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搜索文档
快乐成长,安全无忧——2025广东开学第一课(秋季)8月31日全网首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8:19
经 经视频 21 21财经 高 6 百度度假区 2025,爱你爱我 由全国科普基地长隆度假区独家冠名的 2025广东开学第一课(秋季) 8月31日19:00准时开讲! 邀请诸多"身怀绝技"的"成长守护者" 陪你一起迎接新学年,新学期 快乐开学! 三三十六 8月31日19:00全网首播 快乐成长,安全无忧! 安全是中小学生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底线 守护好安全底线, 就是在强化托举全省中小学生快乐成长的基石。 户 周市 同文 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指导,广东经济科教频道主办的 2025广东开学第一课(秋季)将于8月31日19:00网络 首播,9月2日20:00在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及广东广电 网络播出。 首播平台 经视频APP、21财经APP、广东经视抖音号 转发平台 欢乐长隆视频号、经视频号、南财视频号、广东经视微博 广东禁毒媒体矩阵号、广东市场监管媒体矩阵号、 安安科普媒体矩阵号等 播出时间 8月31日19:00网络首播 9月2日20:00广东经济科教频道播出 分会场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非洲发现剧场 1、广东开学第一课直播间二维码 网址:https://app.21jingji.com/h5/2025/08_kxdy ...
姜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引导更高水平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湾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7:35
8月30日,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姜波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持续加强内地和港澳金融领域的合作,推进大湾区的金 融改革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 其中,港澳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例如,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降低港澳金融机构参 股内地保险公司的标准,鼓励港澳银保机构在内地市场进一步发展,目前已完成相关法规修订工作。 姜波介绍,下一步将围绕"双向开放、互联互通、风险防控"三大方向持续用力,推动大湾区金融开放与 合作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双向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引导更高水平、专业化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湾区;鼓励两地银行保 险机构深耕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支持内地金融机构依托港澳平台"走出去",打造面向全球 的服务基地。 深化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例如,2024年"跨境理财通"北向通中增加了内地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产 品;在横琴新街坊增设澳门版智能柜台,为澳门居民提供部分非现金金融服务等。 陆续出台金融支持大湾区政策。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多个部门合作印发有关"南沙30条"的指导意见,在跨 境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航运金融方面给予南 ...
金改前沿|中国太保业绩会直击:新能源车险已盈利 坚持股息价值策略配置权益资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30 17: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 [1] - 归母净利润达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 [1] - 截至8月29日A股股价年内累计上涨22%,市值突破3800亿元 [1] 寿险业务表现 - 寿险净利润占比超7成,新业务价值达95.44亿元,同比增长32.3% [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大幅上涨156.1%,规模保费416.60亿元,同比增长82.6% [2] - 个险与银保渠道对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分别为60%和37.8% [2] - 代理人数量约18.6万人,13个月及25个月留存率整体提升 [3]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实施"2+N"渠道建设策略,涵盖个险、银保、团政及互联网等多渠道 [2] - "大康养"战略成效显现:南京养老社区开业18个月满住,带动上半年长险转换保单超1500件 [3] - 养老服务与保险主业双向赋能,推动从保单经营向客户经营升级 [3] 新能源车险业务 - 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从14.1%升至19.8% [4] - 服务车辆数超536万且已实现盈利,家用车综合成本理想但商用车超100% [4] - 与6家主机厂深度合作,其保费占比近50%,综合成本率理想且市场份额达17% [5] -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风控,重点关注大中城市因使用性质变更导致的赔付成本上升 [5] 投资管理 - 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3.77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5% [7] - 投资资产规模2.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近10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4.7% [7] - 国内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固定收益投资侧重长期利率债及ABS、REITs等创新型资产 [7] - 权益资产配置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及黄金等新业务试点 [8]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每股1.08元,高于同期营运利润增速 [8] - 公司坚持专业稳健经营,持续与股东分享发展成果 [8]
