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设智能机器人特色赛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22:34
大赛概况 -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聚焦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单独设立智能机器人特色赛道,旨在抢抓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大赛设置5个参赛领域:电子信息与高端软件(含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现代医药与生物制造、先进材料与新能源装备、现代农业与绿色环保 [3] - 设置4个特色赛道:先进电子新材料与应用、智能机器人、北理工协同创新、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创新创意创业创富 [3] 赛事组织与支持 - 强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理念,利用海右人才基金直投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全流程参与项目筛选对接,加大对优质项目直接融资支持力度 [3] - 济南市建立大赛优秀项目信息库,动态跟踪参赛项目对接进展,为优秀项目提供"一对一"落地方案 [3] - 济南高新区推出"创业陪跑人"模式,搭建全流程成长服务体系,运用耐心资本助力落地项目度过初创期 [4] 赛程安排 - 设置15个预赛区,包括5个海外赛区(西欧英国、南欧意大利、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加坡、东亚日本)和10个国内赛区(北京、上海、深圳等) [4] - 5月中旬至6月下旬进行项目报名征集,6月下旬完成初审,7月至9月下旬举办预赛,10月中下旬在济南举办决赛 [4]
日发精机(002520)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7:3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520,证券简称为日发精机,公司为浙江日发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 - 于 2025 年 5 月 13 日 15:00 - 17: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吴捷、董事会秘书祁兵、财务总监庄爱华、独立董事潘自强 [2] 投资者建议及公司回复 - 投资者建议公司做周边产品回馈达到一定条件的持股股民,公司表示会转达建议 [2] 公司业绩与经营策略 - 公司连续三年扣非(不扣非)均亏损,将积极改善经营,目标是快速提升盈利水平弥补前期亏损,措施包括逐步剥离不良资产、整合资源加大对优势业务投入、加强内部控制提升经营管理、深化合规体系建设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3] - 近三年大额计提致利润损失大、净资产剩余不多,公司未来几年着重发展高端装备智造领域,优化资源提升智能装备在主营业务中的比重,以提升盈利水平 [4] 业务布局相关 - 公司今年将根据规划和经营情况调整产品布局,选择优势产品开拓市场提升业绩 [3] - 公司与成飞集团的合作情况需关注已披露公告 [4] 大股东立案调查 - 控股股东被立案调查事项如有进展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 飞机扣留及赔偿 - Airwork 公司的 5 架飞机被扣留俄罗斯,与原客户协商出售、与保险公司协商赔偿均未达成一致,公司在继续协商的同时整理诉讼资料做诉前准备,将根据进展公告 [4][5] 机器人滚柱丝杠设备领域 - 2023 年数控螺纹磨床研发完成,日发机床公司具备丝杆、螺母加工的数控磨削设备生产能力,已与部分客户签署合同或战略合作,部分设备已交付使用,但因下游行业未大规模量产,设备未实现持续产能释放,公司将跟踪下游技术发展,将相关产品研发作为重点方向 [5][6] 大飞机投入情况 - 公司在大飞机上的投入情况需关注已披露的定期报告及相关公告 [6]
天工开路启新程——解码资本市场“镇江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2:53
镇江上市公司概况 - 截至2024年底镇江共有25家上市公司 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2家 数量居江苏省第6位 [15] - 境内上市公司板块分布:主板11家 科创板3家 创业板6家 北交所1家 [4] - 市值分布:超100亿元5家 50-100亿元6家 50亿元以下10家 [6][8] - 市值Top5为鱼跃医疗、新泉股份、天奈科技、正丹股份、明月镜片 总市值1916.72亿元 相当于镇江GDP的34.6% [8] - 2024年营业收入814.65亿元 同比增长13% 营收增长Top5为正丹股份、骏成科技、鼎胜新材、新泉股份、威腾电气 [10]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支出35.3亿元 同比增长8.95% 平均研发强度4.33% 高于全国水平 [13][17] - 研发强度Top5为鼎胜新材、新泉股份、鱼跃医疗、江苏索普、东方电热 均超5% [13] - 2024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0家 独角兽企业9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3家 省级497家 [18] 产业布局 - 制造业占比突出 拥有20余项全国细分行业冠军产品 如常青科技二乙烯苯、三维股份高强度耐磨畚斗等 [16] - 航空航天产业为C919提供10%零部件和50%复合材料结构件 园区内多家企业入选商飞供应商 [20] - 主导产业体系为"四群八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数字经济4大集群 8条重点产业链 [20] 资本市场发展 - 1996年至今累计融资超355亿元 2020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占总数超30% [19] - 现有93家上市后备企业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37家 新材料16家 数字经济9家 生命健康10家 [19][20] - 政府推出"三帆两金一甘露"金融服务体系 包括资本市场"扬帆计划"等支持政策 [22][23] 企业案例 - 天工股份为钛合金新材料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航空航天 [16] - 天奈科技掌握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技术 为全球少数供应商之一 [17] - 鱼跃医疗市值超百亿 产品覆盖30万家医疗机构 布局呼吸治疗、血糖管理等多元领域 [17]
年内三大交易所受理13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
