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
搜索文档
创历史新高!国庆中秋假期预计24.32亿人次跨区域流动
人民日报· 2025-10-08 21:00
假期出行总规模 - 中秋国庆假期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1] - 出行规模创历史新高,旅游流与探亲流高位叠加,日均流动量超3亿人次 [3] 各交通方式客运量 - 铁路客运量预计1.53亿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 [1] - 水路客运量预计1167万人次,日均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2% [1] - 民航客运量预计1917万人次,日均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1] - 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22.47亿人次,日均超2.8亿人次,同比增长6.5% [2] - 各运输方式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3] 假期出行特征 - 假期首日迎来出行最高峰,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6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出行目的地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及西安、长沙、武汉等都市圈 [3]
2025十一出行预测报告
百度· 2025-10-08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十一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及高速公路交通状况 [17] - 报告通过具体高速公路路段和服务区的数据展示假期出行特征 [11][12][13] 十一假期出行数据 - 报告展示了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每日的出行数据变化趋势 [14][16] - 数据涉及2024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及2025年相关预测 [17] 重点城市出行热度 - 出行热度较高的城市包括武汉市、惠州市、佛山市、青岛市、昆明市等 [2][3] - 杭州市、贵阳市、西安市等城市也显示出一定的出行热度 [4][5][6] 热门旅游目的地 - 湖北神农架、吉林白山、宁夏中卫等成为热门旅游地区 [9] 高速公路拥堵路段 - G0111秦滨高速河北沧州段(子牙新河桥-黄南排干大桥)出现拥堵 [11] - G1511日兰高速山东临沂段(竹园枢纽-高里)出现拥堵 [11] - G5513长张高速湖南益阳段(迎风桥枢纽-苏家坝枢纽)出现拥堵 [12] - G22青兰高速甘肃兰州段(接驾嘴服务区-兴隆隧道)出现拥堵 [12] 高速公路繁忙服务区 - G15沈海高速江苏如皋服务区在假期期间交通繁忙 [13] - G70福银高速湖北安陆服务区在假期期间交通繁忙 [13]
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超12亿人次出行 各类运输方式客运量均实现增长
经济日报· 2025-10-06 06:00
整体出行数据 - 10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0129.11万人次,同比增长6.1% [1] - 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累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 各交通方式客运量 - 铁路客运量为1833.4万人次,同比增长4.5% [1] - 水路客运量为190.77万人次,同比增长5.6% [1] - 民航客运量为231.94万人次,同比增长4.1% [1] - 公路人员流动量总计27873万人次,同比增长6.2% [1] 公路出行细分 - 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35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 [1] -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24350万人次,同比增长6.8% [1] 出行结构分析 - 公路出行在整体出行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公众出行首选 [1] - 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各类营业性运输方式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整体旅客运输态势稳中向好 [1]
再创历史新高!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交通出行人数约12.43亿人次
新华网· 2025-10-05 17:20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体情况 - 10月4日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0129.11万人次,同比增长6.1% [1] - 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累计流动量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 - 假期前半程出行活力强劲 [1] 各交通方式客运量分析 - 铁路客运量为1833.4万人次,同比增长4.5% [1] - 水路客运量为190.77万人次,同比增长5.6% [1] - 民航客运量为231.94万人次,同比增长4.1% [1] - 公路人员流动总量为27873万人次,同比增长6.2% [1] - 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35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 [1] -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24350万人次,同比增长6.8% [1] 出行结构与区域分布 - 公路出行占主导地位,是公众出行首选 [1] - 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各类营业性客运方式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整体旅客运输态势稳中向好 [1]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成都、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是公众假期出行首选区域 [1]
双节叠加大湾区文旅融合热潮高涨 多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
央视网· 2025-10-01 15:18
广东及港澳地区假期水上出行概况 - 国庆中秋假期广东水上出行与旅游活动迎来客流高峰,珠江游、港澳客运航线等旅客水路出行需求旺盛 [2] - 广州“珠江游”预计发出1204班次,接待游客超21万人次 [3] - 广州往返香港的高速客船预计发送旅客约5000人次 [3] 珠海水路出行数据与保障措施 - 双节期间珠海水路预计发送旅客约36.68万人次,同比增长9.87% [5] - 港澳航线预计运营848班次,发送旅客约6.16万人次 [5] - 海上看港珠澳大桥、澳门环岛游及海岛游等观光航线同步迎来客流高峰 [5] - 珠海海事部门对重点客运航线实施“一线一策”服务,利用智慧海事系统、无人机加强信息化巡查以保障船舶运行 [5] 深港口岸客流预测与高峰时段 - 深港陆路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达81.16万人次,累计客流将超过649.25万人次 [10] - 从9月30日开始,深港陆路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罗湖口岸在早上8时出现一波高峰 [6] - 福田口岸和皇岗口岸在下午5时迎来入境客流持续增长,大批香港旅客来深过节消费 [8] - 皇岗口岸因24小时通关便利性提供“全天不打烊”服务 [8] 假期大型活动与跨境消费带动 - 深港两地举办烟花汇演、演唱会、车展等多场大型活动,释放跨境文旅体验、探亲访友、休闲购物等出行需求 [6] - 10月1日维多利亚港举行烟花汇演,皇岗、福田口岸预计夜间会迎来大批客流 [8] - 香港推出国庆烟花汇演、中秋彩灯展会及多项大型体育赛事 [10] - 深圳推出粤港澳三地中秋美食节、“花好月圆”系列活动等多项文旅项目,带动跨境消费并吸引大量外国旅客体验“一程多站”式旅游 [10]
今年前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交通出行需求旺 流动中国活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9-29 12:27
