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能源

搜索文档
中恒电气10.02%涨停,总市值145.4亿元
金融界· 2025-08-26 14:38
股价表现 - 8月26日盘中涨停10.02% 报25.8元/股 成交额8.34亿元 换手率6.08% 总市值145.4亿元 [1] 业务定位 - 公司定位为零碳智能社会建设的数字能源企业 聚焦绿色ICT基础设施/低碳交通/新型电力系统/综合能源服务四大领域 [1] - 提供能源减碳全链路产品和解决方案 与移动/铁塔/电信/阿里/腾讯/百度/拼多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哈啰出行等头部客户建立深度战略合作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7.86万 人均流通股7097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88亿元 同比增长11.07% [1] - 归属净利润2029.12万元 同比增长84.32% [1]
科大智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260.37%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4: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4亿元 同比增长7.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81万元 同比增长214.85% [1] - 扣非净利润5804万元 同比增长1260.37% [1] - 资产负债率60.77% 较去年同期64.23%下降3.46个百分点 [3] - 流动比率1.37 较去年同期1.34提升 [3] 数字能源业务 -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3% 占总营收比例达73% [2] - 毛利率23.32% 较去年同期21.8%提升1.52个百分点 [2] - 为电网公司、各级电力企业及石化企业提供智能配用电设备及储能系统产品 [1] - 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和新能源场景应用扩大 [2] 智能机器人业务 - 业务收入3.44亿元 同比增长13.19% [3] - 巡检机器人配备供电智能运维平台 机械手产品覆盖汽车/工程机械/新能源领域 [3] - 产品应用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800多个项目及全球十多个国家 [3] - 仓储机器人年产能超千台 新能源行业出货量居行业头部 [3] 行业前景 - 智能配电网产业存在六条高景气赛道:一次设备换新/储能微网补弹性/数字平台提效率/传感器做神经/服务做增值/海外做增量 [2] - 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达682.6亿元 2030年将增长至1052.6亿元 [3] - 中国机器人产业2030年规模预计达4000亿元 将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 [3]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为智能配用电设备制造企业及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2] 战略发展 - 公司聚焦数字能源业务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2] - 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抢占市场先机 [2] - 可关注虚拟电厂、微电网、需求侧响应等创新业务开拓新增长点 [2] - 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引擎 [3]
映翰通20250824
2025-08-24 22:4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6700万元,增长26%[3] * 海外收入占比达51.8%,首次超过国内收入(占比49.2%),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2][3] * 工业与楼宇业务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34%,占总收入52%[2][6] * 智慧商业收入5600万元,同比增长超400%,主要得益于与农夫山泉合作项目[2][6] * 数字能源业务收入5300万元,同比下降21%,受国网招投标节奏放缓影响[2][6] * 企业网业务收入4900万元,同比增长超40%,主要集中在北美市场[2][6] * 车载和运输业务贡献约3000万元,增长率接近90%[2][6] 市场与区域拓展 * 北美市场占海外业务比例约60%-70%[4][17] * 为应对关税问题,公司将面向北美的生产转移至加拿大工厂,综合成本可控[4][17] * 公司已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并计划进一步拓展欧洲、中东、亚太及南美市场[2][5] * 在中东地区(如土耳其、斯洛伐克)取得项目落地,并通过代理覆盖北美、东南亚等地[9][10] * 海外销售产品主要为加工线型,单价略高于国内,如泰国和马来西亚市场单台售价约1000多美元[4][15] 产品与技术发展 * IWAS智能配网状态监测系统是数字配电网产品主要收入来源,已供货约四分之一市场份额(全国需求约200万套,已供货三四十万套)[2][8] * 公司推出了新的电缆型产品和接地模块,处于试点阶段,前景看好,有望在今年或明年实现规模化出货[8][12] * 智能收货柜业务增长迅速,但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较低,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计划推出新的智能套件以提高毛利率[4][23] * 企业网推出了多款边缘网关产品,满足下游客户对本地数据处理和AI模型应用的需求,销售占比尚小但前景看好[32] * 