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影像

搜索文档
营收增长51%,开盘股价下跌,影石创新突破千亿市值之后|焦点分析
36氪· 2025-08-29 10:48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上市不到3个月成为A股最受瞩目公司之一 股价屡创新高 被投资者称为"AI+全景+无人机三大热门赛道集于一身" 与寒武纪合称"影后、寒王" [1] - 市值曾维持在700亿元左右 财报发布后市值超过1300亿元 当前股价326.61元/股 微跌7%左右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71亿元 同比增长51.17%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2亿元 同比增长0.25%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0.35%达5.62亿元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46%达6.28亿元 两项费用均超过上半年净利润 [1] 产品竞争格局 - 面临智能影像市场白热化竞争 需直面巨头大疆和不断涌现的初创公司 [2] - 近期密集发布影像产品GO Ultra和无人机产品"影翎Antigravity" 采取防守与进攻并重策略 [3] 行业竞争态势 - 2025年智能影像赛道创业热门 多家公司推出挂坠mini相机产品:追创创投投资的光子跃迁对标Insta360 GO系列 前美团高管创立的Looki定位多模态AI硬件 [6] - 大疆计划发布Osmo Nano最小运动相机 形态功能对标Insta360 GO系列 [6] - GO系列展现惊人爆发力:2022-2024年销售收入分别为1.27亿元、4.62亿元和9.01亿元 [6] 技术研发投入 - 在研项目达13个 包括新一代穿戴式相机、可穿戴饰品相机、智能飞行机器人、手持便携式Vlog相机等 预计总投入达16亿元 [16]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投入重技术研发是硬件企业跨越鸿沟的必经之路 [16] 新产品技术特性 - GO Ultra定位GO系列全新旗舰子线 重量53g(较GO 3S的39g重14g) 仍为最轻运动相机 [9][13] - 采用1/1.28英寸大底传感器 感光面积相比GO 3S提升221% 内置5nm AI芯片算力提升50倍 支持4K 60帧画质 [11] - 全球首款搭载叠片电池的运动相机 单相机续航70分钟 搭配拓展舱续航超200分钟 [12] 市场战略调整 - 改变过去追求轻巧与性能平衡的策略 GO Ultra通过形态调整释放空间提升性能以应对激烈竞争 [14] - 发掘旅游、生活类视频用户新群体并完成用户教育 让行业看到影像赛道潜力 [8] - 无人机业务被管理层寄予厚望 认为全景无人机能创造增量市场 覆盖传统设备无法满足的使用场景 [16] 供应链与产业环境 - 手机厂商多年培养的供应链产业使影像类产品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 [8] - 初创企业虽难攻克云台等核心技术 但可在珠三角快速组装迷你相机产品 [8]
深圳最动人的风景,是年轻人眼中闪烁的光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56
深圳创业生态与创新环境 - 深圳梦体现为"雨林生态"下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包括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支持以及政策呵护和市场反馈 [1] - 深圳市民平均年龄32.5岁 是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 年轻创业者占比显著 《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中10名来自深圳 占比25% [1] 企业案例与产业链优势 -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因深圳供应链效率选择创业落户 2018年全景相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2025年6月成为科创板"智能影像第一股" [2] - 越疆科技创始人刘培超受益于深圳供应链协同 设计图纸当天可获得加工件 2024年12月香港上市 全球协作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国内第一 [2] 创业规模与城市活力 - 2024年深圳新设经营主体56.16万户 总量超440万户 创业密度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244家 相当于每4人中有一位创业者 [3] - 深圳45年发展实践表明 开放包容与创新务实精神能与个体梦想共振 形成改变世界的力量 [3]
虹软科技(688088):盈利规模同比高增 重视端侧AI新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10亿元 同比增长7.73% 归母净利润0.89亿元 同比增长44.06% 扣非净利润0.72亿元 同比增长33.86% [1] - 整体毛利率88.37% 同比减少2.69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16.43% 同比减少0.4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加研发费用率57.35% 同比减少6.82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收2.01亿元 同比增长2.08% 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同比增长42.43% 扣非净利润0.32亿元 同比增长34.83% [1] 业务板块表现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营收3.39亿元 同比增长2.23% 成熟板块客户粘性高且技术壁垒深厚 [1] - 智能汽车及其他AIoT设备视觉解决方案营收6465.16万元 同比增长49.09% 新兴板块因下游渗透率提升实现显著增长 [1] 智能汽车业务进展 - 舱内业务批量供货海内外整车厂 DMS产品通过欧盟ADDW认证并在ENCAP安全测试中获满分 软硬一体Tahoe方案已在欧洲豪华品牌车型量产交付 [2] - 舱外业务完成舱泊一体POC验证 APA产品实现全功能泊车 低算力平台获客户定点进入L2级商业化阶段 中高算力平台启动舱驾一体POC开发 [2] 端侧AI布局 - AI眼镜聚焦算法与硬件融合 与高通等芯片厂商协同优化适配 已签约多家头部厂商并实现标杆项目量产 [3] - 具身机器人领域开展视觉感知技术研发 与全球知名民用机器人公司建立技术合作 [3] 行业前景与盈利预期 - 公司受益于智能影像与智能驾驶行业高增速 积极开拓新技术与新客户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4/0.66/0.82元 对应PE分别为98.74/81.02/64.71倍 [3]
深圳最动人的风景,是年轻人眼中闪烁的光
证券时报· 2025-08-26 02:17
