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料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亿华通涨2.20%,成交额5217.5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0.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1: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20%至24.15元/股,成交额5217.55万元,换手率1.13%,总市值55.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0.53万元,大单买入占比17.41%(908.45万元),卖出占比13.57%(707.92万元) [1] - 年内股价微涨0.2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3%、5.37%、16.22%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2020年8月10日上市,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香港设有办事处(大新金融中心40楼) [2] - 主营业务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研发制造,产品功率覆盖30kW至120kW多个型号 [2] - 收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70.41%、其他业务14.73%、技术开发服务11.84%、零部件销售3.02% [2] 行业分类与市场定位 - 申万行业分类属于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板块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股、专精特新、燃料电池、新能源车及氢能源领域 [2] 股东结构与经营数据 - 股东户数1.44万户,较上期微增0.72%,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3.25%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15.51% [3]
重组终止、净利连亏,亿华通股价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9-07 19:45
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3]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3] - 重组终止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情形 [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产品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及技术服务和能源气体销售 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 [3] - 受行业发展影响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亟待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实现延链补链以拓宽应用场景和提升综合实力 [4] - 标的公司旭阳氢能主营业务为高纯氢和合成氨生产销售、综合能源站运营以及绿氢制备与液氢储运系统研发 [4] 财务表现 - 2020年上市当年即出现净亏损 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 归属净利润亏损2252.36万元 [6] - 2021-2024年净利亏损持续加剧 营业收入分别为6.29亿元、7.38亿元、8亿元、3.6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62亿元、1.67亿元、2.43亿元、4.56亿元 [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下降53.25% 归属净利润亏损1.63亿元同比增亏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亏损1.74亿元同比增亏 [6] 研发与人员变动 - 上半年研发费用1717.46万元同比下降66.01% 主要因研发团队优化并减少研发外协 [7] - 研发人员由上年同期300人减少至报告期末128人 [7]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离职 其负责研发工作已完成交接 不影响公司技术研发和持续经营能力 [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导致行业规模同比缩减 [6] - 基于流动资金状况考量公司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导致报告期内产品销售量减少 [6]
“氢能第一股”亿华通资产重组泡汤 5年亏损超10亿元后如何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3:57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旭阳氢能100%股权及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1][2] - 该交易原计划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旭阳集团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一度涨停 [1] - 重组终止使公司通过并购实现向上游制氢领域延伸的战略蓝图落空 [7][8]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连续五年亏损且亏损额持续扩大 2020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 [3] - 2024年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降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92.93万元同比减少53.25% 净亏损1.63亿元 [3][5][9] - 应收账款余额高达21.30亿元 相当于2024年营收的5.8倍 受整车厂资金链影响较大 [10]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旭阳氢能2024年营业收入3.20亿元 净利润2313.71万元 财务状况显著优于公司 [6] 行业市场环境 -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度依赖补贴政策支持 2025年规划保有量5万辆目标与2024年底2.4万辆实际销量存在较大差距 [9]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 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市场需求整体下滑 [9] - 行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制氢成本高、加氢站布局不足、燃料电池成本高企等问题 [7][9] 战略协同价值 - 旭阳氢能主营高纯氢和合成氨生产销售 具备大规模低成本制氢能力及液氢储运技术 [7][8] - 并购原可形成上下游协同效应 降低氢燃料电池车运营成本并扩大运输半径 助力终端市场开拓 [7][8] - 公司曾明确向上游产业链延伸是解决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困境的关键战略方向 [7]
亿华通:关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5 20:45
核心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与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2] - 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
福建宁德:博士后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14:42
