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缺口大,银发经济等新消费需求旺盛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8:0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广东省高端护理和智慧养老等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 [2][9] -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存在较大缺口 [2][9] - 智慧康养、银发经济、定制旅游、私人船艇和低空经济等新消费需求旺盛 [10] - 新消费需求受到法规、政策及监管环境等因素制约 [11] 服务业经济表现 - 2024年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达8.14万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10.6% [6] - 服务业占广东省GDP比重57.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7.9% [7] - 服务业增加值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 [6] 政策建议与发展方向 -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13] - 支持广州等地争创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 [13] - 有序推动适老化改造 [13] - 统筹使用现有专项资金支持银发经济重点项目 [14] -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银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14] - 充分发挥银发经济投资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大作用 [15]
京博养老中心综合共享区启用“共享保姆”模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15:1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颖颖通讯员靳向茹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相继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 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社区嵌入式养 老服务""鼓励连锁化、标准化运营""支持半失能老人及老年夫妇在原居环境接受差异化照护"。京博养 老中心以此为根本遵循,在综合共享区正式落地"共享保姆"服务模式,以"响应式服务"将政策要求转化 为可感、可知、可及的长者体验。 国务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要"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 享幸福晚年"。京博养老中心通过"共享保姆"模式,把政策条文转化为具体场景:①以社区嵌入式布局 落实"就近安老"②以标准化、连锁化运营实现"普惠可及"③以智慧化手段达成"精准响应"。从"一张床 位"到"共享保姆响应式服务",京博养老中心综合共享区用"共享保姆"把国家政策文件上的条款写进了 长者的日常生活。 与秦皇岛等地试点的"共享保姆"概念相呼应,京博养老中心将"共享"进一步细化为"时段共享、技能共 享、空间共享"。护理员不再固定于某一家庭,而是根据半自理老人及"一方自理、一 ...
从社区到全国,一场“互联网+银发”生态变革正在发生
搜狐财经· 2025-08-22 14:16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根据统计,预计到2035 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8亿,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模 式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一场覆盖从社区到全国的"互联网+银发"生态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着老年 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互联网+银发"生态变革首先从社区入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聚合各类资源,以服务老年人为核心目 标。各地社区通过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整合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活动等各类服务,为老年人提 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让老年人及其家属能够方便地预约居家护理、健康检查 和社交活动等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与家人 和社区的紧密联系,增强了社交功能与身份认同。 社区需要加大对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智能工具,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服务。 在 "互联网+银发"模式下,智能硬件的应用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许多社区纷纷引入智 能穿戴设备,如健康监测手环、智能药盒、养老服务机器人等,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日常生 ...
困在养老社区会籍制中的老人
虎嗅· 2025-08-22 09:41
八年前,李叔叔夫妻二人刚过七十,选择入住了上海浦东一家高端养老社区。他们花费288万购买了一张20年的会籍卡,加上两人每月一万出头的养老服 务费,便可在此安安稳稳度过晚年。 刚入住的两三年,社区里人不算多,李叔叔夫妻倒也乐得清净。医食住行样样不用操心,每天和邻里一起参加些活动,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人生如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对于十几年前兴起的新鲜事物会籍制养老社区,同样如此。一大批老人趋之若鹜,或毅然卖掉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或是拿出积攒多年的养老积蓄,不惜 花费上百万,只为在这些号称"高端"的养老社区里抢占一席之地。 只是,这样的选择究竟是物超所值,还是如同飞蛾扑火? 那时,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十年光阴匆匆而过,在时代的浪潮中,养老社区倒了一批,又起来了一批。如今,当年选择了会籍制养老社区的老人们还好吗?近况不尽相同。 壹丨李叔叔 某养老机构音乐室 然而,社区的入住率始终在30%左右徘徊,难以攀升。为了吸引更多老人入住,社区一波接一波地推出优惠促销活动,可选择会籍制入住的老人还是越来 越少。无奈之下,索性开始主推月费制。 靠着月费制的性价比,社区的人气确实上来了,但管理上的矛盾愈发凸显。 ...
经济日报:端牢家门口的“饭碗”
经济日报· 2025-08-21 16:19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近年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将促进 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统筹谋划,高位推进,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强化培训,把 稳就业促就业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就业招聘频繁上新、职业技能培训质效双增、特色产业带动灵活就业有声有色、重点群体帮扶见实 见效……如今,一幅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画卷在白沙大地徐徐铺展。 聚焦重点打造就业"稳定器" "白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就业工 作,出台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构建起覆盖广泛、针对性强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就业工作提供坚实的制 度保障。"白沙黎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瑞吉说,近年来,白沙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 就业稳增收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点对点"务工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认定就业帮扶车间 (基地)吸纳就业、开展技能培训赋能等措施,促进白沙就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每 年保持在3.8万人以上,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白沙县锁定"家门口"就业,创新推出"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并重策略,充分发挥"头雁"的领航 示范以及以亲带邻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挖掘 ...
