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创意
icon
搜索文档
千余种文创产品汇聚香山脚下 团城演武厅举办文创市集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21:37
活动概况 - 北京博物馆季期间举办2025团城演武厅文创市集活动 活动时间为5月24日至25日 地点在香山脚下的健锐营演武厅 [1] - 活动集结千余种优秀文创产品 为市民呈现"一市览千年"的文化体验 [1] - 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指导 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香山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 [1] 参与单位 - 文创市集首次联动天津独乐寺 山西华严寺 保定直隶总督署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四川阿坝州金川县和北京地区共计30余家文化 旅游单位 [1] - 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和金川县人民政府签署文旅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为地域间文旅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3] 活动内容 - 市集展示千余种优秀文创产品 [1] - 观众可感受金川地区独特的文创商品 欣赏锅庄舞 民歌等四川当地表演 [3] - 活动推出文艺跨界演出 内容涵盖舞蹈 戏曲 武术等艺术形式 [3] - 设置非遗体验互动专区 游客可亲手制作油伞 剪纸 参与老北京风筝等互动体验 [3] 活动意义 - 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联合海淀区人民政府香山街道办事处以创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 [5] - 通过跨界联动深化区域合作 [5] - 推出让观众可玩 可看 可触 可感的各类活动 将博物馆的"静态收藏"转化为观众的"动态参与" [5]
全球创新创业人才落地上海“首站枢纽”!临港新片区再迎一批创客
新浪财经· 2025-05-24 16:24
海聚英才大赛概况 - 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临港新片区选拔赛于5月22-23日在上海临港举办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出席并为临港科创中心分园授牌 [1] - 大赛进一步丰富新片区承接海外科创项目和高端人才的资源储备 为海外人才提供全链条支持 目标成为全球人才落地上海的"首站枢纽" [1] 参赛项目数据 - 自2025年3月启动征集以来 吸引101个海内外项目报名 包括种子期21个 初创期61个 成长期19个 其中海外项目9个 [3] - 经线上评审后 93个项目进入路演 覆盖未来智能 信息技术 生命健康等六大赛道 [3] - 参赛数量从最初个位数增至突破100个 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项目占比超70% [3] 人才与产业趋势 - 参赛者范围扩大 海外人士积极参与 年龄结构年轻化 硕士博士占比高 包括应届毕业生 [3] - 临港新片区定位为"国际创新协同重要基地" 赛事已吸引十余个团队表达落地意向 [3] 政策支持体系 - 2025年临港科创大会发布《临港创客新政"十二条"》 构建"360"全周期政策服务体系 提供3项免费 6项补贴及0等待服务 [3] - 推出"蓝鲸计划" 对入选领军型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个人资助 创新创业人才可获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 [4]
当文博会遇上“新质生产力” AI全场景应用开启文化科技融合试验场
深圳商报· 2025-05-24 01:00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集结6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覆盖从底层算法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1][4] - 文化正加速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发展,通过"文化+科技""文化+人工智能"的方式展现新势力,例如甲骨文破译、古城保护等项目迎来"数字新生" [1][2] -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包括数字创意、游戏、沉浸式文化体验等,满足年轻一代文化需求 [4] AI应用场景展示 - 腾讯展示"了不起的甲骨文"项目,通过游戏化互动和AI技术降低公众对甲骨文的认知门槛,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2] - 闪极科技发布国内首款量产AI拍摄眼镜"闪极AI拍拍镜",搭载1600万像素摄像头和录眸OS系统,支持拍照、翻译、备忘提醒等功能 [3] - 深圳市亿家亿伴智能科技推出陪伴型AI玩具和文博会首款AI吉祥物"AI小水滴",开创"AI+文创""AI+导览""AI+研学"三大创新模式 [3] 技术赋能文化产业 - 新一代智能终端如AI眼镜成为文化植入和发展的新载体,文化消费通过智能终端融入终端消费 [4] - 传统文化IP化加速,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新型智能终端推动下焕发新活力,从刻板文字转向数字化、沉浸式发展 [4] - 广东省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例如对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拍摄制作且票房达3000万元的影片给予200万元奖励 [5][6] 企业参与与创新 - 文创中国展区吸引乐聚机器人、元萝卜机器人、云天励飞、闪极科技等企业展示机器人和AI板块 [2] - 时空壶翻译机器人实现跨语种实时交流,噜咔博士AI拍学机为孩子讲解展品导览,蓝色光标"华夏漫游"带观众体验文化遗产 [2] - 云天励飞与闪极科技联合打造闪极AI拍拍镜,成为观众争相体验的产品 [3]
