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

搜索文档
雅戈尔: 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出售金融资产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19
公司金融资产处置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授权经营管理层处置金融资产的议案》,授权管理层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投资结构,授权期限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止 [1] - 截至2025年6月23日,公司累计出售中信股份、中信银行、博迁新材、上美股份等金融资产,连续十二个月内成交金额达到上交所信息披露标准(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且绝对金额超1000万元) [1]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中信股份等金融资产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 - 该类金融资产的价值波动及处置不影响当期损益,仅分红收入可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2]
分析师:中东冲突将使亚洲风险资产普遍走弱
快讯· 2025-06-22 11:48
中东冲突对亚洲风险资产的影响 - 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标志着以伊冲突显著升级 引入地缘政治风险新阶段 [1] - 美国直接介入可能延长该地区紧张局势 [1] - 亚洲市场主要脆弱性在于对能源价格上涨的敏感性 [1] 亚洲市场潜在风险 - 长期冲突增加供应中断风险 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1] - 冲突拖累整个亚洲地区增长预期 [1] - 迅速解决冲突前景渺茫 投资者可能重新定价市场风险 [1] 资金流向预期 - 预计出现避险资金流入 [1] - 美元将受追捧 因市场评估持续地缘政治不稳定和高油价影响 [1] - 亚洲风险资产普遍走弱 [1]
李小加“闯关”港交所!
证券时报· 2025-06-21 22:43
滴灌通国际投资公司上市申请 - 滴灌通集团旗下滴灌通国际投资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汇丰为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长达300页 [1] - 上市主体为2025年5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滴灌投资 法定股本初始为30亿股股份 目前尚未开始运营 [3] - 李小加强调此次上市并非滴灌通集团自身上市 标志着滴灌通3.0阶段开始 [4] 业务模式与市场机会 - 首创收入分成产品 为投资人提供直接投资机会 同时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 [3] - 通过滴灌通澳交所(MCEX)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流动性 截至2025年6月20日累计融资55.45亿澳门元 累计收入分成34.13亿澳门元 [3] - 核心业务模式为"现金流投资"(Cashflow Based Investing) 为股东创造收入并分配股息 [3] - 聚焦三大市场机会:资产型现金权(为PE/VC提供流动性) 生意型现金权(支持实体经济) 企业型现金权(支持早期创业者) [5] 上市方式与行业意义 - 拟以香港上市规则第21章方式上市 可不上传中文版文件 无需公布具体业绩数据 [7] - 香港已有近15年无第21章上市公司 最近一家为2011年的中国新经济投资 [8] - 若成功上市 将实现资金标准化配置到传统债股市场无法触及的领域 为实体经济注入非稀释性资本 [8] 发展历程与团队架构 - 滴灌通1.0阶段:用自有资金在中国200多个城市投资1万多家小店 累计超40亿元人民币 [4] - 2.0阶段系统总结1.0经验 3.0阶段通过滴灌投资上市开启 [4] - 李小加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唯一执行董事 另有7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3]
兰生股份: 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授权处置金融资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59
交易概述 - 公司授权经理层处置不超过8亿元(含)的存量金融资产 授权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授权额度内经理层可根据资金和市场情况确定具体处置产品和金额 并签署相关合同文件 [1]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公司及子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总市值约22 67亿元 [2] - 处置额度不超过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总资产的30% 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2] 董事会审议情况 - 2025年6月17日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全票通过《关于授权减持存量金融资产的议案》 [2] - 该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也不属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2] 交易影响 - 本次授权旨在优化资产结构 增加资金流动性 不影响公司及子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2] - 股票类资产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列示 处置损益计入留存收益 基金类资产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列示 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2] 资产配置情况 - 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和基金等 总市值22 67亿元(截至2025年5月31日) [2]
