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新规落地9个月,并购重组有哪8大变化?最新案例解析!
梧桐树下V· 2025-07-01 21:24
A股重组市场动态 - 2025年A股市场重组频率显著提升 平均每3天就有2家公司启动重组 [1] - 截至5月底 年内重大资产重组案例达66单 同比激增144% [1] - 半导体和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在重组案例中占比超过40% [1] 跨境并购与产业整合趋势 - 在"并购六条"政策推动下 一季度跨境并购加速至52单 [1] - 新能源装备和工业母机赛道正经历密集的产业整合 [1] 重组市场面临的挑战 - 新规核心内容需要精准把握 以应对监管要求 [1] - 复杂交易结构设计对审核效率提升至关重要 [1] - 标的估值和后续整合存在需要规避的风险 [1] 行业活动信息 - 国内头部券商保代"并购小猪"将于7月3日晚8点进行直播 [1] - 直播主题为《924之后并购重组最新政策和相关案例》 [1] - 内容涵盖新规解析 典型案例剖析 交易设计及风险防控等实操关键点 [1]
中国新能源企业加速海外建厂,互利共赢提升供应链韧性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07:59
中国新能源企业海外扩张 - 中国新能源企业依托完备产业链、技术创新和成本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产品涵盖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储能产品及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 [1] - 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和设立子公司强化本土化运营,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1] - 海外建厂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例如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创造约2000个就业岗位,匈牙利工厂预计创造约1000个岗位 [3] 亿纬锂能海外布局 - 亿纬锂能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约30%,全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1] - 公司在18个国家建立销售网络,并在马来西亚、匈牙利建设全资工厂,生产圆柱电池、储能产品等 [1] - 马来西亚工厂一期已实现产品交付,二期预计2023年底建成,匈牙利工厂预计2024年底投产,2027年实现产品交付 [1] - 匈牙利工厂将为德国宝马集团供货,节省运输成本,同时带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工业化发展和GDP增长 [3] 利元亨智能装备国际化进展 - 利元亨开发高精度机器人与高速激光振镜系统结合的智能装备,提升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产能 [2] - 公司中标多家头部客户批量订单,拓展印度、捷克、波兰等市场,截至2023年5月末在手订单金额达49.21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在德国、波兰、瑞士、英国、美国等国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具备本土化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能力 [2] - 利元亨与海外客户共同制定工艺和产品设计,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 本土化策略与挑战 - 企业通过本土化高管团队化解技术及文化冲突,例如利元亨海外子公司聘请当地人担任高管 [3] - 本土化运营增强供应链韧性,应对国际经贸新形势 [1]
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绽放神户 中日大健康产业共绘合作新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9 15:32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 - 粤港澳大湾区被描述为世界上最具成长性、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湾区之一,投资大湾区被视为投资未来的大发展 [8] - 大湾区正以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是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迎接全球合作伙伴 [13][16] - 广东省与兵库县自1983年缔结友好省县关系以来,在经济、环境、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多元交流 [9] 大湾区城市产业特色 - 中山市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正打造珠江口西岸高端装备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13] - 阳江市依托世界级海上风电资源,打造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新标杆 [13] - 韶关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国家枢纽节点之一,正打造服务湾区的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 [13] 中日大健康产业合作 - 活动设置30个展台,为30余家中日大健康领域企业提供展示创新产品与技术的平台 [19] - 促成多家中日企业在医药、养老、健康管理、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精准匹配与深度洽谈 [19] - 2024年广东省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营收达7300亿元,其中规上生物医药企业营收达3322.77亿元,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 [19] - 广东省创新药械获批数量同比显著增长,医疗器械、中药工业规模领跑全国 [19]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国新能源企业加速海外建厂 互利共赢提升供应链韧性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13:14
