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气
icon
搜索文档
*ST高鸿-“提质增效强信心 沟通互信促发展” 2025年贵州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全景路演】
2024-10-31 08:5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涉及贵州地区的资本市场、白酒、能源、燃气等行业 - **公司**:贵州辖区35家上市公司,其中重点提及贵州茅台、盘江股份、贵州燃气、贵省股份、中微股份、中行重机、整华科技、安达科技、贵州轮胎等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贵州上市公司2024年经营成果显著** - 营业总收入3384.41亿元,同比增长5.01%,增速全国排名第四,西部第二[4][14] - 利润总额1285.59亿元,同比增长9.21%,年度增速全国排名第五,西部第二,连续三年位居西部前列[4][14] 2. **贵州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力度加大** - 现金分红规模和次数创历史新高,分红总额达683.61亿元,连续五年持续提升,规模位居全国第九,西部第一[3][14] - 24家公司发布年度分红预案,17家公司掀起股份回购潮,回购公司数量占比48.57%[18][19] 3.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成果** - 主业更加突出,如贵州茅台营收利润高位增长,盘江股份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7] - 投资者关系维护提升,贵州茅台、盘江股份等搭建交流渠道,贵州茅台累计回购股份19.5亿元,承诺完成剩余40.5亿元回购注销,盘江股份完成增持超500万股[8] - 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贵州燃气定增收购页岩气公司股权,预计年底完成资产重组[9] - 产业链布局完善,贵州茅台设立超1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投资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9] 4. **后续发展举措和期望** - 省国资委将增强传统产业效益,引导并购重组,发挥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加强部门联动[10][11][12][13] - 省委金融办推动实施方案落地,支持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对上市公司提出畅通沟通渠道、增强分红稳定性、强化责任担当三点希望[15][16] - 贵州证监局要求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回报投资者能力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景网自2008年以来举办420余场集体接待日活动,累计超2.1万家次上市公司参与,互动提问近100万条,回复近73万条[5] - 活动中投资者共提问880个,公司嘉宾回答734个,答复率83%,活动结束后互动渠道仍畅通[25] - 中微股份等六家公司应用政策工具获专项贷款额度15.85亿元[19]
​晚点财经丨“聪明钱” 隐身了;不赌电动车,日本三大车企利润新高;被追逐的公用事业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4-05-14 20:11
"聪明钱" 隐身了 - 港交所自5月13日起不再披露北上资金实时成交额和实时可用余额,仅收盘后公布成交额,余额低于30%时实时公布[2] - 北上资金曾被称为"聪明钱",因其对市场有一定领先性,散户和机构会跟踪其动向[3] - 北上资金包括欧美资金、港资和中资机构的境外资金,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投资A股[3] - 2021年后北上资金性质变化,出现投机盘、量化交易和内资机构资金,导致其"聪明"程度减弱[3] - 2024年北上资金配置A股、港股比例大幅降低,转向更多宏观和交易类资金[3] 日本三大车企利润新高 - 丰田2023财年净利润达5万亿日元,是上年的两倍,相比2020年增长143%[3] - 本田净利润首次超过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0%[3] - 日产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一倍,达4266亿日元[3] - 日元贬值是利润增长主因之一,每贬值1日元丰田增益约500亿日元[3] - 日本上市制造业公司2023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两成,创历史新高[3] 日本车企电动车战略 - 丰田全年销量944万辆,纯电动车仅11.6万辆,占比1%[4] - 本田和日产全球销量分别为410万辆和340万辆,纯电车占比同样微小[4] - 在中国市场,丰田销量仅增1.4%,本田和日产销量两位数下滑[4] - 在北美市场,三家车企销量均大幅增长,丰田销量超280万辆[4] - 丰田与广汽合作基于埃安平台开发电动车,本田新推"烨"品牌与中国企业合作[4] 公用事业公司受追捧 - 5月13日公用事业指数领涨,电力行业4家公司涨停,燃气业1家公司涨停[4] - 147家指数成分股中有117家上涨[5] - 市场追捧源于6月1日居民电价涨价传闻,但国家电网称未接到调价通知[5] - 3月以来多地调整公用事业收费价格,如成都、深圳、福州燃气涨价[6] - 2016-2021年36个大中城市居民燃气、水价年均上涨2.4%、0.8%,电价年均下跌0.3%[6] 其他行业动态 - 软银旗下Arm将成立AI芯片部门,目标2025年量产,研发费用或达数千亿日元[13] - Arm 2023财年营收增长20.7%至32.3亿美元,研发费用增加74.7%至19.8亿美元[13] - 软银2023财年净亏损收窄76.5%至2276亿日元,愿景基金部门实现盈利1282亿日元[15] - 软银盈利得益于Arm上市及字节跳动、Coupang等公司表现,但阿里巴巴造成9599亿日元估值损失[15] - Shein可能转向伦敦上市,此前因美国监管压力搁置纽约IP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