深圳创业生态与创新环境 - 深圳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 包括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支持和政策呵护 为创新种子提供充足养分 [1] - 深圳市民平均年龄32.5岁 是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 年轻化特征显著 [1] - 2024年深圳新设经营主体56.16万户 总数超440万户 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244家 [3] 年轻企业家成就与典型案例 - 在《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中 深圳占10席 占比25% [1] -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2015年带领团队在深圳创业 2018年全景相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2025年6月成为科创板"智能影像第一股" [2] - 越疆科技创始人刘培超2015年团队在深圳创业 2024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全球协作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居国内第一 [2] 供应链优势与企业成长 - 深圳供应链效率优势明显 可实现当天图纸加工 快速获取零部件和制造服务 [2] - 影石创新通过深圳供应链打破效率瓶颈 超越三星 理光等国际巨头 [2] - 越疆科技从5人团队发展到超500人规模 体现深圳创业企业高速成长特性 [2] 城市创新活力与影响力 - 深圳创业活力与年轻气质相辅相成 被称为青年企业家"摇篮" [3] - 城市45年发展实践表明 开放包容与创新务实精神能激发改变世界的力量 [3] - 当前深圳梦在更广阔舞台绽放 持续激励新一代创业者以创新重塑科技边界 [3]
深圳最动人的风景 是年轻人眼中闪烁的光
证券时报· 2025-08-26 02:13
深圳创新创业生态 - 深圳提供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支持和政策呵护的雨林生态 使创新种子能快速成长 [1] - 深圳市民平均年龄32.5岁 是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 年轻化特征显著 [1] - 2024年深圳新设经营主体56.16万户 总数超440万户 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3] - 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244家 相当于每4人中就有1位创业者 [3] 年轻企业家成就 - 《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中10人来自深圳 占比25% [1] -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2015年带团队到深圳创业 2018年全景相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2] - 影石创新2025年6月科创板上市 成为智能影像第一股 刘靖康是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 [2] - 越疆科技创始人刘培超2015年带队到深圳 2024年12月香港联交所上市 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2] - 越疆科技团队从5人发展到超500人 全球协作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稳居国内第一 [2] 供应链优势 - 深圳具备完整产业链支持 从图纸到加工件可实现当天完成 [2] - 硬件创业所需零部件采购 工程师招聘和供应商合作高度集中在深圳 [2] - 供应链效率突破是影石创新和越疆科技成功的关键因素 [2] 历史发展脉络 - 80年代深圳梦体现为开放理念和深圳速度 吸引淘金梦年轻人 [1] - 90年代转向自主创新 华为中兴等科技企业崛起 吸引技术精英 [1] - 当前形成万物生长的创新创业生态 梦想实现效率显著提升 [1]
影石探入大疆“腹地”,市值突破千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0:50
公司产品动态 - 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支持8K全景视频拍摄且机身重量小于249g [1][5] - 与大疆几乎同时官宣新品 形成互探"腹地"竞争态势 大疆发布全景相机"Osmo 360" [1][5] - 消费级全景相机贡献85%营收 产品线覆盖360度全景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和视频会议相机 [4][8] 股价与市值表现 - 上市两个月股价暴涨近470% 从IPO发行价47.27元涨至269.30元/股 [2] - 连续两个20cm涨停后总市值达1080亿元 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 [1]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76亿元 市场热度持续高涨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20.41亿元升至55.74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5.25% [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55亿元 同比增长40.7% 超7成收入来自港澳台及海外市场 [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增速32.38%-57.10% 但净利润同比减少4.64%-12.63% [8] 研发与投入规划 - 处于高强度投入周期 2024年末有8个在研项目涉及光学影像、人工智能和机械自动化领域 [8] - IPO募资净额17.48亿元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及深圳研发中心建设 [9] - 研发投入加大导致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滑4.79% [8] 市场地位与竞争 - 2023年消费级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2% 连续六年位居第一 [5] - 与大疆形成交叉竞争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全球市占率超70% [5] - 通过抽奖送竞品活动引发关注 社交媒体抽奖活动转发量达4.5万次 [6] 专利诉讼进展 - 2024年3月遭GoPro提起337调查指控6项专利侵权 [10] - 2025年7月ITC初裁认定5项专利无效 剩余1项新设计方案不构成侵权 [10] - 已在国内反诉GoPro专利侵权 最终判决仍存不确定性 [10]
股价大涨、市值达900亿!董事长向员工撒钱,公司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8-17 11:58
