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前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
工业经济表现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 [1] - 家电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包括电冰箱、电风扇、电热水器等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成长,显示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37.5% [1]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模拟芯片增长29.2%,工业机器人增长9.0% [1] - 低空经济产业稳步推进,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修理业增长16.2%,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26.8% [1] 服务业发展态势 - 1-4月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 [2] -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7%,其中互联网平台增长14.6%,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增长22.1%,数字内容服务增长22.2% [2] - 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2.5% [2] - 服务消费领域表现突出,技能培训和教育辅助活动增长10.8%,电影放映增长8.9%,快递服务业增长39.0% [2] 消费市场情况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1-4月提升1.1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通信器材类增长1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0%,家具类增长3.5倍 [2] - 文体娱乐商品消费旺盛,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7.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0倍 [2]
周度经济观察:需求温和收缩,市场波澜不惊-20250617
国投证券· 2025-06-17 13:51
国内经济现状 - 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8%,较4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环比-0.4%,总需求继续降温[4] - 5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2.7%,较上月下滑0.8个百分点,基建、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广泛下滑[7] - 5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12.0%,较4月回落0.7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增速当月同比-19.3%,较4月回升2.9个百分点[10]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当月同比增速6.4%,较上月提升1.3个百分点,但居民内生需求修复减速[13][14] - 5月社融同比8.7%,与上月持平,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7.1%,仍在下降,实体部门信贷需求不足[16] 国内市场展望 - 预计6月经济减速幅度相对温和,经济失速风险可控,二季度信贷增速或维持低位[2][14][16] - 权益市场中枢可能上行,行业起伏与交易因素有关,6月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有望低位波动,下半年存在上行风险[19][21] 美国经济情况 - 5月美国CPI同比2.4%,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2.8%,与上月持平,通胀受关税政策影响不明显[23] - 5月美国PPI同比2.6%,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核心PPI同比3.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26]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2次,降息时点为9月、12月,全年降息幅度约50BP [26]
5月“消费强投资弱”,经济运行保持较强韧性
东方金诚· 2025-06-16 14:52
工业生产 - 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预计6月降至5.2%左右[1][4][6] - 5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从上月的0.9%回落至0.6%,拖累工业生产[4] - 5月汽车、电气机械及器材、计算机等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较快增长[5] 消费市场 - 5月社零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预计6月有所放缓[7][9] - 5月家电、通讯器材等补贴政策范围内商品零售额延续两位数高增,汽车零售额与销量增速差大[7][8] 固定资产投资 - 1 - 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7%,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同比增速为2.7% [1][10] - 1 - 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为8.5%,预计1 - 6月降至8.3%左右[10][11] - 1 - 5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为 - 10.7%,降幅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下半年降幅或收窄[11] - 1 - 5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后期有望提速[12] 失业率与政策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3] - 下半年央行有望继续降息,财政和房地产支持政策将出台新措施[3][13][14]
宁德时代,新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22:0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正式量产交付新一代587Ah电芯,该产品为业内最早大规模量产的大容量储能电芯[1][3] - 587Ah电芯通过精密计算简化系统结构,零部件总数从3万个减至1.8万个,集成空间利用率显著提升[1] - 电芯能量密度达434Wh/L,较上一代提升10%,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3] - 通过机械结构、化学体系及极片设计突破,实现充放电循环能量效率(RTE)初始值96.5%,全生命周期RTE缓衰减[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储能行业存在参数膨胀问题,部分项目宣称循环寿命1-1.5万次,实际运行仅3-5年且年循环次数不足设计值一半[3] - 行业缺乏快速老化和寿命检测的普适方法与标准,产品可靠性验证依赖长期运营[3]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储能电芯全球市占率达36.5%,连续4年出货量全球第一[4] - 2024年储能系统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4] - 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57,290,460千元,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8] - 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253,041,337千元,毛利率23.94%,同比提升5.81个百分点[8] - 截至6月10日A股总市值1.11万亿元,股价243.14元/股[8]
