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械
搜索文档
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北证指数收跌1.75%
东吴证券· 2025-07-30 21:13
资本市场动态 - 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政策: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调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6][7] - 国家发改委拟引导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升级、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目标补齐产业短板[8] 行业新闻 - 国家医保局召开创新药械座谈会,释放支持信号,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0] - 安徽省计划到2027年有色金属产业营收突破5000亿元,培育铜铝两个千亿级产业[11] - 图灵量子发布第二代光量子计算机,关键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推动量子与AI融合[12]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30日北证50指数下跌1.75%,创业板指跌1.62%,沪深300微跌0.02%[14] - 北交所成分股268家,平均市值31.52亿元,单日成交额270.11亿元,环比增加5.89亿元[14] - 个股表现分化:*ST云创涨幅28.14%居首,基康仪器跌11.98%垫底[15][26]
紧急聚焦!7月29日A股冲击3600点,多空博弈,哪些板块将引领风骚?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3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在3597点附近震荡 成交额1.68万亿元[3] - 多空双方在3600点激烈争夺 3582点形成支撑位[3][9] - 市场成交额持续徘徊在1.8万亿元水平[9][10] - 创业板指数逆势摸高[9]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66亿元创年内新高 同时斥资150亿元买入港股[10] - 主力资金近三天在科技和医药板块净买入50亿元[10] - 南向资金净流入45亿元投资港股市场[3] - 两融余额维持在1.9万亿元高位[3] 科技板块 - 科创50指数在半导体板块带动下冲高1.2%[3] - 科技板块获得50亿元资金流入[3]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亮相推动半导体板块上涨[9] - 中际旭创订单排至2027年 胜宏科技三周获得七张海外算力订单[9] 金融板块 - 保险板块因中国平安新寿险产品三天揽收50亿元保费而上涨[7] - 券商板块成交额激增40% 中银证券走出七连阳[7] - 券商板块尾盘出现单分钟30亿元成交量[10] 医药板块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签署125亿美元合作大单[9] - 药明康德单日获得14亿元资金净流入[9] - 医保局集采规则松绑推动行业情绪回暖[9] 周期板块 - 焦煤期货夜盘跌停 煤炭板块受交易所限仓政策影响下跌[5] - 钢铁板块受柳钢股份8分钟暴跌6%拖累[5] - 主力资金三天内从周期股净流出70亿元[5][10] - 周期股融券余额半小时激增300万手[3] 个股表现 - 寒武纪和中科曙光带领科技股上涨[3] - 多伦科技开盘涨停后跳水18%[5] - 云里物里因27亿元市值原始股解禁直接跌停[5] - 高位PCB概念股出现3亿元集中抛盘[3]
20cm速递|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收涨超过2.1%,政策优化或推动行业景气修复
搜狐财经· 2025-07-29 17:06
创业板医药ETF表现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单日收涨超过2.1% [1] - 该ETF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样本覆盖创业板中药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 [1] 政策环境优化 - 国家医保局明确第十一批集采优化规则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1] - 相关部门多次表态反内卷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 [1] - 政策环境持续利好创新药械及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1] 细分板块表现 - 2025年7月第四周A股医药板块中医疗器械细分板块上涨4.4% [1] - 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修复 [1] - CXO及制药上游领域呈现复苏态势 [1] 行业受益方向 - 创新药械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 [1] - 医疗器械板块有望受益于政策优化 [1] - 指数侧重反映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创新与成长性特征 [1]
就在今天!“创新药械资本赋能伙伴计划”广州启动
广州日报· 2025-07-28 23:53
