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面对千亿元市场规模 相关标准如何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环球网· 2025-10-22 09:30
行业标准建设 - 中国已发布22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 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1] - 标准体系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等国家标准在行业内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促进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健康有序发展 [2] 回收技术与经济效益 - 通过实施应用标准 部分企业镍钴锰回收率达99.6% 锂回收率达96.5% [2] - 预计到2030年 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系列标准推动实现整体能耗降低30%以上 [3] 资源回收与环保要求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国家标准要求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 锂的回收率不低于85% [3] - 标准促进企业投入研发先进再生技术 最大程度回收重要金属资源 [3] - 系列标准规定了有害物质处理流程 确保再生利用环节污染可控 [3] 关键材料与产品标准 -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明确了再生黑粉的定义、分类、化学成分含量等关键技术要求 有利于提升国内产品质量 [2] - 禁止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使用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产品 [3] 国际合作与未来发展 - 中国牵头的《电池回收利用深度放电通用指南》IEC国际标准提案已成功立项 [3] - 动力电池富含锂、钴、镍等重要金属 高效提取和再生利用这些金属对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破千亿元
人民日报· 2025-10-22 08:55
行业市场规模与前景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 政策与标准支持 -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的国家标准研制发布 [1] - 国家标准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 回收产业链标准建设 - 在收集储运方面,已研制相关国家标准,覆盖动力电池收集、分类、包装、运输、装卸与搬运等环节,保障退役动力电池的溯源管理与安全环保 [1] - 在物理处理方面,开展了动力电池拆解、放电、破碎分选等国家标准制修订,促进了物理处理规范化发展,保障过程的安全与环保 [1] - 在化学再生方面,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围绕再生利用中间产品、检测方法与三废处理,规定了再生利用技术和环保要求,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行业节能降碳 [2]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二〇三〇年预计破千亿元
人民日报· 2025-10-22 05:47
行业市场前景 - 行业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 政策与标准化支持 -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发布 [1] - 标准化工作围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展开 [1] 收集储运环节 - 已研制面向动力电池收集、分类、包装、运输、装卸与搬运等需求的国家标准 [1] - 标准保障退役动力电池在回收过程中的溯源管理与安全环保 [1] 物理处理环节 - 开展了动力电池拆解、放电、破碎分选等国家标准制修订 [1] - 标准有效促进了动力电池物理处理规范化发展,保障物理处理过程的安全、环保 [1] 化学再生环节 - 围绕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中间产品、检测方法与三废处理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 [2] - 标准规定了再生利用技术和环保要求,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行业节能降碳 [2]
预计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突破千亿元
财经网· 2025-10-21 14:56
行业市场规模与回收量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 [1] - 泉州清能公司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产值达2300万元 [1] 国家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 - 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1]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动力电池绿色设计、余能检测、放电、存储、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2] 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效 - 邦普循环DRT定向循环技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2024年再生锂盐1.71万吨 [1]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实现减碳238吨 [1] - 福建省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1]
让退役电池更好发挥『余热』
新浪财经· 2025-10-21 07:58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22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覆盖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 国务院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要完善标准体系以实现规范、安全、高效回收利用 [1] 技术标准与产业成效 - 国家标准实施促进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部分企业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 [2] - 国家标准对资源回收率设定严格指标,要求镍、钴、锰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锂回收率不低于85% [3] - 中国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近40名专家活跃于国际标准组织电池相关技术机构,实现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组中国专家全覆盖 [2] 资源战略与产业协同 -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高效提取锂、钴、镍等重要战略金属,相当于开辟“城市矿产”新来源,有助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3] - 提升回收率促进企业投入研发先进再生技术、优化工艺流程,以最大程度回收重要金属资源 [3] - 福建省作为重要生产基地,其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15项国家标准及多项地方和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3]
快讯 |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1 01:43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3]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4] - 中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方面[4] 风电行业发展目标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到2030年全球需累计开发风电27亿千瓦,到2035年风电累计装机达到43亿千瓦以上[5] - 中国"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6] - 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6] 国际航运碳价政策 - 在国际海事组织会谈中,投票决定将国际航运全球碳价的决定推迟一年[7] -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强烈反对对航运征收碳价[7] 锂电及制造业增长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8] - 同期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9%、17.1%[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8] 清洁能源发电 - 前三季度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9]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9] 绿色航运倡议 - 交通运输部发布《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提出共同采取七方面措施[11] - 措施包括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发展、打造(近)零碳港口、提升绿色燃料供给能力等[11] 能源企业绿色转型 - 国家管网集团投资建设的首个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试运行,设计年平均发电量6.23亿千瓦时[12] - 中国华电阳逻充换电站投入试运行,设置4工位电动船舶箱式电源充电设施、24车位电动重卡充电设施[13] 绿色燃料国际合作 - 中国与冰岛合作签约绿色甲醇项目,围绕吉林榆树项目(2GW)等三大绿色甲醇项目展开深度合作[14] - 计划打造"绿电-绿甲醇-绿色应用"的闭环生态[14] 国际风电市场动态 - 维斯塔斯由于欧洲需求弱于预期,已搁置在波兰建设最大工厂的计划,该工厂原计划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15] 清洁能源就业与投资 - 英国启动清洁能源工人需求增长计划,目标到2030年将清洁能源行业的就业岗位增加一倍至860,000个[16] - 南非政府拟投资约1267亿美元推进能源转型,新增发电投资路线图引入多元化能源结构并将核电定位为长期战略重要组成部分[17]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10-20 22:47
