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婴
icon
搜索文档
李佳琦直播间双11首小时战报:加购品类最高增长近80%
新浪科技· 2025-10-15 22:18
天猫双11预售表现 - 天猫双11预售于10月15日晚8点正式开启 [1] - 李佳琦直播间双11首小时加购商品交易总额同比保持增长 [1] - 美妆、母婴、时尚、食品等细分品类增长显著,最高增长近80% [1] 美妆品类销售情况 - “超级美妆节”开售一小时内,十余款热门单品在李佳琦直播间上线即售罄 [1] - 花知晓、珀莱雅、薇诺娜、自然堂等头部国货品牌旗下爆品攀升至直播间美妆产品销量前列 [1] - 可复美胶原棒、每日鲜语等产品升至曝光前五,印证优质国货市场号召力 [1]
货真价实,向爱而行 | 贝因美品牌片重磅登陆CCTV-1
搜狐网· 2025-10-15 11:27
品牌核心理念与定位 - 公司通过品牌片诠释“货真价实”的品牌理念,强调对品质的极致较真和与中国家庭共情共行的责任信仰 [1] - 公司提出“只赚5%”的经营命题,将利润让渡给产品与用户,将增长重新定义为信任的积累 [3] - 公司选择克制短期利益,投注长期价值,认为品牌真正竞争力在于信任溢价和赢得更深信任 [3] - 在不确定性消费时代,公司致力于成为提供稳定质量和持续兑现承诺的“确定性资源” [3] 质量管理与品控体系 - 公司建立基于千余例母乳样本的科学配方模型 [1] - 公司实施数字化三重品控系统(MES-WMS-ERP联动),实时监测上千项生产数据 [1] - 在纸尿裤领域构建医疗级洁净车间,并实施“双盲检测”、“一罐双码”、“一物一码”等追溯机制 [1] - 公司的承诺通过可记录、可复核、可公开的工序和检测,沉淀为制度性自我约束 [1] 业务拓展与角色升级 - 公司业务从奶粉扩展到纸尿裤,实现从“口粮到屁粮”的品类延展,实质是责任的延伸 [5] - 公司致力于提供可持续的安心体验,整合追溯体系、检测能力与服务运营,构建“产品即服务”的新逻辑 [5] - 公司角色从产品制造者升级为中国家庭育儿场景中更温柔、更长久的陪伴者 [3] - 公司的转变映射中国制造业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用户关系为中心,从一次性交易转向持续陪伴 [5] 行业背景与品牌价值 - 公司发展贯穿中国母婴产业从产品匮乏到市场繁荣、从价格竞争到质量竞争、从信任危机到体系重塑的变迁 [7] - 面对全球供应链波动和市场信任重构,公司选择用制度、技术与真诚回应,强调真实产品和透明体系 [7] - 真正的“大国品牌”价值在于长期保持真实,当“真”由制度承载、“实”由治理保障,品牌价值便来自内部笃定 [7]
只押宝单一婴配粉风险太大!这四大品类藏着增量答案
搜狐财经· 2025-10-14 23:20
但市场数据却呈现出另一种图景:中国母婴行业市场交易规模仍在增长,多个细分品类在存量市场中实现逆势高增。这意味着行业增长逻辑已从"人口红 利驱动"转向"价值红利挖掘",对于B端品牌与渠道而言,精准把握高潜力增长品类成为破局关键。 核心增长品类 从数据看市场机会在哪里 1.中大童服饰:年龄延伸催生千亿增量市场 新生儿数量下滑倒逼市场将目光投向存量人群,中大童服饰成为爆发式增长的品类。百元内平价市场构成基本盘,同时300-500元大众市场与500元+高端 市场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材质创新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天然材质需求爆发,创新面料增速更是惊人。功能上,防晒、防蚊、抗菌等防护属性与无 骨、透气等舒适设计形成刚需组合,而运动风、甜美风等风格升级则打开了情感消费空间。 2.婴童营养品: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的黄金赛道 链接报名 文|中童传媒记者 木风 当新生儿数量持续走低,婴配粉市场的增长瓶颈愈发凸显,曾经依赖单一品类支撑的母婴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 童鞋品类通过功能升级与场景创新实现逆势增长,其增长逻辑源于对"安全防护"与"情感体验"的双重满足。童鞋品类的竞争已超越基础功能,转向"专业 技术+IP赋能"的复合维 ...