营收五连跌、市值被反超!宁德时代需356亿港元“补血”
犀牛财经· 2025-05-31 09:41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总额356.6亿港元,净募资353.3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及四年来港股最大IPO项目 [2] - 从递表到上市仅用时128天,速度较快 [2] - 计划将募资额的90%投向匈牙利工厂建设,显示对海外市场的重视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为上市以来首次下滑且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5] - 动力电池销量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销量同比增长34.32% [5] - 综合毛利率24.44%,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5] - 2025年营收规模仍低于2023年同期,呈现增利不增收态势 [5] 业务结构 - 动力电池系统收入2530.41亿元,占比69.9%,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 [7] - 储能电池系统收入572.9亿元,占比15.83%,同比上升0.89个百分点 [7] - 电池材料及回收收入286.99亿元,占比7.93%,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7] - 境内收入占比69.52%,境外收入占比30.48% [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5年股价持续低迷,年报发布后首个交易日下跌2.29%,市值被比亚迪超越 [4] - 竞争对手比亚迪2024年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达30%,并通过电池业务市场化加剧竞争 [4] - 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企业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高于宁德时代 [4] - 储能业务营收自201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全球市占率连续三年下滑 [6] 国际化战略 - 海外市场市占率首次超越LG新能源,欧洲工厂已建成并启动多个超级工厂项目 [7] - 全球拥有13个电池生产基地,覆盖多国 [7] - 面临国内二、三线电池企业出海及地缘因素带来的竞争压力 [7]
三菱电机宣布将延后对功率元件业务的投资
快讯· 2025-05-29 09:46
三菱电机业务调整 - 公司宣布延后对功率元件业务的投资计划 [1] - 调整原因为应对市场变化 [1] - 部分资源将转向数据中心光电元件业务 [1] - 数据中心光电元件业务当前业绩表现良好 [1]
一季度杭州GDP达5715亿元 同比增长5.2%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1:43
宏观经济表现 - 杭州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5715亿元,同比增长5 2%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2 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1亿元增长5 8%,第三产业增加值4371亿元增长5 0%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7 0%,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3 0个百分点 [3]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 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 4%,装备制造业增长11 6%,分别高于规上工业2 0/2 4/4 6个百分点 [3] - 工业投资整体增长14 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 9% [4]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 6%/45 2%/30 1%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5亿元同比增长6 3%,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3 5个百分点 [3] - 限额以上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6 8%,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69 6% [3]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34 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8 1% [3]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2103亿元同比增长10 8%,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4 4个百分点 [4] - 民营企业货物出口1115亿元增长19 3%,占出口总额75 8% [4]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3 2%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712亿元增长23 7%,高于整体出口增速5 0个百分点 [4]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05: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专注零碳智能社会建设的数字能源公司,聚焦绿色ICT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交通及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4] - 主要业务分为电力电子制造板块和电力数字化领域两大板块[5][1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26.13%;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178.52%[21] 电力电子制造板块业务 - 数据中心电源产品包括HVDC电源系统和Panama电力模组,其中10kV直转240V直流电源系统交付容量大幅增长[6][7] - 站点能源领域与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保持紧密合作,在中国移动2024年开关电源集采项目中4个标段均中标[8] - 新能源车充换电业务独家中标东风岚图汽车充电设备标的,推出720kW全液冷超级充电系统[11][12] 电力数字化领域业务 - 智能调度控制解决方案开展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风险研究,承接多个前端技术科研项目[13] - 生产精益管理解决方案参与国网甘肃电力气象支撑山火监测预警等"数智化坚强电网"核心场景建设[13] - 虚拟电厂业务完成青海绿能零碳园区双碳智慧监测平台二期等项目,深化与发电集团合作[15] 财务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预计累计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51.38%[22][43] - 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并开展不超过2000万美元外汇套期保值业务[35][37]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088万元,核销应收账款1331万元,减少利润总额5088万元[70][74] 公司治理与人事 - 续聘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125万元[49][56] - 2025年度独立董事津贴为8万元/年,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组成[66][67] - 计划于2025年5月15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年度报告、利润分配等议案[85][90]
