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制造
搜索文档
中国首款!全碳纤维运载火箭
DT新材料· 2025-10-25 00:04
微光一号运载火箭技术特点 - 国内首款全面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运载火箭,搭配自主研制全流量液氧甲烷发动机[2] - 碳纤维复合材料较传统金属材料减重30%以上,兼顾高强度与耐极端环境特性[2] - 全流量液氧甲烷发动机具备高比冲、可重复使用潜力及环保优势,两者协同大幅降低火箭综合成本[2] - 火箭采用一级+上面级构型,直径3.8米,全长约60米,起飞质量350吨,运载系数高达3.14%[2] - 发动机可点火超过20次,支持上面级二次启动、弹道滑行提升运载能力,典型轨道任务增加200秒至500秒滑行可提升运力1吨至2吨[2] - 1:1模态箭落地将促进后续地面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等研发进程[2] 碳材料行业应用与展会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设有能源与装备碳材料馆[4][5] - 应用端涵盖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风电叶片、氢储运、回收领域用碳材料制品[5] - 材料端包括碳纤维、预制体、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碳(陶)复合材料、硅碳、硬碳、电容炭、石墨烯等[5] - 生产设备涵盖高温炉、碳化炉、石墨化炉、纤维缠绕机、热压成型机、回收技术与设备等[5] - 分析仪器包括XRD、TEM、SEM、比表面积测试仪、热重分析仪等[5] -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航空航天(eVTOL)、压力容器、机器人、锂电/钠电、光伏热场、风电叶片等[6]
马斯克评价中国商业火箭朱雀三号:能够超越 SpaceX 猎鹰 9 号
搜狐财经· 2025-10-24 20:54
朱雀三号火箭技术进展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1] - 朱雀三号计划今年正式进行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 [1][3] - 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垂直状态操作演练,为正式发射及回收做准备 [3] 朱雀三号火箭性能参数 - 朱雀三号是一款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的大型液氧甲烷火箭 [3] - 火箭起飞重量约570吨,全箭长度约66米,运载能力不小于18.3吨 [3] - 火箭使用不锈钢和液氧甲烷作为主要材料与燃料 [1] 市场定位与应用前景 - 朱雀三号是我国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自主研制的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 [3] - 该火箭可支撑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的高密度发射、大型通信卫星发射以及各型飞船发射任务需求 [3] 行业专家评价 - 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评论称朱雀三号在猎鹰9号架构中加入了星舰的一些特点,使其能够超越猎鹰9号 [1] - 马斯克同时指出星舰是另一个级别的产品 [1]
AI眼镜、商业航天板块爆发,沪指新的主升浪来了?高手看好这些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8:12
市场表现与指数 - 上证指数周五创出新高,收于3950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9742亿元,较周四大幅放量3303亿元 [1] - 科技股领涨市场,CPO、存储芯片、商业航天、AI眼镜等板块涨幅居前 [1] AI眼镜行业动态 - 国内多家AI眼镜厂商将于近期发布新品 [1] -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于10月24日开启预售 [1] - 百度旗下的小度AI眼镜计划于今年年内开售 [1] 商业航天产业进展 -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1] -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由蓝箭航天研制,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1] - 蓝箭航天被称为“中国版Space X” [1] - 机构预计到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有望培育出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1] 市场观点与看好的板块 - 有观点认为上证指数向上放量突破关键压力位,新的上涨空间或已打开 [4] - 市场高手看好光交换机、AI眼镜、物联网、固态变压器、空芯光纤等板块 [5]
逐梦“星辰大海”!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央视网· 2025-10-21 09:28
朱雀三号火箭技术进展 -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1] - 试验覆盖整箭水平转运、起竖、推进剂加注、发动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是首飞前的一次全面“彩排” [1] - 此次“彩排”属于朱雀三号首飞试验任务的第一阶段 [1] 后续试验计划与目标 - 第二阶段任务以入轨发射为主要目标,同步开展一子级回收试验,回收试验用于验证相关技术能力 [3] - 公司将基于试验数据开展全面复盘与状态恢复,细化流程和预案,稳步推进第二阶段工作 [5] - 目前正按计划实施星罩组合体垂直吊装对接演练,随后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做准备 [5] 朱雀三号火箭性能参数 - 朱雀三号是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研制的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 [6] - 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6] - 火箭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6]
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准备阶段,可用于大型星座组网
央视新闻· 2025-10-21 09:16
朱雀三号火箭技术进展 -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 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1] - 试验覆盖火箭整箭水平转运及起竖、推进剂加注、发动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 相当于首飞前的一次“彩排” [2] - 第二阶段任务以入轨发射为主要目标 同步开展一子级回收试验以验证相关技术能力 [2] - 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 整流罩直径5.2米 全箭长66.1米 起飞质量约570吨 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3] - 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 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 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3] 商业航天行业前景 - 卫星互联网成为商业航天核心赛道 依托低轨卫星低时延、低成本优势 通过规模化组网实现全球覆盖 [4] - 频轨资源“先登先占”规则下 截至2024年底低轨卫星申报量超7万颗 Ku/Ka频段趋饱和 倒逼企业加速组网发射 [4] - 商业航天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科创板拓宽融资渠道 国内商业航天产业第二个十年正式启程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商业航天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 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4]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 [4]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智元机器人合伙人王闯:智元今年营收或增超10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06:30