边缘计算网关方面上半年收入不到2000万元[35] * AI识别技术服务收入计入技术服务费,主要来自智能售货机业务[31]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数字配电网业务招投标节奏放缓,受当前经济形势不佳和"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投资谨慎影响,但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趋势不变,长期需求依然存在[2][7] * 国内市场对IWAS仍有一定需求,东部地区渗透率较高(有些省份达80%-90%),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但仍有新增市场[16] * 工业物联网领域正从简单联网向AI接入转型,下游客户需要提供更复杂的服务[33] * 公司计划将AI技术融入所有产品和行业应用场景[34]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预计全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下半年通常是销售旺季,预计供货情况会好于上半年[2][11] * 目标在两年内实现10亿元销售额,并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如机器人等新业务方向[4][37] * 机器人项目目前尚无明确方向,主要集中在3C生产中的柔性制造领域[36] * 全球业务布局稳健,重点拓展南美、亚太等地区,这些区域的收入值得期待[37] * 智能售货柜主要推出AI开门柜,价格区间在3000到4000元之间[28][29]
拓邦股份20250824
2025-08-24 22:47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拓邦股份上半年营收55亿元 同比增长约10%[2] * 净利润3.3亿元 同比下降15.1% 若加回股权激励费用则净利润为3.83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8] * 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净利润表现[2][8] 业务板块表现 家电板块 * 收入44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16.15%[2][9] * 家电控制器业务增速接近30%[10][17] * 上半年家电板块收入23亿元 同比增长28%[10][12] * 与全球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受益于市场头部集中趋势[17][18] * 主要市场在海外 包括商用空调 洗衣机等大客户开始放量[18] * 智能家居产品如吸尘器 卫浴设备实现显著增长[18] 工具板块 * 增速约5.7% 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10][11] * 竞争激烈 公司巩固专业高价值领域份额和盈利能力[11]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大 基数高导致增速放缓[26] 数字能源业务 * 收入下降33% 影响整体收入表现[2][13] * 主动调整优化低毛利同质化品类订单[13] * 重心转向创新引领 构建云光储充全面产品生态[2][13] * 具备从核心组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力[2][13] * 上半年储能部门下降33% 因放弃通讯基站等低毛利订单[26] 智能汽车业务 * 布局高压低压全系列产品[5][13] * 激光雷达电机市场份额领先 2024年生产约42万台 2025年预计突破100万台[5][15] * 充电桩业务显著增长 搭建直流充电全场景产品平台[5][15] * 上半年收入不到3亿元 增速达百分之八九十[19] * 客户包括国内外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5][19] * 毛利率有所提升[29] 机器人业务 * 服务机器人实现翻倍成长 毛利水平较好[16] * 工业机器人增长较慢[16] * 人形机器人以方案为主 整机尚未出货[16] 技术发展与创新 * 加大研发投入 融合AI技术在家电 智能汽车及机器人领域进行战略布局[5][20] * 深耕控制器底层核心技术 构建硬件设计 底层软件 云服务及AI算法全栈技术能力[12] * 通过数字化机件库提升研发效率[12] * 在智能液冷热管理系统中优化散热技术和环境适应性[14] * 补全PCS产品线 从无到有进入该市场[13] * 自研云平台实现远程自控与多能协同[13] 市场策略与竞争优势 * 采取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应对全球贸易冲突和金融波动[2][6] * 海外布局降低关税壁垒影响[2][6] * 在全球市场占据较好的龙头地位[2][6] * 客户和品类双拓展 利用全球化运营和头部优势进入前五大客户群体[11] * 家电板块采取"守"与"攻"策略 巩固传统优势同时扩大AI化和智能家居份额[10][12] * 工具板块依托电动化 无绳化趋势提升渗透率[10][11]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采取选择性策略 放弃低毛利订单[24][26] * 海外经营成本较高 订单转移需要时间 未来逐步实现海外工厂接单[26]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未来三年科技行业将迎来显著发展机遇 TMT板块估值较低具备增长潜力[3] * 正处于20年一遇的技术变革时期 2025年至2027年可能是科技股牛市期[3] * AI技术推动从基础设施到端侧设备智能化大势所趋[4] * 智能化率和AI化率不断提升带来广阔市场空间[4] * AI技术推动电源业务和相关解决方案发展 小型算力中心对电源有较高需求[21][22] * 智能控制器 电源管理和散热等领域更好结合 带来增量机会[22] * 海外客户开始融入AI技术进行主动管理 市场对智能化解决方案有强烈需求[23] * 公司期待新老业务共同推动业绩回升[30][31] 风险与挑战 * 全球贸易冲突和金融波动带来不确定性[2][6] * 数字能源业务经历产能过剩和去库存压力[13] * 传统业务因需求疲软 竞争激烈及关税影响导致毛利率下降[29] * 海外经营成本较高 短期内处于投入期可能出现利润波动[26] * 新业务如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增速快但体量不大[25] 财务指标与运营效率 * 智能控制器业务毛利率为22%[10] * 传统业务毛利率下降 部分因订单转移至成本较高的海外生产[29] * 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板块毛利率有所提升[29] * 通过内部降本增效 新产品推向市场及规模效应 下半年及未来毛利率有望稳中恢复并逐步提升[29] * 公司注重现金流和利润流的安全健康 在扩张与健康发展之间取得平衡[25]