英国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贺凯思:深化深伦在金融投资等领域合作
快讯· 2025-06-20 11:00
深伦金融合作 - 英国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贺凯思访问深圳 强调当前是英中双边关系开启新篇章的时期 [1] - 年初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为双边合作奠定基础 现需将对话转化为具体行动 [1] - 深圳与伦敦金融城均为全球领先的金融及创新中心 深圳在绿色金融和财富管理领域实力突出 [1] - 两地计划加强紧密联系 共同探索更多合作机遇 [1] 合作领域 - 绿色金融和财富管理被明确为深圳的核心优势领域 [1] - 金融投资等领域的深化合作是双方重点方向 [1]
再迎峰会背后的山东引力
齐鲁晚报· 2025-06-20 10:44
峰会概况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于6月18日至20日举办 聚焦全球产业链调整和国际经贸格局重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1] - 峰会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 强调中国市场需求与跨国公司资源优势的要素耦合 [3] - 设计28条产业链考察路线 举办商务电商政策说明会等专题活动 推动项目对接升维至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平台 [3] 参会嘉宾与活动亮点 - 570位企业嘉宾中首次参会者131人(占比23%) 新兴市场企业占比超50% 越南埃及等9国企业首次亮相 [4] - 境外跨国公司全球副总裁级以上嘉宾83人 较上届增长22% 反映中国市场对新兴主体的磁吸效应 [4] - 创新推出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论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 提供新兴产业路线图 [4] - 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论坛实现"产业+资本"双轮驱动 推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信心 [5] 山东产业与营商环境优势 - 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52% 人工智能骨干企业近1000家 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6] - 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 经济总量全国前三 1亿多人口消费市场提供广阔腹地 [6] - 自贸试验区5年来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新增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7%/20.6%/15.8% 高于全省平均 [8] - 阿斯利康青岛基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施工 总投资达7.5亿美元 反映服务保障精准度 [8] - "山东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解决外资企业诉求1400余个 三级联动解决各类问题4500余个 [8] 峰会成果与未来影响 - 前五届峰会累计签约592个项目 总投资698亿美元 吸引421家世界500强和967家行业领军企业 [13] - 2020-2023年山东外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从182.9亿元增至233.6亿元 研发人员从4.6万增至6.5万人 [14] - 青岛推出"峰会消费周" 搭建外贸优品展示等多元场景 推动会展经济向消费动能转化 [15] - 对标RCEP/DEPA等国际规则 举办市场准入论坛 推动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领域标准对接 [15] - 在营外资企业1.9万家 世界500强企业236家投资943个项目 累计使用外资772.6亿美元 [15]
怡 亚 通: 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向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借款的关联交易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9:21
证券简称:怡亚通 证券代码:002183 公告编号:2025-059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向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借款的 关联交易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关联交易概述 公司的业务发展,做大做强供应链业务,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深投控")向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借款,本次借款金额不超过人民 币 15 亿元,借款期限不超过 12 个月。 规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票赞成、0 票反对、0 票弃权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向公司及其子公司 提供借款的议案》,关联董事姚飞先生对本议案回避表决。此项交易尚需获得股 东大会的批准,与该关联交易有利害关系的关联人将回避表决。 产重组,无需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二、关联方介绍和关联关系 公司名称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675664218 法定代表人 何建锋 注册资本 人民币3,358,600万元 企业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安社区深南大道4009号投 资大厦18楼、19 ...
