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
搜索文档
[7月11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冲高回落;港股科技还会发力吗;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7-11 21:51
市场表现分析 - 大盘整体上涨,当前评级为4.8星 [2] - 小盘股涨幅高于大中盘股 [3] - 价值风格下跌,银行指数先涨后跌导致整体低迷 [4] - 成长风格强势,医药医疗和生物科技领涨 [5] - 港股整体上涨,科技板块表现突出 [5] 港股科技指数分析 - 中证港股科技指数包含50只成分股,恒生科技指数约30只,前者增加了医药生物科技类股票 [7] - 最近一年出现4波明显上涨行情: 1) 1月大跌36%后,2-5月反弹39% [9][10][11][12][13] 2) 5-8月下跌18%后,9月因美联储降息单周暴涨63% [14] 3) 回调20%后,春节后几周内上涨55% [15][16][17] 4) 4月回调30%后快速反弹30% [18] - 上涨驱动因素为估值提升+盈利增长双击,2021-2022年盈利下滑导致大跌,最近一年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20] - 呈现"进三退一"的高波动特征,涨跌周期与财报周期高度重合 [21][22][25][26] 其他港股板块 - 港股医药、科技及恒生指数均呈现盈利增长驱动特征 [28] - 当前处于二季报发布前的业绩真空期 [29] 指数估值数据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0.23,市净率2.53,股息率1% [30]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0.25,市净率3.26,股息率0.67% [30] - H股指数市盈率13.4,市净率1.27,股息率3% [30] - 恒生指数市盈率12.99,市净率1.3,股息率3.27% [30]
[7月9日]指数估值数据(冲击3500点;不同星级都有什么投资机会?)
银行螺丝钉· 2025-07-09 20:20
市场表现 - 大盘盘中上涨但收盘微跌,当前处于4.8星级 [1] - 大中小盘股均微跌,中小盘股跌幅略大于大盘股 [2][3] - 消费、医药行业微涨,港股科技股回调但估值仍处于正常区间 [4] 星级与投资策略 - 5星级为市场估值最低阶段,股票基金投资价值最高,适合定投低估品种 [10][11][12] - 4星级市场估值较低,部分品种处于低估,可减少定投金额并考虑股债混合组合 [15][16][19] - 3星级市场进入正常估值,低估品种稀少,适合止盈股票基金并转向债券基金 [20][21] - 2-1星级为牛市中后期,多数品种高估,需寻找极端投资机会如分级A、债券等 [24][25][27] 指数点数与估值关系 - 指数点数=估值*盈利,盈利长期上涨带动点数提升 [37][38] - 中证全指在5星级时从2012-2014年的2800多点升至最近的4800多点 [34][36] - 中证全指在4星级为5000多点,3星级为6000多点,1星级泡沫时达8000多点 [41][42][43] 投顾与工具更新 - 钉系列投顾组合推出投顾费5折优惠活动 [44] - 「今天几星」小程序新增中证A500、港股科技等指数估值数据,支持分类筛选和直接购买基金 [46][47] 指数估值数据 - 中证价值市盈率10.85,市净率1.66,ROE 15.30% [52] - 中证800市盈率14.91,市净率1.69,ROE 11.33% [52] - 港股科技市盈率40.25,市净率3.26,ROE 8.10% [52] - 标普500市盈率24.43,市净率5.18,ROE 21.20% [52] 债券市场数据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95%,货币基金七日年化中位数1.28% [55]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4%,近1年年化收益6.66% [55]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1%,近1年年化收益14.38% [55]
这类ETF领涨!有成分股连续涨停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07 20:43
电力相关ETF表现 - 7月7日全市场约一成ETF收涨,电力相关ETF领涨,涨幅前十中占8只,挂钩中证全指电力指数、中证绿色电力指数、国证绿色电力指数 [1] - 电力ETF(159611)以2.02%涨幅居首,成分股华银电力年内涨幅超110%,近三个交易日连续涨停 [1] - 房地产相关ETF亦有表现,2只产品进入涨幅前十 [1] - 电力ETF南方(560580)等产品单日涨幅均超1.7%,近一月涨幅普遍超4% [2] 创新药相关ETF动态 - 创新药ETF华泰柏瑞(517120)单日跌2.21%,上周曾涨超5%,全市场跌幅前十中9只为创新药ETF [3][4] - 基金经理指出创新药板块价值重估源于产业趋势,重点关注慢病治疗领域首创分子研发进展 [4] - 创新药企ETF(560900)等产品单日跌幅均超2%,近一月涨幅多在0.88%-3.43%区间 [5] 资金流向分析 - 7月4日港股科技类ETF受资金青睐,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单日净流入6.82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近一周净流入超20亿元 [6][7] - 宽基ETF资金净流出显著,沪深300ETF(510300)近一周净流出78.07亿元,中证500ETF(159922)净流出12.54亿元 [7][9] - 业内人士认为宽基ETF资金流出或与止盈行为相关 [8] 市场策略与新品发行 - 机构建议采用哑铃策略:进攻端配置科创芯片、军工,防御端关注银行、贵金属 [10] - 7月7日17只ETF首发,包括首批10只科创债ETF及7只行业主题ETF,科创债ETF首日全部售罄 [11] - 科创债ETF适合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及追求稳健回报的个人投资者,因其低费率、高流动性及优质信用资质 [11]