京东11.11超级试用日“小样”消费创历史新高 兰蔻等粉底试用装爆卖
搜狐财经· 2025-10-14 09:57
10月9日晚8点,京东11.11启幕,现货开卖,低至1折。在10月11日京东11.11推出的首个"超级试用日"活动中, 包括千元面霜、大牌香水、婴幼儿奶粉辅食、养生滋补品等爆款好物均可1元试用。在各大商场和电商 平台,曾经作为赠品或试用装的小样,如今正以独立商品的身份走俏市场,催生出规模惊人的"小样经济"。 从京东发布的"超级试用日"战报数据来看,10月11日当天试用频道订单同比增长5.74倍,品牌新用户数同 比增长5倍,订单翻倍增长的品牌数超2800个,当天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试用商品包括珀莱雅双抗精华、兰蔻 持妆粉底液、欧莱雅0等待护发素、飞鹤聚高星高钙儿童长高奶粉、英氏婴幼儿米粉、Swisse儿童液体 钙、碧浪洗衣原液、麦富迪天然猫粮、1号店牛奶等。这股从美妆领域燃起的星星之火,正蔓延至母婴、 个护、食品乃至保健品领域,重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2025年,理性消费成为女性重要消费主张。今年3月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调研显示,51.2%的女 性主张理性消费,会基于更多信息做出购买决策,精准满足自身所需。同时,68.6%的女性偏好小样产品,特 别是在美妆护肤、个护产品等女性高频刚需品类上。京东1 ...
对话李佳琦直播间选品师:“双11”新节奏下,谁将成为下一个“爆品”?
搜狐财经· 2025-10-13 23:08
双11大促节奏与平台策略 - 各大电商平台双11启动时间普遍早于往年,快手于10月7日率先开启预售,京东与抖音于10月9日跟进,小红书于10月11日上线活动,淘天于10月15日启动预售并将活动延伸至11月14日 [1] - 大促周期拉长,消费者决策日趋理性,平台APP已更换双11专属图标 [1] 爆品选品策略与趋势 - 头部直播间选品策略显著变化为非常看重新品,致力于挖掘全新品牌或经典品牌的迭代产品 [1] - 爆品底层逻辑是多维公式:精准捕捉消费者最新需求、洞察行业成分与剂型创新趋势、产品与品牌本身品牌力与技术壁垒,三者同等重要,再配合有吸引力价格机制 [4] - 美妆仍是爆品主阵地,消费者需求集中于普适性护肤品类如清洁、滋润修护、防晒,抗初老是核心趋势,以油养肤、情绪护肤等新兴概念受关注 [5] - 除美妆外,母婴与宠物品类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本季《所有女生的OFFER》参与宠物品牌数量为历年之最 [5] 内容营销与品牌价值塑造 - 《所有女生的OFFER》节目是重要观察窗口,今年首次引入“擂台战”模式,品牌按品类PK,用户投票决定直播间的“黄金席位”,被视为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的重要信号 [2] - 该节目是品牌直接对话消费者、建立品牌心智的重要舞台,国际品牌可借此建立情感链接,国货品牌可展示技术扎实产品力强的实力 [3] - 节目筛选品牌时综合考量品牌背景故事、创始人理念、品牌调性与科技实力等基本面,并从内容传播角度评估品牌“故事力” [3] 国货品牌崛起与直播间表现 - 国货品牌成为直播间爆品阵营不可忽视力量,李佳琦直播间国货品牌比例已接近一半 [5] - 本季《所有女生的OFFER》87个品牌中国货占比达66.7%,远超第一季15个品牌中40%的占比 [5] - 首次参与直播间大促的新品牌能收获可观增量,例如巨子生物旗下函得士发膜通过联合内容打造初显爆款潜质 [2] 关键人物角色与产品共创 - 李佳琦作为超级产品经理在选品与产品共创中扮演核心角色,对美妆产品有极强敏锐度,品牌在产品上市前寄送样品,其创意直接启发产品形态与设计,如蜜丝汀次抛防晒、听研黄油次抛 [4]
850万!2025出生人口预测,中国仍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母婴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0-10 20:54
文章核心观点 - 基于国家卫健委育儿补贴申报数据反向推算,预测2025年中国出生人口约为750万,经季节性调整后预测区间为800万至850万,综合多方预测后认为850万是较大概率结果 [1][4][6] - 尽管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呈长期下降趋势,但2024年约956万的绝对规模仍相当于32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稳居全球第一梯队,构成坚实的母婴消费群体基础 [10][13] - 出生率下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母婴行业正从依赖人口增量的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和质量红利的新阶段,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母婴市场 [12][13] 人口预测方法与数据 - 预测逻辑基于国家卫健委披露的育儿补贴申报数据,截至9月10日全国已提交超2400万条申报信息,占目标人群约80%,后续累计提交量增至2881.4万条 [1] - 采用申报量最高合理值2480万和申报覆盖率最低合理阈值75%进行反向推算,得出目标人群总数约为3300万 [3] - 目标人群指符合国家生育法规、2022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的0-3岁婴幼儿,2022-2024年新生儿累计达2812万,与目标人群3300万相差约500万,据此推算出2025年1-8月出生人口约500万,按比例推算全年约为750万 [3][4] - 为增强严谨性,考虑到新生儿数量下半年多于上半年的历史规律(例如2024年上半年出生433万,下半年521万),将2025年预测区间上调至800万至850万 [6] 外部机构预测对比 - 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24》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出生人口为870万 [6] -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考虑到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和生育意愿下降,2025年出生人口预计在850万至950万区间波动 [6] - 部分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上半年出生人口约402万-406万,全年预计850万 [6] 长期趋势与市场地位 - 出生率下滑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500万,并在三年内滑落至1000万,疫情后未出现反弹 [8] - 经济压力导致的结婚率持续走低是抑制生育率的关键变量,未来随着育龄女性数量减少和生育意愿走低,出生人口或将长期稳定在600万-800万区间 [8][10] - 2024年中国约956万出生人口近乎相当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2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生人口的总和(约970万) [10] 行业影响与转型方向 - 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在经历新生儿数量高峰后,其母婴产业并未停滞,依然是技术创新和标准升级的重要策源地 [12] - 中国母婴行业依托人口增量实现规模扩张的“躺赚时代”已经过去,行业正经历深刻转型,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从单一产品供给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 [12] - 尽管面临人口结构转型,但从新生儿绝对规模、经济韧性和社会稳定性等多维度研判,中国母婴市场仍保持全球领先的活力与潜力 [13]
最近想上市的公司里,“私域”几乎都是重点项
36氪· 2025-10-10 16:47
私域战略地位的提升 - 私域从运营模式升级为企业战略层面的增长引擎,频繁出现在品牌招股书中 [1][2] - 品牌使用会员规模、复购率、GMV贡献度等指标替代投放ROI来讲述增长故事 [2] - 用户资产已成为品牌估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域运营能力与资本市场增长想象力直接关联 [3] 各品牌私域运营成果 - 零食品牌好想来私域会员超1700万人,月活跃会员逾1100万人,会员贡献2025年前8个月约78%的GMV [2][5] - 母婴品牌不同集团私域注册会员从2022年2.44万激增至2024年37.1万以上,私域收入从2022年880万元(占比1.7%)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5630万元(占比7.8%) [2][5] - 自然堂会员社区累计3770万+注册会员,2024年会员复购率达32.4% [6] - 潮玩品牌TOP TOY拥有超1000万注册会员 [6] 私域运营的发展阶段 - 官方定义阶段(约2020年前后):私域流量概念初现,平台开始倡导商家建立自主流量池 [9] - 高增阶段(2021–2023年):部分消费品牌在财报中首次提及私域,瑞幸咖啡、泡泡玛特等通过私域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9][10] - 成熟阶段(2024年至今):私域战略频繁写入招股书,成为投资人衡量新消费品牌价值的核心指标之一 [10] 未来营销与运营趋势 - 趋势一:全域运营与线上线下融合,品牌强调跨场景一体化体验以实现流量沉淀、关系经营、复购增长的闭环 [11][12] - 趋势二:组织与机制变革,企业内部向扁平化、网络型组织架构调整,以数据中台支撑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13] - 趋势三:会员分层经营精细化,品牌通过等级体系、差异化权益强化用户身份感和长期留存 [14][15] - 趋势四:全链路数字化赋能,供应链、渠道、会员系统等一体化打通,实现以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经营 [16][17]
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藏在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里
36氪· 2025-10-09 20:2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母公司不同集团于9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开盘股价大涨超40%,市值突破90亿港元 [1] - 按GMV计,公司已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占据4.2%的市场份额 [1]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护理四大场景,从高颜值婴儿车切入市场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9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6.9% [2][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7.26亿元,增长势头延续 [2] - 公司毛利率表现稳定,近年来均保持在50%左右,2024年毛利率为50.4% [2][3] - 经营溢利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1479.2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45亿元,经营利润率从2.9%提升至11.6% [3] 营销策略与成本结构 - 公司增长高度依赖社交媒体,2022至2024年间累计投入近6.4亿元推广费用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入比重较高,但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37.