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

搜索文档
养老服务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怎么评、怎么考将有新规
新京报· 2025-07-09 19:14
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新规 - 民政部与人社部联合起草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暂行规定 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1] - 明确通过申请和考试获得职业资格的路径 将养老服务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1] - 职业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本次文件仅针对初级和中级 高级规定另行制定 [1][2] 职业资格考试条件 - 初级考试报名条件:高中/中职学历+3年工作经验 或 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专学历 或 其他专业大专学历+1年工作经验 [2] - 中级考试报名条件: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本科学历+3年工作经验 或 硕士学历+1年工作经验 [2] - 适用场景涵盖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服务场景的专业技术人员 [2] 职业能力要求 - 初级需掌握失能照护、康复服务、健康管理等七大服务能力 熟练使用老年辅助器具和科技设备 [3] - 中级需具备培训带教能力 可对初级人员进行专业指导 并提供咨询服务与资源链接 [3] 考试实施机制 - 初级和中级均设置《养老服务综合知识》《养老服务实务》两科目 [3] - 考试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每年公布证书登记情况 [3]
沪新携手探索银龄经济新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09 11:3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星展基金会在新加坡举办"卓越影响力论坛"系列首个跨境论坛 主题为"沪新合作创新 银龄经济新未来" [1] - 参会方包括新加坡驻上海领事馆 新加坡卫生部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国资委等政府代表 以及中新高龄化领域企业领袖和学术专家 [1] - 论坛探讨沪新老龄化议题跨境合作路径及创新解决方案 覆盖养老服务 医疗健康 适老化产业等领域 [1] 合作机遇与战略方向 - 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罗德杰指出老龄化是新加坡及中国许多城市的共同挑战 两国在该领域有合作与借鉴空间 [2] - 星展银行(中国)行长郑思祯提出老龄化是重构银发经济价值链的契机 公司将通过链接金融 科技 医疗健康等资源支持创新企业 [2] - 星展银行(新加坡)主管林鑫川强调沪新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有共同点 包括推动包容性 建立伙伴关系和创新 [2] 参与企业与资金支持 - 星展基金会支持的企业GentleFoods(新加坡) 上海米喜网络科技(中国) Buddy of Parents(新加坡) 华康健康产业集团(中国)参与论坛并分享见解 [2] - 星展基金会"卓越影响力大奖"向中新高龄化创新企业提供300万新元(约1682万元人民币)奖金 用于解决方案落地 [4] 活动持续性与目标 - 星展基金会持续推出活动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 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4] - 论坛旨在建立中新合作纽带 为亚洲老龄化社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2]
中医药养老立法破题在即
新华日报· 2025-07-09 05:45
居家养老现状与挑战 - 中国90%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但基层专业服务体系网络存在明显短板[1] - 一二线城市社区老年康养服务稀缺 中医药专业医疗支持难以就近获取[1] - 南通"长护险模式"采用"政府+医保+个人"共担机制 覆盖失能老人照护网络[1] 中医药服务标准化需求 - 中药代煎服务存在规范性缺失问题 工业化煎药机未充分实现传统"先煎后下"工艺[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研究中药煎药服务标准 将明确第三方企业资质与服务规范[2] - 《南京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条例》倡导"药食同源"理念 推动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2] 政策与立法建议 - 需推动长护险从局部试点走向全国覆盖 尤其要覆盖城乡居民[1] - 建议制定"养老服务法""长期护理保险法" 将中医药服务纳入长期照护项目清单[1] - 中药膏方管理规范缺位 需加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等配套政策出台[2] - 中药材质量监管提出"三步策略":升级部颁标准 整合地方标准 建立跨省数字追溯闭环[2] 产业协同与创新实践 - 南京中医药大学推动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与基层服务对接 探索"定向培养+岗位津贴"人才机制[3] - 适老化改造与中医体质辨识结合 可降低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3] - 正在制定南京市老年人陪同就医服务规范 解决人员不足与标准缺失问题[3] 国际经验与战略机遇 - 澳大利亚经验显示需通过立法实现中医与西医法律地位平等[4] - 中国可将中医药养老纳入国家经济战略顶层设计 结合《中医药法》修订与老龄化高峰机遇[4] - 到2035年4亿老年人口时代 需构建法律为基础 标准为规范 体系为支撑的中医药养老模式[4]
织密养老服务三张网
证券日报· 2025-07-09 00:19
老龄化与养老服务发展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 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1] - 养老服务需构建政府 市场 家庭 社会协同发力的可持续生态 推动从生存保障向品质生活转型 [1] 城市适老化建设 - 将适老化理念融入城市空间规划 产业升级 公共服务 促进智慧城市与智慧养老协同发展 [2] - 推进社区及居家适老化改造 包括养老驿站 "一刻钟"服务圈 老旧小区电梯安装 社区食堂等 [2] - 2025年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 [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推动医养深度融合 建立养老机构与医院协作绿色通道 形成"医院—社区—居家"三级服务网络 [3] - 构建智能化照护体系 通过智能设备建立健康监测档案 实现"互联网+照护"精准匹配 [3] - 实施惠老助企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支持养老机构建设运营 适老化改造等融资需求 [3] 养老服务消费业态 - 银发群体消费需求覆盖衣 食 住 行 用 医 养 乐等多领域 市场潜力巨大 [4] - 鼓励平台企业建立养老服务交易平台 拓展旅居 老年教育 医疗康复等新型消费场景 [4] - 加强政策引导 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消费业态 [4]
老龄化最快的“十五五”:3亿老年人将迎来哪些养老新变化|“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7-08 20:06
第一财经了解到,"十五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对超常规、超大规模的老龄化做出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在 更加完备的顶层设计、更加普惠的养老服务、更多数智化的智慧养老以及更大力度发展银发经济等方面 都会有新的突破。 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五年即将到来 第一财经也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我国还缺乏整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目前这一顶层 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 化任务最重。 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提升速度最快的五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将从目前 的3.1亿增加到4亿人左右。未来五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最高层级的国家战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副 主任党俊武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意识显著增强,相应政 策法律体系更加丰富,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取得长足 ...