市场规模与预测 -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2]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2]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 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3] 政策与标准支持 -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发布 [3] - 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 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3]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 推进相关国家标准制修订 [4] 企业实践与技术成果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 锂回收率96.5% [3] - 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 再生锂盐1.71万吨 [3] - 泉州清能公司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 减碳238吨 产值达2300万元 [4] 区域发展模式 - 福建省作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重要生产基地 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 [3] - 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3]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20 20:58
行业市场规模与前景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过480亿元人民币 [3] - 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2]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3] - 标准体系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绿色设计、余能检测、放电、存储、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4] 企业实践与技术成果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应用DRT定向循环技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 [3] - 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3]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人民币 [4] - 福建省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3]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新华社· 2025-10-20 14:44
市场规模与预测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 -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 政策与标准支持 - 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1]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动力电池绿色设计、余能检测、放电、存储、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2] - 福建省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1] 企业实践与技术成果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自主研发DRT定向循环技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 [2] - 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2]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 [2]
晚报 | 10月20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0-19 22:29
算力 - 沐曦集成电路科创板IPO将于10月24日进入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阶段[1][10] - 另一家国产GPU公司摩尔线程已于9月26日率先过会[1] - 国产GPU企业上市进程加速,有望通过募资推动在制程工艺、芯片架构等方面迭代,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代差[1] 航运 - “鸿伟”轮首次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直航欧洲,于10月17日完成往返任务,相比传统经红海-苏伊士运河或绕行好望角的路线,运输时间从36天大幅减少至26天,节省10天,运输成本显著降低[2] - 北极航线航程和时间相比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大大缩短,其成功开辟是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 卫星互联网 - 中国信通院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预计乘用车5G渗透率未来可达95%,C-V2X直连通信渗透率超过30%,中高端车型将陆续搭载卫星通信[3] - 预计城市道路5G/5G-A和LTE-V2X融合网络覆盖率达98%以上,需结合地面与卫星通信衔接以保障稳定网络连接[3] - 卫星互联网能有效服务海洋、偏远地区及应急场景,与地面5G/6G网络融合构成空天一体化通信架构,预计将带动地面设备制造、应用服务等关联产业形成巨大市场空间[4] 机器人 - 优必选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订单金额达1.26亿元,涵盖其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计划于2025年内完成交付[4] - 此次是优必选继9月份2.5亿全球单笔最大金额订单及近期数千万订单后,获得的又一个超亿元大单,目前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4] - 人形机器人产业从功能演示加速迈入真实工业场景大规模部署阶段,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机器人将重塑整个产业链[4] 旅游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7项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改造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推动业态场景创新、加快智慧化转型、加强金融支持等[5] - 行业正处于结构性升级关键阶段,AI客服覆盖80%酒店,降低人力成本20%,电竞酒店、康养酒店年增速达37%,亲子研学、银发经济主题酒店非房收入占比达35%[6] - Z世代占预订量62%,消费偏好转向追求“社交货币”,2030年我国住宿业市场规模预计达15.5万亿元[6] 动力电池回收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目前已累计发布22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部分企业通过标准实施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7] - 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达82万吨,到2028年将突破400万吨/年,对应行业产值有望冲击2800亿元[7] - 国务院要求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建立“电池护照”制度,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7] 宏观与行业政策 - 国常会提出要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8] - 财政部等三部门规定自1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50%[10]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5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