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影像
搜索文档
大疆降价风波后续:退补政策不统一,有门店自掏腰包补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20:14
降价政策与执行差异 - 公司于10月9日开启“双十一预热”降价活动,但各售卖渠道的退差价政策不统一,缺乏官方统一标准声明 [1] - 线上渠道退款服务标准不一,随机性较强,部分在9月甚至8月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平台客服沟通成功获得退款或配件补偿 [2] - 线下渠道消费者要求退款受阻,部分门店因公司总部不提供补贴而无法补差价,只能自掏腰包或赠送配件进行补偿 [3] 线上渠道处理方式 - 大疆淘宝官方旗舰店规定,签收30天内可申请退货退款后以新价重购,或使用“7天价保”服务申请补差 [1] - 实际操作中存在灵活性,有消费者在9月24日购买的产品于降价后仍能通过淘宝申请“仅退款”退还差价 [2] 线下门店困境 - 线下授权门店面临补偿压力,因公司总部未对本次降价提供补贴,门店需自行承担补差成本或提供配件补偿 [3] - 与今年618期间Osmo Action 5降价情况对比,当时公司总部对门店进行了补贴,而本次多款产品降价幅度达500元以上却无补贴 [3] 降价背景与市场影响 - 公司本次“全线降价”原因可能包括新品Pocket 4预计在2026年一季度发布,以及手持智能影像赛道竞争加剧 [4] - 小米、OPPO、VIVO等消费电子企业纷纷入局手持智能影像赛道,公司需要通过降价巩固市场份额 [4] - 突然的降价策略可能影响品牌形象,此前门店销售人员曾向消费者传达品牌不会有相关优惠及降价的信息 [4]
22股大涨超300%!新股赚钱效应飙升 最大“肉签”超6万元!
证券时报· 2025-10-04 12:36
新股市场总体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A股共有78只新股上市,合计筹资总额773.02亿元 [1] - 新股上市首日无一破发,首日收盘平均涨幅达242.33% [1] - 市场背景为发行节奏放缓、A股市场总体回暖及投资者情绪高涨 [1] 新股上市板块分布 - 创业板新股数量最多,达29只,主板、科创板、北交所分别为26只、8只和15只 [3] - 创业板与科创板(双创板块)合计占比达47% [3] 个股首日涨幅表现 - 三协电机、江南新材、广信科技上市首日涨幅位居前三,分别为785.62%、606.83%和500.00% [2][3] - 首日涨幅超过400%的新股包括鼎佳精密、C建发致、悍高集团、广东建科、大工股份和星图测控 [2][3] - 首日涨幅超300%的22只新股中,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各占7只,科创板占1只 [3] 低价股与高收益特征 - 发行价格低于10元/股的18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344.44% [4] - 发行价最低的三家公司华电新能、大工股份、赛分科技,首日涨幅分别为125.79%、411.93%和379.17% [4] - 影石创新单签盈利规模达6.49万元,为年内最大“肉签” [4] - 弘景光电、同宇新材、矽电股份等新股单签盈利均在5万元以上 [7] 重点公司案例 - 三协电机专注于控制类电机研发制造,发行价8.83元,发行市盈率11.86倍,产品应用于安防、光伏、半导体等多个行业 [4] - 影石创新是全景相机领域冠军,以全景技术为核心构建技术体系,推动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6]
22股大涨超300%!新股赚钱效应飙升,最大“肉签”超6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04 12:25
A股IPO市场概况 - 今年前三季度A股共有78只新股上市,合计筹资总额773.02亿元 [1] - 新股上市首日无一破发,平均涨幅达242.33% [2] - 发行节奏放缓、市场回暖及投资者情绪高涨是背景因素 [2] 新股板块分布 - 创业板新股数量最多,为29只,主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分别为26只、8只和15只 [2] - 创业板和科创板(双创板块)新股合计占比达47% [2] 新股首日涨幅表现 - 三协电机、江南新材、广信科技上市首日涨幅位居前三,分别为785.62%、606.83%和500% [2] - 首日涨幅超过400%的新股包括鼎佳精密、建发致新等6只 [2] - 首日涨幅超300%的共有22只股票,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各占7只,科创板1只 [2] 个股案例分析:三协电机 - 三协电机于9月8日登陆北交所,上市首日收盘涨幅785.62%,盘中最高涨幅达862.63% [3] - 公司发行价格为8.83元,发行市盈率为11.86倍 [3] - 公司主营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控制类电机,产品应用于安防、光伏、半导体、机器人等行业 [3] 低价股表现与打新收益 - 首发价格低于10元/股的18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344.44% [3] - 发行价最低的三家公司华电新能、天工股份、赛分科技,首日涨幅分别为125.79%、411.93%和379.17% [3] - 影石创新为今年最大“肉签”,首日收涨274.44%,以单签500股计算盈利规模达6.49万元 [3] - 弘景光电、同宇新材、矽电股份等新股单签盈利也均在5万元以上 [5] 公司案例分析:影石创新 - 影石创新是全球智能影像品牌,为全景相机领域冠军 [4] - 公司以全景技术为核心,拥有图像采集与拼接、防抖、AI影像处理等核心技术体系 [4] 相关ETF产品数据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涨跌0.17%,市盈率20.38倍,最新份额87.4亿份 [7] - 游戏ETF近五日涨跌1.83%,市盈率46.63倍,最新份额66.7亿份 [7]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涨跌10.88%,最新份额18.4亿份 [7]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跌2.07%,市盈率125.09倍,最新份额4.0亿份 [8]