深圳文博会上,四川展馆打造多个沉浸式场景 科技感互动感强 “大熊猫”玩出花
四川日报· 2025-05-23 08:14
四川展馆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开幕,四川展馆位于15号馆,总面积990平方米,聚焦"文旅融合展形象 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 [5] - 展馆分为重点场景展示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展示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展示区、天府文创集市展示区,集聚全省73家重点文化企业 [5] - 展馆以"传统+科技"立体化呈现四川培育新型文化企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拓展新型消费模式的新成果 [5] 核心文化元素展示 - 三星堆-金沙遗址通过超高清视频和三维建模技术展示青铜人像、黄金面具、太阳神鸟等文物,纹饰细节清晰呈现 [6] - 大熊猫文创产品包括"雅乐团团""赤竹侠"等获奖作品,以及书签、仿真版"花花"玩偶、书籍等几十种类型,大熊猫机器人"小潘"具备互动功能 [6] - 自贡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机甲"天玑兔"融合彩灯工艺与现代机械装置,内置语音互动设备 [4][6] - "四川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亮相 [7]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数字诗人李白可根据观众输入关键词生成定制诗歌,AI讲解员帮助观众虚拟游览黄龙、乐山大佛、都江堰等景区 [9] -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展示全媒体技术与传播认知实验室、数字记者矩阵、四川石窟数字化项目、"三星堆问答"辟谣平台等创新项目 [9] - 面向海外的Panda Guide(熊猫指南)和三星堆—金沙漂流瓶项目体现文化出海探索 [9] 文创与旅游融合 - 天府文创集市展示区还原宽窄巷子等地标,展销竹编灯笼、三星堆盲盒等产品,并举办服饰走秀、年画拓印等活态展示 [10] - "锦绣四川"主题展陈集中呈现蜀绣、羌绣等特色文创 [10] - 历史名人李白、杜甫、苏东坡以数字形象和文创产品形式亮相 [9]
文博会亮点纷呈 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5-23 04:36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开幕,现场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交易,落地22项促交易措施 [1] - 本届文博会聚焦"文化+科技"融合机制,强化博览与交易功能,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 [1] 文化科技融合展示 - 新设人工智能展区,吸引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包括优必选、元象、影石创新、洲明科技等头部企业,展示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眼镜等前沿技术 [2] - 互动项目包括乐聚机器人演绎咏春拳、浙大海创人形机器人钢琴演奏、商汤科技元萝卜机器人棋艺对决、新疆三力智能机器人书法绘画 [2] - 重点展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文化创意、数字内容、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 广东省文化科技产业成果 - 广东省出台《"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数字文化科技发展 [3] - 2024年深圳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3754家,营收12875.08亿元,占全省51.5%、全国9.1% [3] - 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16个行业小类营收5863.99亿元 [3] - 数字创意、微短剧、沉浸式体验、生成式AI应用等新兴业态成为新增长极 [3] 文化出海布局 - 设立文化出海展区,组织跨境电商平台助力企业出口,泡泡玛特展示海外限定系列产品 [4] - 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文、网游、网剧)受关注,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展出代表性产品 [4] - 三七互娱2024年营收174.41亿元,其中游戏出海收入57.22亿元,占比33% [4] - 枫叶互动作为短剧出海先行者,通过文博会验证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 [5] - 吸引全球65个国家305家海外展商参展,预计3.5万名海外专业观众参会 [5] 交易平台升级 - 本届文博会提出打造七个"超级平台",首要聚焦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 [6] - 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实现交易环节全面扩容和全链赋能 [6] - 组织近200场新品发布、招商签约等活动,首发渠道数量较上届翻番 [7] - 联动淘宝、京东、腾讯等平台提供全域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 [7] - 打通"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全周期供采对接,联动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实现资产变现 [7] - 设立港澳直通车,批量组织港澳采购团现场洽谈 [7]
