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鞋服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鞋服市场的来与去: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9-04 17:32
品牌重返与市场扩张 - Forever 21第四次重返中国市场 凸显中国在全球服饰消费中的重要性 [1] - Authentic Brands Group亚太区总部于2025年6月在上海启幕 旗下拥有超50个全球品牌 年零售额约320亿美元 [3] - HOKA于2025年5月在上海新天地开设全球首家品牌体验中心 Lululemon等国际品牌旗舰店同期聚集该商圈 [4][5] 进口消费数据表现 - 2024年上海市进口服装73.3亿美元 同比增长5.3% 占全国服装进口份额70.3% [5] - 2025年1-7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1707亿美元 浙江占比32% 江苏占比16% [5] - 阿迪达斯2025年上半年大中华区收入达18.3亿欧元 实现连续九个季度增长 [13] 制造产能全球化布局 - 申洲国际2025年上半年在越南新增50公顷土地使用权 越南第二面料工厂累计投资超10亿人民币 预计2025年底投产 [8] - 截至2025年中 申洲国际海外非流动资产达76亿人民币 首次超越中国大陆的60亿人民币 [8] - 华利集团在越南及印度尼西亚扩建运动鞋工厂 耐克17%鞋类与15%服装产自中国 阿迪达斯27%产量来自越南 [9] 运动消费市场增长 - Authentic约70%业务来自运动领域 亚太市场零售额10亿美元 计划三年内将中国业务占比从2%提升至5% [12][13] - 亚瑟士2025年第一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增长21.5%至290.11亿日元 折合14.5亿人民币 [13] - 耐克称中国为其北美外最大单一国家市场 目标推动十亿级消费者进入体育健身领域 [13] 消费量级与潜力评估 - 中国人均年购买服装22件 与墨西哥持平 相当于美日德法等国的1/8至1/4水平 [15] - 人均年购鞋量约2双 与日本墨西哥相当 美国人均5.6双为中国的2.8倍 [15] - 实际消费量差距小于金额差距 主因中国价格优势与汇率因素 消费升级空间显著 [15]
从央视广告到拼多多,晋江制造如何称霸“鞋柜”与“零食柜”
36氪· 2025-09-04 09:25
核心观点 - 晋江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通过产业集群和企业家创新精神 在鞋服和零食两大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形成"小城大生意"的独特模式 [1][2][34] 产业规模与集群优势 - 晋江拥有52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近5000亿元 全市30万户经营主体 平均每6-7人有一位老板 [1] - 形成1个超3000亿元鞋服产业集群 1个超千亿元纺织产业集群 2个超500亿元建材和食品产业集群 2个超300亿元智能装备和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1] - 鞋服产业占据全国20%运动鞋产量(每五双有一双晋江制造) 伞具产业占据全国33%产量(每三把有一把产自晋江) [1] - 拥有16个国字号区域品牌包括"中国拉链之都"、"中国体育之都"等 [1] 产业发展条件 - 鞋服和零食产业共同特征:技术门槛适中 劳动密集型 依赖经验积累和精细管理 [3][4][5] - 晋江具备人力资源丰富 沿海交通便利 气候适宜(湿度适中利于皮革加工 温度稳定利于食品保存)等先天优势 [6][8] - 企业家具备市场敏锐度:安踏丁世忠通过代工经历意识到品牌价值 雅客陈天奖从贸易转型实业掌握定价权 [10] - 政府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政策红利 土地使用 工商注册 税收政策等实质性扶持 [11] 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 - 央视广告投放成为品牌建设核心策略:1999年安踏签约孔令辉投放CCTV-5广告 2003年雅客V9维生素糖果广告5天打开全国市场 [13][14] - 建立标准化经销商网络:安踏1991年确立"区域独家代理制" 