构建更高效、包容的价值流动网络,降低普通人参与门槛 [7]
盛业(06069) - 有关自愿性公告之补充公告
2025-08-08 20:0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公告设立新加坡国际总部[3] - 设立总部旨在支持国际业务拓展,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拟将稳定币应用整合到现有服务及方案中[7] - 相关计划处初步研究阶段,仅特定场景测试[8] - 探索稳定币应用可提升效率、降成本、改善体验[10]
202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金融科技现状 技术和场景创新有利于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组图】
前瞻网· 2025-08-08 12: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供应链金融科技落地产业、拓展服务范围面临诸多困局 但数字技术赋能、平台支持、政策催动及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其提供破局路径 通过技术创新、价值跃迁、模式创新等途径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2023年供应链金融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57%的企业创新程度较低 13%几乎无创新 仅28%具备一定科技创新系统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成为关键手段 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对接金融产品 提升中小企业协同能力与供应链竞争力 [4] - 数字技术具体作用包括: - 物联网实现实物资产全流程管理 自动同步交易数据 [5] - 区块链建立分布式信任机制 支持信用拆分传递 [5] - 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共享 优化风控与运营环节 [5] - 大数据+AI提升数据处理与预测能力 覆盖营销、风控等场景 [5] - 云计算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 5G保障工业数据传输效率 [5] 产品与场景创新 - 技术创新驱动供应链金融产品双维度升级 提升融资能力、资金管理效率 降低企业成本并稳定产业链 [7] - 场景创新通过扩展生态体系 实现服务向多产业跃迁 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 提供更全面高效服务 [9]
乐享课堂:企业融资如何选择保理模式?有追索权和无追索权保理的风险对比
搜狐财经· 2025-08-06 09:20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保理业务已成为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的重要工具。其中有追索权与无追索权保理的选 择,直接关系企业风险与资金成本。 有追索权与无追索权保理并非简单的优劣之分,而是适用场景不同的金融工具。企业决策时需考量自身 资金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买方信用状况。明智的选择不仅解决资金困境,更能重构企业风险格局。 供应链金融旨在优化供应链资金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提升整体供应链的竞争力。而保理业务,作为 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 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通常是银行或专业保理公司),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 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其中,按是否承担买方信用风险来分类的话,可以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谓的"无追索权"通常只是相对的。当因贸易纠纷(如货物质量争议)导致应收 账款无法收回时,保理商仍可能保留追索权。真正的无追索权往往仅限于买方信用风险。 因此,无追索权保理适合那些对资金回笼要求高、急于转移应收账款风险,且对购货商信用状况不太确 定的供应商。例如,在一些新兴行业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