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工原料
icon
搜索文档
华阳新材:第八届监事会2025年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06 21:49
公司治理决议 - 公司第八届监事会2025年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两项议案 [2] - 通过《关于拟终止开化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及签署补充协议的议案》 [2] - 通过《关于山西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流动资金借款并为其提供担保的议案》 [2]
丙烯日报:原油持续走跌,丙烯弱势整理-20250806
华泰期货· 2025-08-06 1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单边中性,跨期推荐PL01 - 02跨期反套,跨品种无推荐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情绪回暖使丙烯盘面有所修复,但成本端原油价格持续走跌,叠加供需驱动不足压制丙烯上行空间;供应端开工窄幅回落,但8月初渤化PDH装置存重启预期,叠加新投产能预期释放,供应压力仍存;需求端部分装置重启带来阶段性支撑,下游整体开工环比小幅回升,但传统需求淡季下持续性存疑;供需压力下丙烯价格偏弱震荡运行为主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丙烯基差结构 - 涉及丙烯主力合约收盘价、华东基差、华北基差、01 - 05合约、华东市场价、山东市场价等数据 [7][10][12] 丙烯生产利润与开工率 - 包含丙烯中国CFR - 石脑油日本CFR、丙烯产能利用率、PDH制生产毛利、PDH产能利用率、MTO生产毛利、甲醇制烯烃产能利用率、丙烯石脑油裂解生产毛利、原油主营炼厂产能利用率等内容 [16][23][30] 丙烯进出口利润 - 涉及韩国FOB - 中国CFR、日本CFR - 中国CFR、东南亚CFR - 中国CFR、丙烯进口利润等信息 [33][37] 丙烯下游利润与开工率 - 涵盖PP粉、环氧丙烷、正丁醇、辛醇、丙烯酸、丙烯腈、酚酮的生产利润与开工率情况 [40][42][45] 丙烯库存 - 包括丙烯厂内库存和PP粉厂内库存 [66]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年度预计融资担保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50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华奇化工提供最高额保证担保,担保金额分别为人民币20,250万元和7,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为20,000万元 [4] - 华奇化工为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金额分别为人民币11,000万元和4,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为82,400万元 [4] - 2025年度预计融资担保额度为50亿元,其中为资产负债率70%以上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额度为20,000万元,为资产负债率70%以下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额度为480,000万元 [5]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彤程新材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9,983.0991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生物基材料等 [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537,011.61万元,总负债276,992.42万元,净资产260,019.19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52,635.19万元,净利润41,448.19万元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545,850.10万元,总负债289,940.83万元,净资产255,909.27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958.59万元,净利润5,732.81万元 [7] 华奇化工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6,056.46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橡胶和塑料类精细化工助剂等 [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111,059.39万元,总负债40,384.96万元,净资产70,674.43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145,273.87万元,净利润11,430.24万元 [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114,537.91万元,总负债40,612.07万元,净资产73,925.84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646.70万元,净利润2,986.66万元 [9]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担保主要为满足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需要,被担保对象经营状况稳定,资信状况良好,担保风险整体可控 [10]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271,974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1.09%,均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担保 [10]