中国太保(601601)1H25业绩点评:净利润和净资产表现环比改善 NBV延续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30 17:13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归母净利润278.9亿元 同比增长11.0% 较1Q25的-18.1%显著改善 2Q25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36.5%至146亿元(上年同期84.4亿元)[1] - 净资产2,819亿元 较年初下降3.3% 但环比增长6.9% [1] - 新业务价值(NBV)95.4亿元 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2.3% 新业务价值率(NBVM)15.0%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1][2] 保险业务结构 - 个险新单保费同比下降7.7% 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大幅增长95.6% 2Q25单季个险/银保新单保费分别同比增长6.6%/45.7% [2] - 新单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显著提升至42.5% 产品结构调整明显 [2] - 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0.9% 其中车险/非车险分别增长2.8%/下降0.8% 非车险增速回落因优化业务结构及信用保证保险规模下降(1H25减少6.12亿元)[2] 投资表现与配置 - 非年化净/总/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7%/2.3%/2.4% 同比下滑0.1/0.4/0.6个百分点 主因利率平稳导致债券公允价值变动不及同期 [1][3] - 股票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11.0% 基金规模增长16.1% 增速快于整体投资资产 股票投资中计入OCI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至33.8% [3]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财险综合成本率(COR)96.3%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车险COR 95.3%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2] - 费用率26.8% 赔付率69.5% 同比分别下降0.7/0.1个百分点 受益于报行合一及业务结构优化 [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1/568/613亿元 增速15.9%/9.0%/8.0% [3] - 预计同期NBV分别为164/181/199亿元 增速23.4%/10.4%/9.9%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V倍数0.65/0.61/0.57倍 [3]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德州市中心支公司 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基本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16:43
核心观点 - 中国人寿财险德州市中心支公司通过政策性完全成本保险、商业性保险及"保险+期货"模式构建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覆盖三大主粮作物并延伸至收入保障和价格风险管理 同时通过风险减量技术和服务创新实现从灾后赔付向事前干预的转型 全面支持德州市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1][4][6] 政策性保险承保情况 - 累计承保政策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441.67万亩 承保面积居全省系统16家地市公司首位 [1] - 为34.8万户次种植户承担风险责任43.11亿元 支付赔款4881.94万元 [1] - 武城县承保玉米完全成本保险6.68万亩 暴雨灾害后向1574户农户支付赔款704万元 其中绝产面积6500亩 [2] - 平原县承保小麦和玉米59.3万亩 承保率达93% 承担风险保障5.78亿元 成为全省系统"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第一县" [3] 商业性保险创新 - 开办商业性小麦气象指数保险和保额补充保险 保障金额覆盖市场价值与完全成本保险的差额 实现从"保成本"向"保收入"升级 [4] - 商业性小麦气象指数保险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低温冻害、倒春寒、风灾等指数按约定标准赔付 [4] 保险+期货模式 - 在禹城市开展大豆玉米带状种植"保险+期货"试点 三年累计承保21.54万亩 涉及农户1729户次 [5] - 提供风险保障2.22亿元 实现赔付996.19万元 通过期货市场对冲价格下跌风险 [5] 风险减量服务 - 联合农业农村局建立"保险+农技"服务队 在关键县区开展农事巡田活动 发放近2万份科技明白纸指导田间管理 [6] - 投入专项资金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农作物全周期风险管护 构建小麦玉米病虫害预测模型 [6] - 在产粮大县建立智慧农业服务站 配备土壤墒情监测仪等物联网设备 并与科研机构共建种质资源灾害数据库 [6] 保障方案升级方向 - 围绕德州市"五个一"工程研究全产业链综合性保障方案 支持高质量农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 [6]
农行!又又又被举牌!
券商中国· 2025-08-30 16:27
险资举牌不歇脚! 港交所披露易最新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8月26日增持829万股农业银行H股股份后,于当日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15%,根 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发举牌。 在此之前,平安人寿曾在2月17日、5月12日分别举牌农行H股,所持该行H股数量占其H股总数分别突破5%、10%。而此 番举牌,也是平安人寿半年内第三次举牌农行H股。 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7家上市银行被险资举牌。其中,农行H股、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均被三度举牌,郑州银 行H股获四度举牌。 三度举牌农业银行 据统计,截至8月29日收盘,农行A股股价年内涨幅37.4%,位居A股上市银行第一;农行H股年内涨幅超过25%,居国有 大行第一。 数据显示,上半年农行实现营业收入近3700亿元、净利润近14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8%、2.5%。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 规模达46.9万亿元。 根据安排,农行拟以每股派现0.1195元(含税)进行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合计派现规模超418亿元,占该行上半年归 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 举牌潮不止 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7家上市银行被险资举牌,农业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均被三度举牌,郑 ...
