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
搜索文档
2024反垄断执法:办结11件市场垄断案,罚没1.19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1:41
反垄断执法总体情况 - 2024年办结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罚没金额1.19亿元 [2] - 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643件,其中无条件批准623件,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1件 [5] - 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办结57件 [8] 重点执法领域 - 机动车检测领域:湖南、天津、贵州三地共处罚46家机动车检测机构,罚没款合计475.56万元 [3] - 医药领域:推动涉案药品降价62% [3] - 公用事业领域:查处威海水务、海南昆仑港华燃气等垄断案件 [3] - 数字经济领域:督导阿里巴巴完成三年整改,评估美团整改进展,推动知网解除独家合作并降低收费标准 [4] - 金融数据领域:查处宁波森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4] 经营者集中监管 - 2024年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729件,制造业占比最高(213件,34%),其中汽车制造31件(占制造业15%) [5] - 平均审结时间24.7天,较2023年减少1天 [6] - 简易案件占比约90%,平均受理时间从22.1天降至18.2天 [6] - 附条件批准日本JX金属收购拓自达案,促使2起重点案件当事方放弃交易 [5] 重点行业竞争状况 - 文化娱乐票务市场:需关注头部票务平台的垄断协议风险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9] -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目前持包容态度,但需关注未来市场集中度提升后的反垄断审查 [9] - 专利数据库市场:呈现"双雄称霸、市场碎片化"格局,警惕外资化、独占化等四大问题 [10] 法规制度建设 - 出台2部行政法规,发布7件反垄断指南指引 [7] - 修订《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申报数量同比下降15% [8] - 发布《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 [8]
《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发布 通报多家企业和机构涉嫌垄断被罚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2:38
反垄断执法总体情况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办结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643件,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 [1] - 查处机动车检测领域系列垄断协议案涉及46家检测机构,降低群众生活成本和经营主体负担 [1] - 对奔驰等5家品牌汽车供应商、Avanci等开展提醒敦促,公开发布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1] 数字经济领域监管 - 督导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整改并公开情况,评估美团整改进展并要求限期整改 [1] - 推动知网解除独家合作并降低学术文献数据库收费标准 [1] - 查处金融数据领域首例案件宁波森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规范数据市场竞争秩序 [1] 重大交易审查 - 对4起重大交易提出竞争关注,附条件批准日本JX金属收购拓自达案,促使2起重点案件当事方放弃交易 [2] - 审结国家管网集团收购中石油天然气储气库股权案,防止利用自然垄断优势排除竞争 [2] - 对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对2起高科技领域未达申报标准但可能具有竞争问题的集中发起调查 [2] 典型案例:垄断协议 - 新疆5家岩棉企业通过协议限产并固定价格,被罚款合计520.55万元 [3] - 湖南13家车辆检验机构统一上调检验服务价格,罚没款合计232.83万元 [4] - 重庆9家驾校通过协会统一涨价并分配销售收入,罚款合计39.15万元 [4] - 天津10家机动车检测公司约定最低检测价格并分配收入,罚款合计67.51万元 [6] 典型案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威海水务限定供排水设施设计施工单位并收取不合理费用,罚没合计6520.12万元 [7] - 海南昆仑港华燃气限定管道燃气工程承建方及材料采购,罚没合计712.83万元 [8] - 宁波森浦拒绝向其他信息服务商提供债券交易数据并设置不合理交易条件,罚款453.28万元 [10]
问题车竟能带病上路!央视调查起底尾气排放检测乱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5 21:18
机动车排放检测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达15760家 较2020年增长约30%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检测造假现象频发[12] - 部分检测机构通过OBD作弊设备生成虚假数据 使不合格车辆通过检测 沈阳某检测站使用同一作弊器生成13000条相同编码[5][7] - 安徽马鞍山某检测站通过后台软件修改参数 出具500余份虚假报告 使十年以上老旧车辆异常保持高通过率[12][16] 检测机构作弊手法 - 使用OBD模拟器替代真实车辆数据 作弊器体积小成本低 已形成研发销售使用的灰色产业链[7][9] - 人为中断检测流程 通过微信群协同作案 利用管理员权限修改后台参数使超标车辆复检通过[14][16] - 河南郑州部分检测站故意出具不合格报告 诱导车主购买"包过"服务 而正规检测站对同一车辆检测结果正常[18] 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开展专项整治 截至12月已取消580家机构资质 110家被追究刑事责任[18] - 2025年3月拟出台新规 要求完善OBD系统防篡改功能 强化污染控制装置破坏报警机制[20] - 机动车排放占全国氮氧化物总量34% 其中重型货车占比达80% 监管需加强跨区域协作与联合惩戒[20] 技术规范要求 - 排放检测需先通过OBD系统读取数据 合格后方可进行尾气采样 检测数据需上传至生态环境部门共享[7][14] - OBD编码通常仅同批次车辆会一致 大量相同编码属于异常现象 可作为作弊识别依据[5][7]
海南征集民生领域涉嫌垄断违法行为线索,包括行业协会等领域
快讯· 2025-05-20 15:45
