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增持ETF等权益资产!多家万亿级理财公司出手
快讯· 2025-04-11 11:45
文章核心观点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增持ETF等权益类资产并将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1] 分组1 - 中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万亿元级理财公司宣布增持ETF等权益类资产 [1]
焦点|理财产品参与打新,正式与公募基金“平权”
券商中国· 2025-04-08 21:38
进入4月份,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及 初步询价推介公告,与3月份的新股相关公告相比,一些表述已经发生细微转变: 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年金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和合格境外投资 者资金被列示为A类投资者,其配售比例为RA;所有不属于A类的网下投资者为B类投资者,其配售比例 为RB。两类配售对象的配售比例关系是RA≥RB 。 其实银行理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参与打新,且打新策略还是银行理财发展早期最热门的权益投资策略之 一。尤其2020年、2021年,打新策略频繁出现在几家大型理财公司的含权理财产品中。 据券商中国记者长期跟踪了解,此前参与网下打新投资者被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公募基金、社保 基金;B类为企业年金、保险资金;C类包括私募、信托、银行理财等机构。而C类投资者在新股分配中获 配比例低于A类和B类投资者。 在实际业务中,银行理财很少直接参与打新,普遍是借助公募基金(A类)的通道间接参与打新业务。 对于银行理财来说,长期以来需要借道公募基金通道参与打新业务的境况,正在迎来历史性转变。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顶层政策意图释 ...
银行理财,增配权益资产!指数化趋势渐起
券商中国· 2025-03-04 19:18
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均表示将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业界对权益市场的后续表现 更加乐观,越来越多的理财公司也通过挂钩特定市场指数,增配权益资产。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一批挂钩被动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募集或待售阶段,指数化投资的理财产品数 量显著增多。多家理财公司认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的最好切入点。 银行理财指数化趋势渐起 近年来,被动指数投资策略已逐渐成为资管行业的热门选择。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被动指数的公募基金产品 首次超越了主动权益类基金。同为重要资管大类的银行理财,挂钩于被动指数的产品数量也显著增加。 券商中国记者据中国理财网数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以"指数"为关键词的银行理财公司产品,处于待售期、募集 期和存续期的数量多达92只,其中尚未募集完毕的数量占比超过四成,发行机构包括中银理财、民生理财、招 银理财等。也就是说,相当一批产品或于近期发售。 关于指数化投资,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今年初公开表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最好的切 入点。他认为,相较于主动权益、混合型、"固收+"等产品,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高度透明的特点使得投资者 更易于接受其净值表 ...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跌破2%
和讯· 2025-02-28 18:24
理财市场现状 - 2025年以来多家理财子公司持续调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基准已降至2%以下,年初预测新发产品基准下限可能下降40-50个基点至2%以下的情况已成现实 [2] - 1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29.4万亿元,环比下降0.2万亿元,1月新发产品数量1603支,较2024年12月下降255只 [3] - 截至1月底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总年化收益率为3.05%,较上年末下降0.25% [3]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案例 - 兴银理财将兴业银行天天万利宝稳利6号P款业绩比较基准从2.05%-3.50%下调至1.60%-2.60%,下限下调45BP,上限下调90BP [3] - 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增强型三个月定开理财产品1号基准从2.00%-2.30%下调至1.50%-1.80%,上下限均下调50BP [4] - 贵阳银行、信银理财、中银理财、民生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机构近期均对产品基准进行下调 [5] 市场趋势与特点 - 2025年理财市场一反往年年初规模增长的"传统",呈现"旺季不旺"特点,存续规模和新发产品数量持续下降 [6] - 1月新发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35%,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平均基准2.71%,环比下跌0.04个百分点 [7] - 2月17日至23日新发607款理财产品中,开放式产品平均基准2.23%,封闭式产品平均基准2.69%,均较1月末下降 [8] 未来发展方向 - 理财子公司需从"固收类资产"走向"多元化资产"配置,预计与保险资管在多资产管理方面的合作会加强 [11] - 多家大行、股份行理财子已成立多资产管理部,推进多资产管理策略和产品发行 [12] - 理财公司正在探索信用债、金融债、Reits等多类型资产品种,并考虑围绕科技创新等领域投资权益类资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