公司事件 - 影石创新董事长刘靖康在内部庆功活动中向员工撒钱,该活动是为庆祝全景无人机公测而举办[1][3] - 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后,公司发布公告称已检视内部管理漏洞并强化行为规范[3] - 同日公司股价20%涨停,收盘价224.42元/股,市值达900亿元[3] 产品动态 - 公司宣布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开启公测,产品计划2026年1月正式发售[3] - 该无人机A1重249g,采用双全景镜头设计,可拍摄8K全景视频[6] - 公司7月底宣布进入无人机市场,与大疆形成相互跨界竞争格局[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增长40.7%[6] - 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2.5%,扣非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4.79%[6] - 2025年6月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大涨285%,总市值突破700亿元[6] 市场地位 - 公司"Insta360影石"品牌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连续六年第一,2024年预计达81.7%[8] - 运动相机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6] - 与大疆分别在各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后开始相互渗透对方市场[6]
90后董事长向员工撒现金,900亿市值公司道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29
公司事件 - 公司董事长在内部团建活动中以个人薪金向员工派发现金红包 该行为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公司已发布公告致歉并检视内部管理规范[1] - 事件发生于2025年8月14日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产品公测当晚 属于小规模团队活动[1] 产品与业务 - 公司新无人机产品"影翎Antigravity"于2025年8月14日开启公测 计划2026年正式发售 目前未产生实际收入 预计不会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 - 公司以全景技术为基点 设有消费级和专业级两条产品线 覆盖360度全景相机 运动相机 手机稳定器和视频会议相机[5] - 2017年切入运动相机市场 2018年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最大品牌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达67.2% 销售额31.4亿元 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7]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0.41亿元 36.36亿元和55.74亿元 净利分别为4.07亿元 8.3亿元和9.95亿元[7] - 2025年6月11日登陆科创板 首日股价涨超290% 收盘市值710亿元 8月15日股价20CM涨停报收224.42元/股 市值达900亿元 较上市时增加近200亿元[3] 公司背景 - 公司2015年成立 创始人刘靖康为1991年出生的90后企业家 系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3][5] - 2014年获得IDG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后正式创业[7]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2021年公司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41% 超越日本理光(第二)和GoPro(21.5% 第三)[7]
90后董事长向员工撒现金,900亿市值公司道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12
公司事件 - 公司董事长刘靖康在内部活动中向员工撒钱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公司已发布公告致歉并承诺强化内部管理规范 [1] - 该事件发生在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产品公测当晚 董事长以个人薪金通过现金红包方式参与团队团建活动 [1] - 涉事无人机产品计划2026年发售 目前未产生实际收入 预计不会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今年6月11日登陆科创板 首日股价一度涨超290% 收盘市值达710亿元 [4] - 上市2个月后市值增加近200亿元 8月15日股价20CM涨停 报收224.42元/股 最新市值900亿元 [3][4] - 刘靖康成为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 [2][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立于2015年 以全景技术为基点发展智能影像业务 最早以VR及全景相机起家 [6] - 2017年切入运动相机市场 目前拥有消费级和专业级两条产品线 覆盖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产品 [6] - 2018年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最大品牌 2021年市场占有率达41% 2023年提升至67.2% [7] 财务数据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销售额达31.4亿元 [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55.74亿元 [7]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亿元、9.95亿元 [7]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刘靖康1991年出生 2010年进入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在校期间以技术创新闻名 [6] - 2014年大学毕业后获得IDG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正式组建公司创业 [7] - 曾因通过电话按键音破译周鸿祎手机号码而被称为"技术帝" [6]
90后董事长向员工撒钱,知名公司道歉
搜狐财经· 2025-08-16 14:25
公司事件说明 - 影石创新就现金红包派发活动发布公告道歉 承认该行为可能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并承诺强化内部管理规范 [1] - 事件源于2025年8月14日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公测发布会后的团队团建 董事长以个人薪金发放现金红包互动 [1] - 公司强调该无人机产品预计2026年1月发售 当前未产生收入且不影响2025年度业绩 [1]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6月11日科创板上市 首日股价暴涨285% 总市值突破700亿元 成为当年科创板募资额最高企业 [4] - 截至2025年8月15日股价单日涨停20% 收盘价224.42元/股 市值达历史峰值899.9亿元 [6] 创始人背景 - 董事长刘靖康为科创板首位"90后"董事长 1991年出生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 自幼钻研编程技术 [4] 产品动态 - 新发布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进入公测阶段 宣传视频同步上线 正式发售定于2026年1月 [1] 公司概况 - 创立于2015年 旗下拥有全景相机品牌Insta360 2025年登陆科创板获"智能影像第一股"称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