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搜索文档
欧盟寻求本月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周三将发出更多关税信函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21:45
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正努力在本月末之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1][2] - 特朗普表示与中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进展顺利 [2] - 欧盟委员会计划在8月1日之前达成协议 甚至可能在几天内完成 [2] - 意大利经济部长警告谈判非常复杂 可能持续到截止日期 [2] 关税措施 -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铜材征收50%关税 并计划对半导体和药品实施关税 [1] - 特朗普将在周三发布至少七份关税通知 下午还有更多通知 [1] - 美国向14个贸易伙伴发出关税信函 要求对韩国 日本等国家征收25%及以上关税 8月1日生效 [1] - 消费者实际承受的美国关税税率升至17.6% 创九十年新高 [3] 关税收入 - 特朗普政府称关税是重要收入来源 目前已获得约1000亿美元收入 [6] - 预计到年底可能再获得3000亿美元收入 [6] - 近年来美国每年通过关税获得约800亿美元收入 [6] 协议达成情况 - 特朗普政府承诺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 但目前仅与英国和越南达成两份协议 [7] - 特朗普表示与印度的协议已接近达成 [7]
警惕全球贸易“逆风”,两大国际机构发声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21:28
全球贸易最新评估 - 世贸组织将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预测从"扩大"下调至下降0.2%,2026年预计增长2.5% [2][3] - 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从3月的102.8升至103.5,但新出口订单指数跌破基准点至97.9,预示贸易增长放缓 [4] - 贸发会议预计上半年全球贸易增长3000亿美元,但下半年阻力增大,一季度贸易量仅增长1%,价格是贸易额增长主因 [1][4] 贸易政策与紧张局势 - 美国贸易政策引发多国报复性关税措施,加拿大已实施、欧盟计划实施,预计将加剧贸易紧张并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 [2] - 世贸组织警告若美国"对等关税"全面实施或政策不确定性蔓延,可能引发贸易收缩 [4] - 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单边行动或破坏供应链稳定,加剧贸易碎片化风险 [5] 贸易结构与驱动因素 - 服务贸易过去4季度增长9%,是主要驱动力,但受商品贸易放缓和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增速可能下调 [2][4] - 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1.5%,二季度预计增长2%,但贸易量增速(1%)显著低于贸易额增速 [4] 机构建议与呼吁 - 世贸组织呼吁各国减少关税壁垒、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多边体系,并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贸易的政策 [2] - 需通过合作解决方案应对贸易不确定性,避免区域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对贸易环境的负面影响 [1][2]
景顺:美元疲软为亚洲各央行放宽政策添灵活性
智通财经· 2025-07-09 20:31
美国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关税实施日期最新延迟为谈判提供机会 要求贸易伙伴作出更多让步 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4个国家将被征收25%到40%的关税 [1] - 越南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 避免最初46%关税 许多商品关税降至20% 但货物转运仍被征收40%关税 [1] - 日本和韩国是对美国出口最多的国家 出口总额分别为1480亿美元和1315亿美元 [1] 亚洲市场影响分析 - 亚洲股市价格走势不一 反映关税延迟利好消息与不明朗关税持续存在的平衡 [1] - 美元变动有限 可能反映市场对多次贸易纷争后预期逆转 [1] - 亚洲新兴市场今年表现良好 美元疲软是最重要市场原因 [1] 新兴市场美元化影响 - 新兴市场出口或进口价格广泛受美元影响 投资流入以美元为基础 导致美元化负债 [2] - 亚太地区更有能力承受美国高关税带来的阻力 [2] - 美元疲软给亚洲央行更大政策宽松空间 支持本国经济而不必过度担心货币贬值 [2] 贸易协定政治阻力 - 日本和韩国面临巨大本土政治阻力 令达成贸易协定特别困难 [1] - 预计平均有效关税率将在中至高位之间 可能增加美国增长阻力并推高通胀 [1]
警惕全球贸易“逆风”!两大国际机构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09 18:34