打破跨境养老藩篱,粤港澳大湾区探索银发经济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9:33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养老现状 - 香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十年间从13%飙升至19%,2050年或成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地区 [1] - 澳门老年人口抚养比同期由9%跃至16% [1] - 香港养老院平均轮候时间长达24个月,床位月均补贴高达2.5万港元,人力成本占运营费用六成以上 [2] - 内地护理成本仅为香港1/4,结合智慧监测设备可节省80%支出 [2] 跨境养老政策与设施进展 - "港澳药械通"政策已惠及过万人次 [1] - 跨境养老社区从4家扩容至11家,覆盖"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 [2] - 2025年7月深港将开通医疗数据跨境通道,实现病历直传 [10] 制度与资源瓶颈 - 医疗数据因法规差异无法互认,导致重复检查与诊断断层 [6] - 香港年金计划与内地个人养老金制度未衔接,跨境资产配置受限 [6] - 香港床位紧缺而内地空置率超60%,高端服务人才不足 [6] 智慧医疗与金融创新方案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港药达"项目,实现药品跨境配送 [8] - 深圳试点数字人民币发放养老消费券,智能设备一键呼叫紧急救助 [8] - AI健康管家使慢性病管理有效率提升40% [8] - 建议扩大养老金融产品税收优惠,开发专属跨境储蓄与保险 [8] 区域协同发展路径 - 香港可联动内地打造保险衔接的跨境养老示范项目 [10] - 深圳依托科技基因建设智慧养老城市,试点防跌倒系统 [10] - 珠海与澳门共建中医药康养基地,广州整合医疗资源构建"医教研养"综合体 [10]
养老消费季活动启动,外卖大战上演大爆单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07 23:09
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民政部、商务部于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主题为"惠老助老、品质生活",旨在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1] - 活动内容包括创新消费场景、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大服务供给、实施惠老助企政策以及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业态 [1] - 国内老龄化加速,但养老产业链尚不完善,优质养老院稀缺,老年保健品市场繁荣但实际需求产品种类不足 [1] - 消费季活动短期提振效果明显,但养老生态完善需长期聚焦老年人刚需和普惠措施 [2] 全球制造业PMI - 6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但仍低于50% [3] - 美洲制造业PMI为48.6%,连续4个月低于49%,恢复力度较弱 [3] - 亚洲制造业PMI为50.7%,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延续稳定复苏态势 [3] - 欧洲制造业PMI为48.8%,连续6个月小幅上升,非洲制造业PMI为49.7%,结束连续2个月下降 [3] - 关税暂停期带来贸易环境稳定,但后续政策变动可能引发新一轮扰动 [4] 日本实际薪资 - 日本5月实际工资同比下降2.9%,创20个月最大降幅,连续第五个月下降 [5] - 名义工资增长1%至30.01万日元(约1.49万元人民币),增速为2024年3月以来最低 [5] - 通胀率高达4%,远超工资增速,居民购买力减弱 [5] - 美日贸易谈判僵局加剧日本车企压力,可能影响销量和经济前景 [6]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美团单日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餐饮订单超1亿单,平台发放高额补贴券导致系统崩溃 [7] - 部分餐饮门店单日预约单量接近400单,奶茶店库存快速消耗 [7] - 美团、京东港股股价自去年10月高点累计下跌逾30%,市值蒸发千亿美元 [7] - 补贴难以提升用户黏性,行业成熟后用户仍倾向于选择硬实力更强的平台 [8] 白羽鸡价格 - 山东白羽鸡毛鸡价格跌破3元/斤,半年内二度"破3",多地实际成交价2.8-2.9元/斤 [9] - 上半年白羽鸡苗孵化环节亏损0.28元/羽,毛鸡养殖亏损0.17元/只,屠宰环节二季度亏损 [9] - 巴西禽流感暂停进口对国内供给影响有限,需求疲软和替代肉类挤压导致价格低迷 [9] - 行业供大于求,暑假期间学校团餐需求减少可能进一步压低价格 [10] 稳定币风险 - 深圳发布风险提示,警惕以稳定币名义实施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11] - 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不具备升值空间,相关投资项目可能不靠谱 [12] - 稳定币被纳入法律框架不代表所有相关行为合法,高收益承诺需警惕 [13] 银行ETF拆分 - 华宝基金旗下银行ETF按1:2比例完成份额拆分,交易门槛由177元降至88元 [14] - 中证银行板块上涨0.41%,总市值达16万亿元,年初至今42只银行股全部上涨 [14] - 基金拆分是营销手段,银行ETF涨势取决于板块本身趋势 [15]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02%报3473.13点,深成指跌0.7%,创业板指跌1.21%,两市成交额1.21万亿元 [16] - 电力、电网股逆势爆发,稳定币概念股活跃,地产股反弹,PCB、生物制品等板块调整 [16] - 热点快速轮动,成交量萎缩与量化新规关系有限,政策仍是市场决定性因素 [17]
这个行业盯上“00后” 养老服务业千万缺口如何补