中国太平(00966)分红险转型取得成果,中期业绩彰显改革成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8-30 16:21
行业变革趋势 - 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持续下行跌破2% 保险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1] - 2025年一季度寿险公司新产品中分红型产品占比已近四成[1] - 未来三年分红险市场增量预计将超1.8万亿元[1] 中国太平产品结构转型 - 太平人寿长险首年期缴保费中分红险占比高达87.1%[1] - 新单长险结构中分红险占比达到91.3%[1] - 分红险采用"保证收益+浮动分红"风险共担机制 与传统寿险固定收益刚性兑付不同[1] 分红险产品优势 - 通过精算技术将预定利率设定在更保守水平 从源头降低利差损风险[1] - 长期持有特性使退保率较传统产品低40%以上[1] - 监管要求建立分红平滑储备池机制 能有效缓冲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波动[1] 风险抵御能力提升 - 2025年上半年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受不利情景负面影响幅度由30.5%大幅缩减至5.5%[1] - 展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1] 战略转型实施路径 - 公司2024年下半年率先启动转型工作[2] - 形成"观念引导+技能提升+政策配套"立体化推进体系[2] - 通过多次全层级会议 专项培训与深度宣导实现思想高度统一[2] 具体配套措施 - 在产品 考核 价值体系 培训 宣传 服务六大关键领域推出配套举措[2] - 将分红险销售纳入核心考核指标 优化分红险价值核算标准[2] - 通过两个月的集中销售实战"以战代训"提前验证策略有效性[2] 2025年执行成果 - 产品端聚焦分红险投放 压缩非转型导向产品规模[3] - 考核端加大分红险业务权重 建立与转型目标挂钩的激励机制[3] - 资源端将服务资源向分红险倾斜 优先为分红险客户匹配集团康养 医疗等生态服务[3] 市场认可与估值提升 - 中金公司将其目标价上调25%至28.4港元[3] - 指出分红险转型领先同业 看好负债端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空间[3] - 投资端聚焦"长期价值+稳定分红"资产 探索境外债券配置补充固定收益[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同比高增22.9%[4] - 内含价值达到2235.91亿港元 较去年末增长8.1%[4] - 集团公司股东应占每股总内含价值达到53.03港元 较去年末的48.57港元高增9.2%[4] 行业示范效应 - 公司树立从规模扩张到价值优先的转型标杆[7] - 经验将推动更多险企加速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7] - 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7]
透视上市险企半年报:寿险与财险协同并进,转型棋落中盘
搜狐财经· 2025-08-30 15:10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3.74万亿元,同比增长5.04% [2] - 人身险保费单月增速维持在16%高位区间 [2] - 上市险企在保费端与盈利端展现较强韧性,多家公司核心财务指标实现稳健增长 [2] 主要上市险企财务表现 - 中国人保净利润同比增长16.9%,新华保险净利润同比增长33.5% [2] - 中国太保和中国太平实现双位数净利润增长 [2] - 中国平安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8.8% [2] - 中国人寿总保费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3% [2] - 阳光保险总保费收入808.1亿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7.8%),内含价值128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 [3] 寿险业务转型成效 - 行业向分红险转型,部分上市险企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收入比例超50% [3]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同比增长20.3%),中国平安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中国太保95.44亿元(同比增长32.5%) [3] - 中国太平新业务价值61.81亿元(同比增长22.8%),中国人保49.78亿元(同比增长71.7%),阳光保险40.1亿元(同比增长47.3%) [3] - 中国人寿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3] - 人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5.13亿元,同比增长14.5% [4] - 阳光人寿浮动收益型与保障型产品占比超50%(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新业务价值增速47.3% [4] 财险业务发展 - 财险业总保费9644.56亿元,同比增长4.2% [5] - 人保财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平安产险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5] - 太保产险保费收入1127.60亿元(同比增长0.9%),阳光财险252.7亿元(同比增长2.5%),太平财险178.2亿元(同比增长4.6%) [5] - 车险保费收入4504.82亿元,同比增长4.5% [6] - 非车险业务快速发展,阳光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12.5%),保费占比50.6%(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6] 成本控制与投资表现 - 中国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众安保险9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7] - 阳光财险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0.3个百分点,车险业务同比优化1.6个百分点 [7] - 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同比增长4.2%),总投资收益率3.29% [7] - 中国平安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7] - 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7] - 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7] - 阳光保险总投资收益107亿元(同比增长28.5%),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1% [7]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通过渠道优化、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生态构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8]