国资创投下一站的故事这样讲
经济观察网· 2025-06-19 16:37
国资国企改革新方向 - 新阶段国资国企改革聚焦引导国企基金"投早投小投硬",强调科技属性和技术价值 [2]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支持新产业新赛道 [2][31] - 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湖北等地已探索"投早投小投硬"模式,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3][28] 地方实践案例 浙江模式 -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设立"专精特新基金+科创母基金"联动模式,考核周期从8-10年延长至15年 [7][8] - 容错机制明确单支基金亏损40%以内不启动责任认定程序 [9] - 浙创投早期投资华海清科(年收入3500万元、亏损3600万元),最终实现15.6倍回报(累计回收4.7亿元) [10][12][19] 上海模式 - 上海国际集团设立10亿元早期硬科技基金(首期2亿元),专注半导体、AI、生物医药领域 [21][22][23] - 通过产业联盟提供投后服务,设计IPO/并购/股权转让等多元化退出机制 [26][27] - 政策支持包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等配套措施 [22][23] 投资逻辑与挑战 - 硬科技投资核心逻辑:稀缺性(如华海清科填补国产12英寸CMP设备空白)、技术壁垒、长周期培育 [18][23][24] - 当前挑战包括国有资本风险容忍度不足、早期项目退出路径单一、跨部门协同机制待完善 [4][32] - 建议优化长周期评价机制,构建场景化免责机制,突破传统财政依赖 [32][33] 政策导向 - 国资委将给予新技术/新业态成长包容期,避免"内卷式"竞争,强化战新产业整合融合 [5][31][32] - 要求央企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聚焦国家重点产业战略方向 [31]
000622,退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21:53
退市决定与时间表 -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司股票将于6月2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7月15日 [1] - 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 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 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3] - 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进行股份转让 [3] 行政处罚与违规行为 - 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收到湖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4] - 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并处以350万元罚款 [4] - 董事长石圣平被警告并处以180万元罚款 其他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100万元至160万元不等的罚款 [4] 财务表现与退市风险 - 公司2021年盈利171.96万元 2022年、2023年均亏损1000余万元 [5] - 2023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 会计师质疑收入确认方法 存在以总额法代替净额法核算收入的风险 [5] - 因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2024年4月末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营业收入约3亿元至3.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69%—214% 但亏损3300万元至4300万元 [7] 年报披露问题与审计争议 - 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至今未披露 [8] - 2024年12月30日改聘深圳旭泰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 该所规模较小 仅有3名证券资质注册会计师 [9] - 公司与旭泰所在重大会计处理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审计所调整后营业收入为1.96亿元 公司不认可审计意见 [9] - 审计所最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未能在4月30日前披露年报 [9] 公司应对措施与争议操作 - 公司于5月8日起诉年审机构旭泰所 索赔3827万元 [10] - 5月31日公司聘请深圳堂堂会计师事务所对2023年营收扣除问题重新出具核查报告 试图证明2023年扣除后营业收入未低于1亿元 [12]
新质领航 商业创新潮涌东北
搜狐财经· 2025-06-17 19:07
商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 商业创新是企业突破增长瓶颈、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东北地区正以"创新驱动"绘制商业发展蓝图[1][5] -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释放政策红利,营商环境优化为商业创新提供广阔舞台[5] - 政学研企各界代表围绕"新质引领商业、创新驱动发展"主题共商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1] 消费市场趋势与企业战略 - 消费市场呈现体验化、数字化、绿色化趋势,企业需通过场景重构与技术赋能挖掘新增长点[6] - 消费者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纵深发展,企业战略需从"流量争夺"转向"需求洞察"[5] - 餐饮行业通过智慧餐饮、预制菜等创新模式驱动复苏,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将释放超千亿元市场潜力[7] 东北产业升级与文旅发展 - 东北文旅以"冷资源"撬动"热经济",边境旅游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线路如少数民族风情深度体验游[7] - 一季度吉林省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8.1%,延边州、长春市、白山市占比分别为55.1%、19.3%、9.8%[8] - 产业基金招商引资经验(如苏州模式)为东北产业升级提供借鉴,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5][7] 政企协同与项目落地 - 梅河新区形成医药健康、商贸物流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跨境电商、绿色食品深加工项目合作[13] - 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领域,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吸引投资[13] - "吉字号"农产品凭借地域特色加速拓展全国市场,品牌价值持续提升[13] 创新驱动与资源整合 - "风险防控—技术迭代—市场拓展"三位一体策略为企业应对复杂经济环境提供参考[5] - 论坛搭建政企协同桥梁,通过招商推介环节打通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的"最后一公里"[10] - 跨区域合作平台为东北商业创新注入动能,专业机构将持续推动创新成果落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