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 - 宁德市已建成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家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 均为民营企业博士后站点[1] - 博士后科研平台覆盖新能源新材料 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以及生物制药 机电制造 农业科技等传统产业[1] - 对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团队或个人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以激励创新活力[1] 科研成果与技术创新 - 富发水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 并与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2] - 亚南电机博士后团队攻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技术 相关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 - 传统产业领域博士后站点累计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8项 市级科技奖15项 6名科技成果完成人享受资金补助135万元[2] 产业应用与经济效益 - 品品香茶业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线改造 带动企业产值增长15%[3] - 博士后团队累计发表论文58篇 授权发明专利286项 制定行业及企业标准15项[4] - 入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5人 市天湖人才78人 4人获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称号[4] 乡村振兴领域贡献 - 全市设立乡村振兴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 创新实践基地5家 覆盖茶叶 水产 文创等特色产业[3] - 富发水产工作站依托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在大黄鱼种质创新等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3] - 闽威实业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鲈鱼育种联合实验室 推动海水养殖产业提质增效[3] 人才结构与专项支持 - 宁德女博士后群体占比近25% 规模持续壮大[3] - 宁德新能源科技博士后站点设有女性科研基金 职业规划导师制和灵活工作安排等专项支持政策[3] - 博士后团队获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7项 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资助23项[4]
亿华通(688339.SH):尚无商业化产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格隆汇· 2025-09-03 17:28
公司业务范围 - 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1] - 主营业务围绕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展开 [1] - 主要产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领域 [1]
亿华通(688339.SH):密切关注SOFC电池相关行业的研发及产业化前景并对此开展前瞻布局
格隆汇APP· 2025-09-03 17:21
技术研发方向 - 当前技术研发主要聚焦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及其核心部件 [1] - 密切关注SOFC电池相关行业的研发及产业化前景并开展前瞻布局 [1] - 2021年投资参股主营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北京思伟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
亿华通(688339.SH):推进氢燃料电池在热电联供领域应用
格隆汇APP· 2025-09-03 17:15
核心业务与应用领域 - 氢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包括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车型 [1] - 积极拓展分布式发电和建筑热电联供等应用场景 [1] - 推进氢燃料电池在热电联供领域应用并向备用电源工业发电等多场景推广 [1]
亿华通(688339):行业需求下滑及公司审慎扩张,销量及利润承压
长江证券· 2025-09-02 18:42
投资评级 - 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2.58亿元和3.39亿元 [8][9] 核心观点 - 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及公司审慎扩张,销量及利润承压 [2][6][13] - 费用相对刚性拖累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2][13] - 拟定增并购定州旭阳氢能,控股股东或将易主旭阳集团 [2][1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0.72亿元,同比减少53.25%;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去年同期-1.41亿元 [2][6] - 2025Q2营收0.61亿元,同比减少56.36%;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去年同期-0.50亿元 [2][6] - 2025H1销售总功率15.96MW,同比减少56.54% [13] - 燃料电池系统平均售价3173元/kW,同比增6.5%;综合毛利率-25.43%,去年同期17.7% [13] - 期间费用率198.54%,同比提升79.6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36.72%,同比提升68.81个百分点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35亿元,较2024H1的-1.83亿元大幅改善;收现比181.68%,同比提升96.5个百分点 [13] 行业状况 - 2025年1-6月氢燃料电池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滑47.7%;销量1373辆,同比下滑46.8% [13] 公司战略 - 基于流动资金状况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13] - 拟定增收购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发行价格18.53元/股 [13] - 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持股比例20.4%-30.0%,将成为控股股东 [13] - 通过收购实现产业协同 [13]
中自科技(688737.SH):正积极与下游客户开展合作,推进电池片在电堆/系统中的匹配验证
格隆汇· 2025-09-02 17:12
公司氢能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18年开始布局氢能业务 并于2020年组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相关团队 [1] - 公司年产2万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试生产线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产线预留升级至20万片产能的能力 [1] - 目前已成功下线10×10 cm 12×12 cm 16×12 cm等多种规格电池产品 [1] 技术研发进展 - 研发团队通过近5年持续开发 电池片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 关键耐久性指标显示电池片衰减率小于0.5%/1000小时 [1] - 技术具备初步推广应用条件 [1] 产业化推进情况 - 公司正积极与下游客户开展合作 推进电池片在电堆/系统中的匹配验证 [1] - 为电池片量产和终端发电系统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1]