热门赛道虹吸效应减弱 基金兑现收益调仓换股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10
基金换仓现象 - 平安鑫利混合基金7月4日净值涨幅超1.4%但前十大重仓股当日全部下跌且合计仓位达63% 显示基金经理大概率已换股 [2] - 华富文娱灵活基金7月4日净值大涨近4%但当日A股医药行业指数下跌 且7月1日在核心重仓股表现平淡时净值单日飙升7% 反映可能实施新仓位策略 [2] - 淳厚鑫淳基金7月4日在十大重仓股9只下跌情况下净值仍上涨近2% 且6月23日至7月4日累计上涨超7% 与抱团股走势反差大 显示调仓迹象明显 [2] 热门赛道资金流动变化 - 创新药等热门赛道虹吸效应减弱 港股科技股近期强势表现反映资金回流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5月1日至7月4日涨幅超20%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不足3% [4] - 粉笔公司从3月末仅剩1只基金重仓到6月11日至今股价涨幅近22% 可能重新获得基金经理关注 [4] - 健康之路医药股6月10日市值达500亿港元后三周内暴跌超86%至70亿港元以下 反映中期业绩披露前热门股估值脆弱性 [5]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部分基金经理开始关注低价位、低估值、低配的"三低"品种 控制业绩回撤成为换仓主要出发点 [6] - 华南地区基金经理指出抱团股已有松动迹象 新消费和医药股估值提升远超短期基本面 前6个月抱团操作带来潜在风险 [7] - 港股基金经理表示将采取行业分散与均衡策略 已兑现部分仓位收益并积累安全垫 下半年优先配置低估值品种 [7]
[6月18日]指数估值数据(未来消费行业还会起来么;ETF估值表已上线「今天几星」)
银行螺丝钉· 2025-06-18 20:49
市场表现 - 大盘开盘下跌但收盘跌幅缩小 中证全指微跌仍处5星区间[1] - 沪深300微涨 小微盘股跌幅较大[2] - 红利等价值风格波动较小 消费板块上涨[3][4] - 港股结束连续数周上涨 本周出现回调 科技股领跌[5][6] - 港股科技股估值已回落至正常偏低水平 近期下跌后接近低估区间[7] 行业周期分析 - 消费行业低迷源于盈利增速放缓 历史显示行业会经历多轮牛熊周期[8] - 港股科技股2020-2021年盈利下降 叠加中概股退市政策 2022年10月触底后反弹 2023-2024年盈利大涨成为全球表现最佳资产之一[9][10] - 医药行业2022-2024上半年盈利下降 2024年5.9星触底 2024Q4至2025Q1出现复苏 A股港股医药股一季度涨幅超市场均值[11] - 消费行业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3年经济低迷期出现历史大底 当前估值处于10年低位但未达2013年极端水平[12][17][18] 经济周期特征 - 周期性是经济固有特征 能源/金融/中小盘等所有品种都存在类似波动[20][21] - 2020年能源行业触底(原油期货负价格) 2021-2022年随能源价格大涨反弹[22][23] - 2023-2024年中证1000盈利下降40% 2025Q1盈利同比增长16%带动小盘股表现[24] - 医药当前类似2年前港股科技处于复苏初期 消费类似2年前医药尚未迎来拐点[28] 估值数据 - 消费龙头市盈率22.29倍 市净率3.2倍 股息率3.16%[38] - 中证白酒市盈率24.22倍 市净率3.55倍 股息率4.69%[38] - 港股科技市盈率40.02倍 市净率3.26倍 股息率0.64%[38] - 中证医疗市盈率42.69倍 市净率3.02倍 股息率1.57%[38] 工具功能 - 新增ETF估值表功能 覆盖主流ETF核心数据与实时估值[29][30][31] - 支持查看ETF折溢价率 历史估值数据 并可添加自选跟踪[32]
[6月13日]指数估值数据(下跌的品种,何时迎来右侧上涨呢;港股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6-13 21:54