中国新能源企业海外扩张 - 中国新能源企业依托完备产业链、技术创新和成本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产品涵盖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储能产品及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 [1] - 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和设立子公司强化本土化运营,实现合作互利共赢,例如亿纬锂能在18个国家建立销售网络,并在马来西亚、匈牙利建设全资工厂 [1] - 惠州作为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集聚400多家上下游企业,产业规模超千亿元人民币 [1] 亿纬锂能海外布局与业绩 - 亿纬锂能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全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1] - 马来西亚工厂一期已实现产品交付,二期预计2023年底建成,匈牙利工厂计划2024年底投产,2027年实现产品交付 [2] - 匈牙利工厂投产后将为德国宝马集团供货,节省运输成本,并为当地创造约1000个就业岗位 [5] - 马来西亚工厂为当地创造约2000个就业机会,促进吉打州经济发展 [5] 利元亨智能装备的国际化进展 - 利元亨研发的动力电池智能装备结合高精度机器人和高速激光振镜系统,提升产能 [2] - 截至2023年5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49.21亿元人民币,客户覆盖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 [4] - 公司已拓展印度、捷克、波兰等海外市场,并在德国、波兰、瑞士等国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5] 行业生态与全球话语权 - 中国新能源产业生态链领跑全球,企业具备与海外客户共同制定工艺、设计产品的主导能力 [5] - 海外建厂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例如亿纬锂能将新产业和生产方式引入匈牙利德布勒森市 [5] - 企业通过本土化策略应对全球化挑战,如聘请当地高管,化解技术文化冲突 [5]
振江股份因在进出口活动中的多项申报不实被罚1.8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6-25 09:37
公司违规行为 - 振江公司在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存在一般贸易进口价格申报不实行为,导致漏报运保费76,201.04元人民币,漏缴税款17,116.50元人民币 [3][7] - 公司在2023年10月处理两本来料加工手册剩余料件内销补税时,因对海关归类政策不熟悉,将6类经过焊接加工的铸钢件错误申报税号,涉及货值9,826,649.79元人民币,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 [3][9] - 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公司因工艺改进及内部沟通不畅,导致四本加工贸易手册项下78类保税料件的实际单耗低于申报单耗,涉及料件2544件,货值138,841.97元人民币,对应税款24,912.59元人民币 [4][10] 处罚结果 - 江阴海关对振江公司合并处罚18,000元人民币,具体包括:价格申报不实罚款3,500元,税号申报不实罚款1,500元,未如实申报加工贸易单耗罚款13,000元 [5][15] - 处罚决定书已于2025年6月23日送达公司,公司代理人在法定期限内明确表示放弃陈述、申辩权利 [6][14] 公司背景 - 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注册资本1.43亿元,占地面积16.15万平方米 [6]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港口机械、风力发电配件、电解铝机械设备、工程机械钢结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公司于2017年在A股上市,股票代码603507 [6][7]
吉林白城抓住“大风口”1600万千瓦绿电领跑东北
证券时报· 2025-06-25 02:39
新能源发电规模 - 截至2024年末白城市新能源开发规模突破1600万千瓦位居东北第一全国前十[1][3] - 通榆县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606万千瓦占吉林省总装机容量近三分之一年发电量超120亿千瓦时产值突破35亿元[2] - 大安市新能源已装机并网容量311万千瓦预计"十五五"期末规划总装机量接近2000万千瓦[3] - 截至2025年5月白城市已并网风电项目68个总规模1035.7万千瓦光伏项目64个总规模269.9万千瓦"十四五"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2000万千瓦[4]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 通榆三一风电2024年实现产值24.31亿元主机车间配备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建成两条高集成度风机总装生产线[5][6] - 东吉通榆能源设计年产能200万千瓦风电主机设备拟投建旧风机拆解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6] - 白城市共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28家2024年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59.38亿元占吉林省41.38%[7] 氢能产业发展 - 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重点推进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投资59.6亿元)和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投资56亿元)[8] - 中能建投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65亿元)华能洮南风光制氢合成甲醇项目(投资101亿元)阳光大安绿色甲醇项目(投资118亿元)正在推进[8] - 规划2035年氢能产业达千亿元规模[9] 绿电消纳与外送 - 2024年白城市全口径发电量297亿度用电量仅65亿度本地消纳比例较低[11] - 推进区域智算中心建设总投资约60亿元算力规模达20750P吉林云智算5000P项目绿电供给率80%年耗电量2亿度[12] - 通过鲁固直流特高压外送电力规划新建乐胜、傅家等500kV升压站"吉电入京"项目可外送新能源600万千瓦[13]
600691更名,转型智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00:21
公司更名与战略转型 - 阳煤化工拟更名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2] - 更名标志着潞安化工入主后公司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引领公司向科技方向发展 [4][6] - 公司表示更名旨在清晰定位未来科技引领的发展方向,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 [9] 控股股东增持与支持 - 控股股东潞安化工拟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4] - 潞安化工作为山西省四大省属能源集团之一,业务涵盖化工、煤炭、新材料等六大领域 [12] - 潞安化工旗下潞安环能已建成9座智能化煤矿和近百个智能化工作面 [12] 产能优化与新能源布局 - 公司根据政策要求陆续淘汰部分落后产能 [9] - 公司将目光投向氢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 [10] - 子公司阳煤化机与国家电投共同研发国内首套年产100吨CO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 [10] - 旗下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JR低压氨合成工艺 [10]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首部能源法实施,首次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管理 [10] - 氢能战略地位提升,产业链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 [10] - 国务院和山西省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 [12] 智能化发展规划 - 潞安化工计划2025年建成3座智能化矿井,产能达240万吨 [12] - 建成后智能化矿井在先进产能中占比将达97.8%,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37.32个百分点 [12] - 集团布局机器人、绿色光储、智能质检等上游产业链 [12]
