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的超级富豪们都在“买买买”哪些资产?
经济观察报· 2025-10-14 11:18
投资理念 - 投资期限着眼于未来20至30年的长期资产增值及传承,短期市场波动非关注重点 [5] - 投资策略聚焦于长期确定性机会,例如把握未来1至5年乃至更长期的明确趋势性机会如黄金和AI领域 [6][7] - 通过资产类别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降低风险,配置与股市相关性较低的资产如黄金、对冲基金,并搭配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欧洲等不同地区资产实现全球风险分散 [8] 对冲基金偏好 - 选择标准为基金管理人组合管理能力强、平台实力强及风险管控水平高的对冲基金公司,例如“千禧年”基金 [9] - 投资吸引力在于“省心”及与市场相关性较低,采用多策略对冲,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0%至15%之间且回撤较小 [10] 股票投资赛道 - 直接投资股票聚焦AI趋势相关领域,布局AI供应链中上游企业如英伟达、台积电、荷兰阿斯麦、韩国三星等 [12] - 部分AI龙头企业估值被认为不高,例如英伟达盈利高速增长且有实打实盈利支撑,产品供不应求订单排至3至5年后,针对不同偏好客户可提供衍生品、期权等替代方案 [13] - 规避港股机器人等中小盘股票,因不符合“稳健+高流动性”需求,存在“企业消失”风险,投资者核心诉求是“不亏钱”及确定性 [14] - 较少主动推荐外卖等行业龙头股票,因行业门槛和护城河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不确定性大,更倾向于行业格局清晰、龙头地位明确的标的 [15] 其他资产配置 - 青睐新加坡房地产基金,市场成熟有几十只产品覆盖多地区和细分领域,采取每月或每季度派息,年化收益率在4%至8%之间,通常配置10%至30%在组合里 [17] - 长期看好黄金,逻辑包括各国央行持续增持(目前黄金在外汇储备中占比20%左右,低于历史平均的28%至30%)、抗通胀需求、美元降息周期弱化其无利息缺点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突出其避险属性 [18][19] - 不看好美元,因其处于降息周期后续大概率走弱,会关注欧元、日元、瑞士法郎等货币汇率以避免加杠杆投资者还款时货币大幅升值 [20]
昇世集团亚太区首席投资官陈敬维:亚洲超高净值投资者是如何投资的?
搜狐财经· 2025-10-14 08:07
投资理念与策略 - 投资理念聚焦于未来20至30年的长期资产增值与传承 而非关注短期一天或一周的市场波动 [3] - 投资策略重点把握未来1至5年乃至更长期的明确趋势性机会 例如当前的黄金和AI领域 [4][5] - 通过资产类别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来降低风险 配置与股市相关性较低的资产并分散投资于美国 中国 日本 新加坡 澳大利亚 欧洲等全球不同地区 [5] 资产配置偏好 - 超高净值投资者除股票 债券外 还会考虑对冲基金 私募基金 房地产基金 基建基金等另类投资 [2] - 目前偏向投资黄金 AI产业链龙头企业 对冲基金 新加坡房地产基金等资产 [2] - 新加坡房地产基金年化收益率在4%至8%之间 投资者通常配置10%至30%在组合里 [12] 对冲基金选择 - 选择标准侧重于基金管理人的组合管理能力 平台实力及风险管控水平 例如千禧年对冲基金公司 [6] - 吸引力在于省心 由专业团队管理 且与市场相关性较低 采用多策略对冲 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0%至15%之间且回撤较小 [7] - 投资主要通过基金份额 披露频率为按月或按季度 通过基金净值体现最终收益 [6][7] 股票投资赛道 - 直接投资股票聚焦于AI趋势相关的投资领域 布局AI供应链中上游企业如英伟达 台积电 荷兰阿斯麦 韩国三星等 [8] - 认为英伟达等公司估值并不高 有实打实的盈利支撑 产品供不应求 订单已排至3至5年后 [9] - 对部分估值敏感客户 提供衍生品 期权 结构性票据等非直接购买股票的替代方案以提供向下缓冲 [9] 特定行业观点 - 