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0.9% [3] - 推广开支是销售费用的主要部分,占比持续上升,从2022年的71.7%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7.9% [4] - 研发开支占比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3.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 [3] - 通过会员计划培育了超过300万名会员的社群,私域平台复购率达到52.3% [3] 产品与供应链 - 产品组合涵盖四大场景,但除儿童安全座椅和部分餐椅外,其他产品全部为外包第三方生产 [4] - 婴儿推车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1974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44元,而儿童安全座椅平均售价从1894元升至2183元 [5] - 纸尿裤销量增长迅猛,从2022年的1911.7万件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5亿件,但平均售价仅为2元 [5]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中国新生儿人口从2020年的1200万减少至2024年的950万,预计2025年至2029年将稳定在每年约800万 [6] - 2025年7月育儿补贴制度发布,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 [6] - 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增速超过大众市场,其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2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4% [10] - 95后家长每月在母婴产品上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月收入的30%,婴童用品消费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达40%以上 [8] 竞争格局与消费者洞察 - 前五大品牌在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的市场份额约占18.9% [11] - 新生代父母强调"既要育儿质量,又要人生进度","情绪价值"成为育儿消费的重要决策因素 [6][11] - 消费趋势从"粗放喂养"转向"精细养育",进入以"孩本位"为核心的4.0精长阶段 [6] 潜在挑战 - 二手市场活跃,可能分流部分新品销量,尤其在经济下行期 [12] - 公司品牌根基尚浅,黑猫投诉平台和小红书上已出现关于产品质量和性价比的质疑 [15] - 母婴产品最内核的竞争力是安全和品质,负面问题更容易发酵并对品牌造成打击 [15][18]
美赞臣中国:坚持科学实证实现品牌“真实增量”
财富FORTUNE· 2025-09-30 21:27
核心观点 - 公司CEO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上提出,母婴行业应通过洞悉消费者真实需求和科学实证驱动产品创新来实现“真实增量” [1] - 公司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构建品牌护城河,拥有超过1,080项全球专利和超过100项科学研究成果 [4] - 公司通过全生命周期营养布局和多元化品牌举措,应对市场挑战并强化品牌信任 [7][8][10] 行业挑战与公司核心理念 - 母婴行业面临生育率波动、消费理性化等挑战 [3] - “真实增量”的核心在于洞悉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公司理念是“给宝宝一生更好的开始” [3] - 公司始终以母乳为最高标准进行研究,使婴配粉营养功能贴近宝宝天生需求 [3] 科学实证与产品创新历程 - 1959年研发出第一款按原乳营养组成研制的婴儿配方奶粉 [3] - 2000年推出第一款添加达临床验证有效水平DHA和ARA的配方奶粉 [3] - 2016年推出第一款富含乳铁蛋白和乳脂球膜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蓝臻 [3] 乳脂球膜(MFGM)的科研实证 - 乳脂球膜是母乳中的重要成分,含逾1,000种营养成分,被誉为下一代DHA [6] - 公司2014年启动“蓝臻科学实证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汇聚全球9所知名高校与权威机构,研究持续5.5年 [6] - 研究证实,中国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喂养富含乳脂球膜与乳铁蛋白的配方奶粉,与显著改善神经发育有关 [6] - 最新发布于《大脑结构与功能》期刊的研究进一步实证乳脂球膜对促进婴幼儿认知有重要作用,显示0-2岁持续摄入乳脂球膜配方奶粉的幼儿髓鞘形成更优,运动评分显著提高 [7] 全生命周期营养战略 - 实施“婴幼儿+儿童成人”双轮驱动战略,儿童营养品牌学优力开发保护力、眼脑发育等细分赛道产品 [7] - 成人营养品牌每日悦享聚焦新一代中老年人群需求,推出成人奶粉等产品 [8] - 全生命周期营养布局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市场挑战 [8] 品牌信任建设与社会价值 - 联合发起婴幼儿消化不良医师科普大赛,将专家共识转化为家长易懂的育儿知识 [10] - 旗下蓝臻品牌官宣全新代言人高圆圆,诠释“高标准”价值主张 [10] - 从科研到科普的沟通模式助力缓解新手父母育儿焦虑,强化品牌认知,实现品牌增量与社会价值双赢 [10]