证券日报· 2025-05-13 02:09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体现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积极预期,也是对政策支 持的有力回应。一方面,政策持续引导资本市场聚焦"硬科技",为科技企业上市开辟更多绿色通道;另一方面,严监管机制确 保只有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才能顺利过审,推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凸显科技成色 数据显示,年内13单受理项目中,北京证券交易所受理9单申请(其中1单已中止,已受理和已问询各4单);上海证券交 易所受理3单科创板IPO申请(1单已受理,2单已问询);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1单主板IPO申请(已问询),合计拟募集资金总 额达323.59亿元。其中,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新能源")作为年内最大IPO募资项目,拟通过登陆深市主板 市场募集资金245亿元,占年内募集资金总额的75.71%。 从行业来看,上述13家拟IPO企业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家、新能源汽车产业3家、新能源产 业1家、新材料产业2家、生物产业2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3家。有8家企业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六成,充分彰显年内 受理IPO企业的科技含金量。 本报记者 田鹏 近日,上海 ...
深市公司探“赢” 逐浪科技星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跃迁 深市工业制造龙头企业以差异化战略锚定发展蓝图
证券日报· 2025-05-12 22:05
行业转型与公司战略 - 全球产业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背景下,深市领军企业如中集集团、三花智控、鲍斯股份通过差异化战略重新定义工业制造领域[1] - 中集集团以"重器锻造"夯实全球高端装备基石,鲍斯股份以"智造引擎"驱动产业链上游国产化突围,三花智控以"热管理龙头"跨界开辟机器人新赛道[1]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迁转型,通过"技术+资本+生态"模式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注入新动能[1] 公司竞争优势与研发投入 - 三花智控是全球最大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领先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多个细分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2024年研发投入达13.52亿元[2] - 鲍斯股份专注高端精密机械零部件及成套设备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11035.84万元,占营业收入5%,通过产学研联动推进产品迭代[2] - 三花智控业务涵盖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两大板块,正向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等新兴领域拓展[2] 行业挑战与应对措施 - 行业面临环保政策趋严、技术路线变革快、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破解技术难题[3] - 三花智控应对制冷剂替代品研发要求,积极拥抱AI技术,并针对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变革加大研发创新[3] - 中集集团持续布局氢能、储能、海上风电等新能源赛道,同时提升深海油气装备制造产能以稳固全球高端海工装备市场领先地位[3] 公司具体应对策略 - 鲍斯股份应对行业波动和竞争加剧,聚焦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方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优化生产流程[4] - 公司通过引进技术人才、构建研发体系、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增强核心竞争力[4] - 深市工业制造领军企业以科技创新应对挑战,为全球产业链重构贡献中国力量[4]
科创板年报观察:超八成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及自主可控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9:13
科创板创新要素汇聚 - 超八成科创板公司核心产品聚焦进口替代及自主可控 [1] - 超380家公司的850余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1] 研发投入与技术产出 - 科创板去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超过净利润的2.5倍,同比增长6.4%,3年复合增速10.7%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107家公司连续3年研发强度超20% [2] - 汇聚研发人员24万人,占员工总数近三成,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累计超12万项 [2] - 中芯国际、信科移动等龙头企业专利储备超万项 [2] - 138家次公司牵头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 [2] - 超六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4家跻身单项冠军企业 [2] 科技成果转化 - 生物医药企业推动27款国产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16款产品的32项适应症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3] - 医疗器械企业累计实现1000余项第III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注册 [3] - 半导体设备企业2024年出货量超1.6万台,营收同比增长39% [3] 自主可控与产业链韧性 - 华海清科CMP装备、减薄装备填补国内空白,覆盖国内12英寸集成电路大生产线 [4] - 收购芯嵛半导体股权,加速离子注入环节技术吸收与转化 [4] - 超60家公司推出全球首创性产品,引领医疗装备、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4] 全球创新突破 - 联影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获美国FDA认证,术中辐射量降至传统设备1/3,手术时间缩短25% [5] 智能化与高端化布局 - 科德数控高端数控机床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1300余台 [6] - 铁建重工自主研制100余台全球或国内首台重大装备,应用于200余项国内外重大工程 [6] - 中控技术推出时间序列大模型TPT、新一代通用控制系统UCS,推动流程工业智能化 [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虹软科技视觉AI技术应用于100多款车型,量产车辆达数百万辆 [7] - 金山办公WPS AI产品助力金融、制造等行业客户提升办公效率 [7] - 奥比中光3D视觉感知技术适用于AMR、巡检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 [7]
债市“科技板”推进火热,个人投资者能买吗?有啥限制?
