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术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产业链、销量、国产化率、销售区域分布、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国产替代将加速,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10:02
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定义 -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一种基于微创手术理念的智能化医疗设备,通过机械臂、三维成像系统和主控台协同操作,辅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腔镜手术 [1][2] - 核心特征是精准操作、视野增强和人体工学优化,主要用于胸腹腔等狭窄体腔内的手术(如前列腺切除、胃肠肿瘤切除等) [2] - 相比传统腔镜手术,在观察、操作、舒适、灵活、精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腔镜手术机器人销量突破100台,较2023年增长108.51%,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突破200台 [1][6] - 国产化率从2023年的32.61%提升至2024年的48.89%,与进口品牌接近持平 [1][8] - 十四五规划配置新增559台腔镜手术机器人,2018-2020年全国规划配置新增225台 [4] - 东部地区仍是采购主力,但西部和中部地区占比提升明显 [8]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格局从达芬奇一家独大转向群雄并起,2024年CR4达到94% [12] - 直观医疗市场份额显著减少,但仍稳居第一 [12] - 国产代表企业包括威高妙手S、微创图迈、思哲睿康多、精锋等,其中图迈和精锋最接近达芬奇技术水平 [12] - 价格方面,直观医疗IS4000平均单价超2000万元,国产品牌多在1000-2000万元区间 [12][13] 代表企业分析 直观复星 - 由直观医疗与复星医药合资成立,定位中国本土化精准医疗龙头企业 [15] - 明星产品包括达芬奇手术系统和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 [15] - 2023年6月获批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适用于多科室腔镜手术 [15] 微创医疗机器人 - 微创医疗旗下子集团,国内唯一布局腔镜、骨科、血管介入等五大黄金赛道的企业 [18] - 2024年营业额277.79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62.37百万港元 [18] - 完成国产机器人4项"首例"临床试验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3-5年国产替代将加速,行业从"高端奢侈品"转向"临床普惠工具" [1][8] - AI+5G+单孔技术引领创新,商业模式从卖设备转向服务化 [20] - 国产厂商将在适用科室和手术类型上取得突破 [20]
报名!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23 19:19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4日-5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 [1] - 前两届会议涵盖行业颁奖、商业化落地、医工交叉等主题,33家企业在2024年颁奖典礼中获奖 [1] - 第三届主题聚焦商业化、出海、科研与医工交叉、供应链及生态构建,增设小范围交流环节和产品展区 [1][2] 议程设计 商业化落地板块 - 探讨手术机器人从科技成果到临床推广的路径 [2] - 分析医院采购决策流程及商业化最佳实践 [3] - 讨论资本寒冬下的融资策略及技术领先转向市场领先的方法 [3] - 研究AI如何提升商业化成功率及基层市场渗透 [3] 全球化与出海 - 对比国际竞争格局及拓展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的策略 [2][7] - 探讨FDA/CE/NMPA认证加速、海外合作伙伴选择及OEM推广模式 [7] - 分析国产手术机器人如何建立全球品牌影响力 [7] 科研与医工交叉 - 聚焦下一代前沿技术、远程手术及临床医生参与研发的案例 [4][7] - 探讨人机交互优化、真实世界数据(RWD)应用及研发体系构建 [7] - 分科室讨论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细分领域发展趋势 [7] 供应链及生态构建 - 对比国内外供应链合作模式及产业链闭环建设 [5][7] - 研究供应链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技术标准化路径 [7] - 探讨培训体系构建及未来十年行业趋势预测 [7] 其他信息 - 会议包含《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报告2025》发布及颁奖仪式 [3] - 合作联系可通过三位指定联系人(Alice、Ziana、赵清)对接 [6]
报名!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16 19:41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3日-5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主题聚焦商业化、出海、科研与医工交叉、供应链及生态构建 [1][2] - 会议包含颁奖典礼(33家企业曾获2024年行业大奖)、产品展区及小范围交流环节 [1][2] - 议程涵盖商业化落地、国际化拓展、科研前沿、供应链建设等板块 [2][3][4][5] 商业化与国际化 - 核心议题包括:全球市场对比、医院采购决策逻辑、资本寒冬融资策略、AI提升商业化成功率 [3] - 国际化专题涉及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前景、FDA/CE/NMPA认证加速、海外合作伙伴选择及OEM模式 [7] - 探讨国产手术机器人全球品牌建设及从技术领先到市场领先的转化路径 [3][7] 科研与临床创新 - 聚焦下一代前沿技术,包括远程手术、人机交互优化、真实世界数据(RWD)临床应用 [7] - 分科室讨论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细分领域发展趋势 [7] - 强调医工交叉创新,通过临床医生深度参与研发推动技术转化 [4][7] 供应链与生态建设 - 对比国内外供应链合作模式,探讨产业链闭环构建与标准化进程 [5][7] - 涉及培训体系推广、技术标准化及未来十年行业趋势预测 [7] - 提出手术机器人生态构建的具体路径,包括研发体系优化和供应链协同 [5][7] 行业资源对接 - 会议提供企业与医院合作对接渠道,可通过指定联系人(Alice/Ziana/赵清)建立联系 [6]