全球贸易趋势评估 - 世贸组织将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预测从"扩大"下调至下降0.2%,2026年预计增长2.5% [2][3] - 服务贸易受商品贸易放缓和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增长预期也被下调 [2] - 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从3月的102.8升至103.5,但新出口订单指数跌破基准点至97.9,预示增长放缓 [4] 贸易政策环境变化 - 美国采取双边和全球贸易措施引发多国报复性关税,加拿大已实施、欧盟计划实施 [2]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一季度进口激增,但可能引发后续贸易收缩 [4] - 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单边行动可能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 [5] 贸易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全球贸易预计增长3000亿美元,价格上涨是主要推动力(贸易量仅增1%) [1][4] - 服务贸易过去4季度增长9%,仍是主要增长驱动力 [4] - 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1.5%,二季度预计增长2% [4] 地缘政治影响 - 区域冲突和地缘紧张加剧导致贸易环境波动性增加 [1] - 贸易碎片化风险因美国关税措施而加剧 [5] 机构政策建议 - 世贸组织呼吁各国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提高政策透明度 [2] - 建议加强多边贸易体系,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贸易的政策 [2]
警惕全球贸易“逆风”!两大国际机构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09 18:29
全球贸易趋势评估 - 世贸组织将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预测从"扩大"下调至下降0.2%,2026年预计增长2.5% [3][4] - 服务贸易受商品贸易放缓和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增速预期被下调 [3][4] - 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从3月102.8升至103.5,但新出口订单指数跌破基准点至97.9,预示增长放缓 [5][6]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贸易措施引发连锁反应:加拿大已实施报复性关税,欧盟计划跟进,预计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 [3] - 美国"对等关税"若全面实施可能引发贸易收缩,单边行动或破坏供应链稳定 [7] - 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1.5%,二季度预计增2%,但贸易量仅增1%,价格上涨为主要驱动因素 [7] 贸易结构变化 - 服务贸易连续4季度增长9%,仍是全球贸易主要驱动力 [7] - 全球贸易失衡加剧:美国过去4季度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7] - 上半年全球贸易预计增长3000亿美元,但下半年阻力增大 [1][7] 机构建议 - 世贸组织呼吁减少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多边体系 [2][3] - 建议制定可持续发展贸易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贸易 [3]
特朗普关税政策搅动贸易格局 美国难成赢家
中国青年报· 2025-07-09 14:39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特朗普宣布自7月7日起向14个国家和地区发送加征10%新关税的威胁信函,并签署行政命令将对等关税暂缓执行期延长至8月1日 [1] - 美国财政部计划向约100个贸易往来不多的国家发出通知,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则自8月1日起面临更高关税 [1] - 关税政策预计冲击美国本土金融市场和全球贸易体系,加剧国际贸易摩擦 [1] 各国反应与谈判 - 欧盟、日本和印度等经济体正通过谈判避免关税战争升级 [2] - 日本首相表示遗憾并指示继续谈判,自民党批评特朗普做法无礼 [2] - 韩国总统将于7月8日召开会议讨论应对策略 [2] - 俄罗斯和南非回应称金砖机制不针对第三国,旨在建立更平衡的全球秩序 [5] - 中国外交部强调金砖机制倡导合作共赢,反对保护主义 [5] 经济影响分析 - 关税政策削弱美国消费者与投资者信心,侵蚀经济基础 [3] - "大而美"法案预计增加数万亿美元国债,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去医疗补助 [3] - 企业用尽库存后通胀可能加剧,市场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 [3] - 德国工商界认为单边措施破坏国际信任,不利全球供应链稳定 [3] - 亚洲企业受到多方面影响,部分可能将投资转向关税较低国家 [3][4] 行业与区域影响 - 东南亚国家GDP占比达7.2%,关税额外成本冲击区域发展 [4] - 在东南亚经营的美国服装和鞋类企业将遭受重大打击 [4] - 美国品牌可能将关税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4] - 外国投资可能从越南、老挝等国转向菲律宾、新加坡等低关税国家 [4] - 欧盟、中东和拉美可能成为亚洲企业的替代市场 [4]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关税政策重塑亚洲乃至世界贸易格局,美国被视为不可靠合作伙伴 [5] - 中国有机会扮演世界贸易秩序守护者角色 [5] - 特朗普政策或改变全球经济秩序,但美国未必成为赢家 [6]
东南亚多国被特朗普投送关税信函,“待遇”为何不同?