中恒电气:未与英伟达等 签署合作协议或销售合同
证券时报· 2025-08-20 02:49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 公司在七个交易日内走出四个涨停后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1] - 公司核查后确认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 [1] - 公司澄清与英伟达、Meta、谷歌等海外云厂商的合作传闻为不实信息 [1] - 公司目前未与上述海外云厂商签署任何合作协议或销售合同 [1]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海外市场拓展工作 [1] - 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控股股东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26.13%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78.52% [2]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11.05%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1.07% [2] - 2024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9.12万元,同比增长84.32% [2] 机构交易情况 - 近三个交易日一家机构净买入3693.58万元 [2] - 另一家机构净卖出13156.59万元 [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定位为零碳智能社会建设的数字能源公司 [2]
中恒电气:未与英伟达、Meta和谷歌等签署合作协议或销售合同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21:20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 公司七个交易日出现四个涨停后发布异常波动公告 [1] - 明确否认与英伟达、Meta、谷歌等海外云厂商签署合作协议或销售合同 [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1] 公司经营状况声明 - 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且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2] - 前期披露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或补充之处 [1][2] 机构资金动向 - 近三个交易日一家机构净买入3693.58万元 [2] - 同期另一家机构净卖出13156.59万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26.1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78.52% [3] -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11.05% [3]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1.07% [3] - 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9.12万元,同比增长84.32% [3] 业务战略定位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专注零碳智能社会建设的数字能源公司 [2] - 聚焦绿色ICT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交通及综合能源服务领域 [2] - 重点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数字化技术和能源云平台技术 [2]
7天4板中恒电气:未与英伟达、谷歌等签署合作协议或销售合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0:13
公司澄清公告 - 公司发布公告澄清与英伟达、Meta、谷歌等海外云厂商就数据中心电源的代工、销售等传闻均为不实信息,目前未签署任何合作协议或销售合同 [2]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海外市场拓展工作 [2]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2025年8月15日、18日、19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异常波动情形 [6] - 8月19日收盘价24.97元,涨幅10.00%,换手率25.59%,成交额34.73亿元,总市值141亿元 [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2010年上市,专注于零碳智能社会建设的数字能源领域 [7] - 业务分为电力电子制造和能源互联网两大板块,产品覆盖数据中心电源、通信电源、充换电设备等 [7] - 2024年数据中心电源收入6.7亿元,占比34%,客户包括移动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及大型央国企 [7] 行业技术地位 - 公司是国内最早推动数据中心HVDC供电方案应用的企业之一,牵头制定相关国家标准 [7] - 2019年联合阿里巴巴、台达发布巴拿马电源,持续引领HVDC技术升级 [7] 行业发展趋势 - AI算力中心需求快速增长,HVDC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8] - 2024年行业龙头谷歌、英伟达发布±400V/800V HVD供电架构,预计2027年规模化应用 [8] - 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HVDC市场空间预计达620亿元 [8] - 公司近期推出800V大功率整流模块,采用全SiC器件技术,有望在±400V/800V产品升级中受益 [8]
