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

搜索文档
欧莱雅否认香港办事处关闭及裁员传闻;《罗小黑战记2》将于7月18日上映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07:15
欧莱雅香港办事处传闻 - 欧莱雅中国否认香港办事处与内地业务合并及裁员逾200人的传闻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评估并优化全球和本土市场的组织架构以应对市场变化 [1] - 跨国企业面临战略整合与员工稳定之间的平衡挑战 [1] BilibiliWorld 2025展会 - "BilibiliWorld 2025"预计三天观展人次达30万 [2] - 展会面积达24万平方米,吸引700个以上展商和1000余位全球UP主参与 [2] - 第一轮开票35秒售罄,第二轮开票6秒售罄 [2] - B站将社区影响力转化为线下流量和商业价值 [2] - 展会融合虚拟偶像、Cosplay、AI互动等元素,成为IP孵化和品牌联动平台 [2] 乐视网被执行情况 - 乐视网新增1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007万余元 [3] - 公司注册资本约39.9亿元人民币,由贾跃亭、刘弘等共同持股 [3] - 频繁新增的被执行信息揭示公司仍深陷债务泥潭 [3] 罗小黑战记2上映 - 《罗小黑战记2》将于7月18日全国上映 [4] - 作画总监表示第二部制作难度翻倍,挑战极大 [4] - 首映礼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打造沉浸式"罗小黑宇宙"体验 [4] - 该片是对国产动画商业化与艺术性平衡能力的一次检验 [4]
星光为证,奥特曼卡生产商卡游以人力管理卓越力塑雇主品牌新标杆
新浪财经· 2025-07-10 11:20
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 - 卡游动漫荣获"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这是对其在人才战略上长期深耕的认可 [1][3] - 该奖项表明公司在人才引进、培养、留存等全链条管理中形成了成熟体系 [3] - 获奖彰显了公司"以人才为根本"的理念,是对其过往实践的肯定 [3][6] 人才战略与招聘 - 公司通过招聘公众号发布"多岗齐放 | 2025卡游动漫热招岗位合集",显示对新鲜血液的迫切需求 [5] - 积极招聘姿态与人力资源管理奖项形成呼应,既广纳贤才又为员工搭建成长阶梯 [5][6] - 持续开放的岗位机会和行业认证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公司雇主品牌吸引力 [6] 雇主品牌建设 -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成为求职者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尺 [6] - 获奖向市场传递出公司重视人才、善待人才、成就人才的清晰信号 [6] - 公司将"重视人才"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6]
上海杨浦聚焦“潮流消费” 打造“二次元品牌集聚区”
新华财经· 2025-07-09 19:38
上海杨浦区二次元产业发展规划 - 上海杨浦区正聚焦"潮流消费",打造"二次元品牌集聚区",作为上海二次元经济重要承载区域和核心区之一 [1] - 杨浦区将构建"节、展、会"全品类布局,围绕五角场商圈和复兴岛两大资源载体设计重磅活动,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次元文化新地标" [1] 二次元消费业态布局 - 杨浦区通过IP赋能推动传统商圈升级,形成"主题商圈+垂类商场+特色街区"的泛二次元年轻消费立体布局 [2] - 百联ZX造趣场入驻70余家品牌商户,首店比例超70% [2] - 五角场万达打造谷WAN次元街,引入三月兽cafe等主题商户,结合万达影城形成游、玩、乐、购一体商业综合体 [2] - 合生汇专注次元潮流潮品及文化艺术展演快闪活动,形成良好商业生态 [2] 二次元产业活动矩阵 - 以上海国际动漫月、上海次元漫游节等标杆性主题消费品牌为引领,统筹哔哩哔哩、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和五角场重点商场二次元主题活动 [2] - 通过IP活动、动漫展演、高校共创、谷子集市和氛围营造相结合的方式,塑造多层级在地活动矩阵 [2] - 采用"商户商圈自主营销+IP企业主题宣推+政企学联合共建"模式,丰富消费供给以呼应青年消费群体需求 [2]
灵境AI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构建AI原生漫剧梦工厂,打造全球化动漫出海平台