较少推荐港股机器人公司 因多为中小盘 不符合稳健高流动性需求 且存在企业淘汰的不确定性风险 [10] - 较少主动推荐外卖等行业股票 认为其行业门槛和护城河相对较低 竞争激烈 不确定性较大 更倾向于行业格局清晰 龙头地位明确的标的 [11] 黄金与货币观点 - 长期看好黄金 逻辑包括各国央行增持(目前占比20%左右 低于历史平均的28%至30%) 抗通胀需求 美元降息周期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13] - 不看好美元 因其处于降息周期 今年可能再降两次 且政府希望降息减轻国债压力 预计后续走弱 会关注欧元 日元 瑞士法郎等货币汇率 [14]
港股IPO火爆催生业务大增 国际大行重启“抢人”大战
证券时报· 2025-10-14 05:48
今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同比增逾2倍,市场的火爆也带来了投行产能的紧张。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因项目储备丰富,已将过去的收缩战略变为重启或加快人才招聘计 划,扩张了中国香港、印度等亚太区投行团队。 证券时报记者多方调研发现,主权基金、国际长线资金对港股IPO的兴趣和热情创下近4年来新高,国 际投行也顺应这种趋势加大了团队布局,优秀投行人才出现暂时性短缺。 不过,头部中资券商和瑞银等部分机构因实行境内外投行一体化,可以对内地投行人才进行调配,人手 相对宽裕一些。 除了投行业务扩张之外,中外资券商还在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以捕捉A股和港股市场向好带来的投 资机会,满足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的需求。 国际大行加快香港团队招聘 近期,香港优秀投行人才出现暂时性短缺,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纷纷重启或加快人才招聘计划, 以匹配港股IPO等业务量增长的需要。 近日,高盛亚太区(除日本外)总裁施南德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相信中国市场的活跃度和上涨趋势可 以持续,因投行业务量提升,高盛正扩大香港团队招聘,虽然并非激进扩张,但步伐已较12~18个月前 加快。除了中国香港之外,高盛也在印度孟买等地招兵买马。 证券时报记者获 ...
罕见逼空行情上演 现货白银价格“涨疯”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2:20
◎记者 张骄 罕见逼空行情上演 现货白银价格"涨疯" 在此背景下,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逼空行情。东证期货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徐颖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伦 敦白银库存水平下降,短期内交割紧张,空头面临压力,做市商报价意愿下降、价差扩大,出现流动性 挤兑。 究其根本,海外白银ETF以实物担保为核心机制,大量锁定了伦敦市场库存。市场上的活跃交易是建立 在实物基础上的纸质合约。而现在,当空头需要交割实物时,便面临"无银可交"的困境。 伦敦市场流动性紧缩,直接催化了白银价格的历史性突破。10月13日,伦敦现货白银(下称"伦敦银") 快速拉升,盘中最高触及51.714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日内最大涨幅超3%。 作为现货借入成本的代表指标,伦敦银1月期隐含租赁利率已升至42.72%,这意味着白银现货十分紧 俏。业内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一数据高企体现了实物交割紧张引发空头挤压的连锁反应,一 场罕见的逼空行情正在上演。 银价不断突破前高 伦敦是全球最大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 数据显示,自2021年年中以来,伦敦白银市场库存已下降1/3,目前自由流通量仅剩2亿盎司,较2019年 年中超8.5亿盎司的高点下降了75%。相较于年消 ...