零食企业采用"大经销商"模式快速覆盖全国商超渠道 [15][18] - 产业链整合采用务实策略:安踏重点控制鞋底生产和组装环节 361度鞋类自产为主服装外包 零食企业"抓两头放中间"控制研发与标准 [18] 转型升级策略 - 错位竞争寻找蓝海市场:雅客转向功能性糖果(维生素/胶原蛋白肽) 金冠转型情绪概念软糖 公牛世家转向休闲鞋 大黄蜂专注童鞋市场 [23][24][25][26][27] - 拥抱新电商平台:拼多多ROI达到1:10(传统电商仅1:2-1:3) 技术服务费仅1.4% 用户画像更年轻 [30][32] - 传统制造优势与新平台结合:产品研发能力(鞋子舒适性设计/零食口味调配) 供应链控制力(成本/品质控制) 品牌积淀形成信任基础 [30][31][32] 成功经验总结 - 产业选择匹配本地资源:技术门槛适中 劳动密集 市场容量大的产业最适合晋江 [34] - 企业发展顺应时代趋势:从央视广告到经销商网络 从产业链整合到新平台营销均踩准节奏 [34] - 产业集群产生协同效应:经验共享 协同创新 放大"晋江制造"整体品牌影响力 [34] - 传统制造业创新空间巨大:通过方向调整 方法创新 意识升级可焕发新活力 [34]
千元徒步鞋穿不到一周就开胶?口碑业绩双承压的始祖鸟“飞”不动
新京报· 2025-09-03 16:00
产品品质问题 - 消费者反映AERIOS徒步鞋仅穿着不到一周就出现开胶现象 前掌弯折处的压胶豁口[1] - 售价1800元的徒步鞋采用压胶工艺而非传统缝线固定鞋面与鞋底 客服称鞋底部分用胶水固定[3] - 压胶工艺存在胶水老化风险 极端低温使胶层变脆 极端高温可能导致脱胶 大面积开胶需返厂专业修复[3] - 除鞋履外 短袖T恤存在脱线问题 冲锋衣出现起球现象[4] 消费者投诉与售后服务 - 黑猫平台共有2987条与始祖鸟相关的投诉[4] - 消费者反映线下购买产品后 维修中心拒绝维修和退换[4] - 售后服务流程繁琐 线下门店要求线上申请售后 线上售后仅回复"鞋没有问题无法退换"[4] - 行业专家建议建立更快速透明的维修流程 提供维修进度追踪系统 投资建设区域性维修中心[5] 财务表现 - 母公司亚玛芬体育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363亿美元 同比增长23.46%[6][7] - 归母净利润1820万美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370万美元[6][7] - 大中华区营收4.102亿美元 同比增长41.46% 占总营收33.18%[6] - 技术服装部门收入5.089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但增速较一季度的28%和上年同期的34%下滑[8] - 户外运动部门收入4.137亿美元 同比增长35.28% 球类与球拍运动部门收入3.137亿美元 同比增长11%[8] 市场竞争环境 - 始祖鸟面临露露乐蒙、高得运、凯乐石等品牌在高端功能性服饰领域的竞争[8] - 行业专家指出品牌需要维持"小众专业"体验 避免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出现品质滑坡[5] - 消费者选择趋于理性 "身份象征"让位于"功能需求"[4]
ST起步:公司2025年度1-6月合并报表计提减值损失共计约415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02:3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合并报表计提减值损失4156万元 [1] - 减值损失导致同期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减少4156万元 [1] 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中鞋服行业占比97.91%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09% [1]