36氪· 2025-07-08 17:08
注:视频中的图像、动效、特效、后期等均为AI生成,全链路仅需1人操作AI动漫系统即可完成全片创 作。 "AI动漫工业化生产平台"——灵境万维(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灵境AI")今日宣布完成数千 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柏睿资本、零以创投投资,高鹄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多模 态生成架构研发,夯实AI动漫领域的技术壁垒。 颠覆传统:AI重构动漫产业价值链条 据《中国动漫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达560亿,但市场优质动漫的年产能不足300 部。相比之下,2024年真人短剧年产能已达3.6万部,动漫制作产业的工业化和技术变革仍处于早期阶 段。 灵境AI团队自研基于DIT架构的AIGC制作工具,打通小说改编、剧本分镜、静图生成、动态渲染等 AIGC全链路,将生产成本降低至传统动漫制作公司的1/20,生产效率则提升10倍有余,截至2025年6 月,灵境AI动漫的每分钟制作成本仅数百元人民币。 除了产能及成本优势以外,灵境AI基于自研Pipline生产体系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动漫生产数据,通过数据 飞轮效应保持动漫垂直领域对基础底模的持续提效和优化,其生成的动漫在仙侠/科幻/奇幻等特定题 ...
刘非赴衢州市对接深化山海协作并赴开化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07 10:46
山海协作与结对帮扶机制 - 杭州市与衢州市将深化山海协作工程,打造升级版实践,加强战略规划对接和杭衢一体化发展协同[2] - 两地计划深化产业共育共建,打造产业集群和建设"发展飞地"[2] - 联动开发"南宋""南孔"文旅产品,做强人文经济和打响文旅品牌[2] - 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合作,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富民增收[2] - 衢州市希望在重大平台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农产品优供拓销、交通互联互通等方面深化合作[2] 开化县高质量发展帮扶 - 杭州市将建好用好"1+3"帮扶机制,构建高效帮扶体系推动开化县跨越式发展[3] - 聚焦"强城""兴村""融合"深化结对帮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开化县流动[3] - 助力开化县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3] - 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3] - 考察了吉利三电系列项目、浙江先导微电子科技、浙江卡游科技等企业[3] 参与单位 - 杭州市领导朱华、刘颖、陈瑾等参加考察调研和有关会议[4] - 衢州市领导徐张艳、杜兴林、周卫兵等参加考察调研和有关会议[4]
7月4日早餐 | 工信部提治理光伏无序竞争;宇树科技或IPO
选股宝· 2025-07-04 08:07
海外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齐涨,道指涨0.77%、纳指涨1.02%、标普500涨0.83%,科技股中亚马逊涨1.59%、微软涨1.58%、英伟达涨1.30%,特斯拉微跌0.10% [1] - 光伏概念股集体大涨,旭日升科技涨23.11%、Sunrun涨17.52%、虎虎科技ADR涨16.34%,太阳能ETF涨4.37% [1] - 脑机接口概念股脑再生科技单日涨幅超120% [2] 美国经济数据 - 6月非农新增就业14.7万人超预期,失业率降至4.1%,4-5月数据上修1.6万人 [3] - 6月ISM服务业指数50.8,就业分项收缩但商业活动与订单回升 [4] - 财长贝森特称美联储若9月降息幅度或更大,秋季将启动新主席遴选 [6] 科技与产业动态 - CoreWeave首次获得英伟达高端AI芯片GB300 NVL72 [7] - 阿里巴巴拟发行120亿港元可转债,未来3年资本开支或达1100亿元用于云与AI基础设施 [10] - 上海浦东国资向AI公司智谱华章战略投资10亿元,启动AI新基建合作 [14] 国内政策与行业 - 工信部要求整治光伏行业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3] - 药监局将支持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品,加强AI与生物材料"揭榜挂帅"指导 [13][13]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13] 上市公司公告 - 兄弟科技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25%-431%至6000万-7000万元,因维生素涨价与成本下降 [16] - 渝开发转让子公司股权确认投资收益2.4亿元,上半年扭亏为盈预赚1.75亿-2.25亿元 [17] - 中油工程中标道达尔能源伊拉克项目21.22亿元,盛德鑫泰中标2.17亿元火电钢管采购 [18][18] 市场热点题材 - 白银期货主连涨1.83%至8944元/千克逼近历史高点,中邮证券指金银比修复逻辑持续 [12] - 暑期文娱消费旺季来临,Bilibili World等三大动漫展联动,新动画电影密集上映 [10][11] - CPO概念受关注,中信证券称系统级算力或成AI发展下一站,国产GPU有望追赶海外 [14] 历史新高个股 - 宏工科技(固态电池)涨15.98%,匠心家居(外贸)涨14.79%,热景生物(创新药)涨10.38% [19] - 东山精密(CPO+苹果链)涨9.34%,新易盛(CPO)涨3.74%,兴业银锡(有色)涨3.13% [19][19]
从“食品+动漫”梦碎到年报“失踪” 动漫食品存在终止挂牌风险
犀牛财经· 2025-07-03 17:52
公司治理与合规风险 - 公司因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面临强制终止挂牌风险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仍未补交财报 [2] - 公司存在长期年报披露延迟问题 自新三板挂牌以来仅有两份年报按时披露 [2] - 实控人翁盛平多次因信披违规被公开谴责 但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2] - 公司存在多项内控缺陷 包括违规担保、关联交易未披露、股份代持及资金占用嫌疑 [2] 业务发展与经营状况 - 公司曾推行"食品+动漫"双轮驱动模式 并购天亿马动漫后业绩一度亮眼 [2] - 核心IP《我要回家》热度消退导致动漫业务收入占比从10 77%降至不足2% [2] - 战略重心被迫回归传统食品赛道 但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34% 净利润腰斩 [2] 市场影响与投资者关注 - 公司挂牌新三板时治理结构准备不足 业内人士质疑中小股东权益保障问题 [3] - 年报缺失引发的摘牌风波可能暴露更深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 [3]
《狐妖》《一人》破圈10年后,国漫平台如今活得怎么样?
36氪· 2025-07-01 18:02
核心观点 - 国漫平台已从烧钱阶段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AI技术和游戏化玩法提升用户体验和IP开发效率 [1] - 腾讯动漫、快看漫画、哔哩哔哩漫画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各自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1][10][12] - 经典国漫IP通过跨媒介开发实现价值跃升,如《狐妖小红娘》点击量达187亿,《一人之下》人气值超300亿 [2][4][9] 腾讯动漫IP开发 - 《狐妖小红娘》站内收藏数突破570万+,点击量达187亿,通过动画、广播剧、舞台剧、真人剧等衍生品构建完整粉丝经济生态 [2][4] - 《一人之下》站内评分9.8分,动画每季播放量皆突破10亿,真人剧《异人之下》豆瓣评分8.2分 [4][9] - 阅文集团斥资3.25亿元收购艺画开天26.67%股权,提升动画制作能力并拓展科幻题材 [9] 快看漫画战略转型 - 从"Z世代一站式娱乐平台"回归IP开发核心,推出《不可爱的她》剧集和《超能立方:超凡篇》动画 [10] - 推出"祈愿池"互动模块,通过剧情分支选择和小游戏增强用户参与度 [17] - 针对高人气作品推出限定"特典"及周边,采用游戏化付费设计 [19] 哔哩哔哩漫画布局 - 拥有《镇魂街》《天官赐福》等优质IP储备,但漫改动画相对小众 [12] - 尝试"漫画-真人影视-动画"开发路径,如《长歌行》《虎鹤妖师录》,但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14] - 2024年国创IP联动商品SKU破万,相关销售额突破10亿元 [19] 技术赋能行业 - 腾讯动漫上线"漫剧"频道,采用AI制作两三分钟短剧进行IP开发试水 [15][17] - AIGC技术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使世界观成熟度和叙事流畅性显著优于传统PPT动画 [15] - 游戏化玩法如抽卡机制有效激活核心用户消费能力,但也引发饥饿营销争议 [19]