瑞银财富管理吕子杰,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0-12 20:33
公司业务战略与定位 - 公司积极实践“银行一体化”战略,通过财富管理作为前端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再根据客户需求延伸至投资银行及资产管理业务,以全面覆盖客户多元需求[3] - 财富管理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其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0%以上,在瑞士本土业务分为四大板块,在瑞士以外则聚焦三大业务[3] - 公司深耕中国香港及亚太区市场超过60年,进入内地市场超过35年,财富管理业务在内地展业15年以上,将继续扮演中国与全球的“超级联系人”角色[3] 中国市场布局与机遇 - 公司中国区财富管理业务涵盖两大平台:瑞士银行(中国)及瑞银证券下设财富管理部门,同时管理境外市场服务中国客户的团队[4] - 粤港澳大湾区是公司重要市场,目前在该区域管理的资产已占亚太区总规模的1/3[8] - 为把握大湾区机遇,公司团队往返香港与大湾区内城市的次数较去年增长25%,“银行一体化”相关会议次数增加20%以上,并计划于2026年底将香港办公室迁至西九龙高铁站上盖以提升服务效率[8][9] 高净值客户服务趋势 - 国内高净值客户当前核心需求是“稳”,越来越重视分散投资,关注点从房产转向私募、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6] - 公司通过家族办公室服务帮助企业家探索主业以外的新商机,并利用其作为培育下一代的“学校”和“慈善与影响力平台”[6] - 针对家族后代创业或投资需求,部分家族办公室设立“投资委员会”,后代需获得其认可方能获得家族资金支持[6]
瑞银财富管理吕子杰,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0-12 20:1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核心战略为深化“银行一体化”并扮演中国与全球的“超级联系人”角色 [2][6] - 财富管理业务是公司的起点和核心业务,其收入占集团总收入50%以上 [6] - 公司通过“银行一体化”战略,从财富管理切入,延伸至投资银行及资产管理,以覆盖客户的多元需求 [6] -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管理的资产已占亚太区总规模的1/3,凸显该区域的重要性 [11] 市场布局与业务发展 -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深耕中国香港及亚太区超过60年,进入内地市场超过35年,在内地展业超过15年 [6] - 公司中国区业务涵盖两大平台:瑞士银行(中国)及瑞银证券下设的财富管理部门,同时管理境外服务中国客户的团队 [7] - 2024年团队往返香港与大湾区内城市的次数较2023年增长25%,“银行一体化”相关会议次数增加20%以上 [12] - 公司计划于2026年底将香港办公室迁至西九龙高铁站上盖,以更高效地服务大湾区客户 [12] 客户需求与行业趋势 - 当前中国高净值客户的核心需求是“稳”,越来越重视分散投资,关注点从房产转向私募、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 [9] - 公司协助企业家探索主业以外的业务,发现新的商机 [9] - 海外家族办公室被视为培育下一代的“学校”,并作为慈善与影响力平台,后代倾向于投资有社会价值的项目 [9] - 中国企业“出海”热潮以及欧洲企业对中国市场兴趣增长,使公司“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更加突出 [7]
(机遇香港)香港财库局局长:香港在全球财富管理领域具强大吸引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9:48
编辑:徐世明 (机遇香港)香港财库局局长:香港在全球财富管理领域具强大吸引力 中新社香港10月9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简称"财库局")与彭博有限合伙企 业推行的策略性合作计划——"香港家办汇",9日迎来成立一周年。"香港家办汇"整合全球资源,为家 族办公室生态圈提供数字知识中心、专业洞察及交流平台。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当日发表网志表示,"香港家办汇"已成为推动香港家族办公室生态圈发展的强大引 擎,数字知识中心录得超过4000次浏览,反映香港在全球财富管理领域的强大吸引力。 许正宇称,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已成功协助逾200个家族办公室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提前实现 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订下的目标。2026年至2028年间,特区政府计划再吸引220个家族办公室来 港。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表示,香港正迅速成为家族办公室的首选地。彭博期望期待继续协助拓展家族办公 室生态圈,提供涵盖家族办公室运营各方面的科技方案,推动家族财富传承与发展。 当天,财库局、投资推广署,联合彭博发布《家族办公室指南》,为有意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的家族 办公室提供全面指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广告等商 ...
