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能家电
icon
搜索文档
家居焕新消费季在辽宁启动
辽宁日报· 2025-08-30 08:47
活动概况 - 2025全国家居焕新消费季暨第四届辽宁房产家居联动促销活动于8月29日在沈阳启动 主题为"智焕新家悦享生活" 活动周期为3个月[1] - 活动聚焦绿色 智能 适老家装厨卫焕新领域 通过行业协会推动供需对接 新品首发和联动促销[1] - 现场展示百余种家居焕新产品 提供局部改造免费设计 免费环保检测 个性化定制服务 翻新优惠券及多种补贴[1] 参与企业 - 京东 宜家 海尔 舒丽雅 方林 林凤等省内外企业参与产品展示与优惠活动[1] - 龙湖 保利 中海 华强等房企推出优惠举措 中国银联及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步参与[1] 政策支持 - 商务 住建 民政等多部门联动 持续汇聚家电 家装及适老化改造资源[2] - 同步推出优质房源和智能 节能 环保家电家装产品 实现买房加焕家一站式体验[2]
电费为何涨了?电费激增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01
核心观点 - 7月以来多地家庭电费激增 月度电费达千元以上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 - 电费上涨是极端高温 电器升级和阶梯电价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3] - 用电量增长反映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经济活跃度 7月全社会用电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4] - 需通过智慧用电和政策优化实现节能降耗 平衡民生需求与可持续发展[6][7] 影响因素分析 - 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等制冷设备使用时长和强度保持高位 推高用电量[3] - 家庭用电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大功率电器普及率提升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 基础用电负荷大幅提高[3] - 待机能耗问题突出 路由器 机顶盒等长期插电设备累积耗电量可观[3] - 阶梯电价制度使用电量超阈值家庭面临电价跳升 7月用电激增导致更多家庭进入高电价阶梯[3] 经济意义解读 - 用电量增加体现居民消费升级 越来越多人愿意为舒适度支付更高成本[4] - 7月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 创全球首次记录 反映经济活跃度提升[4] - 用能升级与消费升级同步 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体现[4] 解决方案建议 - 智慧用电方面可调高空调温度 选用一级能效电器 减少待机能耗 利用分时电价错峰用电[6] - 政策层面需完善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制度 进行精细化动态调整[7] - 加大节能家电补贴和户用光伏发电政策支持力度 推广绿色能源应用[7]
中央财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四季度政策或迎新一轮布局
华夏时报· 2025-08-16 22:49
宏观经济表现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2] -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1至7月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5.5% [2]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商品零售额增长4%,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2]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二季度增速加快至5.4% [3] 行业亮点 -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3] - 1至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上半年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17.3% [3] - "两重"政策带动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达11.5%,高于2024年全年增速9.2% [3] 政策动向 - 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积极响应 [6] - 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涵盖城市更新等领域 [7] - 预计将优化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到必需品及出口转内销商品 [7] - 建议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适时新设政策性金融工具 [9] 投资趋势 - 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和中央政府"两重"项目投资将扩张 [6] - 老旧小区、厂房、城中村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投资或迎来扩容 [7] - 预期四季度可能提升赤字率和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 [9] 消费促进措施 - 已公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6] - 建议减少购车购房限制,发展数字消费、情绪消费等新业态 [7] - 鼓励布局下沉市场,激活县域经济活力 [7]
从商品到服务 消费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北京商报· 2025-08-07 20:27