600691更名,转型智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00:15
公司更名与战略转型 - 阳煤化工拟更名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证券代码不变 [2] - 更名标志着潞安化工入主后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旨在清晰定位科技引领发展方向,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 [4][6] - 公司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响应国务院危化品退城入园及山东省淘汰化肥落后设备的政策 [8] 氢能及新能源布局 - 公司聚焦氢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子公司阳煤化机与国家电投合作研发国内首套年产100吨CO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 [10] - 旗下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JR低压氨合成工艺,运营河北省最大单套尿素系统 [10] - 2025年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管理,政策红利有望推动氢能产业链估值重塑 [11] 控股股东支持与协同效应 - 控股股东潞安化工拟增持公司股份5000万元至1亿元以提振信心 [4] - 潞安化工为山西省属能源集团,业务覆盖化工、煤炭、新材料等六大领域,旗下潞安环能已建成9座智能化煤矿 [13] - 2025年潞安化工计划新增3座智能化矿井(产能240万吨),智能化矿井占比将达97.8%,远超山西省平均水平 [13] - 潞安化工布局机器人、绿色光储等新兴产业,更名后阳煤化工有望获得更多资源协同发展氢能技术 [14]
首板涨停,股价较低点翻4倍,这只ST股迎来固态电池大风口!
格隆汇APP· 2025-06-24 17:0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涨停,最新报5.5元/股,总市值26.97亿元 [1] - 去年5月6日因"戴帽"连续22个交易日跌停,6月5日触底历史新低1.33元/股 [1] - 自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近293%,股价翻了4倍多 [2] 业务布局 - 公司为全球新材料、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行业提供高端智能设备和黑灯智慧工厂一站式制造平台 [4] - 2017年全资收购百利锂电,业务延伸至新能源装备、成套产线行业 [5] - 在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等领域提供整套成熟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设计包 [5] - 新能源锂电领域客户包括当升科技、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 [5] 财务表现 - 2023年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1473.54% [7] - 2024年净利润-4.01亿元,同比下降240.31% [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18亿元,同比增加17.92% [8]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095.41万元,同比减亏 [8] 公司治理 - 公司因2023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及实控人资金占用1.92亿元被"戴帽" [9] - 目前两大ST风险已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资金占用款及利息已全部归还 [9] - 控股股东西藏新海新因5737.1万元债务未还被申请破产清算,其持有的21.64%股份被冻结 [11] - 派勒系入主公司,新任董事长为派勒集团实际控制人雷立猛,派勒系高管占据9席董事中的6席 [14] - 派勒集团通过子公司持有公司2.04%股份 [14] 股东结构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89亿股,占流通股比38.63%,较上期增加9.78万股 [15] - 控股股东西藏新海新持有21.64%股份 [15] - 湖南派勒科技有限公司持有2.04%股份 [15]
济南工行以“泉城产业贷”系列产品创新服务重点产业集群
齐鲁晚报· 2025-06-24 16:09
产品创新 - 济南工行针对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创新"泉城产业贷"系列融资产品 包括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泉城添翼贷" 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泉城AI贷" 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的"泉城能e贷" 机器人产业链的"泉城RT贷" [1] - "泉城产业贷"系列产品为全线上、纯信用的普惠融资产品 最高纯信用额度可达1000万元 [1] 产业推动 - 济南工行成立"一把手"领导服务小组 由分行、18家支行及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 通过会商机制扫清业务障碍 建立绿色通道 构建多级联动产业服务机制 [2] - 公司为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小微企业成功发放首笔200万元"泉城能e贷" 该企业拥有国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和ISO9001认证 但因传统融资模式限制面临资金压力 [2] - 济南工行采用基于交易记录的信用授信模式 无需抵押物 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 服务成效 - 今年以来济南工行已为近1.5万户小微企业(主)提供超过160亿元资金支持 [2] - 公司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 有效支持了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的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