市场表现 - A股大盘股波动较小,小微盘股跌幅较大[2] - 价值风格及红利、价值类指数表现抗跌[3][4] - 港股整体下跌但相对坚挺,恒生指数跌幅小于A股[5][6][7] - 港股红利指数逆势上涨,科技股跌幅较大且接近低估区间[8][9] - 全球股市波动主因地区冲突,短期情绪影响大于基本面[10][11][12] 投资策略与理论 - 定投微笑曲线理论:熊市左侧定投可摊低成本,右侧上涨时无需回到原点即可盈利[14] - 指数收益公式:净值=估值×盈利+分红,其中估值呈区间波动(如沪深300市盈率历史区间8-50倍)[15][16][17][18] - 盈利增长驱动长期上涨,但呈现周期性波动(如2008、2013年负增长,2007、2021年高增长)[20][21][22] - 经济周期导致市场牛熊交替,低迷期估值压缩(左侧),景气期估值扩张(右侧)[23][24] 行业周期分析 - 港股科技:2021-2022年盈利下滑导致60%跌幅,2024年盈利恢复后进入右侧上涨[27] - 医药指数:2023-2024年盈利放缓,2024Q4起恢复增长带动估值修复[28] - 消费行业:当前处于盈利增速放缓阶段,类似两年前医药的左侧位置[29] - 港股整体:2021年盈利下降致恒生指数腰斩,2024Q1盈利同比增长16%,涨幅全球领先[30][31][32] 估值数据 - 恒生指数市盈率13.25倍,市净率1.32倍,股息率3.25%[33] - 港股科技市盈率40.97倍,市净率3.36倍,股息率0.64%[33] - 中证红利市盈率9.93倍,股息率4.98%;沪深300市盈率12.88倍,股息率2.79%[46] 投资逻辑 - 经济低迷期提供低价布局机会,过热期需警惕高估值风险[34][35] - 反周期投资:业绩下滑阶段往往出现低点,复苏后股价已上涨[34][36]
[5月13日]指数估值数据(螺丝钉定投实盘第364期:投顾组合发车;个人养老金定投实盘第14期;养老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5-13 21:45
市场行情分析 - 上午大盘开盘上涨但收盘略微下跌 仍维持在5星评级 [1] - 沪深300大盘股微涨 小盘股微跌 银行和红利等价值风格上涨 成长风格下跌 [2] - 医药行业整体表现良好 呈现上涨趋势 [2] - 港股科技股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但前几周累计涨幅较大 当前估值仍处于正常水平 [4][5] - 港股科技股Q1盈利增长表现相对良好 短期波动无需过度担忧 [8] 投资组合策略 - 采用"定期不定额"定投策略 估值越低投入金额越多 可根据资金情况按比例调整 [16] - 提供两种跟车方式:手动跟车可自行选择投资比例 自动跟车可设置自动扣款 [18][19] - 个人养老金定投品种包括中证A500(133元)和中证红利(126元) [21] - 指数增强投顾组合定投金额10863元 主动优选投顾组合12073元 [13] 指数估值数据 - 中证800市盈率14.41 市净率1.63 股息率2.57% ROE11.31% [26] - 沪深300市盈率12.85 市净率1.57 股息率2.86% ROE12.22% [26] - 创业板市盈率29.36 市净率3.71 股息率1.25% ROE12.64% [26] - 红利低波指数市盈率8.20 市净率0.82 股息率6.23% ROE10.01% [26] - 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10.01% 市净率1.00 股息率5.58% [33] 债券市场数据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10%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中位数1.39% [37] - 中证短融到期收益率1.80% 近1年年化收益2.08% [37]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7% 近1年年化收益7.11% [37]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8% 近1年年化收益14.86% [37]
[4月29日]指数估值数据(螺丝钉定投实盘第362期:投顾组合发车;个人养老金定投实盘第12期;养老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4-29 21:42
市场行情 - 大盘微涨微跌,波动不大,收盘维持在5.1星级 [1] - 大盘股波动较小,小盘股上涨,医疗和科技行业表现强势 [2] - 医药行业龙头公司财报显示盈利增长恢复,带动医药医疗板块走强 [2] - 港股微涨,科技股领涨,4月初大跌后重回低估,但距离正常估值较近 [3] 市场历史表现 - 市场进入震荡期,连续两周波动较小 [4] - 历史上仅7%的时间市场大幅上涨,但贡献了大多数回报 [4][5] 五一假期安排 - 本周二周三正常交易,周三15点后进入假期,基金暂停交易 [7][9] - 假期期间基金申购赎回需等待假期后成交 [10] 定投实盘 - 2025年4月29日定投方案:指数增强投顾组合11579元,主动优选投顾组合12878元 [12] - 采用“定期不定额”策略,估值越低投入越多,资金较少可按10%比例投资 [16] - 提供手动跟车和自动跟车两种方式 [18][20] 个人养老金定投 - 2025年4月29日定投方案:中证A500基金143元,中证红利基金128元 [21] 指数估值数据 - 中证800市盈率13.94,市净率1.61,股息率2.66% [25] - 沪深300市盈率12.44,市净率1.54,股息率2.96% [25] - 创业板市盈率27.86,市净率3.51,股息率1.35% [25] - 中证红利市盈率9.87,市净率1.01,股息率5.81% [25] 债券市场数据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10%,货币基金七日年化中位数1.42% [32]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8%,近1年年化收益7.57% [32]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3%,近1年年化收益16.84% [32] 投资者分享 - 指数基金定投强调纪律性,长期坚持是关键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