最新!直觉医疗换帅
思宇MedTech· 2025-05-16 18:27
公司高管变动 - 直觉医疗现任总裁Dave Rosa将于2025年7月1日接任首席执行官,现任CEO Gary Guthart转任董事会执行主席 [1] - 此次调整是公司长期继任计划的一部分,Rosa在战略制定、产品体系发展和全球布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 Rosa自1996年加入公司,是第九位员工,历任多个关键岗位,2023年升任总裁,2024年加入董事会 [6] 公司发展历程 - Gary Guthart担任CEO超过20年,公司年收入从不足1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83.5亿美元 [2] - 累计手术量超过1700万例,达芬奇系统安装量破万台,覆盖70多个国家 [4][5] - 公司从单一产品型公司发展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涵盖器械、耗材、数据平台和术式培训 [7] 产品与市场拓展 - 达芬奇系统从泌尿科拓展至普外、妇科和结直肠等多个术式 [4] - 形成设备、耗材与服务为一体的生态闭环 [5] - 推出单孔机器人系统da Vinci SP与Ion支气管镜系统 [8] 战略调整与挑战 - 近年来推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成本优化模式和中国本地化生产 [5] - 2021年主导与复星医药组建合资公司 [5] - 面临竞争加剧、术式扩展放缓、政策趋严与效率要求提升的新周期 [7] 行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8]
威海|威海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5-16 09:13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威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3.47%,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首位 [2] - 威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 威海坚持"大抓经济"导向,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2] 传统产业升级 -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数字化绿色智能工厂项目开工,是国内首个全流程海船智能工厂 [3] - 威海船厂手持25艘船订单,合同总金额150亿元,生产计划排至2028年 [3] - 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8.1亿元,利润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9.8% [3] - 威海推动船舶企业提高新船型研发设计能力,打造15大类40多个品种的"威海品牌" [3] - 威海引导纺织服装、轮胎制造、机电装备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4] 新兴产业发展 - 光威集团实现国产碳纤维"从无到有",研发15大类全系列型号,多种碳纤维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威海碳纤维产业园引进40多个产业链项目,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 [5] - 威海有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等 [6] - 威海实施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工程,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支持体系 [6] 未来产业布局 - 威高"妙手S"手术机器人是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 [8] - 山东未来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全产业链自主研发 [8] - 中科融合算力威海分中心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算力支持 [8] - 威海将重点发展无人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 [8] - 低空经济板块以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为核心打造智能制造基地 [8]
宣布折让13.8%配股+控股股东减持,微创机器人-B(02252)为何“流血式融资”?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9:16