北京商报· 2025-07-07 21:10
养老服务行业现状 - 00后毕业生武利成为养老护理员 月收入可达万元水平 但行业仍面临3000万人才需求与现有供给的巨大缺口 [2] - 山东绿地幸福家海珀天润康养中心约30%工作人员为90后和00后 显示年轻群体正逐步进入行业 [3] - 行业主力仍集中在40-55岁女性群体 呈现"新老并存"结构 年轻化转型态势积极 [4] 人才缺口数据 - 2024年养老护理行业人才缺口达550万 全国基层护理员缺口超1000万 预计2050年将升至3000万 [5] - 2019年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30万 民政部原计划2022年底前培养200万名护理员 [4] - 截至2024年末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 占全国人口22% 催生巨大护理需求 [4] 行业吸引力提升措施 - 提高薪酬待遇 建立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学徒工至首席技师)拓宽晋升通道 [6] - 加强职业院校培训 北京支持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护理类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 [7] - 通过媒体宣传职业价值 改善社会偏见 提升职业认同感 [5][6]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老年人需求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 对心理疏导 康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要求提高 [4] - 2024年养老金提高增强老年人购买力 《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将养老服务与内需结合 [7] - 长护险等政策推动深度照护需求 如沐浴 擦洗 喂食等专业服务 [3] 政策支持与职业发展 - 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首次提出完善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6] - 北京支持护理员参加专项培训 鼓励高水平护理员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7]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院校培养输送专业化年轻人才 [3][4]
智能科技进养老院,护工“变”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7-07 21:02
行业现状与需求 - 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机构对智能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 [2] - 市场上已有多种智能护理机器人产品,但高科技产品与养老院实际需求间仍存在巨大鸿沟 [2] - 智能监测设备通过红外线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已显著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如单日处理19起报警) [3] 智能设备应用与成效 - 养老院引入蒸汽式吸附助浴设备、按摩机器人、智能护理床等设备,显著改善老人生活质量 [3] - 智能护理床可通过遥控调节姿势,辅助老人坐起,入住老人反馈使用便利 [3] - 护工从担忧"被替代"转变为主动适应,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操作能力(含视频演示、操作清单等) [3] 成本与商业化挑战 - 高端康复设备因价格高昂(如陪伴机器人3.98万元、全自动洗澡机37万元)导致使用率低 [4] - 集团化运作可降低核心设备成本(如内部生产资源、捐赠渠道),但小规模养老院面临资金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4] - 设备捐赠多附带合作推广诉求,公益性支持较少 [4] 商业模式创新与行业展望 - 探索"租赁+服务"模式及"政府补贴+企业捐赠+家庭自费"三方共担机制以降低使用门槛 [5] - 智能设备可替代翻身、喂饭等程序化护理,但情感陪伴需求无法被机器取代 [5] - 护工与老人的情感联结被视为养老服务的核心价值 [5]
数千万元融资!养老服务企业完成A轮
思宇MedTech· 2025-07-07 17:38
田园之家养老产业集团A轮融资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金沙江联合资本、岳丰资本、凡知云链医疗生态链平台等联合投资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AI智能生态系统升级及北京、杭州、上海、山东等样板城市拓展 [1] 公司业务与运营模式 - 成立于2015年12月 总部位于北京 专注居家养老服务 是中关村明星企业 [3] - 开创居家智慧养老一体化线上+线下新模式 自建服务队伍和体系 [3] - 核心服务包括24小时社区值班、15分钟紧急救援到户及一站式综合服务 [3] - 当前拥有30家服务站、1家养老驿站、1个老年俱乐部和1处市郊旅居基地 [3] 核心产品与技术 - 居家智慧养老一体化服务系统整合线上平台与线下资源 覆盖紧急救援、医疗陪护、适老化改造等14类服务 [3] - 技术特点包括智能化流程管理、高效资源调配和精准需求响应 [3] - 带动智能家居、智慧社区、AI医疗等生态链 在万亿级养老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 行业活动动态 - 思宇MedTech将举办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及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