第一财经· 2025-07-09 11:18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宣布从8月1日起对14个亚洲国家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其中东南亚国家为重点对象[1] - 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税率25%,印尼32%,泰国和柬埔寨36%,老挝和缅甸面临最高40%关税[3] - 此次税率较4月公布的初步方案有所调整,柬埔寨从49%降至36%,老挝从48%降至40%,马来西亚从24%微升至25%[4] 东南亚国家应对措施 - 柬埔寨可能成为继越南之后第二个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东南亚国家,已宣布与美国达成协议并将发布联合声明[6] - 泰国提出新贸易方案,计划将36%税率进一步降低,包括对美国部分商品零关税和增加采购波音客机等,目标5年内将对美460亿美元顺差减少70%[6] -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紧急赴美谈判,政府表示将最大化利用谈判空间维护国家利益[7] 贸易影响分析 - 柬埔寨2024年出口总额262亿美元,其中近四成销往美国,美国是其最大出口目的地[6] - 泰国同样以美国为最大出口目的地,当前对美贸易顺差达460亿美元[6] - 专家分析认为东南亚国家将更倾向于与已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深化合作,因美国市场准入门槛持续提高[1]
全球瞭望|马来西亚媒体:关税政策已沦为美“政治勒索工具”
新华网· 2025-07-09 10:20
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1] - 此举对全球贸易秩序构成制度性冲击,将国际经贸演变为政治勒索工具 [1] - 美方关税政策意在通过经济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屈从其战略节奏 [1] 马来西亚及东盟面临的挑战 - 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面临维护区域团结等关键考验 [1] - 新的"惩罚性"关税将对马来西亚构成突如其来的经济冲击 [1] - 美方政策考验整个东盟机制的凝聚力 [2] 美方贸易策略的本质 - 美方外交与贸易策略已转变为以威胁换取让步的方式,而非互利协商 [1] - 这种模式并非外交协商,而是战术性勒索,目的是通过压力强迫对方服从 [1] - 美政府掌控谈判节奏,以期让对方来不及准备从而被迫应对 [1] 美方政策的多边主义影响 - 美方单边主义举措意图削弱世贸组织、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主义平台 [1] - 美方贸易外交并非为建立更公平的经济秩序,而是为建立惩罚与屈服的框架 [2] - 关税已成为外交武器,期限成为施压的节奏,外交变为服从性测试 [2] 马来西亚的应对策略 - 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外交与经济倡议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对外合作 [2]
世界贸易组织评估认为: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经济日报· 2025-07-09 08:09
全球贸易政策趋势 - 当前全球贸易政策活动增加,主要贸易伙伴间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导致贸易环境波动和不可预测性增加 [1] - 世贸组织预测2025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将下降0.2%,2026年预计增长2.5%,服务贸易也将受到商品贸易放缓和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冲击 [1] 贸易措施数据 - 统计期内世贸组织成员和观察员记录了644项关于货物的贸易措施,其中贸易救济措施占比最大,达46% [2] - 报告记录了207项贸易便利化措施和141项其他贸易措施,后者贸易覆盖率达2.7327万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最高 [2] - 截至2025年5月底,其他贸易措施覆盖的贸易额约为4.6041万亿美元,占世界进口额的19.4%,同比增加6.9个百分点 [2] 经济支持措施变化 - 2025年3月有34个成员提供了100项一般经济支持措施信息,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的224项,显示政策重点转向非金融干预措施 [3] 贸易紧张局势 -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双边和全球贸易措施,引发加拿大实施报复性措施,欧盟也宣布了类似计划,大部分涉及关税增加 [3] - 预计贸易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地区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可能对贸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 贸易政策建议 - 各国应努力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政策透明度,加强多边贸易体系 [4] - 应寻求合作解决方案,制定和实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政策,如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贸易 [4]
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美最新关税举措增加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快讯· 2025-07-09 04:53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1] - 美国决定将对等关税暂缓期截止日期延长至8月1日 [1] 国际反应 - 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汉密尔顿认为特朗普延长关税谈判期限的做法增加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