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整理:每日美股市场要闻速递(7月2日 周三)
快讯· 2025-07-02 20:49
1. 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3万人,为2023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 2. 《大而美法案》取消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消费税。 重要新闻: 1. 英特尔(INTC.O)首席执行官正在考虑改变其晶圆厂代工业务的战略。 2. 阿里巴巴(BABA.N)据称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拓展人工智能云服务。 3. 消息称苹果(AAPL.O)折叠iPhone进入P1原型阶段,折叠iPad研发被搁置。 4. 贝索斯减持亚马逊(AMZN.O)股票,套现近7.37亿美元。 5. 加州陪审团裁定谷歌(GOOG.O)安卓数据侵权,面临3.146亿美元赔偿 6. 特斯拉(TSLA.O)6月中国制造电动车销量同比微增0.8%,终结了连续八个月的下滑态势。 7. 福特汽车(F.N)第二季度电动汽车销量暴跌31.4%。 金十数据整理:每日美股市场要闻速递(7月2日 周三) 个股新闻 ...
美国电动汽车公司Rivian:在第二季度生产了5,979辆汽车。
快讯· 2025-07-02 20:35
公司生产情况 - 美国电动汽车公司Rivian在第二季度生产了5,979辆汽车 [1]
AI变革成“七巨头”分水岭!苹果(AAPL.US)特斯拉(TSLA.US)谷歌(GOOGL.US)拖标普500后腿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20:27
市场观察发现,2025年企业AI战略落地成效成为关键分水岭。英伟达受益于算力基建投资热潮,Meta通过AI技术驱动广告收入增长,而 苹果自去年发布"AI for All"愿景以来,迟迟未能将技术转化为实质性产品竞争力。据报道,苹果正考虑引入Anthropic或OpenAI技术强化 新版Siri功能,本周股价应声反弹超3%。Themes ETFs首席营收官保罗·马里诺坦言:"在苹果拿出清晰的人工智能路线图前,资本不会轻 易加码。"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投资者热议:若标普500指数中市值占比较高但股价轨迹萎靡的科技巨头们摆脱颓势,基准指数将获得多大提振 空间?受关税阴云与AI业务推进阻力双重夹击,以3.2万亿美元市值位列标普500成分股第三的苹果公司(AAPL.US)年内累计下跌17%;互联 网广告巨头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因市场担忧AI聊天机器人冲击其核心搜索业务,股价承压7%,当前市值维持在2.1万亿美元; 电动汽车龙头特斯拉(TSLA.US)受需求端剧烈波动拖累,年内跌幅达26%。 据权威机构测算,这三只权重股的疲软表现已拖累市值加权标普500指数超120点,而该指数周二收盘仍录 ...
36氪晚报|特朗普35%关税威胁引发日本对最坏情况的担忧;6月东北亚对欧洲航煤出口量创近一年新高;迪拜空中出租车试飞完成,根据计划迪拜明年启动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
36氪· 2025-07-02 20:06
特斯拉与马斯克 - 埃隆・马斯克的政治立场转变可能影响特斯拉业务发展,投资者期待其回归公司运营以重振销量和推动AI转型 [1] - 特朗普盟友成立"FSD PAC"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旨在遏制马斯克的政治野心 [2] 苹果产品研发 - 苹果折叠iPhone进入P1原型开发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上市 [1] - 折叠iPad研发被搁置,因面板生产困难和市场接受度问题 [1] 能源与航运 - 6月东北亚对欧洲航煤出口量达35万吨(280万桶),创近一年新高,因运费下降和亚洲供应充足 [1] - 部分贸易商估计6月预订航煤量达46.5万吨,可能缓解亚洲供应过剩局面 [1] 科技与创新 - 中国自主创建的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收录9000万条科技文献元数据 [2] - 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研制成功,重80吨,外径6.23米 [8] 投融资动态 - 北京魔森卡供应链管理公司完成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将加速线下门店布局 [2] -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山东分所完成1000万元A轮融资,由豪仲资本领投 [3][4] - 哈啰旗下上海钧丰网络科技公司注册资本由61亿元增至66亿元 [5] 医疗健康 - 华森制药CX001缓释片获临床试验批准,为公司首个改良型创新药项目 [6] - 美团会员体系新增大健康权益,黑金/黑钻会员可享免费秒问医生服务 [7] 交通与出行 - 迪拜成功试飞空中出租车,最高时速320公里,计划2026年商业运营 [6] - 香港"粤车南下"计划11月实施,初期每日配额100辆车 [10] 国际贸易 - 特朗普威胁对日本征收35%关税,引发市场担忧 [10]
电动车补贴说砍就砍?马斯克怒了 “大而美”法案恐加剧美内部分裂
央视新闻· 2025-07-02 18:56