解码2025中报FILA高增业绩背后的“攻守之策”:鞋服行业分化下的品牌样本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12:09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鞋服行业呈现K型分化 限额以上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仅增3.1% 传统男装及休闲装品类陷入以价换量局面[2] - 运动服饰赛道逆势领跑 同比增速达15% 市场规模逼近5000亿元 成为行业黄金赛道[2] - 分化源于消费需求从普惠式扩张转向结构性刚需 非必要服饰消费收缩 专业运动装备及多功能产品获得溢价支付意愿[2] FILA斐乐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达141.8亿元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8.6% 在行业分化背景下实现大基数增长[2] - 经营盈利率维持在27.7%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高于同期其他主流品牌[4] - 业绩增长超出集团预期 展现品牌穿越周期的韧性[8] 品牌战略定位 - 确立"One FILA一个斐乐"整体形象 以高端运动时尚定位整合子品牌 聚焦中产消费者沟通[4] - 以运动致美为品牌使命 围绕中产消费者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群体的多场景矩阵布局[8] - 聚焦专业运动、时尚生活、潮流运动及儿童四大核心赛道 强化高端运动时尚引领者认知[9] 产品策略创新 - 网球与高尔夫两大高端专业运动品类及爆款鞋类强劲增长[4] - 经典心智商品如老爹鞋和POLO衫通过模块化迭代、限量联名及功能面料创新保持市场活力[11] - 自研OPTIMA-SHELL科技膜材料应用于呼吸壳冲锋衣 实现高防水与高透汽性突破[11] - 与设计师泷泽直己推出联名系列 融合静奢风与高性能裁剪满足都市女性多场景需求[12] - 产品策略从快速上新转向深度经营 注重版型、面料及工艺细节 强化科技与设计融合[16] 渠道升级与零售创新 - 通过渠道分级改革提升运营效率 西南首家FILA ICONA定制店及FILA KIDS儿童美术馆店开业[7] - V6新形象门店覆盖率约达30% 显著带动店效增长[7] - 数据化提升同店效益 场景化门店拉高客单价 线上私域沉淀高价值会员[7] - 微信小店及视频号升级 深度参与天猫618预售 首次超越NIKE登顶运动户外榜首 网球系列销售同比增长66%[7] 专业运动领域深耕 - 高尔夫领域通过赞助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签约球员殷若宁提升专业影响力[5] - 打造FILA GOLF女子菁英赛及青少年三级赛事体系 构建从竞技到生活的完整生态[13] - 推出Master Club大师岭域3.5店型 将18洞球场融入商场 重新定义高尔夫零售空间[14] - 网球领域开设全球首家FILA Biella概念店 举办FILA KIDS钻石杯青少年挑战赛 建立ACE CLUB社群渗透精英圈层[14] 市场成效与行业地位 - 时尚心智保持行业第一 网球与高尔夫品类位列第二[8] - 通过守正出奇策略实现市场效果 坚守定位同时大胆创新[12] - 在攻守之间做出清晰战略选择 不盲目转型但整合资源激活增长 为行业注入信心[17]
解码2025中报FILA高增业绩背后的“攻守之策”:鞋服行业分化下的品牌样本
第一财经· 2025-08-29 11:56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鞋服行业呈现"K型分化"特征 限额以上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仅增3.1% 传统男装及休闲装品类陷入以价换量困境 [2] - 运动服饰赛道逆势领跑 同比增速达15% 市场规模逼近5000亿元 反映消费需求从普惠式扩张转向结构性刚需的行业成熟期特征 [2] FILA斐乐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41.8亿元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8.6% 经营盈利率稳定在27.7%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4] - 业绩增长源于产品与渠道双轮驱动:网球与高尔夫专业运动产品及爆款鞋类强劲增长 渠道分级改革提升运营效率 [4] 品牌战略升级 - 推行"One FILA一个斐乐"品牌整合战略 以高端运动时尚定位统一子品牌形象 聚焦中产消费群体沟通 [4] - 通过赞助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签约高尔夫球员殷若宁等举措强化专业运动心智 高尔夫领域影响力显著提升 [5][7] 渠道与零售创新 - 优化DTC直营体系 开设FILA ICONA定制店及FILA KIDS儿童美术馆店 新形象门店覆盖率约30% 显著带动店效增长 [7] - 