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 博雷顿零碳智慧矿山全链路显现
财经网· 2025-08-19 14:05
合作背景与协议内容 - 博雷顿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零碳智慧矿山合作协议,聚焦零碳智慧矿山、新能源矿卡超充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 双方将整合博雷顿在新能源工程机械的技术积累与华为在数字能源的全球优势,共同开发智能化矿山解决方案 [1] - 此次合作基于双方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与互信,将成为合作新起点 [1] 技术优势与协同效应 - 博雷顿在电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已构建新能源整车产品、无人驾驶系统、智慧微电网解决方案的完整技术体系 [2] - 华为数字能源在能源数字化管理、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其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行业 [2] - 合作将助力博雷顿在新能源矿卡超充技术、能源互联系统等领域实现技术升级,推动全球零碳矿山战略实施 [2]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据《2025智能矿山蓝皮书》预测,2025年智能矿山市场规模将达670亿元,2035年突破1200亿元 [2] - 双方合作有望在零碳智慧矿山领域确立技术标准与市场优势,为全球矿山行业绿色智能化转型提供示范性解决方案 [3] - 博雷顿董事长表示合作将帮助公司在更多项目中加快推进零碳智慧矿山落地,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 [2] 博雷顿的产品与技术进展 - 博雷顿已推出800kWh级纯电动矿卡、电动装载机等系列产品,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4] - 公司已完成从矿卡到装载机的无人化作业系统开发,并在实际工况中实现应用,显著提升作业安全性与运营效率 [4] - 2025年5月博雷顿中标中国有色集团非洲矿山项目,将批量交付31台纯电动矿卡,是其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 [4] 零碳智慧矿山解决方案 - 博雷顿通过"光伏+储能+充电+电动运力"的一体化方案,帮助矿区构建稳定、经济、低碳的能源运力体系 [5] - 该解决方案已在非洲、东南亚、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成功落地,有效帮助客户降低能源成本、提升环保合规水平 [5] - 双方技术优势深度融合有望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开拓更广阔市场空间,强化战略互信并拓展合作维度 [5][6]
华体科技等成立数字能源科技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9:01
公司动态 - 元启星光兆瓦超充(江油)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800万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互联网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等 [1] - 该公司由华体科技(603679)等共同持股 [1]
道通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18 17:0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45亿元,同比增长27.35% [2] - 归母净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24.29%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64.12% [2] - 实施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8元(含税),为近三年最高派息力度 [2] 业务板块表现 - 维修智能终端业务营收15.40亿元,同比增长22.96%,通过汽车诊断数据和智能硬件基座推进业务AI Agents化 [2] - 能源智能中枢业务营收5.24亿元,同比增长40.47%,依托电力电子与AI技术构建端到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 [2]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发布数智能源充电大模型及自研液冷充电模块,巩固智能充电领域领先地位 [3] - 以AI Agents为核心推动充电产品智能化演进,构建终端入口+平台载体+能源数据驱动的智能服务体系 [3] - 前瞻部署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通过行业AI大模型和超算中心技术基座打造智能巡检行业大模型 [3] - 通过AI大脑驱动空中/地面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切入低空经济与具身智能领域 [3]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综合实力跃升全球光储充能源管理第一梯队 [2] - AI技术深度融入业务场景,跨越式提升三大业务核心竞争优势 [3] - AI技术拉动持续收费的新业务模式,向AI行业大模型商业化应用龙头目标迈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