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晶采观察丨国补遇上“618”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央广网· 2025-06-20 21:21
消费趋势 - 今年"618"购物节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彰显消费新活力,网络零售平台促销活动自5月13日启动,比往常更早开始 [2] - 体验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游戏硬件、旅游出行等品类成为消费热点,旅游场景带动的摄影器材需求尤为突出 [2] - 消费者需求从"买商品"向"享服务"转变,线下实体店定制AI照片等互动方式吸引消费者排队打卡,沉浸式体验实景样板间与全屋定制服务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3] 政策影响 - "国补"等政策在"618"期间成效显著,直接带动消费品销售额显著提升,并推动消费品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链转型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又"扩围",新增手机、平板、洗碗机等新品类,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从去年的1500亿元增至今年的3000亿元 [2] - 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地方做好一、二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后续还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 [3] 行业表现 - 高品质家电消费成绩单亮眼,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从基础功能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2] - 养老、托育、文娱等垂类细分赛道火热,为激活消费打开新空间 [3] - 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明显,成为消费新趋势 [3] 市场机制 - 国补与"618"的相遇是以政策杠杆撬动市场活力、以消费节点激活内生动力的有力实践 [3] - "制度红利+市场机制"双轮驱动下,中国消费潜力向纵深释放 [3]
“武汉的科技人才,最吸引日企投资”
长江日报· 2025-06-20 15:42
中日经贸合作 - 中国武汉与日本大阪举办贸易投资合作交流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经贸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1] - 武汉市贸促会与东京世界贸易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信息方面展开合作 [1][4] - 交流会作为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湖北活动周的重要篇章,旨在深化中日地方合作 [1] 武汉投资环境推介 - 武汉市投资促进局、财政局、工商业联合会、商务局分别就营商环境、产业基金政策、民营企业服务及对外开放情况做详细推介 [3] - 武汉金融、文旅、高新技术等领域1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交流,寻求合作机会 [3] 日本企业对武汉的关注点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表示武汉的科技人才资源和坚固的产业结构最吸引日本企业 [5] - 武汉代表处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分支机构,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成为推动中日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5] - 武汉作为中部千万级人口城市,物流枢纽便利,拥有电子、数据等领域高端人才,市场空间大 [5] 中日企业合作案例 - 武钢与日本新日铁、日产汽车在钢铁、汽车领域已有合作 [5] - 日中经济协会曾率日本企业代表团访问武汉,重点考察自动驾驶领域,探索智能交通新机遇 [5] 活动参与情况 - 交流会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贸促会承办,日本湖北总商会协办,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支持 [5] - 来自中日政府人员、企业家代表近百人参会,其中武汉代表团26人 [5][6]
江苏:“苏超”带动服务业用电量比增9.3%
中国电力报· 2025-06-20 13:15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开赛一个月吸引逾25万人次现场观赛[1] - 5月10日至6月15日全省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其中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用电量增长8.9%[1] - 体育组织用电量猛增18.5%,体育用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5%[1] 餐饮消费增长 - 赛事期间江苏省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快餐服务用电量增长11.2%,饮品店用电量增长8.1%[2] - 酒吧等非正餐服务用电量增速达15.1%[2] - 足球盛宴与美食美酒结合拉动餐饮消费持续高涨[2] 住宿业需求激增 - 截至6月14日江苏全省住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2] - 端午假期徐州酒店订单量激增99%[2] - 外地球迷涌入为主场城市住宿业带来黄金期[2] 文旅消费联动 - 赛事期间全省旅游景区用电量同比增长7.1%[2] - 第三轮6个主场城市通过银联异地渠道实现的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2] - 文旅部门推出观赛旅游套餐等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2] 零售行业受益 - 赛事带动全省综合零售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3] - 球迷和游客观赛之余购物需求增加[3] - 赛场热情向多场景消费活力延伸[3]