老人的养护阵地 白领的文化空间 上钢社区综合体规模堪比中等商场
解放日报· 2025-08-21 09:4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脏俱全",涵盖老年护理、安宁疗护、儿童保健等多种功能,能够为患者提供 常见病、慢性病的专业诊断和治疗,助力提供"医养护"相结合的养老服务。 作为街道全龄友好服务体系的核心阵地,中心涵盖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卫生、社区文化四大 服务功能,以养老功能为主、以生活服务为特色,自2024年2月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居民逾 10万人次。 其中,上钢养护院是浦东新区"十四五""东西南北中"重大养老设施之一,也是浦东沿江片区最大规 模公办保基本养老机构。养护院核定床位648张,与社区助餐点、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 务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毗邻,目前所有居室都已基本入住启用。 养护院与旁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发挥综合体4楼连廊无缝连通优势,为长者提供专业健康 管理、未病管理、慢病管理、共病防治、常见病诊疗等。内设的康复中心,还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 手段,制定康复计划,为长者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及训练。养护院还与旁边社区文化中心联动,开设长 者学堂等精品活动及课程,通过养教结合,丰富长者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 杜晨薇 浦东中心城区最大规模医养护与社区活动综合体,体量堪比一个中等规模的商 ...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新华网· 2025-08-21 09:31
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事关百姓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 [1] - "十四五"以来通过制度创新 服务落地 资源扩容和结构优化推进惠及亿万老年人的深刻变革 [1]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 全国建成约8.6万个老年助餐点 各地探索"社会餐饮+委托服务""中央厨房+专业配送"等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3] - 截至2024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 占总人口的22% 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就近就便安享晚年 [3] - 发布规划用地和设施建设支持政策 出台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加快发展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 [3] - 老年助餐助浴 家庭养老床位 适老化改造 "物业+养老"等服务更加方便可及 [3]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 养老床位合计799.3万张 [4] -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6万个 床位291.5万张 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4] 特殊群体保障措施 - 2024年7月民政部 财政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5] - 青岛市发放首张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优惠券 可抵扣补贴项目内个人自付金额的40% [5] - 2016年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截至2023年底全国参保人数超1.8亿人 [6] - 全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7%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6] - "十四五"期间累计支持22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6]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 中央财政安排2.96亿元支持59个地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 [7] - 支持农村特殊困难高龄 失能 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7] - 各地整合利用村级活动中心 闲置校舍 农家大院等资源建设互助养老点 [7][8] - "十四五"期间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覆盖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健全 [8] 老年人社会参与 - 全国参加"银龄行动"的老年志愿者累计超700万人次 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 受益群众4亿多人次 [9]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4.1万门课程资源 累计提供学习支持服务1.7亿人次 [10] - 推进老年阅读工作 鼓励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优惠有线电视收视服务 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适老化水平 [10]
让家门口养老更幸福
人民日报· 2025-08-21 09:24
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 预计2035年突破4亿 [1] - 73.72%受访老年人倾向于居家(上门)养老模式 [2] - 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 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1] 养老服务供给策略 - 城市地区采用"见缝插针"方式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 将专业照护融入城市肌理 [1] - 农村地区试点"身边有伴、村里有站、云端有护"互助养老模式 搭建志愿者服务队伍 [1] - 优先在老年人口密集区域布局养老设施 避免结构性供给不足 [2] - 在高龄失能老人集中区域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 [2] 政策规划与实施 - 民政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要求加快健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1] - 统筹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卫生教育公园绿地综合交通等规划有效衔接 [2] - 兼顾"不宜安排在地下层"和"方便子女探望"等软硬件要求 [2] - 根据未来5-15年老龄化趋势预测设施数量并进行动态调整 [2] 行业发展方向 - "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3] - 促进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 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3] - 推进社会环境适老化改造 将老年友好理念融入空间规划公共服务产业升级等领域 [3] - 将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与乡村振兴科教兴国扩大内需数字中国等重大工程相衔接 [3]
让家门口养老更幸福(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23
行业政策与规划 - 民政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通知 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协调适配 [1] - 政策提出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优化设施配置 积极回应老龄化趋势 [1] - 规划实施需统筹软硬件要求 包括避免设施安排在地下层 方便子女探望 并实现与医疗卫生 教育 交通等规划的有效衔接 [2] 市场需求与人口结构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 预计2035年突破4亿 形成海量养老服务需求 [1] - 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 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1] - 四川 青海 重庆联合调查显示73.72%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需优先在老年密集区域布局设施 [2] 区域实践与模式创新 - 安徽在城市采用"见缝插针"方式将养老服务综合体嵌入居民区 在农村试点"身边有伴 村里有站 云端有护"互助养老模式 [1] - 需结合未来5-15年老龄化趋势预测设施数量 在高龄失能老人集中区域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 [2] - 农村养老通过搭建志愿者队伍提供服务 城市养老注重将专业照护融入肌理 [1] 战略发展与产业融合 - "十四五"时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促进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 [3] - 需将老龄事业与乡村振兴 科教兴国 扩大内需 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工程相衔接 [3] - 老年友好理念将融入空间规划 公共服务 产业升级 就业安排 健康安全等城市发展多方面 [3]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新华社· 2025-08-20 22:37
养老服务供给格局优化 - 全国建成约8.6万个老年助餐点 年助餐服务达11.96万人次[3] - 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完善 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 养老床位799.3万张[4] - 社区养老服务快速发展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6万个 床位291.5万张[4] 重点人群保障措施 - 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可抵扣个人自付金额的40%[5]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超1.8亿人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7%[6] - 累计支持22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 中央财政安排2.96亿元支持59个地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8] - 推动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开展村级互助性养老服务[7] - 整合村级活动中心 闲置校舍等资源建设互助养老点[8] 老年人社会参与体系 - 老年志愿者累计超700万人次 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 受益群众4亿多人次[9] - 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4.1万门课程资源 累计提供学习支持服务1.7亿人次[10] - 推进老年阅读工作 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适老化水平[10] 人口老龄化现状 - 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 占总人口的22%[3] - 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在熟悉环境中安享晚年[3] - 低龄老年人拥有健康体魄和丰富经验 是社会的财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