杜邦第二季度调整EPS为1.12美元 高于预期
格隆汇APP· 2025-08-05 18:2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32.6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32.4亿美元 [1] - 第二季度调整每股收益1.12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06美元 [1] 业绩展望 - 第三季度经调整每股收益展望约为1.15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1.14美元 [1]
嘉化能源: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5.81亿元,同比增加9.6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7: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0.06亿元 同比增长8.3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81亿元 同比增长9.64% [2] - 基本每股收益0.4301元 同比增长12.5% [2]
收评:沪指收复3600点 ,再创年内收盘新高 ,两市合计成交额约1.6万亿元,兵装重组板块全线走强
金融界· 2025-08-05 16:11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96%报3617.6点 深成指涨0.59%报11106.96点 创业板指涨0.39%报2343.38点 科创50指数涨0.4%报1053.65点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5960.81亿元 沪指创年内收盘新高 [1] - 兵装重组概念持续走强 长城军工和湖南天雁涨停封板 [1] - 化工股午后局部反弹 中毅达涨停 尤夫股份涨超5% 泰和科技/红宝丽/利安隆/新洋丰/蓝丰生化跟涨 [1] 行业板块 - CPO/铜缆高速连接等算力硬件股探底回升 长芯博创和奕东电子涨超10% 深科达/工业富联/鑫科材料涨超5% 太辰光/长飞光纤/可川科技/仕佳光子/致尚科技跟涨 [1] - 液冷服务器概念再度活跃 淳中科技触及涨停创历史新高 硕贝德/飞荣达/铭利达/川润股份/工业富联/浪潮信息涨幅靠前 [1] - 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48% 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 [1] 机构观点 - 8月中上旬业绩披露期部分涨幅较大股票面临调整压力 8月下旬业绩真空期后A股可能先抑后扬创下新高 [2] - 市场连续缩量背景下或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热点轮动风格延续 [3] - 先进封装概念受国际会议刺激 第26届电子封装技术国际会议将吸引超1000名专家参与 [3] - 支撑行情的核心逻辑未被破坏 GPT5发布/中美贸易商谈/美联储降息/政策部署等事件可能成为新一轮行情催化剂 [4]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震荡涨0.40% 上纬新材再度20%涨停
新华财经· 2025-08-05 15:44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收盘1053.65点 单日涨幅0.40% 振幅0.72% 总成交额268亿元 [1] - 科创板589只个股平均涨幅0.53% 平均换手率3.29% 合计成交额1439亿元 平均振幅3.77% [2] 个股涨跌分布 - 上涨个股333只 高价股与低价股多数上涨 [2] - 上纬新材以20%涨幅领涨成分股 东芯股份以11.63%跌幅居首 [3] 行业板块表现 - 元器件/化工原料/电气设备类个股表现活跃 [2] - 软件服务/航空/医疗保健类个股出现下跌 [2] 成交额分布 - 东芯股份成交额46.3亿元居首位 ST帕瓦成交额1016万元居末位 [4] 换手率特征 - 中研股份换手率21.72%居首位 天能股份换手率0.21%居末位 [5]
“反内卷”主题专家会议:MDITDI
2025-08-05 11:20
TDI市场分析 供应情况 - TDI市场供应紧张 受科思创不可抗力及国内工厂停产检修影响 国内开工率降至72%-73% 预计8月下旬至9月初逐步恢复[1] - 全球TDI总产能约330万吨 需求280-290万吨 处于弱平衡状态[2] - 国内多家工厂停产检修 福建工厂36万吨产能自6月5日停产检修 银光工厂7月中旬开始检修20天 巨力工厂也在检修[2] - 德国科思创发生不可抗力事件 预计8月底至9月初解除[3] 价格走势 - 7月12日以来TDI价格上涨近30% 国内成交价约16,000元/吨 海外美金盘报价约2000美元/吨[1] - 8月新报盘价达20,000元/吨 一口价18,500元/吨[1] - 预计短期内价格或继续上涨至18,000元/吨[4] - 工厂挺价意愿强烈 8月开盘价格甚至达到2万元[7] 库存情况 - 下游企业库存普遍偏低 桶装货企业库存约一个月 散装货企业半个月左右[5] - 贸易商库存因万华化学和科思创停产检修公告影响而减少[6] - 工厂库存基本保持在3到4周的水平[18] 利润情况 - 以上海地区为例 TDI出厂成本约1.1万元/吨 市场成交价约1.6万元/吨 单吨利润约4,000元[8] - 万华化学因产能规模效应 利润空间或更高 可多出500至1,000元[8] 出口情况 - 2025年上半年TDI出口量同比增长80%[1] - 预计全年出口量达45-50万吨 显著高于2024年的36万吨[10] - 海外产能缩减为国内工厂带来出口机会 德国巴斯夫30万吨产能消失 日本三井从12万吨减至5万吨[9] 需求情况 - 国内主要下游行业包括家具和汽车 2025年上半年家具内销增长约20% 汽车行业有两位数增幅[22] - 八九月份是传统旺季 加上圣诞订单需求增加 整体需求端较为稳定[22] MDI市场分析 供需情况 - 全球MDI总产能约1,100万吨 总需求约850万吨[11] - 国内MDI产能520万吨 需求接近280-290万吨 供需相对平衡[12] - 出口方面 今年预计约有110万吨的出口量[12] - 受海外停产检修和不可抗力事件影响 供需关系趋紧[2] 价格走势 - 国内聚合MDI价格在15,500-15,800元/吨 纯MDI贵约1,000元[13] - 美金盘报价稳定在19,000-20,000美元之间[13] - 欧美地区价格略高于国内[13] 成本与利润 - 