A股战力榜:京沪深制霸,苏杭穗混战,台州最意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9:33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 沪指创十年新高 [2] - 截至9月24日 72家公司成功上市 募集资金696.44亿元 同比增长53.3% [2] 城市上市公司数量排名 - 北京以475家上市公司居首 总市值28.67万亿元 [3][4] - 上海447家位列第二 总市值10.80万亿元 [3][4] - 深圳424家排名第三 总市值12.71万亿元 [3][4] - 杭州232家 苏州224家 广州153家分列第四至六位 [3][4] - 无锡125家 南京124家 宁波123家 成都122家进入前十 [3][4] 北京产业结构特征 - 央企控股公司135家 占北京上市公司28.36% 贡献91.48%营收和97.42%净利润 [6] - 2024年央企控股公司营收23.55万亿元 净利润2.71万亿元 [6] - 金融板块优势显著 21家金融机构占A股金融板块58.82%营收和63.40%净利润 [6] 上海产业结构特征 - 金融与高端制造双轮驱动 15家金融类公司2024年净利润2560.55亿元 占上海板块66% [7] - 257家制造公司总市值超5万亿元 占上海总市值半壁江山 [7] - 覆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等多元产业链 [7] 深圳产业结构特征 - 总市值12.71万亿元反超上海1.9万亿元 位居全国第二 [8] - 硬科技企业估值溢价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三大赛道贡献超六成市值 [8] - 年内新增4家上市公司 影石创新登陆科创板后市值破千亿 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67.2% [8] 第二梯队城市竞争格局 - 苏州新增6家上市公司 总数达224家 但总市值2.52万亿元落后杭州3.36万亿元约8400亿元 [11][12] - 苏州57家科创板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三 但缺乏千亿市值旗舰 百亿市值仅21家 [12] - 杭州拥有3家千亿市值公司(海康威视、同花顺、杭州银行)和75家百亿市值公司 [12] - 广州153家公司平均市值136亿元 比苏州高出20% 境外上市公司超84家 [13][14] - 2024年以来广州超50家A股公司披露产业整合重组 2025年上半年完成10起并购 金额超57亿元 [14] 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 新材料领域14家IPO中11家集中在江苏和浙江 [16]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4家IPO中5家来自广东 [16] -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新增2家上市公司 弘景光电46.94%销售额来自影石创新 [17] - 台州72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配套长三角产业 新引进长三角5亿元以上项目661个 协议投资4510.6亿元 [18] - 泰鸿万立为吉利集团配套成立 吉利现为其大客户 [18]
影石 Insta360与华为穿戴达成鸿蒙生态合作,携手重塑运动影像创新新体验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10
合作内容 - 影石Insta360成为华为穿戴鸿蒙生态伙伴 其App搭载于华为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Ultimate 2与HUAWEI WATCH 5 [1] - 支持用户直接通过手表操控影石X、GO、Ace全系列相机产品 覆盖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及拇指相机全品类 [1] - 实现手表操控相机与定制化仪表盘功能 用户可通过鸿蒙5手表上的影石Insta360 App以手势控制相机拍摄 [3] 技术功能创新 - 手势控制功能通过"敲一敲(拇指与食指指尖连续触碰两下)"操作快速触发相机拍摄 适用于滑雪、跳伞、骑行等极限运动场景 [5] - 首次支持与智能穿戴设备开启"自动回连"功能 实现穿戴设备与影石相机的无感续连 [5] - 数字仪表盘功能将专业运动数据(如配速、海拔、加速度、心率等)以动态仪表盘形式嵌入视频画面 [7] 市场影响 - 影石Insta360成为可覆盖超2亿台智能穿戴设备的影像品牌 [10] - 华为智能手表在2025年上半年连续两季度出货量全球第一 [10] - 影石Insta360是生态兼容度与功能适配度最高的智能影像品牌 支持运动手表、码表及电变控制品类最多 [9] 战略意义 - 双方深度协同拓展智能穿戴场景下的影像应用边界 [3] - 构建"运动影像+数据叙事"的全新体验 使运动记录具有可视化与可追溯价值 [7][9] - 合作聚焦运动爱好者核心需求 开启"便携操作+运动影像叠加数据"的新体验 [5]
影石Insta360与华为智能穿戴建立生态合作 运动数据可视化分享重塑运动记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8:25