法案内容与政策转向 - 美国参议院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通过"大而美"法案 规定从2024年9月30日起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仅2027年底前投产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可享受税收抵免 [1] - 法案反映出特朗普政府急于推动能源政策转向 重点发展化石能源领域尤其是油气生产 旨在增强美国企业竞争力并促进出口 [2] - 政策变化直接抵消拜登时期对清洁能源产业的支持 埃隆·马斯克公开表达不满 [1][2] 政策矛盾与实际效果 - 特朗普政府此前签署46项能源相关行政命令 包括退出《巴黎协定》和宣布能源紧急状态 但政策自相矛盾导致未达预期 [2][3] - 关税战推高美国通胀 迫使政府压低能源价格 既削弱化石能源企业生产动能 又阻碍政策目标实现 [3] - "大而美"法案加剧现有矛盾 未能强化美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 [2][3] 行业与公司影响 - 特斯拉等电动汽车企业将失去税收抵免支持 直接冲击其商业利益 [1][4] - 风电和太阳能行业面临政策窗口期收紧 仅2027年前投产项目可获补贴 [1] -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矛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包括联邦政府取消特斯拉补贴与合同 以及马斯克利用影响力回击 [4]
马斯克会被特朗普驱逐出境吗?
虎嗅APP· 2025-07-02 18:47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激化 - 马斯克近期多次激烈批评特朗普政府的大而美法案,甚至表示如果该法案通过就应该成立新政党 [3] - 特朗普公开回击称可能让政府效率部重新审查对马斯克旗下企业的支持,并威胁将其驱逐出境 [3] - 双方矛盾在不到一个月前就曾上演,马斯克曾接受斡旋向特朗普道歉,但关系仍处于冷淡期 [3] 马斯克企业的政府依赖度 - 马斯克的电动汽车和火箭发射业务高度依赖美国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尤其是特斯拉长期获得政府输血 [4] - 如果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彻底破裂,马斯克将难以获得其他政治和资本阵营支持,处境会更加艰难 [4] 双方关系的战略考量 - 特朗普不愿与马斯克完全决裂,因为马斯克是少数公开支持其白人至上主义立场的富豪 [4] - 但媒体夸大特朗普对马斯克的依赖程度,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5] - 马斯克若公布导致特朗普被弹劾的证据,将面临民主党阵营的排斥,因其曾多次公开支持特朗普 [6] 市场影响猜测 - 有传言称特朗普与马斯克通过制造矛盾引发特斯拉股价波动来获利,但该操作收益偏低且政治风险大 [7]
马斯克与特朗普“口水战”升级:特斯拉股价领跌,美股集体承压
搜狐财经· 2025-07-02 18:45
特斯拉股价暴跌 - 特斯拉股价在7月1日开盘后暴跌约7% [1] - 股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争执 [1] - 特斯拉股价的剧烈波动拖累美股整体表现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4点(跌幅0.1%)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2%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5% [4]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争执 - 马斯克强烈反对特朗普的"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该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减税3.8万亿美元 [1]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十条帖文抨击该法案 称支持法案的议员"应该感到羞愧" [1] - 特朗普反击称马斯克"获得的补贴可能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人" 并讽刺特斯拉可能因缺乏补贴而倒闭 [2] - 此次争执的激烈程度远超以往 马斯克以成立新政党相威胁 特朗普的回应涉及人身攻击 [5] 市场影响 - 特斯拉作为科技股和电动汽车行业的标杆企业 其股价波动具有风向标意义 [4] - 争执暴露美国政商关系的脆弱性 引发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4] - 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政府减税政策与债务风险之间的平衡 [4] - 市场对马斯克个人行为的敏感性加剧 其言行直接影响公司形象与投资者信心 [4] 潜在行业影响 - 特朗普主张放宽传统能源监管 马斯克推动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发展 政策分歧可能影响新能源行业发展 [5] - 7月中旬的财报季将成为关键检验点 科技巨头与电动汽车行业表现疲软可能加剧市场抛售压力 [5] - 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可能抑制企业投资与消费者信心 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5]