苯的价格约6,000元/吨 油价处于下行状态 成本相对稳定[19] - 上海地区MDI出厂成本约10,500-11,000元/吨 单吨利润约4,000元[20] - 万华化学成本略低800到1,000元左右[19] 新增产能 - 国内多个项目计划扩产 宁波从150万吨增加至180万吨 万华计划2026年将产能从80万增加至150万[14] - 巴斯夫今年5月启动新装置建设 到2027年投产16万吨[14] - 美国巴斯夫将在关停13万吨装置后新增30万吨 总产能将达60万吨 预计2026年完成[14] 检修计划 - 烟台万华110万吨装置将在8月份进行检修[15] - 东曹瑞安8万吨装置7月23日开始停产检修35天[15] - 匈牙利万华装置7月23日起停产检修30天[15] 中美贸易战影响 - 关税上调对原料和下游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冲击[16] - 冰箱冷柜行业受50%关税影响显著 对相关MDI需求产生2%到3%的损失[16] - 下游喷涂行业因发泡剂问题导致采购意愿降低[16] 新技术分析 生物基材料 - 生物基TDI和MDI产品销售成本几乎翻倍 现行美金价2,000美元 生物基产品需达到4,000美元[23] - 认证难度大 从源头生物材料到最终产品需经过复杂认证流程[23] - 预计未来3至5年内逐步应用 但实际规模化生产至少需要三年时间[23] 非光气法工艺 - 新工艺使用苯胺和甲醛 增加尿素 不需要一氧化碳 提高了安全性[24] - 新装置投资额较低 约3到4亿元 传统光气法更高[24] - 主要生产纯MDI 而传统光气法同时生产粗MDI和纯MDI[26] - 纯MDI价格较高 每吨市场价高出1,000元左右 但中国市场对聚合MDI需求更大[26]
石油与化工指数高位回落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43
行业指数表现 - 化工指数整体回落 仅化工机械指数上涨1.066%和化学制药指数上涨5.11% [1] - 化工原料指数下跌1.60% 农药化肥指数下跌2.05% [1] - 石油板块全面下跌 石油加工指数下跌3.82% 石油开采指数下跌2.09% 石油贸易指数下跌2.83% [1] 原油期货价格 - 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7.33美元/桶 较7月25日上涨3.33% [1] - 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9.67美元/桶 较7月25日上涨1.80% [1] 石化产品现货市场 - 液氯上涨12.72% 软泡聚醚上涨10.42% 环氧氯丙烷上涨8.84% 焦炭上涨8.06% 环氧丙烷上涨7.47%位列涨幅前五 [1] - 丙烯酸甲酯下跌5.88% 天然橡胶下跌5.77% 电池级碳酸锂下跌5.48% 顺丁橡胶下跌4.78% 丁二烯下跌4.71%位列跌幅前五 [1] 上市化企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上涨39.37% 宏和科技上涨22.07% 松井股份上涨19.97% 科拓生物上涨18.88% 亚太实业上涨17.43%位列涨幅前五 [2] - 保利联合下跌16.35% 唯科科技下跌13.75% 高争民爆下跌13.75% 新潮能源下跌12.99% 雅化集团下跌11.80%位列跌幅前五 [2]
山东丙烯市场调研报告
华泰期货· 2025-08-05 09: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山东地区丙烯产能超15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21%,已由需求偏紧转化为供需接近平衡甚至供应偏过剩格局 [4][12] - 山东成全国丙烯价格风向标,合约销售比例不足5成,有近60万吨需求缺口,是主要外采省份,货源流入流出受价差、运费和需求决定 [4][12] - 一般工厂PDH装置丙烷单耗1.14 - 1.2,理论加工成本1200 - 1500,当下PDH工艺制丙烯完全成本6100 - 6300元/吨,运费因运输方式而异 [4][15] - 各企业库存与生产能力有关,PDH企业罐容大、存储周期长,调研时企业库存低无压力 [4][15] - 丙烯期货上市后盘面交易宏观政策强预期,“反内卷”政策若兑现对供应减量影响偏利多但程度待跟踪,近期盘面弱势整理,供应压力仍存,需求有阶段性支撑但持续性存疑,成本端提供支撑但价格承压 [14] 各目录内容总结 走访概况 - 调研背景是山东为丙烯主要产销地,丙烯价格成全国风向标,2025年7月22日丙烯期货合约上市,为探究其对产业影响及山东供需情况开展调研 [10] - 调研时间为2025年7月23 - 25日,走访淄博、东营两地5家丙烯上游生产企业 [12] 核心逻辑及后市展望 - 丙烯期货上市后交易宏观政策强预期,“反内卷”政策若兑现对供应减量影响偏利多但程度待跟踪,近期盘面弱势整理 [14] - 供应端开工窄幅回落,8月初渤化PDH装置存重启预期,叠加新投产能,流通量预期增加,供应压力仍存 [14] - 需求端部分装置重启,需求有阶段性支撑,下游开工环比回升,但传统淡季下持续性存疑 [14] - 成本端油价反弹提供支撑,但供需压力下价格承压偏弱运行 [14] 调研企业具体情况 - 丙烯企业A总产能7万吨/年,采用催化裂化工艺,全部外卖,现外卖量270吨/天,合约比例60% - 70%,库存偏低,今年装置将大修,认为市场供过于求 [15][16] - 丙烯企业B总产能35.5万吨/年,下游配套PP粉料装置,正常开工商品量20.5万吨/年,目前仅开一套气分装置,丙烯产量约75吨/天,合约中止执行,库存偏低,认为市场供需相对平衡 [17][19] - 丙烯企业C总产能42万吨/年,商品量11万吨/年全部现货外销,现装置负荷7成,库存中低位,认为现货压力大,看弱市场但下半年有机会,参与期货意愿足 [20][21] - 丙烯企业D总产能38万吨/年,目前仅开工气分装置,日产量约200吨,PDH装置长停,库存库容达1万吨以上,不看好现货行情 [22][23] - 丙烯企业E总产能60万吨/年,下游配套环氧丙烷、丙酮装置,现商品量12万吨/年全部合约管输,PDH装置9成负荷开工,库存低,持偏空态度 [24] 山东丙烯供需格局分析 - 山东地区丙烯产能超1500万吨,占全国21%,外卖量占比39%,是主要产销区域,内部有区域性差异 [4][25] - 山东有近60万吨需求缺口,是主要外采省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货源流入,山东向华东流出受价差、运费和需求决定 [4][27] - 近年来山东PDH等装置高速投产,自给率提升,由需求偏紧转为供需接近平衡甚至供应偏过剩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