反垄断监管执法 -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底公开征集民生领域涉嫌垄断违法行为的问题线索 [1] - 征集范围涵盖平台经济、自然垄断、医药、殡葬、行业协会及其他重点领域 [1] 平台经济领域 - 重点监管"全网最低价""自我优待""算法共谋"等新型垄断行为 [1] - 打击滥用平台规则、算法侵害商家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利益的垄断行为 [1] 自然垄断领域 - 针对供水、供电、燃气等公用事业领域的拒绝交易、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违法行为 [1] 医药领域 - 重点查处达成实施横向垄断协议、不公平高价、限定交易等典型垄断行为 [1] 殡葬领域 - 监管无正当理由拒绝交易、限定交易、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1] 行业协会 - 整治组织经营者达成固定或变更价格、限制生产数量、分割销售市场、联合抵制交易等行为 [1] 其他重点领域 - 包括建材、民爆、机动车检测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
安车检测(300572) - 2025年5月9日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09 17:14
公司发展战略与计划 - 紧抓新能源产业机遇,依托丰富场景,聚焦深挖机动车检测设备系统、智慧检测站运营服务、泛交通信息化监管市场需求,打造“机动车检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提供商”两大战略目标 [1][7][12] 政策应对与业务进展 -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实施后,公司在全国布局32个服务网点,研发出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及系统并获公安部检测认证报告,已在内部检测站完成试运行且具备量产条件 [2] 新兴领域关注与布局 - 关注低空产业中飞行器安全检测相关市场领域;筹备开展智能驾驶系统相关检测技术研发;筹备开展AI大模型相关研发活动 [2][5] 车后市场产品研发 - 研发“马蹄智检”互联网平台、“马蹄易车”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检车圈”车检行业信息交流平台、“马蹄车生活”管家式车服平台 [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度研发投入4389.12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90项专利、20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多项非专利技术 [7] 合作情况 - 在新车整车下线检测系统方面,与比亚迪、广汽、中国中车等厂商合作 [7] 行业发展前景 - 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实施带来市场机遇;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整体配比水平偏低,未来检测量将随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和车龄增长恢复增长,促进相关市场发展 [7][8][9][11] 公司盈利与风险 - 2024年净利润暴跌263.73%,受两次机动车检测政策叠加影响,检测需求减少,并购的机动车检测站检测服务业务未达预期致商誉减值;毛利率下降因检测政策放宽和检测站低价竞争 [10][11] 应对策略 - 加强对行业前沿动态分析研究,依据政策和市场情况调整发展策略和经营方针;优化整合业务分工等,定期分析经营活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应对商誉减值风险;收购项目约定业绩承诺及补偿、减值测试及补偿方案 [9][12]
九部门重磅发布!事关车检机构、OBD、货车排放检验、国六修订......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9 11:58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针对货车排放问题实施更严格监管,试行货车差异化定期排放检验制度,要求3.5吨以上柴油货车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并上报数据[2] - 政策旨在通过科技赋能和全链条监管推动环境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构建覆盖更广、责任更严的治理体系[3] - 移动源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首要污染源,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3.36亿辆,柴油车贡献8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总量462.8万吨)[3] 监管技术升级与制度创新 - 采用遥感监测、黑烟抓拍等技术筛查高排放车辆,形成"生产-销售-使用-淘汰"全链条监管闭环[4][8] - 从人工抽检转向数智化监管,整合OBD远程监控、车载终端实时数据传输实现"秒级检测",减少监管盲区[9] - 建立全国互联互认的排放检验体系,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打破区域标准不统一壁垒[6][7] 产业影响与新能源转型 - 政策加速国四及以下老旧营运货车淘汰,推动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提升,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3.2万辆(同比+28.9%),占比17.9%[11] -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4.9万辆(同比+48.6%),渗透率达18.4%,换电重卡在港口等场景加速替代燃油车[11] - 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化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成为"十五五"交通减碳核心任务[11] 标准体系完善与执行强化 - 加快修订国六排放标准,加严污染控制装置性能要求,研究制订OBD检测方法[10] - 严打检测机构数据造假,建立违法机构退出机制,对屡查屡犯车辆实施重点管理清单公示[9] - 差异化检验制度对合规车辆免上线检测,形成"奖优罚劣"市场导向[9]
南华仪器(300417) - 300417南华仪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8 15:26
公司盈利情况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2431.53 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 10.79% [1] -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为 1476.66 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 455.96% [1] - 2024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68.01 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57.71% [1] 公司盈利增长点 -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落地、传统机动车检测行业回暖及行业规范文件实施,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需求回升 [1]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专项整治,公司相关机动车排放检测单机产品市场需求持续 [1] - 公司加强机动车检测设备海外市场业务拓展,满足客户需求 [2] 行业业绩情况 - 2022 年 9 月相关政策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标准,机动车检测频次和数量下降,行业相关产品需求减少,影响公司和其他公司业绩增长 [2] - 随着时间推移,政策调整影响逐渐减少,行业将迎来新发展阶段 [2] 行业发展前景 - 目前行业相关产品需求短期减少,长期来看,政策影响减少、新能源汽车检测实施及行业规范完善,行业将迎来新发展阶段 [2]