公司融资与股价表现 - 微创机器人宣布配售2513.65万股新H股,每股作价15.5港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13.79%,净筹约3.82亿港元 [1] - 控股股东上海默化人工智能科技以相同价格出售3016万股,金额约4.68亿港元,持股比例从48.08%降至43.98%,总股本稀释约2.44% [1] - 受配售消息影响,股价连续两日下跌8.12%和4.84%,当前股价报15.72港元,总市值158.17亿港元 [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45.95%,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市场销售强劲 [4] - 图迈保持同类产品市占率第一,R-ONE获批上市后实现商业化突破,全球订单累计突破百台 [4]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7.94亿元,亏损幅度逐年收窄但仍未盈利 [4] - 2024年研发成本3.09亿元,较2023年的5.69亿元有所下降 [5]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2.79亿元,总负债10.21亿元,资产负债比率80%,现金及等价物6.12亿元 [6] 行业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95.9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4.5% [9] - 国产手术机器人加速替代进口,2024年腔镜市场国产化率约50%,微创居国产第一 [9][10]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全球装机量突破1万台,技术成熟度和医生使用习惯形成壁垒 [10] - 国内竞争对手如精锋医疗、康多等加速商业化,价格战加剧 [11] - 手术机器人行业依赖"设备销售+耗材服务"模式,但设备入院流程长,耗材收入增长缓慢 [11] 公司战略与挑战 - 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与公司战略扩张矛盾,导致持续亏损 [7] - 配售融资是短期内维持运营和扩张的必要手段,长期扭亏关键在海外市场突破和商业化效率提升 [11] - 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推动市场增长,但高研发投入和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仍是挑战 [11]
手术量超11万例行业断层领先,天智航先发优势持续扩大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8日天智航披露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 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02.40% 核心产品累计手术量突破11万例 公司前瞻布局领跑行业 先发优势持续扩大 [1] 手术应用逐渐放量,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 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 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医疗设备市场发展放缓、业绩承压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 较2023年亏损额同比收窄22.54% 扣非归母净利润和基本每股收益亏损也均收窄 [2] - 随着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等 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复苏迹象 2025年一季度天智航营业收入5858.38万元 同比增长超102.40% [2] - 天智航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2024年手术量超3.9万台 同比增长62.5% 2025年一季度超11000例 累计完成手术量突破11万例 [3] - 手术应用量增长使公司收入结构变化 2024年配套设备及耗材收入5486万元 同比增幅28.52% 技术服务收入4296万元 同比增幅104.26% 两项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从2023年的约30%提升至2024年的54.7% [3] 前瞻布局领跑行业,先发优势持续扩大 - 手术机器人行业是智慧医疗关键赛道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631.2亿美元 中国有望达708.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30% [4] - 截至2024年底 全国64家企业115款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 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占比47% 竞争激烈 [4] - 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动态调整业务规划进行前瞻性布局 [4] - 公司打造骨科手术智能平台 构建“智慧骨科”生态体系 引领骨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智能时代 [5] - 公司形成“预研一代、转化一代、上市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 2024年骨科手术机器人新增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证 今年2月新产品天玑思睿骨科手术机器人取得注册证 [6] - 公司以临床支持服务为抓手 提升设备使用量 已建立覆盖全国的临床支撑体系 积累产品临床和数据优势 [6] - 公司推出手术机器人“一机多用”功能 基于行业合作积累远程手术经验 加速多元化应用场景落地 [7] - 公司推出不同机型产品 制定差异化价格策略 2024年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整机市场中销量及销额份额排名第一 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市场份额领先 [7] - 2024年公司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及工具包获欧盟CE认证 助力海外市场布局 [7]