北京商报· 2025-05-12 18:17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债市"科技板"政策细节落地,市场动起来了。5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交易商协会日前披露数据显 示,截至5月8日,银行间市场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合计210亿元;另有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规模合计180亿 元。 就在5月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完善科技创新 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 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大主体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火热,也让不少个人投资者"跃跃欲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社交平台上关于科技创新债券的讨论中,有部分用 户提出疑问,个人投资者能买吗?有哪些具体要求? 结合实际发行情况,多只科创债券的发行机构在募集说明书中均有提到,发行对象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冯琳进一步解释 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仅限合格机构投资者参与,普通投资者理论上可以在交易所认购及交易公司债,但限制条件比较高,例如仅限面 向普通投资者公开发行且资信状况符合规定要求的公司债,但可以择券的范围有限 ...
神剑股份(002361) - 002361神剑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4:06
绿色生产与产能规划 - 公司成立节能管理小组,建立降碳技改管理制度,进行热系统保温及冷凝水余热回收改造,淘汰高能耗设备,加大绿电采购,选择低碳足迹供应商及生物基原材料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 - 珠海神剑项目建设标准在工艺先进性、智能化及环保等方面更具优势,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入生产,产能将根据市场拓展情况逐步释放,主要辐射珠三角、东南亚等市场 [1][4][9] 业务板块表现 高端装备制造板块 - 2024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的10.92%,全年实现收入26,614.39万元,同比下降25.67%,主因项目延期及新建工厂神剑嘉业爬坡期成本高,但Q4现金流改善,因加强应收账款回收 [2][3] - 子公司嘉业航空有钣金成型制造和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业务,为中航沈飞、西飞、中车集团等提供产品,军用方面为多型号军事装备提供配套产品 [9] 化工新材料板块 - 2024年化工新材料板块收入215,145.78万元,同比下降2.78%,利润回升依赖供应链精细化管理;聚酯树脂销售20.53万吨,同比下降4.14%,2023年销售21.41万吨,同比增长14.15% [2][3][7] 业务战略与规划 - 公司坚持“化工新材料 + 高端装备制造”双主业发展战略,2025年落实“双增双减”经营目标,围绕两大业务板块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市场开拓,聚焦核心技术、强化研发创新,科学统筹、把握重点项目管理,完善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3][6][7][8] - 在军工领域,公司凭借技术积淀,梳理产品结构,强化研发创新,加大高端装备投入,扩大产能规模,同时积极探索参与央企股份制混改、科研院所改制 [2]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客户是粉末涂料企业,粉末涂料可应用于汽车行业底盘、轮毂等部件,暂未与成飞开展业务合作,碳纤维复材产品暂未涉及汽车领域 [2][4][7] - 2024年度公司境外业务占总收入的17.81%,美国关税政策目前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小 [3][6] - 公司隐身涂料研发项目目前尚无成果性进展 [5][25] - 公司公众号正在进一步升级,将积极与投资者多渠道建立联系 [3] - 公司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一直在努力提升投资价值 [4] - 公司为C919机型提供配套服务是下一步目标之一 [4] - 芜湖国资股权转让事项目前正在推进中,详情关注公司披露信息 [9] - 股东人数问题按规则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股东查阅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4] - 2024年分红派息方案考虑公司多方面因素及持续发展资金需求与股东回报 [2]
把“新”放进袋子里:蓄力五年,成都浮现“东部新高地”
新浪财经· 2025-05-12 11:26