累计营收7429亿元,成都何以成为互联网企业创新“沃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8:14
成都互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 成都互联网产业上下游成链聚圈,集群化特征显著,2024年全市3725家互联网相关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429亿元 [2] - 企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产业兴则经济强 [1] 企业融资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成都互联网行业投融资事件167起(同比+72%),获投企业149家(同比+59%),融资规模超百亿元 [4] - 长城开发科技北交所上市募资10.17亿元,创北交所开市以来新高 [3] - 融资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领域,拓米双都完成3亿元三轮融资,神经元科技等获多轮投资 [6] - 投融资轮次中早期占比高,B轮后案例明显增加,投资主体多元化(中小机构为主,国有/国际资本参与) [6][7] 创新驱动与产业活力 - 企业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190余个,有效专利3.9万件,专利覆盖面52.7% [8] - 天府绛溪实验室与鼎桥通信共建机器人大脑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具身智能数据集 [8] - 动漫产业完成代工向IP创造转型,《哪吒2》票房159亿元全球前五,可可豆动画构建"10分钟产业协同圈" [9] - 游戏产业全国领先:核心研发企业300余家(全国占比第一),从业人员5万人,产业规模全国第四 [10] 应用场景与细分领域突破 - 无人驾驶、智能游船、无人机配送等场景落地,越凡创新研发违规停车识别机器人 [11] - 人工智能领域形成算力-软件-芯片综合优势:考拉悠然AI平台缺陷检出率99.9%,华鲲振宇"天宫"服务器占全球网络通信终端产能25% [12] - 电商新业态增长强劲,天府锋巢基地通过AI实现虚拟数字人直播和智能客服 [14] - 量子科技加速布局,形成计算/通信/传感技术体系,商业化进程提速 [15] 典型企业及业务领域 - 华微电子(AI芯片)、考拉悠然(计算机视觉)、华鲲振宇(AI服务器)、海光信息(CPU/DCU)等10家代表企业覆盖AI全产业链 [14]
当大模型学会吉卜力美学:AI能提高动漫产能吗?
36氪· 2025-06-30 16:15
动漫产业现状 - 全球动漫市场保持每年10%以上增长率 需求端由八零后至Gen Alpha代际持续推动 供给端受限于高度手工化制作流程[6] - 顶尖工作室档期排至2-3年后 制作一季12-24集动漫需3年 从立项到产出周期可能达5年[5][6] - 30%-40%制作环节仍采用纸质手绘 行业工业化程度低于预期 呈现匠人作坊式生产特征[8] AI技术应用三范式 传统派优化 - 主流工作室尝试AI补中间帧 但存在5%-10%细节错误导致返工 实际效率提升有限[9][10][12] - 关键帧生成技术每1-2月有突破 但物理逻辑与创意表达差异使AI难以达到"足够好"标准[13][14][15] - 好莱坞特效制作经验显示 精细控制需求仍是AI替代人工的核心障碍[16] 颠覆派重构 - KAKA Creation等初创公司用动捕+风格转换制作动画 AI参与度达95%但艺术表现力仅6-7分[17][19] - 动捕技术难以实现动漫特有夸张美学 真人动作转换缺乏艺术张力[19][20] - Netflix《PLUTO》已实现AI生成静态背景 但仅解决非核心环节[20][23] 折中实验 - 导演ChatGPT助手可处理40%-50%评估工作 使每日关键决策点从10个增至15个[24][25][26] - AI可能解锁传统技术限制的创意 如复杂服饰动态与精密盔甲细节表现[28][29] - 技术限制曾催生特定艺术形态(如希腊雕塑)AI或创造新美学体系[30] 技术瓶颈与突破 - 视频生成时长普遍在20-30秒 逻辑连贯性与场景过渡仍是难题[32][33] - 人物手指数量与眼神空洞问题已解决 稳定性显著提升[35] - 语音模型技术成熟度最高 音乐生成可模仿古典风格但面临版权伦理问题[36][38][39][41] 行业伦理挑战 - 日本声优协会抵制AI声音模仿 职业价值与生计受直接冲击[36] - 中间帧AI化可能导致新人失去成长路径 行业长期面临人才断层风险[42] - 大模型审美品位与创始人美学追求深度绑定 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