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 - 消费市场正经历从商品消费为主导向服务消费转型的结构性变革 这一转变带来新增长机遇和挑战[1] - 2024年全国居民家庭消费中服务消费比重达47% 传统社零额统计难以全面反映消费增长全貌[1] - 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在2019年前已稳定超过50% 但近年受疫情影响出现较大波动[7] 消费市场新趋势 - 消费增速趋稳 增量向新 新动能加速涌现 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持续进行[3] - 数字消费和绿色消费增长迅猛 2024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 占社零额比重27.6%[8] - 北京服务消费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超50% 领先全国3个百分点 2024年服务性消费额增长6.1%[5] 社零额变化分析 - 社零额增速放缓是GDP增速放缓和服务消费占比提升的双重结果[6] - 2024年1-5月全国社零额增速在政策支持下有所回升[1] - 北京2024年市场消费总额增长2.1% 但社零额下降2.7% 显示结构性分化[5] 新兴消费领域表现 - 绿色消费理念普及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突破1000万辆 同比增长40.7% 占汽车销售总量40.9%[8] - 国潮消费崛起 2024年全国新增2100多万种新产品 主要集中在化妆品服装家居领域[8] - 数字消费蓬勃发展 北京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占社零额比重达40% 远超全国25%的平均水平[4] 政策与市场机制 - 近三年是消费政策出台最密集时期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实现政策协同[10] - 市场机制在供求匹配方面存在不足 服务消费领域面临制度性壁垒和政策限制[11] - 大数据赋能成为消费创新重要途径 但中小企业难以获取平台企业数据资源[11] 消费市场挑战 - 居民收入增速回落和预防性储蓄倾向增强制约消费潜力释放[13] - 供给端同质化问题突出 存在低端供给过剩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11][13] - 服务业发展面临制度性障碍 教育医疗等领域限制较多影响市场活力[11][13]
创新消费力|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微:从商品到服务 消费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北京商报· 2025-08-05 16:33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服务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 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正成为新的增长点。2024年全国居民家庭消费中服务消费的比重达到47%,这种 结构性变化使得传统以商品消费为主的社零额统计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当前消费增长的全貌,亟须建立更 全面、更精准的消费统计指标体系。 消费市场的新趋势新变化 北京商报:近年来,消费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您能否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前消费市场的新变 化? 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微在接受北京 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我国消费市场正从商品消费为主导向服务消费转型, 这一转变既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一关键调整期,如何准确把握消费市场的新 特征、新趋势,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推动消费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 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额")是观察消费市场的主要指标,其增速曾长期高于 GDP增长。但近年来,伴随GDP增速放缓,我国社零额增速出现持续放缓趋势。今年1—5月,在以旧换 新等提振消费政策 ...
政策引导向“绿”而行 绿色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证券日报· 2025-08-05 00:06
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创同期历 史新高。 洪勇认为,持续激发绿色消费潜力,要多措并举构建绿色消费长效机制:第一,要加强绿色产品的研发 和供给,提高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第二,要加大绿色消费的宣传力 度,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培育绿色消费文化;第三,要完善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和 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为绿色消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四,要推动绿色消费与 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等环节的衔接,形成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国绿色消费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绿色家装等绿色消费产品逐渐成 为更多人的消费选择。 付一夫建议,应优化政策支持,通过实施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并建立跨 区域政策协调机制。 今年2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聚 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打造新型消费场景";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推动 ...