浙大-华数跨媒体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成立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校企合作与实验室成立 - 浙江大学与华数共同建设"跨媒体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于6月19日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揭牌 [1] - 实验室目标为打造国家级标杆性项目,构建高水平开放型创新研究中心,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 [1] - 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丰硕 [1] - 华数集团作为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长期深耕"广电+文旅"融合赛道 [1]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实验室成立是浙江大学在文化科技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发展的全新探索 [1] - 推动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 在国家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与浙江省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背景下成立 [1] 华数集团的AI战略布局 - 华数将在"AI+"领域开启四大行动:"AI+新基建"夯实算力硬基座和数据软基座 [1] - "AI+新治理"加强政府现代化治理领域需求开发,拓广拓深AI场景应用 [1] - "AI+新视听"加强AI在电视大屏端创新应用,提升AIGC内容创作平台 [1] - "AI+新运营"赋能研发、运营、营销、服务全价值链条 [1] 实验室研究方向 - 围绕模型数据与知识构建、跨媒体大模型研发、平台与应用服务技术、场景驱动和虚实融合、法律法规与安全保障技术五大任务 [2] - 开展跨媒体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 [2] - 研发端到端覆盖图像、视频、3D、音频等跨媒体文化大模型的架构和训练技术 [2] - 实现管理赋能和产业赋能 [2]
情绪消费创造了“只有我懂”的快乐
中国青年报· 2025-06-20 10:59
情绪消费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新青年消费需求中"取悦自我"占比达46.28%,驱动因素包括求学求职压力及职场初期的精神需求[1] - 消费模式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年轻人更注重即时情感满足而非传统功能价值[1] - 低单价高频次消费特征显著,典型品类包括毛绒玩具、盲盒、live house门票等,单笔消费可低至59元[1][2] 行业驱动因素 - 经济基础支撑:部分年轻人受益于家庭支持或经济发展积累,具备小额 discretionary spending能力[1] - 社会价值观变迁:高房价就业压力下,大宗消费让位于"不买房也能过好生活"的新型消费理念[2] - 技术赋能:算法推荐精准匹配需求,社交平台情绪表达反哺消费引导,形成闭环[3] 典型商业模式创新 - IP运营:泡泡玛特等公司构建"懂得才懂"的圈层文化,将玩具转化为态度符号[2] - 场景融合:苏州甪直古镇通过数字化演艺打造沉浸式文旅,带动旅拍等衍生消费[3] - 产品创新:"绒馍馍"借萌系外形出海,宠物咖啡馆形成"治愈经济"全链条[3] 市场现存问题 - 产品同质化与质量缺陷问题突出,部分供给方存在粗制滥造现象[4] - 数据使用透明度不足,平台对情绪数据的收集应用存在争议[4] - 监管挑战:因业态灵活边界模糊,现行制度难以全面覆盖[4] 产业发展方向 - 企业需提升产品服务温度,如优化"博物馆文创"等疗愈类产品设计[3][4] - 平台应加强算法伦理建设,平衡精准推荐与隐私保护[3][4] - 政策层面需建立适应新消费形态的动态监管框架[4]
河北承德进入最佳旅游季,避暑山庄一次购票三日畅游
新京报· 2025-06-19 23:32
旅游文化节活动 - 第十八届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正式启动,围绕草原风情、康养旅居、美食寻味等主题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 [1] - 推出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一次购票三日畅游等优惠政策 [1] - 精心策划全国"长城脚下话非遗""盛世之音"全国旅游演艺承德对话等18项精彩活动 [1] - 集中推出"潮玩承德、舌尖承德"等5大市集 [1] 承德旅游资源 -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素有"紫塞明珠"之美誉 [1] - 全市有4253处文物遗存、33万件可移动文物 [1] - 拥有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83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旅游发展格局 - 全面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以53处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 [2] -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名县,构建覆盖全域的"一核、三带、八组团"空间布局 [2] - 持续打造"冰雪温泉旅游季"品牌,推出冰雪赛事、温泉康养、山庄灯会等冬春系列活动 [2] - 打造中国马镇、鼎盛元宝街、七家温泉等文旅商体融合新地标 [2] 旅游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到承德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0.62%,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1.86% [2] - 入境游到承德人次同比增长48.45%,人均在承消费金额增长61.16% [2] - 京津游客增长迅速,长三角、江浙沪增速明显提升 [2] - 避暑度假、坝上自驾、泡汤滑雪等热词成为外地游客到承德的搜索主流 [2] - 承德荣登全国避暑十大目的地 [2]
扬州东关街、皮市街上榜江苏省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成为古城老街打造“夜经济”的样本
搜狐财经· 2025-06-19 14:17