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状况 - 1至8月营业性货运量380.6亿吨同比增长3.8% 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分别增长2.6%/3.9%/3.8%/14.5% [2] - 同期港口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 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5.2%/2.7% 集装箱吞吐量2.3亿标箱增长6.3% [2] - 前8月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增长3.6% 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增长6.7%/5.3% 公路人员流动量增长3.4% [2] 假期出行特征预测 - 中秋国庆假期预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3.6亿人次日均2.95亿人次同比增长3.2% [4] - 自驾出行占比近80%达18.7亿人次 中长距离出行需求集中释放 [4] - 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日均开行列车1.3万列 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192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4] 快递物流运行情况 - 9月日均快递业务量达5.57亿件 单日高峰值超6亿件 假期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形特征 [5] - 全国超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 开通合作线路1.3万余条 年均运送邮件快件超10亿件 [7] -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存在覆盖广度深度不足等问题 将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建设 [7] 行业发展规划 - "十四五"重大交通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扎实推进 [2] - 下一步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进规划实施 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今年前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 交通出行需求旺 流动中国活力足(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9-29 05:55
今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如何?中秋国庆假期将至,路网运行呈现哪些特点?在9月28日 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应社会关切。 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介绍,目前"十四五"规划重大交通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国家综合立体 交通网建设扎实推进。"今年以来,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多项主要指标保持增长,为有效衔接 生产消费、促进区域要素流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李扬说。 营业性货运量平稳增长。1至8月,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80.6亿吨,同比增长3.8%。分方式看,铁路、公 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6%、3.9%、3.8%和14.5%。完成快递业务量1282亿件,同比增长 17.8%。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较快。1至8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其中,内、外贸 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5.2%和2.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亿标箱,同比增长6.3%,其中内、外贸集装箱 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2%和8.4%。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增加。今年前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同比增长3.6% ...
均保持增长!一组数据看我国前8个月交通运输主要指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8 11:38
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运行态势 - 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等主要指标均保持增长,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较快,交通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 [1] 营业性货运量 - 1—8月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80.6亿吨,同比增长3.8% [2] - 分运输方式看,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6%、3.9%、3.8%和14.5% [2] - 完成快递业务量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 [2] 港口货物吞吐量 - 1—8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5.2%和2.7% [3] -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亿标箱,同比增长6.3%,其中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2%和8.4% [3]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 - 1—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同比增长3.6% [4] - 分运输方式看,铁路、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6.7%和5.3%,公路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3.4% [4]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1—8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6万亿元 [5] - 分方式看,铁路完成投资5041亿元,公路完成投资15412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8070亿元、3730亿元和2382亿元),水路完成投资1433亿元,民航完成投资707亿元 [5] 交通重大工程进展 - “十四五”规划重大交通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扎实推进 [5] - 成都至峨眉山高速公路、淮河入海水道、广州港南沙港区、防城港30万吨级航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5] - 京哈高速辽宁段改扩建、北京东六环改造、常泰长江大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等项目全面建成 [5] - 狮子洋通道、张靖皋长江大桥等标志性跨江通道工程取得关键性进展,穿越天山22公里的胜利隧道实现贯通 [5]
国庆中秋长假,全省公铁水空预计发送旅客2206万人次
江南时报· 2025-09-26 23:06
假期出行总量预测 - 中秋国庆8天假期全省公铁水空预计发送旅客2206万人次,日均276万人次,同比增长5.1% [1][2] - 全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预计达436万至448万辆,同比增长4%至7%,较平日增长78% [1] - 10月1日高速公路单日出口流量预计达491万至505万辆,将创国庆假期历史峰值 [1] 交通方式客流结构 - 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05万人次,日均138万人次,同比增长8.2%,增速居各运输方式之首,客运量规模超过公路 [2] - 公路预计发送旅客879万人次,日均110万人次,同比增长1.2% [2] - 航空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74万人次,日均22万人次,同比增长6.0% [2] - 水路客运预计发送旅客48万人次,日均6万人次,同比增长4.5% [2] 出行特征与车辆构成 - 高速公路小客车占比超过90%,新能源汽车预计日均通行超72万辆,占比接近18% [1] - 服务区充电需求较平日增长50%以上 [1] - 跨省长距离出行激增,江苏和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四省一市区域高速公路省界出入口日均流量将达153.8万辆,约占全路网出行量三分之一,同比增长5.9% [1] 旅游与区域交通压力 - 假期推动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高度叠加,旅游流成为主导客流,江苏国庆文旅订单量增速已超50% [2] - 普通国省道省界通道日均流量预计为66.5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苏皖省界流量最大,达31.5万辆,占总量47% [1] - 苏皖、苏沪省界出入口日均流量均突破39万辆 [1]
广州前8月完成货运周转量超1.5万亿吨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21:51
货运表现 - 前8月广州市完成货运量6.18亿吨同比增长2.2% 货运周转量15740.1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2% [1] - 公路货运量34415.17万吨同比增长2.6% 成为推动全市货运增长主要力量 [1] - 水路货运周转量15157.2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5% [1] 港口运营 - 广州港前8月完成货物吞吐量4.64亿吨同比增长2.4% 集装箱吞吐量1868.46万标箱同比增长6.2% [2] - 港口在保障区域供应链稳定和促进内外贸流通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2] 客运表现 - 前8月广州市完成客运量2.28亿人次同比增长0.5% [1] - 7月暑运期间陆空运输合力完成客运量2523.94万人次同比增长2.0% [1] 航空运输 - 广州白云机场前8月旅客吞吐量5449.73万人次同比增长8.2% [1] - 7-8月国际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4.6% 国内增长3.2% 港澳台地区增长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