大会概况 - 2025创新药械投资发展大会暨"广聚群链湾区启航"战略性产业集群供需对接专场于7月28日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科融双驱·创擎高质",旨在汇聚政产学研资各方力量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资本融合新路径 [1] - 现场启动"创新药械资本赋能伙伴计划",助力打通"早期研发-临床转化-市场开拓-媒体宣传"全链条通道 [3][5]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与布局 - 广州将生物医药与健康列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的战略性产业集群 [3] - 已推出全省首个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推动20家医疗机构获批"港澳药械通"资质 [3] - 正在征集第二批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推动创新药械入院使用 [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达3575个,位列全球首位 [6] - 头部创新药企研发销售体系成熟,核心产品商业化持续放量,多家企业扭亏节点临近 [6] - BD出海成为国内创新药企价值兑现新渠道,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先H后A实现两地上市 [13] 创新融资模式 - "科技成果+认股权"模式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融资困难,通过设定行权考察期平衡各方利益 [8] - 中信银行推出积分卡融资产品,弱化历史财务指标,围绕技术能力、团队能力等维度打分授信 [10] 企业案例与技术进展 - 广东暨徳康民自主研发的"γδ-T细胞注射液"是国内首款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的γδ-T细胞治疗药物,适应症为晚期肝细胞癌 [14] - 广州智造康医疗科技提出大湾区应建立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和共享科研资源平台 [14] - 广州恩迈生物科技分享全球原创免疫新靶点诊断与治疗技术 [13] 产业生态建议 - 需推动跨境监管协同机制,整合资源与资金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企业 [14] - 应补齐资本短板,通过"科技+金融"双轮驱动加速医产融合 [16]
培育本土MNC、50亿级大单品,上海浦东发力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
第一财经· 2025-07-26 13:56
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 浦东新区计划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到35%~40% [1] - 三年目标包括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 [1] - 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50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1] 创新药械发展现状 - 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由2020年的2408亿元增至2024年的4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4% [2] - 浦东创新药在研管线718个,约占全国1/5、全球6%,累计获批国产创新药与创新三类医疗器械分别占全国的13%和11% [2] - 2020年以来浦东获批1类新药24个、三类创新器械29个,其中2025年获批上市5个1类新药,4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 [2] 3F创新产品案例 - 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片是全新靶点的First-in-class [2] - 罗氏的可伐利单抗、勃林格殷格翰的佩索利单抗是早于欧美在浦东全球首发的First-in-China [2] - 正序生物的碱基编辑药物CS-101已完成临床一期,9位患者均得到显著临床效果 [3] 企业创新成果 - 艾力斯医药自主研发的甲磺酸伏美替尼片2024年销售收入达35.5亿元 [4] - 北海康成的注射用维拉苷酶β是上海试点分段生产以来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制品分段生产国产1类创新药 [6] -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为北海康成节省数千万资金,加快罕见病创新药上市进程 [6] 制度改革与政策支持 - 浦东率先开展医学伦理协同审查,制定全区统一的规范化医学伦理审查操作指南和流程 [5] - 2023年至今浦东已发布7批次《浦东新区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纳入75个创新产品 [6] - 2025年上半年浦东创新药品耗材使用金额同比增长63% [6] 产业布局规划 - 浦东将形成"1+1+X"一体发展的生物医药功能格局,包括创新"核爆点"、主承载区和产业联动区 [9][10] - 张江集聚3家生物医药领域高质量孵化器,与20多家专业技术平台、8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联动 [10] - 浦东近年来年均新增生物医药初创企业100家以上 [10] 研发优势与国际化 - 浦东创新药研发费用约2亿~3亿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9] - 2024年浦东拥有30余项海外授权,交易额占全国30% [9] - 2025年上半年浦东出海交易量近30起,交易额占全国31%,全球14% [9]