红书商业母婴行业CBD:婴用品双11营销码全指南
小红书· 2025-09-30 20:2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4][10]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通过小红书平台的精细化营销策略,包括“种草+种草外溢+种草直达+闭环电商”的组合打法,助力母婴用品品牌在双11大促期间实现消费者心智占领和生意增长 [106][107] 平台流量趋势 - 信息流场域从10月开始全面放量,前置投放有助于品牌完成心智转化,第一波双11曝光量达3,600万,CPE/CPM为60元,第二波双11曝光量达3,400万,CPE/CPM为55元 [15][16] - 搜索流量在9月底全面上升,呈现多次达峰特点,品牌需在双11期间拉升预算以抢夺搜索心智,第二波双11期间曝光量达1,800万,CPM为80元,CPC为0.8元 [19][20] - 大促人群持续增加,早阶人群消费力回升,2025年双11高消费人群占比预计较2024年双11提升6.3%,搜索人数从2024年双11的2,400万增至2025年双11的3,500万,孕期和0-12个月婴儿家庭是核心人群 [21][22] 核心赛道洞察 - 婴童洗护类目中,面霜、身体乳等秋冬季节产品需求达峰,其中面霜阅读增速显著 [25][26] - 婴童洗护“户外场景”话题热度高,结合“秋游”、“滑雪”等场景种草可提升品牌调性,亲子户外话题发布量增长 [27][28] - 婴童洗护新成分受关注,具备医研文献背书的专业成分吸引力强,如仿生胎脂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203%,金盏花等成分增长273% [29][30] - 孕产类目需求维持高位,孕妇水乳、待产包等产品需求高热,孕妇水乳笔记曝光量从2023年双11的4.3亿增长至2025年618的6.7亿 [31][32] - 孕产人群注重情绪价值,“孕期情绪波动大的原因”等话题搜索量增长显著,如“孕期情绪”搜索量增长367% [33][34] - 喂养需求稳固且阅读量抬升,储奶袋、口水巾等产品领跑,2024年双11相关搜索量达1.1亿次 [35][36] - 分阶喂养趋势明显,针对不同年龄段宝宝(如0-6个月防胀气奶瓶、1-3岁学饮杯)有精细化需求 [37][38] - 母婴小家电呈现“一站式购齐”趋势,妈妈们做功课深入,平均阅读SPU数量多 [40][41] 种草链路全攻略 - 精细化种草全链路包括精选SPU、找对人群、优化买点、高效渗透和生意度量 [44][46] - 应铺展SPU矩阵(分季、分龄、分场景)以延长用户生命周期和塑造品牌全龄形象 [49][50] - 采用人群反漏斗模型,从核心人群逐步渗透至泛人群,不同大促阶段(蓄水期、预期期、爆发期)触达不同人群并匹配相应内容 [52][54] - 人群优化新思路可通过上传一方人群包、排除已购人群等方式实现拉新、保质、保量等目标 [56][57] - 优化买点需将产品卖点转化为用户真实需求,例如将婴儿推车的“护脊支撑”卖点转化为“避免宝宝歪脖子”的买点 [58] - 高效渗透需关注三大指标:种草人群转化率、CTR和三方进店率,并通过笔记与人群匹配度、封面标题优化等提升效率 [60][61] - 蒲公英预算建议前高后低,蓄水预热期铺展种草向笔记,爆发期制作大促与转化笔记并加大FEED投放 [62][63] - 搜索场域投放策略应随大促阶段调整,预热期以品类词为主(占比71.3%),爆发期加强品牌词和场景词投放 [65][66] - 可借助用户路径AI找词、相关性检验工具与人群优投等升级产品工具提升投放效率 [68][69][71] - 生意度量应关注长效ROI,用户决策周期具有差异性,需通过一方数据捕捉更长的用户行为周期 [73][74] 开闭环协同提效 - 通过小红星/小红盟进行种草外溢,辅助挖掘种草进店,定向调优投放助力高效转化 [76][78] - 小红星在预热期与大促前期进店成本低、效率好,618期间选购攻略、带娃妙招等类型笔记点击率高且进店成本低于2元 [79][80][85][86] - 小红星在双11迎来新升级,支持30日归因,合作门槛降低,可进行笔记维度ROI拆解 [83][84] - 通过CID/UD实现种草直达,大促期间ROI大于2,蓄水期出现1次高峰,大促期出现4次高峰 [88][89] - 多频次触达有助于未来转化,9月触达的用户在10-11月转化效果显著,触达6次的用户其进店率是未触达用户的5倍 [90][91] - CID/UD与闭环电商人群重合度低(小于0.1%),开闭环协同策略可覆盖更全面的消费者,实现品效双收 [93][94] - 小红书闭环电商增长迅速,2025年平均客单价超105元,较2024年增长50%,动销品牌数量增长41% [95][97] - 通过店播优化(如优化直播封面、话术、货盘)可提升CTR、商品CVR等指标 [101][102][103] - 商笔+店播组合可撬动GMV提升,某婴童洗护品牌通过闭环实现心智升级和生意增长 [104][105] - 双11整体营销节奏建议:预热期(10月1-13日)积攒深度人群,预算占比20%;爆发期(11月1-11日)快速转化,预算占比40%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