水泥行业政策 - 工信部召开会议指出水泥行业产能供需矛盾突出 严禁新增产能并规范现有产能 [1] - 骨干企业被要求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 在2025年底前对超备案产能制定置换方案 [1] 智元机器人业务进展 - 公司合伙人王闯表示远征系列人形机器人已出货约1000台 自称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2] - 公司预计今年营收规模相比去年增长可能超过10倍 规模正指数级增长 [2] 航天科技发展 -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 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3] - 朱雀三号是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的大运力低成本液体运载火箭 可自主返回并实现软着陆重复使用 [3]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举行 强调人工智能应坚持创新开放和公平普惠 [4] - 阿里夸克内部正推进代号为"C计划"的AI业务 该业务由夸克核心团队主导并涉及对话式AI应用 [7]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 同比增长54.5% [5] -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47.6万个同比增长40% 私人充电设施1358.7万个同比增长60% [5] - 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达1.99亿千瓦 平均功率约为44.36千瓦 [5] 绿色航运技术 -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在上海首航 搭载2台280千瓦甲醇发电机组及锂电池组 [6] 能源行业政策 - 国家能源局印发行动方案 提出到2027年底完善能源行业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 [8] 金融市场交易 - 10月20日ETF两市成交额报5003.58亿元 其中股票型ETF成交1068亿元 债券型ETF成交2563.23亿元 [9] - 成交额最高的非货币型ETF为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 成交118.06亿元 [9]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为101.5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10] - 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达60.7% 第二产业贡献率34.6% 第一产业贡献率4.7% [10]
期待!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人民日报· 2025-10-20 20:15
火箭研发进展 -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 [1] - 火箭已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为今年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 [1] 产品技术特点 - 朱雀三号是一款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的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 [6] - 火箭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 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6]
首飞在即 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0:03
火箭研发进展 - 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于10月18日至20日完成首飞任务第一阶段的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 [1] - 火箭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垂直状态操作演练,随后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做准备 [1] - 火箭首飞试验任务第二阶段将以入轨发射为主要目标,并同步尝试一子级回收 [1] 火箭技术规格 - 朱雀三号是一款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于2023年8月正式立项 [1] - 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1] - 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一子级配备九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并安装栅格舵和着陆支腿以实现自主高精度返回和软着陆重复使用 [1]
固体运载火箭“海澜之家号”成功发射
人民网· 2025-10-12 14:52
发射事件概览 - 10月11日,山东海阳市附近海域,“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3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1] - 此次发射是继2024年初实现历史性首飞后,该火箭完成的第二次成功发射,标志着从“成功首飞”到“成熟应用”的关键跨越 [1] 火箭技术规格 - “引力一号”火箭由民营火箭公司东方空间自主研制,是一款大中型系列化运载火箭 [2] - 火箭全箭高30米,芯级和助推器直径同为2.65米,起飞重量达405吨,起飞推力600吨,配备直径4.2米的整流罩 [4] - 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 [4] - 具备200至400公斤级卫星“一箭十星”至“一轨十八星”以上的发射能力,满足规模化低轨星座组网发射需求 [4] 商业合作与行业意义 - 国民品牌海澜之家为本次发射任务提供了大力支持,火箭命名为“海澜之家号” [2][5] - 海澜之家与东方空间自2023年4月开启战略合作,此次发射是国民品牌与尖端科技的跨界合作范例 [5] - 商业航天被视为擎起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引擎,是构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环 [5] - 该火箭集可靠性高、运载能力大、性价比高等优势于一身,为抢占太空经济制高点提供设施支撑,并为快速批量生产与高频次发射奠定基础 [4]
全球运力最大固体火箭“引力一号”再度成功发射
观察者网· 2025-10-11 13:33
发射任务概述 - 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将吉林一号宽幅02B07星及数天宇星01-02试验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该火箭是全球起飞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也是中国首个海上成功发射的捆绑构型运载火箭 [1] - 火箭由东方空间自主研制,于2024年1月11日完成首飞,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 [1] 火箭技术参数 - 火箭采用三级半构型,高度约30米,起飞质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 [3] -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4.2吨 [3] - 火箭配套的4型7枚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研制 [3] 卫星性能特点 - 吉林一号宽幅02B07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是高分辨、大幅宽光学遥感卫星 [3] - 该系列卫星是国际最轻的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可提供150千米幅宽、0.5米分辨率的高清卫星影像产品 [3] - 卫星具备可批产、大幅宽、高分辨、高速数传的特点 [3] 火箭性能升级 - 相比首飞的遥一火箭,遥二火箭在可靠性、稳定性及对多种轨道和发射点的适应性上有明显升级 [5] - 公司构建了面向批量化生产的质量和安全管控体系,以支撑多型号常态化发射和敏捷研制 [5] 固体火箭路线争议 - 固体火箭为一次性使用,每公斤发射成本比可回收液体火箭高五成以上,难以适配未来高频组网的低成本需求 [5] - 全球商业航天以液体火箭为主,国内占比超七成,液体燃料具有比冲高、可复用、性能拓展空间大等优势 [5] - 固体火箭在24小时快速响应和海上发射安全性方面有优势,但当前八成商业发射是卫星组网,更需低成本大运力 [5]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选择固体火箭是民商企业在技术积累初期的现实选择,可依托成熟的军工技术快速实现产品落地 [6] - 公司采取“以固体火箭打开市场、用液体火箭承接未来需求”的“三步走”战略完成技术迭代 [6] - 该过渡性技术路线的成功取决于固体火箭能否在液体火箭成熟前抢占细分市场,以及后续液体型号的研发进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