机动车环境监管将优化,试行货车差异化定期排放检验制度
第一财经· 2025-05-08 09:43
机动车污染现状 - 全国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34%以上 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1][2] - 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 其中汽车3.53亿辆 9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2] 监管政策与措施 - 试行货车差异化定期排放检验制度 对总质量3.5吨以上柴油货车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并达标者可免于上线检验 [2] - 将货车抽查纳入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计划 重点检查"三不两改一黑"问题 [2] - 利用遥感监测、黑烟抓拍筛查高排放车辆 逾期未维修治理车辆在年度排放检验中重点查验 [3] - 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准入管理 建立严重违法机构退出机制 [5] - 完善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闭环管理制度 鼓励生产企业主动召回存在设计、生产缺陷的车辆 [6] 技术应用与地方实践 - 广东省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柴油车遥感监测覆盖率60%以上 [6] - 新疆优化汽油车遥感检测标准 连续两次超标即可判定不合格 [6] - 江苏省宿迁市要求遥感监测超标车辆须在30日内维修并复检 [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24年机动车维修行业质量信誉考核显示 1244家企业不合格(B级)占比大 [7][8] - 江苏省汽车维修消费调查显示 2024年涉及维修消费舆情信息达47104条 存在价格宰客、过度维修等问题 [8] 数据共享与系统建设 - 实现各部门各层级数据共享 提升数智化监管能力水平 [1] - 完善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系统 实现机动车行政检查和处罚记录信息全国互联互认 [8]
机动车检测造假,东莞一检测公司收费120元被罚10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15:55
行业监管动态 -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今年以来已立案查处3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 其中2家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1家已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1][4] - 信用中国(广东·东莞)显示2024年已有20多家机动车检测公司因弄虚作假被通报处罚 多家公司被罚没40余万元[4] -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六部门自2023年9月起实施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行动 并印发机动车排放检验专项实施方案[5] 典型处罚案例 - 东莞市中元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因对排放黑烟车辆出具虚假合格报告 被没收违法所得120元并处10万元罚款 该处罚金额已按道歉承诺从轻标准减半[1][2][3] - 东莞市康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等3家机构分别被罚没14.024万元、12.51万元和10.005万元 均为2023年媒体暗访涉及的检测站[5] - 石排恩畅、上底等多家检测公司因数据造假被罚没超40万元 涉及2024年通报案件[4] 执法技术手段 - 监管部门通过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网络系统远程调阅硬盘录像和中控室视频 发现中元公司对粤BQOK30车辆排放黑烟却出具合格报告的违法行为[2] - 专项整治中采用非现场执法手段 派专人实时远程监控检验机构 并组织行业专家对线索分析研判[5] 企业整改情况 - 中元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在2024年3月12日公开道歉声明中承认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承诺遵守生态环境法规[3] - 监管部门鼓励未涉刑检验机构主动投案 作为专项整治的配套措施[5]
安车检测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3.05%,净利润暴跌263.73%
搜狐财经· 2025-04-24 08:3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48亿元 同比下降3.05% [1] - 归属净利润-2.1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263.73% [1] - 扣非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下降121.96% [1] 政策影响 - 十年内机动车仅需检测一次的政策导致检测需求锐减 [4] - 以旧换新政策提高老旧车辆淘汰率 进一步降低检测频次需求 [4] - 并购检测站业务未达预期 商誉减值加剧财务压力 [4] 业务战略 - 推进"检测入口+生态衍生"多元化战略 布局保险代理/二手车交易/动力电池检测等业务 [5] - 研发互联网平台"马蹄智检"和二手车平台"马蹄易车" 但未有效转化为收益 [5] -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大幅下滑 显示多元化战略短期未达预期 [5] 行业展望 - 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和车龄延长有望推动检测量恢复增长 [6] - 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 调整策略应对挑战 [6] - 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是应对行业变革的关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