突触科技B轮融资超6000万港元 筹备年底赴美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20:17
融资与估值 - 突触科技在2025年9月B轮融资中成功获得约6010万港元(约770万美元)投资 [1] - 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5.46亿港元(约7000万美元) [1] - 公司在2024年6月已完成数千万港元的A轮融资 正筹备于2025年底赴美上市 [1] 资金用途与股权结构 - B轮融资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强化人工智能平台技术实力 加速扩大用户基础 并推进产品发展路线图 [1] - 融资完成后 德林控股将间接持有突触科技约31%的股权 [1] - 突触科技前身为德林控股孵化的DLiFO平台 旨在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咨询服务平台 [2] 业务模式与技术核心 - 公司致力于通过构建新一代AI驱动的科技金融平台重塑财富管理行业 [1] - 平台整合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以支持多元化投资并加强资产组合的动态优化 [1] - 通过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公司AIAgent实现了从被动回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2] - 业务模式通过“社区+交易”的结构创新 将投研内容、社群互动与实际交易执行融合 [1] 市场进展与战略意义 - 突触科技目前已成功吸引超过数万活跃用户 [1] - 公司董事长表示B轮融资成功是重要里程碑 体现了市场对其创新模式与技术实力的认可 [2] - 公司的快速发展将有力支持德林控股在整合推动金融普惠化的战略布局与长远发展 [2]
黄金突破4000美元,是周期顶点还是新起点?
经济观察报· 2025-10-07 15:24
黄金价格表现 - COMEX黄金期货价格在10月7日盘中触及4000.1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当日收报3986.4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达50% [1] - 金价于2025年3月突破3000美元/盎司,9月底跨越3800美元关口,10月触及4000.1美元,呈现加速上行态势 [2] 黄金价格驱动因素 - 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以及主要经济体央行持续增持,共同强化了黄金的资产地位 [1] - 在美联储可能进一步宽松政策和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美国实际利率有望继续下行,对黄金构成结构性支撑 [2] - 中国香港计划拓展在港黄金储备并建立黄金中央清算系统,预计为金价提供支持性背景 [2] - 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美国政府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干预增加,叠加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导致金价波动加剧 [2] 中国官方储备动态 -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连续两个月站稳3.3万亿美元之上,为2015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1] - 同期央行黄金储备升至7406万盎司,较前月增加4万盎司,实现连续第十一个月增持,但增幅为2024年11月以来最小 [1][2] - 中国官方国际储备中黄金占比为7.7%,显著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显示优化储备结构仍有较大空间 [3] 央行增持黄金的战略意义 - 增持黄金是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的重要支撑,未来仍是政策大方向 [3] - 多国央行纷纷增加黄金持有量,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已连续多个季度保持高位,中国、波兰、新加坡、印度等国为主要买家 [3] - 通过增持黄金、适度减持美债,可降低对单一货币资产的依赖,提升储备安全性,并为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和国际结算中提供信用背书 [4] - 央行的增持行为是一项长期战略,体现"逆周期"操作,不追求短期成本最优,而着眼于长期结构优化 [4] 黄金的资产属性演变 - 黄金正从传统避险工具演变为全球储备结构再平衡的重要载体 [1] - 黄金作为"无国籍货币"和最终支付手段,其在危机时期具备不可替代的流动性与信任基础 [3][5] - 在全球货币体系面临重构的背景下,黄金所代表的超越主权的终极清偿能力,其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 [5]
黄金、比特币双双创出历史新高,美国政府关门刺激“美元贬值交易”
华尔街见闻· 2025-10-06 09:08
随着投资者对美国财政前景和美元价值的担忧加剧,一种旨在对冲美元贬值的"贬值交易"正成为今年最受欢迎的投资主题之一,推动黄金和比特 币价格双双升至历史高位。 美国联邦政府自上周三开始部分关门,进一步刺激了这一交易。6日周一,现货黄金上破3900美元/盎司关口,日内涨幅0.35%,再创历史新高。距 离首次突破3800美元关口仅不到10天。与此同时,比特币在5日最高触及125689美元,超越此前8月14日创下的124514美元纪录。 而作为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ICE美元指数(DXY)周五下跌0.1%,年内累计跌幅已达约10%。投资者正加速远离美元等法定货币,转向被 视为价值储存手段的替代资产。 这种"贬值交易"策略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开始受到散户投资者的青睐。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此次政府关门是短暂还是持续数周,由于其背 后的结构性因素,该交易在未来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美元"贬值交易"的背后逻辑 "贬值交易"的核心是广泛分散投资,从美元等法定货币转向其他资产。该交易的动力来自几个长期因素,包括对长期通胀和美国财政政策轨迹的 不确定性、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以及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持续高额赤字的前景。 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