培育本土MNC、50亿级大单品,上海浦东发力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26 09:58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 到2027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35%-40% [1] - 三年内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 [1] - 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50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1] 产业现状与创新成果 - 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4100亿元(2020年为24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4% [2] - 创新药在研管线718个占全国1/5、全球6%,累计获批国产创新药占全国13%,创新三类医疗器械占全国11% [2] - 2020年以来获批24个1类新药和29个三类创新器械,其中2025年获批5个1类新药和4个三类器械 [2] - 已实现3F创新:华领医药多格列艾汀片(First-in-class)、罗氏可伐利单抗(First-in-China)、多款干细胞/基因治疗产品(First-in-Human) [2] 新兴赛道与技术突破 - 实体瘤/通用型细胞产品研发领先,诞生全球首个5G远程手术机器人、全国首个PD-1/基因治疗药物 [3] - 正序生物碱基编辑药物CS-101完成临床一期,9位β-地中海贫血患者均获显著临床效果 [3] - 脑机接口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 [3] 企业案例与商业化进展 - 艾力斯医药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2024年销售收入达35.5亿元,已递交第三个适应症并推进海外临床试验 [4] - 北海康成注射用维拉苷酶β通过分段生产模式节省数千万资金,成为上海首个获批的生物制品分段生产1类创新药 [6]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建立统一医学伦理审查体系,多中心临床研究可"一套材料一个流程一个会议"完成审查 [5] - 2023年至今发布7批创新药械推荐目录(含75个产品),区属医疗机构应配尽配,2024上半年使用金额同比增长63% [5] - 试点细胞基因外资准入、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数据跨境流动等改革举措 [5] 产业生态与空间布局 - 形成"1+1+X"格局:高科中路两平方公里创新"核爆点"+主承载区(国际医学园区/张江创新药基地)+产业联动区 [7] - 全市3家生物医药高质量孵化器均集聚张江,年均新增初创企业超100家 [8] - 建设"科学家会客厅",提供"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创业平台+孵化服务"一体化支持 [7][9] 国际化与成本优势 - 2024年浦东完成30余项海外授权,交易额占全国30%;2025上半年出海交易近30起,交易额占全国31% [7] - 创新药研发成本2-3亿美元,临床受试者效率高于欧美国家 [7]
相当于5个三峡!总投资1.2万亿,超级水电项目正式宣布工程开工!概念股满屏涨停!“车门焊死,我还没上车”
雪球· 2025-07-21 12:1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涨0.44%,深成指涨0.29%,创业板指涨0.12%,全市场超3500家个股上涨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0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708亿 [1]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 - 总投资约1.2万亿元,装机规模近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 [6] - 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每年发电量相当于1.5亿吨石油的能量 [6] - 直接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建成后每年为西藏带来200亿元财政收入 [7] - 工程基建相关板块满屏涨停,民用爆破、水泥、钢铁等概念板块领涨 [2] 相关行业表现 民爆概念 - 涨幅+8.14%,新余国科涨19.99% [3] 水泥概念 - 涨幅+5.69%,青松建化涨10.08%,西藏天路涨10.02%,华新水泥涨10.00% [3][5] 地下管网 - 涨幅+3.70%,深水规院涨20.00% [3] 水利 - 涨幅+3.59%,筑博设计涨20.03% [3] 抽水蓄能 - 涨幅+3.58%,冠龙节能涨20.00% [3] 机器人板块 - 人形机器人板块走强,长盛轴承涨17.13%,金发科技、四川金顶涨停 [9][10] - 宇树科技完成IPO辅导备案,节卡机器人科创板IPO进展更新为"已问询" [10] - 优必选科技中标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订单 [11]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概念早盘探底回升,一品红触及20CM涨停,亚太药业4天3板 [14]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讨论创新药械医保综合价值评价 [16] - 上半年业绩排名前20的主动权益基金中,重仓创新药的基金占据14席 [16] - 基金经理傅鹏博、朱璘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基金重点布局医药板块 [16]
江苏跑出创新药械上市“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7-16 07:50
生物医药产业与医疗器械领域发展 - 2024年江苏共获批上市药品352个 其中创新药13个占全国总数27 08% 第三类医疗器械490个 第二类医疗器械1921个 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产品19个 均居全国第一 [1] - 2025年5月29日国家药监局批准11款创新药上市 江苏获批5款 其中4款与肿瘤相关 [1] - 7月苏州亚盛药业利沙托克拉片获批 为国内首个BCL-2抑制剂 填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空白 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盐酸司美那非片以2 5mg超低起效剂量成为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潜在同类最佳 [2] - 南京先声生物制药注射用苏维西塔单抗获批 为成人复发性卵巢癌等提供新治疗选择 [2] - 无锡迪哲医药舒沃替尼片获美国FDA批准 