合作概况 - 华为与影石Insta360于9月19日在巴黎全球创新产品发布会上宣布首次合作 影石成为华为智能穿戴生态的首个合作伙伴 覆盖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及拇指相机全品类[1] - 合作包括华为WATCH Ultimate 2和WATCH 5智能手表通过手势控制影石X、GO、Ace全系列相机拍摄 并推出定制化仪表盘功能[1] 技术功能创新 - 手势控制功能支持"敲一敲"手势(拇指与食指指尖连续触碰两下)触发拍摄 适用于滑雪、跳伞、骑行等极限运动场景 操作响应迅速直观[2] - 首次实现智能穿戴设备与相机的"自动回连"功能 无需手动触发即可自动恢复连接[2] - 数字仪表盘功能将华为手表的专业运动数据(如配速、海拔、加速度、心率)动态嵌入视频画面 实现"运动影像+数据叙事"的协同[2] 战略意义与行业地位 - 影石Insta360是生态兼容度与功能适配度最高的智能影像品牌 已与华为、苹果、Garmin、高驰、颂拓等全球智能手表品牌达成深度合作[3] - 公司通过宝马摩托车联名产品、环法冠军波加查品牌大使等联动强化运动基因 产品凭借8K超清和自拍杆隐形技术畅销全球200多个国家[4] - 华为智能手表2025年上半年连续两季度出货量全球第一 合作使影石可覆盖超2亿台智能穿戴设备[4] 应用场景拓展 - 滑雪场景可通过手表操控定格瞬间 骑行场景可通过码表切换拍摄模式 公路车场景首创电变控制相机功能(连接电子变速器控制拍摄)[4] - 合作聚焦运动爱好者核心需求 开启"便携操作+运动影像叠加数据"新体验 提升运动影像记录与分享的叙事价值[2][3]
前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苏铁创业,瞄准影像赛道
雷峰网· 2025-09-17 17:14
核心观点 - 前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苏铁离职创业 瞄准AI拍立得赛道 该产品集成桌面打印和热升华技术 主攻海外高端市场[3][4] - 智能影像产品被视为仅次于手机的品类 市场确定性高于智能眼镜 AI拍立得需求稳定且技术可行 投入相对轻量[4] - 创业团队一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 估值很高 创始人曾带领如影产品线实现从零到数十亿营收[4] 技术特点 - 采用热升华技术 通过加热色带将颜料渗透至相纸 显著提升分辨率和色域覆盖[4] - 色彩过渡自然且细节丰富 产品定价定位高端市场[4] 市场定位 - 重点开拓海外市场 满足用户对即时成像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3][4] - 实体照片需求增长推动小型打印相机市场发展 具备广阔市场前景[3] 团队背景 - 创始人苏铁曾任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 接手产品线7年间实现数十亿营收[4] - 离职后获影石 安克等企业接触 某大疆系初创团队曾邀请加盟[4] - 团队目前处于快速组建阶段[4]
活力源于澎湃的创新——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活力中国调研行”为例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32
报道策略创新 - 采用范式重组方法论 将调研过程转化为内容引擎 调研现场变为传播场域 实现从单向宣导向价值共生的转型 [1] - 通过深度策划 动态生产 叙事重构 精细传播的系统融合 创造性地呈现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 [1] - 提炼四个维度创新策略:深度锚定热点案例 双线推进动态报道 叙事重构触发情感编码 多屏裂变放大声量 [1] 传播效果数据 - 截至7月底全网总浏览量突破1.2亿 连续9件稿件获全网置顶推荐 产生8个热搜 [2][15] - 爆款报道《"小相机"打开"大视野" 深圳智造如何脱颖而出?》单篇浏览量最高突破400万 [2][15] - 《"人工智能第一城"是如何炼成的?》等12篇报道单篇浏览量达200-300万 [15] 选题定位策略 - 精准锚定体现时代特质的热点现象 精选北京 广东 安徽 江西 吉林 青海等代表性地域样本 [3][6] - 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商业航天 新能源汽车等关键行业领域 [5][8][11] - 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关注度话题 如自动驾驶 智能影像设备 潮玩生产等 [6][8][10] 内容生产模式 - 打破前期采访后期编播常规流程 将调研过程转化为核心内容 采用深度报道与现场直播双线推进 [7] - 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每日推出深度报道 《新闻直播间》进行多地点现场直播 [7] - 通过纪实场景与即时场景结合 将宏大经济议题具象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 [7][10] 区域产业深度分析 - 北京亦庄自动驾驶示范区展示软硬政策结合模式 形成研发到落地完整产业链 [5][6] - 深圳智造产业通过技术孵化 产品落地 市场拓展创新生态 实现全球智能影像产业格局重塑 [8][10] - 安徽汽车产业凭借产量 新能源车产量 出口量三项全国第一 展现产业蓬勃活力 [11] - 吉林依托近海优势打造海鲜高速通道 发展海鲜深加工产业 走出特色海洋经济之路 [12] 叙事手法创新 - 采用悬念牵引手法 如"三项全国第一如何做到""老瓷厂如何从废墟中蝶变"等问题引发观众好奇 [11][12] - 运用网生代语言重构主流叙事 如"AI驯兽师""丝滑堪比德芙"等年轻态解说增强传播力 [13] - 通过细节叙事增强情感共鸣 如老窑砖铺地 石板井盖等微观场景呈现城市更新理念 [12] 多平台传播策略 - 在央视新闻客户端 视频号 微博等平台选取机器人叠衣服 76秒下线新车等生活化话题进行传播 [14] - 将科技创新解读转化为有趣的生活体验 增强话题贴近性与互动性 [14] - 通过个性化呈现方式 有效形成话题引领 实现从"到达"到"激活"的破圈传播 [14]