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四川可试点“绿色行为银行”
四川日报· 2025-08-04 06:17
绿色消费定义与意义 - 绿色消费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表现为选择高效环保产品和服务,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1] - 绿色消费支持环保产品、企业和行业,直接拉动绿色经济发展,如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 [1] - 2024年全国闲置物品交易市场规模可能突破3万亿元,体现绿色消费激活的庞大市场潜力 [1] 现行激励机制 - 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对能效标识家电、新能源汽车实施阶梯式购置补贴,绿色技术研发享受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 [1] - 金融支持:商业银行推出绿色消费信贷专项产品,保险公司开发新能源汽车保险等创新产品 [1] - 价格机制:推行居民用水用电阶梯价格制度 [1] - 市场化激励:行业协会和企业发起绿色消费行动计划,推出以旧换新等回收措施 [1] 四川实践与挑战 - 四川通过财政补贴(如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低息贷款)和政策引导推动绿色消费,但生活方式领域(如光盘行动)缺乏系统性激励 [1] - 绿色消费行为量化和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导致生活方式推广缺乏有效反馈机制 [1] 积分制与"绿色行为银行" - 江西省景德镇的光盘行动积分制模式量化绿色消费,通过绿币兑换奖励(如充电桩优惠券),实现闭环激励 [2] - 四川可试点"绿色行为银行",通过省级统一平台将低碳行为(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转化为积分兑换公共服务或商业折扣 [2] - "绿色行为银行"具有金融导向性,金融机构可开发"绿色账户"作为信用管理工具 [2] 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 分时序:短期(1-3年)以消费券等经济激励为主,中期(3-5年)推动绿色积分与碳市场衔接,长期(5年后)依托绿色税制形成市场驱动 [2] - 分地域:大城市聚焦高端数字化场景(如智能家居、低碳社区),县域侧重基础性推广(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2] - 四川可发展生态旅游支持绿色消费,定向支持本地特色绿色产品 [2] 绿色产品认证体系 - 当前"多标并存"现象增加信息获取难度,需制定统一权威的认证标准和标识,加强监管打击虚假认证 [2] - 国内与国际标准衔接不畅导致出口企业重复认证成本,需国家顶层设计统一标准并建立国家级信息平台 [2]
电动汽车出口飙涨110%,陕西重构外贸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0:15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8.01亿元 同比增长5.5% [1] - 第二产业增速6.4%领跑三次产业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 消费市场增长6.9%形成双轮驱动 [1]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6%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1% 第二产业增长19.2% 第三产业下降1.2% [4] 工业转型升级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3.9%领跑全工业门类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5.4% 汽车制造业增长27.9% [1] - 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44.8%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30.3% [1] - 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8.5%(煤炭开采11.5% 油气开采5.5%) 非能源工业增速10.5% [2] - 工业投资增速19.8% 制造业投资增长26.3%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4% [2] 消费市场升级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9.82亿元 同比增长6.9%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2][3][4]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激增78.2% 新能源汽车增长36.3% 节能家电1/2级能效产品增长47.6% [3] - 限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23.6% 占社零比重达23.6% 乡村消费增速5.6% [3] - 文化办公用品、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消费增速超15% [3] 外贸与创新动能 - 进出口总额2445.14亿元 同比增长7.5% "新三样"产品出口激增37.8% 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10% [4] - 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至40.3%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85.9% [4] - 科研技术服务营收增长12.8% 其中研发试验发展增速46.9% [5]
浙江上半年新型消费动能加快释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00:14
消费市场表现 - 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下半年加快1.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3个百分点 [1]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6%,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2% [1] - 6月份金饰品、银饰品、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1%、1.2%、10.7% [1] 新型消费模式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文娱消费持续增长,品质型消费增速加快 [1] - 网游、网剧、网文等文化"新三样"激发消费新增长点,例如《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观展突破20万人次,越剧《我的大观园》场场爆满 [2] 演艺与体育赛事 - 上半年浙江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观众超150万人次,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 [2] - "浙BA"和"百县大战"预选赛推动"体育+消费"活动 [2] 绿色消费 - 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5.7%,节能家电零售额增长79.5% [2] 假日经济 - "五一"和"端午"假期浙江全域旅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3.7%和8.3%,带动文体休闲、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 [2]
上半年消费数据呈现四大特点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19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1] - 消费市场呈现扩容、提质、焕新、开放四大特点,展现蓬勃生机 [1] 消费市场扩容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1]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反映国内消费需求强劲增长 [1] 消费提质升级 - 绿色智能产品销量攀升,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33.3% [1]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较快增长 [1]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新型消费焕新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1] - 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IP+消费等新增长点涌现 [1] - Labubu潮玩盲盒风靡全球 [1] 消费市场开放 - 免签政策扩大吸引外国游客,五一假期免签入境外国人人次同比增长72.7%,端午假期增长59.4% [2] - 国际游客将中国游流量转化为中国购增量 [2] 政策支持方向 - 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和信心 [3] - 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基础设施 [3] -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配,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