新华保险杨玉成的新人设:最懂股市的险企董事长
第一财经· 2025-08-30 13:44
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上半年投资表现亮眼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9%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公司强调其投资价值并详解资产端策略 [2][3][6] 股价表现 - A股股价8月29日收盘报68.24元 单日涨幅5.49% 盘中最高触及71.16元 [2] - 年内A股和港股表现亮眼 被视为保险股风向标 [2] 投资策略 - 重视高股息股票配置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形成稳定股息现金流和净投资收益率 通过OCI账户平滑利润波动 [6] - OCI类高股息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306.40亿元增长至上半年末374.66亿元 增加68.26亿元 [6] - 固定收益方面保持战略定力 做好超长期债券跨周期匹配 [6] - 权益投资优化配置结构 控制波动获取长期稳健超额收益 [6] 鸿鹄基金进展 - 与中国人寿联合成立试点基金 一期完成建仓且收益良好 二期主体建仓完成 三期7月启动 [8] - 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标的需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 [8] - 新华保险计划累计出资462.5亿元 中国人寿累计出资350亿元 [8] - 上半年试点基金风险指标低于基准 收益指标高于基准 实现功能性与盈利性双丰收 [8] 举牌动向 - 2025年先后举牌杭州银行与北京控股 通过协议转让受让杭州银行3.30亿股股份 总价款约43亿元 持股比例达5.87% [11] - 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北京控股15万股港股 持股比例达5% [11] - 未来举牌将综合考虑宏观环境、标的长期价值、负债端匹配程度及战略协同 相机抉择 [11] 行业背景 - 利率下行和负债端成本刚性使保险资产端面临挑战 固定收益资产安全垫变薄 [4][5] - 监管鼓励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8]
这家金融央企换帅!上半年业绩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3:38
公司管理层变动 - 中国再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春雷到龄退休 由党委副书记、总裁庄乾志接任党委书记并拟任董事长 需经公司治理和监管核准程序[1] - 庄乾志成为集团第七任一把手 也是继和春雷后第二位由二把手直升的负责人[1] - 和春雷在中国再保工作26年 拥有直保、再保、资产管理等领域管理经验 2022年9月升任董事长[2] - 庄乾志2021年加入中国再保 历任副总裁、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总裁 2022年11月升任总裁[2] - 庄乾志为北京大学金融学经济学博士 曾著有《银行发展:市场化与国际化》《集团治理与管控》等著作[2] - 庄乾志曾任中国建设银行多个部门经理、中国建投集团多个部门总经理、西南证券执行董事副总裁、建投华科投资董事长等职 经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投资、IT等领域[3] 公司战略与经营表现 - 公司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战略目标 实施蓄势发力期、发展突破期、跃升赶超期三步走战略安排[3] - 集团简称从"中再集团"变为"中国再保" 凸显再保险国家队特征[3] - 总保费收入从2021年1627亿元增至2024年1785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64亿元增至2024年106亿元[3] - ROE从2021年6.84%升至2024年10.74%[3] - 2024年上半年实现总保费收入1038.35亿元 同比增长3.4% 保险服务收入510.56亿元 同比下降1.4%[5]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 同比增长9.0% 年化ROE达11.75%[5] - 财产再保险境内业务综合成本率95.83% 境外业务86.95%[5] - 人身再保险实现净利润28.53亿元 同比增长13.6%[5] - 财产险直保实现净利润10.08亿元 增长80.0% 综合成本率97.15% 下降2.48个百分点[5] 投资业务表现 - 截至6月末总投资资产规模4488.77亿元[5] - 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4.31% 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72% 同比分别下降0.35和0.18个百分点[5] - 实现总投资收益95.84亿元 同比略降0.7% 净投资收益73.21亿元 同比增长4.9%[5] - 下半年将增加长期性、稳定性权益战略资产配置 加强多元化配置 提升组合确定性[6] - 做精做细大类品种投资 提升投资策略适应性与交易执行力 把握结构性机会[6] 资本市场表现与子公司发展 - H股(01508 HK)2024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327% 涨幅居港股保险板块首位 近期刷新历史高位[4] - 对中再巨灾公司增资约1.5亿元 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至2.76亿元[7] - 中国再保持有中再巨灾51.87%股权 通过中再产险持股25.34% 合计持股77.21% 成为一级子公司[7] - 中再巨灾在集团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居重要地位 已构建中国巨灾风险地图、数据库和综合性模型体系[7] - 将推动中再巨灾深耕巨灾模型研发创新 提升技术实力 服务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7]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现为中央金融企业[1] - 财政部持股11.45% 中央汇金持股71.56%[1] - 再保险保费规模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八[1] - 被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认定为中国境内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