前海携手近20家企业登台文博会 多个项目签约
深圳商报· 2025-05-23 00:47
前海文化产业创新展概况 - 前海展区以"文化+科技"为主题 携手近20家文化企业参展 涵盖数字创意 文化IP 智能影像 影视动漫 现代时尚等多个领域 [1] - 港资企业占比超三分之一 德盈商贸(小黄鸭)连续四年参展 围绕自有IP"B Duck"开展衍生品授权业务 [1] - 国民原创IP奶龙(第七印象)成为展会打卡热点 同时在"前海展区""深圳展区""文创中国展区"多区域展示 [1] 文化科技融合案例 - 影石创新科技展出新品Insta360 X5运动相机 支持360°影像拍摄和自动隐藏自拍杆功能 [2] - 二十四造文化推出《了不起的东方神话》 系深圳首个《山海经》主题沉浸式艺术馆 [2] - 全息时代聚焦数字视觉技术与沉浸式互动体验 川纳智能硬件打造"AI旧书活化展"等科技文化融合项目 [2] 产业平台与重点项目 - 前海体育知识产权与赛事资源交易平台揭牌 由前海管理局与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共建 [2] - "湾区之眼"阅文书园项目签约 阅文集团联合深圳出版集团 深圳广电集团在湾区书城设立全球首个线下项目 [2]
跨越千里,万众选一!成都顶流熊猫IP闪耀文博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3:35
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 - 第2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精选获奖作品实物雕塑展成为重点推介项目 [1] - 大赛精选雕塑作品如"熊猫赤竹侠"和"三星堆熊猫"引发高度瞩目,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1] - "熊猫赤竹侠"融合中国武侠与传统茶文化元素,传递东方智慧 [1] - "绿铠熊猫"融合川蜀文明与萌态形象,吸引观众合影 [6] 大赛背景与规模 - 首届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传媒集团等承办,历时7个月 [6] - 大赛辐射中、美、俄、法、意、日、德、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13854件原创参赛作品 [6] - 大赛评出雕塑、绘画、潮玩、视频、视觉设计五大奖项和科幻、数字、人气三个特别奖项 [6] 行业合作与开发 - 大赛运营方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文创企业和艺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8] - 未来将在生产端、销售端和消费场景端推动文创作品的商品开发、联名合作、展陈融合 [8] - 熊猫IP吸引全国各地参展商了解深度开发与合作,成为成都文创创新力的重要展现 [9] 成都文创产业生态 - 成都熊猫文创产业已形成"实体产品-数字内容-体验经济"三维矩阵 [9] - 产业注重艺术创作精神延续,结合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化消费升级 [9]
潮!北京胡同里的“网红打卡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06:12
胡同文化保护与创新 - 北京市完成《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全力守护1000余条现存胡同[3] - 胡同保留老北京原汁原味烟火气,同时涌现文化创意工厂和时尚新地标[3] - 工业遗址如北京胶印厂改造为77文创园,保留工业符号并形成文艺生态圈[8][9] - 77文创园每年举办"77文创生活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聚集地[9] 传统商业活化案例 - 增盛魁小吃店创立于1928年,传承三代保留地道京味小吃[5] - 小吃店通过社交平台成为游客打卡热点,吸引专程前来的顾客[5] - 93号院博物馆由四合院改造,专注非遗传承与体验[10][11] - 博物馆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所[11] 文化跨界融合 - 蓝色音符俱乐部将爵士乐与中国传统民乐结合,打造中式融合爵士风格[13] - 国际音乐家如肯尼·贾瑞特改编中国民歌《茉莉花》为爵士版本[13] - 福荣记港式早茶店融合香港元素与国际风味创新茶点[14] - 老石饺子铺推出十几种芝士口味水饺,吸引国际游客[14] 历史建筑再利用 - 东四胡同博物馆占地千余平方米,完整保留传统四合院建筑肌理[6] - 车郡王府建筑遗存保存完好,屋顶壁画等历史细节得到珍视[7] - 77文创园改造保留烫金模切机、旋转钢梯等工业符号[8] - 改造后的文创园成为集观光、展示、体验、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场所[9]
攀“高”不止步向“新”再出发
广州日报· 2025-05-22 05:1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1] - "十五五"时期需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1] -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擘画重点产业发展新蓝图[2]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包括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目标2027年产量超320万辆,产值超6700亿元[8] -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汇聚超2000家企业,目标打造3000亿级产业集群[9] - 