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备

搜索文档
厦工股份:厦门口行减持公司1%股份
快讯· 2025-07-09 16:57
减持计划及实施情况 - 中国进出口银行厦门分行计划在2025年4月10日至2025年7月9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厦工股份不超过1774.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1] - 实际减持时间为2025年4月10日至2025年7月8日,减持股份数量为1774.09万股,达到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1] 减持价格及金额 - 减持价格区间为2.67~2.92元/股 [1] - 减持总金额为4887.41万元 [1] 减持后持股情况 - 减持后中国进出口银行厦门分行持股数量为1.03亿股 [1] - 减持后持股比例为5.78% [1]
机械ETF(516960)涨超2.1%,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或提振设备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5:00
储能与固态电池合作进展 - 比亚迪储能与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聚焦集散式储能电力领域展开合作 [1] - 安徽安瓦新能源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超300Wh/kg并通过新国标安全测试 [1] - 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通知,要求数据中心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并积极利用储能技术 [1]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固态电池作为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 [2] - 2025年以来行业呈现三大特点:政策驱动转向产业落地(宁德时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于5月投产,能量密度达450Wh/kg)、设备与材料体系收敛(硫化物电解质和干法工艺成为共识)、应用端订单超预期(低空经济打开新场景) [2] - 预计全固态电池2026年装车,2028年进入GWh级应用阶段,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超2500亿元 [2] 光伏行业发展现状 - 2025年1~5月国内新增装机197.85GW(同比+150%),但下半年增速或放缓 [2] - 供给侧过剩压力下,技术迭代成为破局关键:BC电池较常规组件溢价超15%,2025年产能预计达100GW;无银化加速推进,铜浆方案可降低金属化成本 [2] - 全球光伏需求仍具韧性,预计2025年组件需求600GW,2030年或突破1TW [2] 机械ETF跟踪指数 - 机械ETF跟踪的是细分机械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主要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工程机械、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3] - 指数成分股聚焦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机械制造企业,全面展现我国机械装备行业的市场走势 [3]
聚焦多条产业链,《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将持续扩充
齐鲁晚报网· 2025-06-16 22:36
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概况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自2020年起连续发布六期《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涵盖11大领域、978家企业的3997种优势工业产品 [1] - 产品领域分布:电子信息类企业210家 机械装备设备类企业394家 冶金金属类企业116家 食品饮品类企业83家 化工新材料类企业77家 建材类企业40家 纺织服装类企业31家 家具家电类企业20家 纸制印刷类10家 [1] 目录核心特点 - **覆盖面广**:构建与重点产业布局深度匹配的优质产品体系,涉及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 [1][2] - **遴选标准严**:采用"资质认可 合规前置 动态管理"原则,聚焦"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标杆产品 [2] - **推广渠道多元**:线上通过"泉惠企"平台及新媒体发布,线下通过展会发放近万册目录 [2] - **产品创新性强**:涵盖智能制造 新能源 智能网联等领域,包括四足仿生机器人 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等前沿技术产品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扩充目录优质供给,重点加强对"链上精品"的摸底遴选 [1][2] - 强化供需对接和市场推广,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2]
剑指服务型制造转型 厦门市同安区开启产业升级新探索
中国经济网· 2025-06-15 13:55
同安区产业变革 - 2024年同安区制造业占GDP比重达57.8%,服务业占比40.9%,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重构的关键 [1]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包括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柔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 [1] 服务型制造转型 - 制造业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构建新价值网络,如家居智造领域龙头企业从"产品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 - 金牌厨柜采用"服务+产品"模式,首创GIS工业化柔性定制系统,投入"1+5+1"数字化体系实现全链路数智化 [2] - 金牌厨柜研发AI设计软件"飞流AI设计"和AI量体裁柜技术,提升设计效率并降低30%设计成本 [2] 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 - 同安区2024年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450亿元,同比增长12.5%,形成"农业+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模式 [3] - 银祥食品智慧冷链平台融合物联网与AI技术,实现冷链智能化管理,运营成本降低15% [3] 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 - 同安区以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为底座,建设垂直行业平台如"同安食品产业大脑"和"水暖卫浴云设计平台" [4] - 推动机械装备智能化转型,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柔性化生产,物流企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 [4] 政策支持体系 - 同安区通过税收优惠、股权融资、贷款贴息等组合政策支持现代服务业项目 [5] - 设立"同安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和"同研""同信"专项基金,加强中小微科创企业信贷支持 [5] - 修订用地标准优先保障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服务业人才银城积聚工程"培养领军人才 [6]
打好拓展“组合拳” 点燃创新“强引擎”靖江加快锻造现代产业链群
新华日报· 2025-05-16 07:12
产创融合与产业升级 - 靖江举办两岸新能源汽车产创融合对接会,比亚迪等70多家两岸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参与考察交流[1] - 靖江深入实施"456"产业培育提升行动,打造长江左岸产创融合示范带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1] - 江苏先锋精密科技引进柔性制造生产线,实现机加工、安装、码垛协同一体化[2] - 靖江构建"456"链群体系,包括四大主导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2] 智能制造与项目投资 - 靖江4个制造项目获得江苏省16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2] - 江苏新骥源电子材料投资建设高端软板、半导体芯片胶带项目,年产能达3000万平方米[3] - 靖江城北园区一季度新签约11个亿元项目,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3] - 靖江与中国商飞加深合作,拓展商业航天火箭、低空经济等领域[3] 外贸与市场拓展 - 靖江企业在广交会达成1700万美元意向订单[4] - 中建钢构江苏公司承建塞尔维亚国家足球场项目,首批钢结构构件已启运[4] - 深国际靖江港首次靠泊4.58万吨外贸货轮,推动港口货种结构升级[4] - 一季度靖江对非洲、欧盟进出口分别达53.7亿元和29.9亿元,同比增长6%和112.6%[5] - 一季度靖江实际使用外资1514万美元,同比增长3.2%[5]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靖江与上海交通大学推进2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包括深海油气装备和智能机器人研发[6] - 江苏双达泵业加速推进深海油气混输泵和分离器项目产业化[6] - 天龙车辆部件扩产项目使产能提升30%,预计2024年产值翻倍[6] - 企业联合上海交大等高校研发镁合金汽车轻量化产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