电商渠道升级成效突出:微信小店与视频号社交渠道深度运营 天猫618预售期间首次超越耐克登顶运动户外榜首 网球系列销售同比增长66% [7] 产品策略与技术革新 - 聚焦四大核心赛道(专业运动/时尚生活/潮流运动/儿童) 通过模块化迭代、限量联名及功能创新延续经典产品生命力 [11][13] - 推出自研OPTIMA-SHELL科技膜材料 应用于"呼吸壳"冲锋衣 实现高防水与高透汽性平衡 满足都市户外场景需求 [13] - 与设计师泷泽直己合作推出静奢风联名系列 融合极简美学与运动性能 覆盖都市女性多场景穿搭 [13] 高端细分市场深耕 - 高尔夫领域构建"赛事+社群"生态:赞助职业赛事、打造自有IP赛事(如FILA GOLF女子菁英赛)及青少年三级赛事体系 [16] - 开设高尔夫主题零售空间Master Club大师岭域 融合专业竞技与高端社交场景 强化品牌生活方式渗透 [17] - 网球领域开设全球首家FILA Biella概念店 举办青少年钻石杯赛事 通过ACE CLUB社群运营渗透精英圈层 [17] 战略转型与未来布局 - 商品策略从"快速上新"转向"深度经营" 聚焦版型、面料及工艺精研 强化科技与设计融合以迎合精英人群偏好 [19] - 围绕"运动致美"品牌使命 构建从中产个人到家庭再到群体的多场景产品矩阵 持续释放高端运动时尚赛道潜力 [7][21]
要收购加拿大鹅?安踏回应了
第一财经· 2025-08-28 22:04
安踏体育澄清收购传闻 - 安踏体育发布公告澄清并非加拿大鹅潜在收购方[3] - 公司通过港交所公告明确否认参与交易[3] 加拿大鹅出售背景 - 控股股东贝恩资本考虑出售全部或部分股份[3] - 贝恩资本2013年以2.5亿美元收购控股权并主导2017年上市[3] - 持有品牌超过12年后萌生退意[4] 加拿大鹅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13.484亿加元同比增长1.1%[3] - 营收增速呈现下滑趋势:2022-2024财年增幅分别为21.54%/10.84%/9.6%[3] - 公司以关税不确定性为由暂缓2026财年预测[3] 潜在收购方动态 - 博裕资本和Advent已口头提出报价[4] - 潜在买家包括LVMH/开云集团/VF集团/波司登国际[4] - 安踏体育与方源资本财团曾联合收购Amer Sports[4] - 多家中国企业接触交易但尚未谈妥[5] 市场反应与行业趋势 - 加拿大鹅股价单日上涨16.19%至14.14美元[6] - 鞋服行业多家品牌寻求买家因市场行情不佳[6] - 安踏体育将继续推进战略性并购聚焦强品牌价值和高潜力新兴品牌[6]
要收购加拿大鹅?安踏回应了
第一财经· 2025-08-28 19:47
核心观点 - 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考虑出售股份 私募基金持有超过十年后寻求退出 可能意味着品牌奢侈品化故事面临瓶颈 [1][2] - 安踏体育澄清未参与收购 但公司未来并购战略聚焦强品牌价值和高潜力新兴品牌 [1][4] 潜在交易进展 - 交易处于早期阶段 贝恩资本正与财务顾问探讨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方案 评估潜在买家初步意向 [1] - 贝恩资本收到多份收购要约 拟以约14亿美元估值出售加拿大鹅 博裕资本和Advent已口头提出报价 [2] - 潜在买家包括私募股权公司 奢侈品牌巨头LVMH 开云集团 户外领域VF集团 以及波司登国际和安踏体育方源资本财团 [2] - 不少中国企业在接触但尚未谈妥 [3] 公司财务表现 - 加拿大鹅2025财年营收13.484亿加元 同比增长1.1% 增速较往年显著下滑 [1] - 2022至2024财年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21.54% 10.84%和9.6% 增长持续放缓 [1] - 公司以关税不确定性为由暂缓2026财年预测 [1]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出售消息推动加拿大鹅股价单日上涨16.19% 报收14.14美元 [4] - 当前市场环境下多家品牌公司寻求买家 行业并购活动活跃 [4]
闽商再出海,故事换了讲法
搜狐财经· 2025-08-28 16:30