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获批123个新药临床批件,82%为1类新药,目标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10] - 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2024年产值超4000亿元,被赋予"新兴支柱"定位[11] - 软件与互联网产业营收近五千亿元,目标2026年超5500亿元[12]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2023年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13][14]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3.7%[16] -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广州[17] - 低空经济拥有4200多家企业,目标2027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18] - 生物制造产业计划2027年培育10家以上创新引领型企业[19] - 时尚消费品产业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20] - 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覆盖全产业链[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2024年产值超500亿元,推动向高端化转型[22] - 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2024年总产值8816.9亿元[23] 未来产业发展 -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快速聚集[23] - 具身智能领域拥有近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二[24] - 细胞与基因产业已集聚超200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25]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打造多个示范应用场景[26] - 前沿新材料产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和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7] - 深海深空产业取得一系列全球领先成果[28]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现代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3049亿元,占GDP比重9.8%[29] - 科技服务业2024年支持1787名青年博士开展基础研究[30] - 专业服务业形成千亿级行业引领格局[31] - 现代商贸业印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2] - 物流与供应链业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33] - 会展业2024年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34] - 文化创意产业2024年营收6040.80亿元,增长4.0%[35] - 旅游休闲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消费总额3528.23亿元[36]
“艺术盒子”开启坪山文化无限精彩 坪山展区20家重点企业、文化机构将集中亮相
深圳商报· 2025-05-21 03:57
展会主题与设计 - 本届文博会坪山展区以"艺术盒子"为主题,围绕"无限可能无限精彩"核心理念,运用"折叠叙事"与"动态生长"的创新设计手法 [1] - 展区通过朦胧绿意和鳃状图形营造"会呼吸的戏剧空间",提供沉浸式体验 [1] - 展区将文化、体育与旅游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的创意空间 [1] 参展企业与活动 - 邀请20家重点企业、文化机构集中亮相,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 [1] - 开展"数字舞麒麟"专题讲座,结合AI动捕技术赋予传统非遗新的数字生命 [1] - 新增坪山文化聚落作为分会场,以"点亮文化星河"为主题开展创意体验活动 [2] 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 深圳市坪山区与意大利罗马市第八区签署友好城市合作备忘录,开启文化艺术领域新合作 [1] - 2025深圳文博会艺术季在坪山大剧院启幕,由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呈现开幕演出 [3] - 后续将上演声乐大师班汇报音乐会、独唱音乐会及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等精品剧目 [3] 展区规划与招商 - 展区规划分为城区宣传推广、文体旅游招商项目、文化和科技企业展示三大核心板块 [2] - 系统性展现"文化+"、"自然+"、"科技+"、"运动+"、"特色+"五大文旅消费场景 [2] - 举办三场专题招商推介会,发布15个文体旅招商项目包括马峦山古村落、深圳自然博物馆等 [2] 产业发展方向 - 未来将依托五大场景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 [2] - 培育新型文化消费生态,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2] - 发布坪山区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促消费的若干措施及马峦山片区保育与发展综合策规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