成都东部新区发展概况 - 成都东部新区于2020年5月6日授牌成立,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端平台,面积870平方公里,通过5年实践形成未来城市发展方案 [3]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22.6亿元,为成立之初的2.5倍,增速11%冠绝全省,经济增速达成渝地区平均水平的5倍 [5] - 5年间实施重点项目1035个,产业化项目到位投资年均增长25%,GDP年复合增长率33.8% [21] 经济与产业表现 - 成渝经济圈2024年生产总值87193亿元,占西部地区30.3%,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5] - 外贸实绩企业从2家增至28家,进出口总额从6.26亿元增长至40.6亿元,社会消费品总额从14.52亿元增至23.6亿元 [8] - 引入蜂巢能源、中科翼能等链主企业,形成动力电池全链条、航空发动机闭环等产业链,招引企业430家 [8][20] 交通与物流枢纽 - 天府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超5400万人次(增速22.62%),占成都总量62%;货邮吞吐量38.5万吨(增速56.6%),占成都总量38.5% [6] - 开通35条国际货运航线,外贸进出口额5年增长5.5倍 [8] - 成渝中线高铁建设中,将实现成渝"半小时通勤圈",成都外环铁路完善成德眉资"1小时通勤圈" [10]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从0增至38家,科技型企业达47家,取得"全球首款单分子药物浓度监测系统"等技术突破 [10][18] -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成都交子中赢基金,构建"创-投-贷-保"全要素金融服务体系,银行联合体推出"东创贷" [14] - 基金总规模达366.7亿元,贷款余额5年增长865.93%,投前储备项目27个 [16] 商业与消费生态 - 活力城、湖滨天地等商业区投运,引入320个国际品牌及30余家"首店",2025年春节两大综合体销售额环比增长45% [8][25] - 世园会、世运会等国际IP落地,签约天府奥体公园1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567亿元 [8] 产业载体与土地政策 - 建成C立方科创空间、新经济产业园,吸引泰坦氢能等40家创新企业;智能网联标准厂房B区集聚12个"专精特新"项目 [16][18] - 采取"熟地等项目、签约可拿地"开发模式,引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等平台 [18] 城市基建与智慧管理 - 地铁18号线设计时速140公里/时,33分钟直达天府机场,实现"全球12小时科研圈" [23] - "东e问"智能政务平台高频事项秒回率98%,企业群众满意度98.5%,AI系统提升违规案件处置效率70% [24] 教育与医疗配套 - 新建23所学校幼儿园,增加学位25130个,引入石室中学等5个教育品牌及8所高校 [27] - 构建17个医联体,创新"全域数字网格化慢病管理示范区",上下转诊6900余人次 [28] 城乡融合与农业 - 建成6.4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4.6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7% [29] - 发展冷链物流、特色航食等临空农业,推动"金色农田"乡村振兴项目 [29]
助力装备数智化,第三届济宁智能机械博览会启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5-12 09:09
张睿在致辞中指出,济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产业新城,工业基础雄厚,涵盖国民经济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是全国先进制造业 百强市。高端装备产业作为济宁市"232"优势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现有企业917家,2024年集群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2 亿元,已形成工程机械、专用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三大标志性产业链。他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智能制造、 工业母机产业发展的部署,促进本地企业与外地优秀企业的合作交流,加快制造业的提档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康岩 5月10日上午,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装备数智化"为主题的2025第三届济宁智能机械工业装备博览会暨对接交流活动,在济宁高新区 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由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旨在搭建智能制造与工业母机成果展示及精准对接平台,推动高端装备产业 的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滕州市机电工业服务中心主任张雷、浙江省嘉兴市机床工具与智能装 备协会常务会长周振峰、常州西夏墅工具协会副会长张开军、上海机床工业同盟网及CMTI机床国际平台秘书长李扬、济宁市机械行业协 会副会长王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