夜间经济集聚区发展 - 广陵区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和皮市街商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入选江苏省夜间消费集聚商圈名单 形成扬州夜间经济"双子星"格局 [1] - 东关街依托千年古城底蕴打造沉浸式体验 夜间营业率达100% 皮市街以"潮玩+怀旧"为特色吸引年轻群体 每晚客流超1万人次 [3] - 街区商户平均闭店时间从晚8:30延长至10:30 通过夜间市集 露天电影等活动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 [3] 消费业态创新 - 东关街通过"月下东关"主题市集和微型文化剧场提升体验 淮扬菜馆因夜间戏台开演实现翻台率翻倍 [3] - 皮市街聚集深夜书店 网红民宿 创意手作等多元业态 文创摊位与非遗漆器展台形成"文艺范+烟火气"特色场景 [3][5] 文旅商业融合策略 - 广陵区系统整合古城文化IP价值 以非遗工坊 老字号市集 古风商业街区为载体串联文化体验与商业消费 [5] - 采用市场化思维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的高效转化 打造双轮驱动的夜间经济综合体 [5]
2025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稳健,内需向好
德邦证券· 2025-06-19 11:39
宏观经济整体情况 - 2025年5月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制造业投资8.5%、基建投资5.6%对冲地产投资-10.7%的拖累,1-5月社零累计同比6.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5][8] 工业生产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1-5月累计同比6.3%,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超50%[13][14] - 工业生产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持续推进,5月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等[14]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8.5%,5月当月同比增长7.8%,“两新”政策助力投资高增[22][24] - 1-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6%,专项债发行提速推动投资,后续读数或受基建结构转型和财政乘数影响[30][31] - 1-5月地产投资累计增速-10.7%,降幅走阔,后续关注政策落地和市场企稳进程[36] 消费 - 5月社零同比增长6.4%,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回升,后续较难维持高位运行[56] 就业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稳中有降,但青年就业难问题严峻,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64][65] - 外向型经济受挫对就业冲击相对可控,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就业错配压力[66][67] 风险提示 - 政策推进力度及效果不及预期或出现政策转向[76] - 地产下行风险超预期[76] - 地产增量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76]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升温释放内需活力
人民网· 2025-06-19 09:29
后高考经济现象 - 高考结束后各地迎来消费热潮,涵盖驾校报名、健身办卡、旅游、数码装备更新等多元场景[1] - 需求侧:考生渴望释放压力,通过旅行、新手机或新技能等方式庆祝毕业,家长也愿意满足需求[1] - 供给侧:商场、景区、培训机构推出专属福利,如学车减免、电子产品折扣、景区优惠等刺激消费[1]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升级推动个性化趋势,运动装备受欢迎度提升,传统"电子产品三件套"模式被突破[1] - 美食消费从讲排场转向情感表达,小型聚餐和家庭庆祝成为主流方式[1] - 文旅消费呈现深度化特征,文化深度游、户外探险、非遗体验等项目火爆[1] 行业应对策略 - 各类企业抓住高考节点,通过量身定制福利提升情绪价值,如准考证专属优惠等措施[1] - 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图景,显示行业在细分领域的创新潜力[1] 消费行为观察 - 社交平台出现"后高考账单"现象,部分家庭累计消费达数万元级别[2] - 行业需引导理性消费,避免无节制消费和攀比现象[2] 市场监管需求 - 相关部门需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规范,杜绝借考生噱头炒作的不健康行为[2] - 需强化执法巡查和从严治理,保障考后消费市场健康发展[2]
1—5月首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搜狐财经· 2025-06-18 23:14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 5月以来首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就业稳经济系列政策协同发力落地见效 [2] 优势产业表现 - 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1—4月提高0.2个百分点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6.9%,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 [3] - 电子行业增长27.2%,汽车行业增长13.9% [3] - 1—4月信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3.6%,比1—3月提高1.9个百分点 [3] - 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接近36%,在全市场主要指数中居首位 [3] 有效需求扩大 -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2% [4] - 1—5月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1.3%,比1—4月提高0.3个百分点 [4] - 服务性消费增长4.9%,5月全市举办大型文体活动近百场,重点景区接待人数增长32.1% [4] - 1—5月全市接待入境游客及旅游花费金额分别增长54.1%、56.7%,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4% [4] - 5月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5%,比去年同期提高22.8个百分点 [4] 就业与物价 -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 [5] - 5月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