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美国获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国创新药 也是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 [2] 创新医疗器械进展 - 精勤智造(苏州)医疗科技多关节内窥镜手控器械获批 获评江苏省创新医疗器械 国内细分市场尚属空白 [3] - 江苏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产品累计65款 已上市国家三类创新产品34款 进入国家优先审批通道产品12款 江苏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产品29款 江苏优先审批通道产品8款 数量全国领先 [3] 政府支持与政策创新 - 江苏省药监局2021年起建立面对面服务机制 覆盖13个设区市 深入40余个园区 开展70余场座谈会 服务600余家企业 解决1400余项难题 [4][5] - 苏州为重点企业配备专属联络员 提供从研发到上市全流程精准服务 南京检查分局对136个一类创新药品种目录进行摸排跟踪 提供资料预审等服务 [5][6] - 江苏省药监局搭建创新药械产业发展地图 通过创新型药械咨询服务交互平台助推20个创新药品 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 目前服务中创新药品205个 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278个 [6] - 江苏是全国首批承接优化药品补充申请改革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 苏州工业园区药品口岸适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 药品进口口岸总数达4个全国第一 推进南京等地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 22种研发用物品无需进口通关单直接进口 [7] - 盛迪亚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成为江苏首个分段生产试点品种 江苏成为全国首个获得ADC药物分段生产试点批复省份 [8] - 江苏推进9个审评核查分中心增项赋权 4个分中心获得三类事项赋权 实现159项事权就近办理 新建成运行5个审评核查工作站 [8] - 江苏省药监局简化注册资料 优化审评流程 对已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来苏注册产品审评审批时限压缩至10日 碧迪医疗 GE医疗等23家跨国医疗器械集团164个产品落地江苏 [9]
重大利好政策出台!港股医疗ETF(159366)高开2%,冲击3连涨
搜狐财经· 2025-06-10 11:27
医疗医药板块行情 - 港股医疗ETF(159366)早盘一度上涨超2% 冲击3连涨 成分股凯莱英上涨5 90% 微创医疗上涨5 47% 昭衍新药上涨4 73% 微创脑科学 心泰医疗等个股跟涨 [1] - 截至2025年6月9日 港股医疗ETF近1周累计上涨6 32% [1] 政策利好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提出制定药品目录调整机制 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1] - 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完善有望拓宽创新药械支付渠道 结合《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意见》第二稿 加速创新药械进入医保/商保覆盖范围 促进市场拓展和可及性提高 激励企业加大新药研发投入 [1] 创新药行业前景 - 2025年为创新药至少3年行情的元年 三大因素共振:创新药重磅BD首付款屡创新高 2026年更多公司盈利 国内创新药环境边际变好 [2] - 中国创新药市场产业逻辑向上 政策支持和出海突破推动市场规模快速爆发 成为医药行业最具想象力空间和蓬勃发展的子版块 也是科技板块"新质生产力"中极具成长性的重要创新赛道 [2] 港股医疗ETF特点 - 港股医疗ETF(159366)汇聚内地稀缺的特色医疗细分龙头 布局互联网医疗 CXO 医疗器械 产品为纯港股通ETF 支持T+0交易 [2]
“内稳外险”,医药行业再梳理与思路更新
青侨阳光投资交流· 2025-04-14 13:48
医药行业增长态势 - 2024年港股医药公司(市值超20亿)合计营收增速5.5%,净利增速13.0%,呈现稳健增长趋势 [1] - 2024年下半年营收增速显著高于上半年(上半年略低于2%),显示行业已恢复稳态增长 [1] - 预计2025年港股医药整体营收增速6%-9%,净利增速继续高于营收增速 [1] - 港股18A医药公司2024年可持续业务营收达598亿元,同比增长48%,较2019年增长超12倍 [1] - 预计2025年18A公司营收增速30%-40%,2026年合计营收或超1000亿元 [1] 国产创新药出海与盈利改善 - 代表性创新药泽布替尼海外营收从2020年1亿元增至2024年1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0% [4] - 西达基奥仑赛2022-2024年美国营收分别为9亿、35亿、69亿元,增速显著 [4] - 百济神州2024年GAAP亏损从12.1亿美元缩至5.7亿美元,non-GAAP利润扭亏为盈(+0.5亿美元) [4] - 信达生物2024年IFRS亏损从10.3亿缩至0.95亿,non-IFRS利润扭亏为盈(+3.3亿) [4] - 预计2025-2026年港股创新药械企业将集体进入经营性盈利阶段 [5] 政策与宏观经济环境 - 2024年9月后国内经济指标(社融、社零、CPI、房地产成交)呈现企稳弱复苏态势 [6] - 医药集采政策优化明确边界,丙类目录和商保发展助力高定价创新药市场扩容 [8] - 2025年4月中美互加34%关税,短期增加不确定性但长期对医药行业基本面冲击有限 [8][10] - 创新药资金支持模式从医保腾笼换鸟转向多元化(自费市场、商保等) [9] 投资策略调整 - 2022年基金超配创新药(权重60%+),2023年后逐步均衡至40%-50%目标仓位 [13] - 2024年加码港股高耗器械,2025Q1权重增至45%,成为第一大持仓类别 [14] - 当前持仓聚焦国内高增长+出海潜力的创新药械,估值仍具吸引力 [16] - 代表性持仓:某双抗药企未来2年营收预计增长150%,某心脑血管械企明年有望盈利且长期增长明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