福建跨境电商总体表现 - 2024年福建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1788.1亿元 同比增长17.8% 全国排名第四 [1] - B2B模式占比约80% 但B2C出口比重逐年上升 成为新增长曲线 [1] - 产业带从代工模式转向品牌出海 覆盖鞋服、家居、智能硬件等多品类 [1][16] 泉州产业带分析 - 2024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突破620亿元 鞋服类占比78% 出口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全球亚马逊卖家分布榜单中泉州位列第11 拥有8212家卖家 [7] - 晋江运动鞋年产13亿双 占全球20%份额 匹克篮球鞋在亚马逊全球市场份额达2.1% 居全球前五、中国第一 [4] - 石狮年销售超11亿件服装 新时颖旗下Dokotoo女装品牌稳居亚马逊美国女装品类前三 多款单品月销破千 [4][5] 厦门产业带分析 - 跨境电商企业数量超9400家 全球亚马逊卖家分布榜单排名第7 [11] - 产业覆盖服装、卫浴、健身器材、眼镜、电器等多领域 [7][10] - 俊亿旗下BALEAF运动品牌年收入突破10亿元 Women's Athletic Shorts类目稳居第一 单款瑜伽裤累计收获超9万条评论 夏季单品月销量一度突破4万件 [7][8] - 智能健身器材、水上休闲与房车配件厂商凭借皮划艇、桨板等产品占据亚马逊畅销榜 [10] 莆田产业带分析 - 全球亚马逊卖家分布榜以1.97万家卖家跻身前三 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13] - 鞋企数量达4200多家 年产值逾千亿元 2025年一季度鞋靴出口额31.9亿元 同比增长0.6% 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39.1% [11] - 沃特体育保持年逾百万双代工订单的同时通过自有品牌切入海外市场 Soulsfeng主打50美元中端运动鞋实现年营收3000-5000万元 [12] - 红木家具通过TikTok直播切入北美高端市场 furniture话题播放量超295亿次 luxuryfurniture播放量达8.56亿次 [13] 其他地区产业带 - 福州聚焦家居日用品 宁德专注锂电与不锈钢 漳州发展食品与乐器 龙岩主攻有色金属 三明侧重建材 南平深耕茶叶与竹木工艺 [14][15] - 这些产业带共同构成福建跨境电商的多样性与弹性 [15] 核心驱动因素 - 地理区位优势: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等一类开放口岸直通东南亚与欧美 [16] - 产业链纵深配套:覆盖鞋服、智能健身、卫浴、工艺家具、锂电池、有色金属等热门品类 [16] - 侨商网络优势:闽籍华人形成自带市场和分销的跨境朋友圈 [16] - 政策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自贸区政策落地 厦门跨境试验区在全国165个试点中被评为成效明显第一档 [18] - 平台资源导入:亚马逊、SHEIN、速卖通、TikTok等平台将福建列为重点招商区域 [18] 转型挑战 - 品牌化能力不足:多数工厂延续代工逻辑 缺乏品牌建设与全球化运营经验 [19] - 同质化竞争加剧:鞋服家居赛道集中度过高 热销款式易被快速复刻 导致价格战 [19] - 区域发展不均衡:三明、南平等二三线产业带受制于资金与人才难以跟上发展步伐 [20]
安踏集团与MUSINSA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
证券日报· 2025-08-27 16:13
战略合作概况 - 安踏集团与韩国时尚集团MUSINSA于8月27日宣布成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 双方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安踏集团持股40%,MUSINSA持股60% [2] - 合资公司将主导自有品牌"MUSINSA STANDARD"和多品牌集合店"Musinsa Store"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2] 业务发展计划 - 合资公司业务重点为拓展运动与时尚结合的品牌体验,满足年轻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2] - 安踏集团将提供品牌+零售优势及鞋服行业全价值链管理经验赋能合资公司 [2] - MUSINSA将贡献时尚产业经验,结合安踏零售能力开拓中国消费市场新渠道 [2] 交易进展 - 合资公司成立尚待监管机构批准 [2] - 预计交易于2025年9月底前完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