影石创新跌破1300亿市值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 [2] -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微增0.3%,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2] - 毛利率51.22%,较2024年全年52.20%下降0.98个百分点 [3][6] - 净利率14.16%,较2024年17.85%下降3.69个百分点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0.22% [7]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6.28亿元,同比增长75.46%,费用率达17.10% [4][6] - 研发投入5.62亿元,同比增长100%,费用率提升至15.30% [4][6]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增幅超过营收增速 [7] 业务构成分析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3.8%,占总营收86.1% [6] -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同比下滑14.5% [6] - 存货规模接近15亿元,同比增长49.96% [7] 战略转型举措 - 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开启公测,瞄准万亿级无人机市场 [4][19][20] - 规划推出自有无人机品牌和第三方联合孵化品牌双线布局 [20] - 发布GO Ultra新品,售价2598元起,性能提升但重量增加至53克 [8] 市场竞争环境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对标X系列,9月拟推Osmo Nano对标GO系列 [7]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初创企业获融资使赛道竞争加剧 [7] - 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2033年规模超130亿美元 [20] 资本市场表现 - 上市后市值从700亿飙涨至1400亿,动态市盈率达130倍 [2][3] - 宣布无人机计划后连续两天20%涨停,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21] - 8月29日股价大跌8.48%,市值蒸发119亿元至1292亿元 [2] 行业地位与挑战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2%,接近行业天花板 [19] - 当前高估值已超出传统相机业务范畴,依赖无人机业务想象空间 [21] - 无人机业务尚未产生实际收入,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与中长期不确定性 [6][20]
影石创新跌破1300亿市值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3: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 但归母净利润仅5.2亿元同比微增0.3% 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2] - 销售费用达6.28亿元同比增长75.46% 销售费用率17.1%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 [4][6] - 研发投入5.62亿元同比增长100% 研发费用率从11.55%提升至15.3% [4][6] - 毛利率51.2%维持高位但低于2022-2024年水平(51.27%-55.9%) 净利率14.16%同比下降 [3][6]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 存货接近15亿元同比增长49.96% [6] 业务结构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3.8%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下滑14.5% [6]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2% 但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50.3亿元面临天花板 [16] - 推出GO Ultra新品售价2598元起 重量53克较GO 3S增重14克 [7] 战略转型 - 进军无人机领域推出"影翎Antigravity"品牌 定位全景无人机新品类 [4][16] - 无人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 2033年市场规模超130亿美元 [16] - 宣布无人机公测后股价连续两天20%涨停 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17] 市场竞争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对标X系列 拟推出Osmo Nano运动相机对标GO系列 [7]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等初创企业屡获融资 智能影像赛道竞争白热化 [7] 估值表现 - 动态市盈率130倍 总市值1292亿元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182元最高涨超290% 市值达710亿元 [12] - 市盈率曾突破200倍 远超传统相机业务支撑水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