36万亿国债要崩,特朗普等不及赴京,马斯克也来?事情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55
美国国债规模与财政压力 - 6月美国国债规模飙升至36万亿美元高位,相当于美国GDP的近1.5倍 [1][3] - 利息支出压力骤增,反映出财政赤字的长期化与严重化 [3] - 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税收增长乏力,依赖持续发债维持运转 [3] - 国债规模过度扩张伴随违约风险上升,美债收益率曲线波动加剧 [3] 特朗普访华的政治经济背景 - 特朗普访华旨在展现外交领导力,为中期选举争取选民支持 [3] - 改善中美关系可缓解贸易摩擦压力,赢得政治资本 [3] - 美国企业界对拓展中国市场有强烈诉求,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5] - 特斯拉、苹果等企业在中国市场业绩显著,加强合作对美企竞争力至关重要 [5] 马斯克访华的商业与科技意义 - 特斯拉在中国发展迅速,中国是其最大海外市场和重要生产基地 [5] - 马斯克访华可能推动特斯拉在华业务深化,如扩产、拓展销售网络 [5] - SpaceX在航天领域创新瞩目,中美存在潜在技术合作空间 [5] - 马斯克参与或促进两国高科技领域交流,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5] 中美合作的全球影响 - 中国可通过交流展示开放姿态,寻求与美国合作共赢 [7] - 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潜力大,如新能源技术研发 [7] - 中美关系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和产业链稳定至关重要 [7] - 特朗普访华积极成果或缓解全球市场不确定性 [7]
被友商背刺的小米,要打三张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3:46
行业竞争格局 - 小米YU7上市不到一周即面临产能不足困境 被智己 蔚来 极氪 智界 阿维塔等品牌启动"截胡"策略 [2] - 2024年新能源市场曾出现乐道L60 极氪7X 智界R7 阿维塔07 智己LS6 岚图知音六款车型集体对标特斯拉Model Y 但最终特斯拉仍保持领先地位 [2] - 2025年小米YU7被视为Model Y迄今最强挑战者 发布会频繁提及对标Model Y [2] 小米汽车竞争优势 - 集团财务实力强劲 2025年Q1总营收1113亿元 连续两季度超千亿 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营收181亿元 交付7 6万台 亏损缩窄至5亿元且毛利率高 [3] - 供应链管理优势显著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99天 低于行业平均170天 通过联合研发机制 外包电商合作 直销渠道等方式优化成本 [3] - 独家布局"人车家全生态" AIoT平台连接IoT设备达9亿台 2025年Q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23亿元 全国唯一享受手机 家电 汽车全品类国补的厂商 [4] 产品与战略定位 - YU7命名源自《逍遥游》典故 体现品牌文化内涵 公司擅长通过情感营销建立品牌认同 [4] - 智能汽车业务与集团IoT生态深度协同 可实现车辆接近自动激活家居 或通过家电预热汽车等场景创新 [4]
这家手机,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猿大侠· 2025-07-02 11:25
LG退出智能手机市场 - 2021年公司决定退出智能手机行业,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过于激烈[1] - 退出后公司将资源转向电动汽车零件、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机器人、人工智能、B2B服务和6G技术等新领域[1] - 公司承诺为2019年后推出的高端机型提供三次安卓系统升级,包括G系列、V系列、VELVET和Wing等机型[1] - 2020年推出的中低端机型如Stylo和K系列仅提供两年系统更新[1] LG手机服务终止计划 - 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韩国时间午夜全面终止所有手机相关服务和支持[2] - 服务终止后,FOTA自动升级、App Service更新中心、LG Bridge电脑软件等功能将全部停用[2] - 公司将在服务终止后删除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但会保留法律或内部规定要求保存的数据[2] LG手机技术创新历史 - 2014年推出的LG G3是全球首款采用QHD超清屏并配备激光自动对焦的手机[2] - LG G Flex和G Flex 2采用了创新的曲面屏设计[2] - 2020年推出的LG Wing采用双屏可旋转T字形设计,配备双套传感器系统支持"万向节模式"拍摄功能[3] 公司当前业务发展 - 有消息称公司可能与三星合作开发AI手机[3] - 公司正在开发创新产品如采用全球首块6K屏的UltraFine显示器[3] - 公司推出三合一投影仪产品,兼具投影、蓝牙音箱和LED氛围灯功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