最新公布:10.3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10:48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 - 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 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 3% 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 [1] - 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 同比增长6 9% 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 [1] - 进口方面受国内工业生产带动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进口增长95 6%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进口增长52 5% [2] 出口结构亮点 - 高端制造领域表现突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长10 8% 专用装备出口增长16 2% [1] - 新能源产品持续发力: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43 2% 锂电池出口增长18 8% 电动汽车出口增长8 2% [1] - 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创新高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7 4% 高端机床出口增长16 4% [2] 进口市场特征 - 消费类商品进口增长:食用油进口值增长12 1% 干鲜瓜果进口量增长8 3% [2] - 高端设备进口显著提升:手术机器人进口增长47 5% 高端设备进口增长25 6% [2] 贸易主体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5 85万亿元 增长5 8% 占比提升至56 8% 对180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 99万亿元 增长0 4% 连续4个季度增长 企业数量创3年同期新高 [3] 区域贸易格局 - 对新兴市场贸易增速显著:东盟增长7 4% 非洲增长9 6% 拉美增长5 2% [2] - 对传统市场保持稳定:欧盟增长7 1% 日本增长4 8% [2] - 东盟稳居第一大贸易伙伴 进出口1 71万亿元 占比16 6%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 26万亿元 增长2 2% 占比达51 1%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3] 月度趋势变化 - 进出口增速逐月改善:1月下降2 2% 2月基本持平 3月增长6% [4] - 出口累计6 13万亿元 进口累计4 17万亿元 进口同比下降6% [4]
国货替代逻辑兑现!基金经理看好本土增长驱动
券商中国· 2025-04-12 21:12
国货替代逻辑驱动公募重仓股走强 - 公募基金重仓股在国货替代和业绩自主两大逻辑下强劲反弹,国产品牌因减轻外部竞争压力获得更大市场占有率和收入增长空间 [1][2] - 业绩自主逻辑体现为核心收入来源依赖本土市场,未出海企业凭借国内市场红利实现稳定增长,成为震荡市中优选对象 [2] 化妆品赛道国货替代效应显著 - 雅诗兰黛因生产基地在美、加、日等国面临中国市场竞争和关税压力,被QDII基金全部减持,近4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25% [3] - 本土美妆品牌毛戈平、上美股份、巨子生物4月9日分别上涨6.30%、3.89%、5.04%,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等重仓布局 [3] 奶粉与手术机器人赛道国产化加速 - 中国飞鹤受国货逻辑推动港股大涨超10%,平安基金、广发基金将其列为第三和第四大重仓股 [3] - 微创机器人产品线覆盖腔镜、骨科等多领域,4月9日低开高走收盘涨近8%,华商基金重仓微创医疗及机器人 [4] 业绩自主逻辑聚焦本土市场红利 - 波司登94%收入来自中国市场,4月9日股价涨超7%,工银沪港深基金将其列为第四大重仓股 [6] - 春风动力获70只公募基金重仓,富国龙头优势混合基金持仓比例达9.6%,接近单一个股上限 [7] 医药赛道抗外部扰动能力突出 - 创新药企业通过BD合作模式出海,生产销售由合作方完成,关税影响有限 [9] - 部分抗癌药和罕见病用药享受零关税政策,企业可申请关税豁免,外部因素对行业影响极小 [10] 内需政策与错杀机会受关注 -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及内需提振政策(如放松限购、加码基建)为本土企业创造增长环境 [8] - 市场错杀优质公司,基本面强、商业模式稳定的企业被公募基金重点挖掘 [8]
微米级革命!从鹌鹑蛋膜上的蛇形臂到脑血管中的黄金路径,国产手术机器人范式跃迁|2025智·未来
华夏时报· 2025-04-12 09:33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手术机器人正以精准、快速的特点推动医疗革命,打破国际医疗巨头的技术垄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医疗公平和精准医疗带来新希望 [2] 国产手术机器人破局者 - 微创集团持续深耕手术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研究,2021年实现全球首例机器人前列腺自动消融手术,旗下子集团微创®机器人携全链条智能手术解决方案亮相,展示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成果 [6][7] - 术锐机器人推出全球首发的“可变孔技术”及“S+Suite增强平台”的最新版蛇形臂手术机器人,标志着手术入路进入多模式化阶段,正推进欧盟CE认证,未来将推进临床应用与创新 [9] AI赋能精准医疗 - 歌锐科技的“牛顿3D”三维C形臂是全球首款全电动8轴一体化术中移动影像系统,具备“快准狠”的三维成像能力和敏捷的移动性能,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助力“牛顿”手术机器人进入人体临床 [10][11] - 强联智创的导管塑形机器人能以微米级精度弯折导管,自动生成最佳路径,降低术者经验依赖度,缩小手术成功率方差,获NMPA创新医疗器械三类认证和多项发明专利,临床效能获指南推荐 [14] 专科手术机器人进化 - 长木谷®的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能为复杂病例规划个性化手术方案并精准执行 [17] - 纳通科技的关节机器人具备多种功能,能缩短年轻医生学习曲线,提供智能化手术方案 [17] - 佗道医疗的佗灵腔镜手术机器人具有13自由度控制臂、自研3D4K荧光电子内窥镜等优势,操作体验好 [18] - 思哲睿智能医疗的康多机器人®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人体工程学设计卓越,已全球商业化落地,订单量可观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