辽宁时代万恒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经营面临挑战,营收和净利润下降,锂电池业务业绩下滑,镍氢电池业务盈利稳定;控股股东存在股份冻结和质押问题,但债务危机逐步化解;公司拟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64万元;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5][6][7]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涉及锂离子和镍氢电池,拥有九夷锂能和九夷能源两个经营主体 [3] - 九夷锂能主营锂电池,目标市场为中高端电动工具领域;九夷能源主营镍氢电池,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 [3] 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088.23万元,同比下降38.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8.29万元,同比下降68.03% [5] - 锂电池业务受经济、市场、汇率、成本等因素影响业绩下滑,公司采取产品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拓展措施 [6] - 镍氢电池业务通过降本增效、拓展应用场景、加强信息化建设,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7] 重要事项 - 控股股东控股集团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143,133,473股,占总股本48.63%;累计被司法轮候冻结280,368,516股,占总股本95.27%,债务危机逐步化解 [9] - 控股股东累计质押公司股权137,735,043股,占持股总数96.23%,取得融资5.3亿元,目前无强制偿债或平仓风险 [10] - 2024年4月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2023年度违规理财被大连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和监管谈话措施,已完成整改 [10] - 年审机构对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将关注联营企业担保事项进展 [11]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 - 拟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报告及内控审计机构,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3] - 致同所成立于1981年,2023年度业务收入27.03亿元,已购买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9亿元 [14][15] - 2024年度审计费用55万元,2025年审计费用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1][2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2024年末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64万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44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419万元 [27] - 计提减值准备将减少2024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864万元 [29] - 董事会和监事会认为计提减值准备符合规定,能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 [30][31] 董事会会议决议 - 2025年4月7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35][61] 监事会会议决议 - 2025年4月7日召开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63][67]
工业增长背后的“省电密码”(国金宏观孙永乐)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06 22:1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初发电量罕见负增长且大幅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主要受发电量口径和用电结构影响,与统计数据真实性无关,在设备更新和规下发电企业增速维持高位情况下,发电增速可能继续暂时低于工增增速,最终逐渐收敛 [2][3][13] 发电量的口径偏差 - 发电数据有月度和年度两个口径,月度只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年度包括全口径发电量 [6] -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规模以下企业发电增速显著高于规模以上企业,2021 - 2024年限额以下企业发电年均复合增速为16.6%,带动全口径发电量复合增速上行至5.7%,高于限额以上企业4%的发电量复合增速 [7] - 2025年初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速42.9%,高于水电、火电3 - 4%的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意味着年初规模以下企业发电增速继续高于规模以上企业 [7] - 1 - 2月负增长的发电量只包括规模以上企业发电,预计2025年1 - 2月全口径发电增速为1.4%,明显高于 - 1.3%的规模以上发电量增速 [7] 用电的结构变化 - 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规上工业企业表现,1 - 2月大企业景气度好于小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表现强于全行业用电,2月大企业PMI指数上行2.6至52.5%,小企业PMI指数从去年12月的48.5%下滑至2月的46.3% [9]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耗能行业表现弱于低耗能行业,进一步拉大用电量与工增差异,2024年下半年以来,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回落,中低能耗行业生产增速持续高位 [12] - 2025年1 - 2月,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累计拉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左右,但对用电同比增速拉动仅有0.3个百分点 [12] - 低耗能行业单位电耗也有所降低,如电子设备制造业每亿元营收用电量从2024年1 - 2月的181万千瓦时下降至2025年1 - 2月的173.5万千瓦时,可能与设备更新推动各行业应用节能环保绿色装备有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